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12-10任颖洁
任颖洁
摘要:“第三方利润源”的物流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家战略需要的物流人才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文章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目前物流就业现状,“去产能”和市场“需求不足”结构性矛盾,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家战略;高校物流人才;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实力是关键,教育是科技实力向现实实力转换的重要环节,人才是强国的保证。建国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非常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在以往基础上突出了教育的优先地位,把科技和教育放在强国战略的首位,体现时代的急迫感和使命感,体现了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及我国新矛盾要求。
1物流专业就业形势分析及国内外物流人才建设状况分析
1.1物流专业“去产能”和市场“需求不足”的就业形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稳定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620万人,实现了“十三五”稳健开局的起步之年。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56万人,2017年795万人,2018年820万人,十三五期间,就业在经济控制增速6.5%的过程中面临严重挑战。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重不到1%,相比美国的比重20%-23%有些差距。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形势分析,物流作为新兴产业的生产型服务业,相比与其他老牌专业就业形势较好,尤其是伴随物流快递行业2018年的飞速发展,产生大量物流人员需求,从业缺口达到60万,但目前存在的供需结构矛盾问题比较突出,即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表现在就业难和招工难,“去库存”、“去产能”压力相对较大,东西部发展供给不平衡,存在“两头难”和“孔雀东南飞”现象,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专业人才纷纷就业于沿海及东部城市,而服务于中西部区域人数较少。
1.2国内外物流教育及专业人才建设状况分析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从国内外高校物流专业人才数量和建设上相比较,我国在物流人才教育方面力度持续加大,物流发展的潜力巨大。目前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国外24个国家300所高校开设物流专业,集中于美国和欧洲,最多是美国,其次为德国。国外的物流建设及课程设置是基于运输和配送两大重要职能开设,职业培训形式较多,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专业建设上还有所差别。国外的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更多强调战略规划与管理,物流人才的专业背景以商科为主,层次越高,商科背景越强。对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有所借鉴。国内的物流人才专业教育层面研究生及以上层次教育较少,功能性课程较多,物流专业教育建设上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实践技能培训上有待规范和统一。高校校外专业实习实践基地也有待加强。
,
2适应国家战略需要的高校物流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科教兴国战略下高校物流专业综合素质教育有待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及2017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明确了科教强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任务。在物流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物流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尤为重要。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物流飞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物流大国,形成巨大的全球物流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及交流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物流社会总额从1991年的3.02万亿元增加到2017年252.8万亿元,增长83.7倍,与2017年我国GDP总量82.7万亿元比值为1:3.06,说明经济社会对物流需求的依赖性增强,同时物流总费用2017年为12.1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6%,与2016年相比下降0.3%,2017年物流的时效指数121.2点,相比2016年提升6.4点。说明物流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国家战略和物流的持续趋好,使物流的综合素质教育更进一步。高校物流教育应在学生专业基础课及实践课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关注教育的相关性和目的性。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知识和能力充分结合、良好的道德素质、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责任精神。从全国“双一流”高校的调研走访发现,无论是研究生教育还是本科教育在综合素质方面不够重视,过多的强调知识本身,或者将综合素质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之中,没有根据物流专业的特点或者物流的国际化发展进行完善。以致于学生在物流就业中存在“高分低能”、与企业要求错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跳槽频率较高现象。目前供应链物流战略管理和一线操作人员人才非常短缺。而高校毕业生因为能力不足和经验欠缺难以胜任,对于市场上需求数量较大的物流操作人员,如报关报检员、单证员、货代操作员、进出口操作员、物流客服人员等,物流毕业生因工作单调及枯燥、就业层次低、环境及薪酬不能满足要求不愿就业。由此加大了物流市场供给需求矛盾。
2.2人才强国战略下高校物流专业人才的综合业务技能有待提升
一个国家综合的持续竞争能力取决于三大资源: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三大资源中我国人力资源占据世界的21%,是世界上普及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在校总规模369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供了有力的储备。人才强国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产生和孕育更多优秀的创新型及复合型人才。根据走访调研,85%的用人单位认为,物流专业毕业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如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经济学之类的综合理论知识铺垫不够,对物流系统的整体性知识架构不深,应用创新层面无法突破。专业基础之外的面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如围绕物流专业语言交流、相关的沟通协调能力不够,尤其在“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供给侧结构改革去产能的大好机遇下,沿线国家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围绕物流信息處理的计算机语言能力更需进一步提升,如大数据、云物流、物联网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切I练、图形工具的应用,如平面制图CAD、三维制图SKETCHUP等。当然物流语言及计算机工具软件必须建立在熟知仓储、配送、物流信息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之上。如:仓储及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建设,最佳运输路线的选择等,需要物流理论和工具的充分结合,进行数学建模,解决物流企业的实际和现实问题。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综合技能需要进一步加强。许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角色的转变上无所适从、业务能力的创新上困难,充分说明这一点,加上大学生在校期间锻炼机会较少,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都不强,以致于不能尽快地适应工作。
2.3人才强国战略下高校物流专业的研究型教育力度需加强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物流行业一个形象比喻,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前后的生产和消费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对我国实体经济或脱虚向实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从物流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国及第二大服务贸易国,快递业物量规模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与1991年相比,社会物流总额增长80倍。从“一带一路”物流发展分析: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境外经贸合作区总投资200多亿美元,对沿线23个国家经济建设及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全世界lO大港口7个在中国,物流基础设施在40年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2018年1~5月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5.3万亿,同比增长7.1%,2017年中国物流总收入为8.8亿元,物流总额252.8万元,比2016年分别增长11.5%及6.7%。物流的快速及持续发展对物流人才提出较高的要求,尤其物流规划及物流预警系统等方面人才建设滞后,反映在研究型教育急需增强和提升,目前物流的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较少,学科一人才—科研的梯级人才培养体系没有全面形成,造成高层次物流人才和拔尖创新型物流人才的缺乏。世界先后经历四次科技中心转移,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科技中心的转移与教育中心密切相关,科技强国需要标志性技术,需要领军型的创新人才,而这些都需要研究型教育的加强。2015年10月,国家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充分肯定了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改革目标。
2.4科教兴国战略下高校物流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等教育,教师是关键,师资队伍的质量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物流专业博士学位授予高校较少,只有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40年历史的物流学科理论尚不成熟,师资力量匮乏,来源单一,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经验不足。中青年教师居多,博士高学历的较少,教师的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许多是由国贸、管理专业转型过来,专业性教师较少,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有待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步伐需跟进。教师国外学习和企业挂职训练较少,理论层面的讲授居多,实验软件模拟与仿真较少,教学任务量重,科研创新力不够。面向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另外物流专业实务性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很高,它需要技术含量较高的实验室作为硬件设施。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物流实践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高等院校物流实验室建设落后,物流设施设备不健全。而作为物流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企业对高等物流教育不愿承担应尽义务和责任,对学校的设备投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缺乏应有的支持。
2.5创新驱动战略下高校物流专业的职业技能认证标准及培训机构有待规范
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靠科技创新发展,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物流的创新教育更是需要在夯实物流基本知识或技能基础上突破,或者说创造性进行知识或技能的配置和创造。随着中国物流从断链、智慧、向共生业态的发展,高级物流技能人才的需求随之上升,尤其是商贸类物流人才及供应链人才将会持续加大。物流最终要服务于商流,未来的经济一定是互联网商业主导的新经济,实现的是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高度融合。供应链上的信息孤岛将逐渐消失、协同效应将会愈发明显,行业交叉融合现象会很频繁,会与上游的品牌商、线下的零售商、海外的供应商、同行快递企业实现共生。如格力和京东的战略合作,京东物流实现预约、卸货全网协同,使格力的入仓时间缩短50%以上,100%地保证了货入仓销售,开启京东平台无忧供应链的里程碑。又如京东在最后一公里的业务对接,丰巢智能快递自提柜的全面开展,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人机深度融合无人客服等的设立。这些市场的新变化及物流的发展,对物流创新型人才提出挑战。目前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仅仅是提供物流人才的基本技能,具有普遍性与通识性,适应市场变化的专项技能高级人才缺乏,目前物流高端标准人才占比仅为1%,需要培训机构或专业认证机构进行补充学习。但市场上物流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培训教材,缺乏较为专业的培训老师,管理也欠规范,认证机构培训的内容形式较为单一,重理论轻实际与可操性,造成学员缺乏学习兴趣,盲目跟风,仅仅只为考证而考证。物流培训市场层次不齐,有国家劳动部保障部、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还有地方特色的认证培训中心,发证机关不统一、权威性无法把握,政府监管不力,各种培训机构鱼龙混杂,需要进一步规范。
3适应国家战略需要高校物流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对策
3.1强化素质教育和物流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物流教育模式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及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要求、落实习近平主席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要和2017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的讲话精神,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关键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或将素质教育和物流教育相结合,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前提下,结合国家的物流发展方向、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效果。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吃苦耐劳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北京、江浙一带高校调研,在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强化上,如:北京交通大学知识教育与人才培养强调“知行”;中国矿业大学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强调矿源强国、能源强国、动力中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调南航文化和国家文化的统一,培养人才强调责任和担当;南京师范大学的环境学院强调立德树人、绿色发展等。专业教育和专业设计中不断渗透学科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改革的方向。在物流教育的变革方式上:比如以物流竞赛的模式、结合国家物流发展及区域实际的物流问题进行策划书的撰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策划到孵化物流科技产品的方式,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潜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团队合作、探究精神。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模式:网上虚拟的QQ农场和现实的农家乐结合开发的物流竞赛项目、校园一百米的创业创收项目、物流包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无人机项目等。规范校企合作方式、进行校企合作中学生的角色转变参与物流企业实际、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美国的“多层次”、德国的“雙元制”就是很好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与德国的研究机构联手建立物流研发中心,以“学校+企业”为主体,政府、行业、企业参与共同培养,在解决就业的同时解决了物流行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目前随着电子商务物流的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城市、绿色物流城市打造及新农村建设,急需适应对接的高级物流人才,加强协同合作、政府参与、企业孵化科技产品的培养模式成为最好选择,也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人才、适应国家和地方需要的供给侧改革的必由之路。在培养中以目标为导向,让学生熟悉自己所学专业的行业,岗位性质、岗位的技能、发展前景,以及物流职业整体理念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开始,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进入实验室、参加创业竞技大赛。从课堂的引领,实验室实训、企业现场模拟,采用岗位定制式方式进行人才的灵活培养。
3.2建立教育质量工程、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钱学深之问”让我们深思,中国创新性人才去哪去了?反映了我国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性。目前,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缺乏“顶层设计”,政府宏观调控人才质量建设缺位,政府下放高校权利后人才考核质量的高校标准缺乏,造成高校人才建设和改革动力不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校学位建设、学科水平评估、“双一流”大学的考核标准中,人才建设质量相关联的考核标准及制度滞后,因此政府应在人才培养的结构及质量建设上强化其职能。在高校招生指标下达、专业建设七充分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科专业认证标准相结合,从高校的党政干部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上课质量、实验及实习基地的建设质量中,设定标准,形成考核和奖惩制度。在考核和奖励中激发人才培养的动力,构建人才培养的约束及激励机制。借助网络技术、智能化管理手段适时采集教师及学生相关教学、实习数据,社会市场对高校用人质量的反馈信息,一切以教师及学生的教学质量为轴心,进行教学投入和模式改革。目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個重要问题就是:教学建设质量资金投入不够,物流沙盘及物流企业运作的实际模拟、仿真软件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都需要资金支持。需要政府和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改革物流人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方企业要对从事物流科研和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予以鼓励和支持,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其次,政府、企业、相关机构和组织应加大对高校软硬件物流设施的投入。最后还应强化物流教育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规范市场标准,如英国的ILT物流认证体系,已被欧美其他国家广泛采用。
3.3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强化研究型教育
借鉴国外物流课程设置经验和快速发展的物流市场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物流课程的设置要以职业发展为目标,专业能力建设为基础,结合学生就业的方向以及将来从事的岗位要求,强化研究型教育导向,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整个构架以职业远景为基准安排课程结构,以团队分工及协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上:一是调整教学内容。对传统的学科三段式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按照专业导向课程、基础课、专业课相结合方式进行,聘请业内有丰厚实践经验的物流专家或知名企业家进行专业导向引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本学科的理解;专业课程中加大物流定量分析的课程,物流信息类、物流规划类、商贸类及供应链物流等适应国家物流发展战略的课程。加大物流系统的开发及建设,如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配送中心科学选址、物流业务管理和综合评价等实践课程;在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内容上,向“宽知识面和厚基础”方面发展,增强物流专业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增强其实用性,如加大报关实务、运输实务、配送实务、国际物流实务等课时量,设置双语课程教学环节,适应国际物流让物流人才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订单式”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物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改善常规的教学方式,采用研讨式、实训式、讲座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积极推广“模块化”教学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
3.4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首先应提高教师的教学及实践教学能力。具体包括:教师层面应不断汲取国内外最新的物流前沿科技,把握国家物流发展战略、方针及政策、深入实际的开展调研,明确物流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层面提出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课题的形式展开讨论;学校层面鼓励教师经常性去企业一线参观考察、调查研究。选派教师到物流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校内外实践或教学技能大赛。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学习交流、不定期组织相关学科的实践性及教学技能比赛,促进教师自身对专业的感悟力与实践能力,提升教师技能教育教学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的国内外物流认证考试,加大国外留学与访问,适应物流实践性教学发展的要求。其次是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贯穿整个物流教学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物流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中以过程评价为主,在设定评价指标时,充分结合本专业实际,确定量化的评价指标及要素。结合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参与上和互动效果上。充分利用网络系统、发挥人才培养的评价监控及遴选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质量配套的管理制度。保证人才培养的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