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2019-12-10罗莎张步阅
罗莎 张步阅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易腐易损是生鲜农产品的特点及缺点。冷链物流正是利用温度控制来保护其鲜活特性。然而贵州的冷链物流才刚起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对贵州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针对贵州省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对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贵州;食品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以制冷技术为基础,实现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地的各个环节中保持低温状态来减少农产品腐变损失,从而保证农产品品质的物流体系,也称为低温物流田。贵州省的蔬菜、水果、肉类等农产品,在满足本省的需求外还需运送至外省,与农民生活水平、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帮助提高农民收入有相当大的关联,这就使得冷链物流在当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发展将会影响贵州农产品的品质及价格。
1贵州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1生鲜农产品体量大,农产品冷链物流需要旺盛
截至2018年12月全省农林牧副渔增加值2276.74亿元,比去年增长6.8%。全省粮食总产量1059.70万吨。畜牧业增加值508.0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猪牛羊禽肉产量209.81万吨;禽蛋产量20.03万吨;牛奶产量4.58万吨。全年渔业增加值38.43亿元,比上年下降0.04%。水产品产量23.73万吨,比上年下降6.9%。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22.64万吨,下降6.9%。2018年贵州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及增长速度如表1所示:
贵州省生鲜易腐农产品冷链物流量约为2300万吨,其中本省自产生鲜易腐农产品冷链物流量约为l 500万吨,外地调入生鲜易腐农产品冷链物流量年均约为800万吨。
1.2冷链设施发展迅速,冷链企业各自为政
自贵州省商务厅印发《推进2017年冷链物流建设工作方案》以来,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得到大力发展。表2是截至2018年12月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情况。贵州省目前拥有冷藏车819辆;贵州省冷库容量已建成1889569.3吨(如表2所示)。
当前贵州省拥有冷链运输车的企业共158家,建有冷库的企业342家,其中同时拥有冷库、冷藏车的企业只有54家。大多数企业冷藏和运输都是分开的,只有冷藏服务或运输服务。企业之间缺乏交流,存在着较严重的“信息孤岛”情况。
1.3交通建设发展快,物流发展得到支持
截止2018年12月,贵州省公路通车里程19.69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1.3%;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453公里,增长10.6%。在铁路方面,全省已建成铁路3550公里,高铁里程达1262公里。全年铁路、公路、水运货物运输总量102536万吨,比上年增长6.5%。其中,公路货物运输量95355万吨,增長6.8%;铁路货物运输量5511万吨,增长4.4%;水运货物运输量1670万吨,增长0.3%(如表3所示)。
2贵州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目前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及冷链物流发展都较快,但当前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2.1冷库分布不均衡
自馈州省发展冷链物流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的政策出台以来,贵州省的冷库得到了大力发展,由表4可以看出遵义市的冷库容量得到大力发展,由原来占比1%发展到18%,但遵义市的冷库主要还是以销地冷库为主,贵阳市和遵义市销地冷库占全省冷库总容量51%,毕节和安顺产地冷库虽然得到了改善,但仅占10%。
全省人均冷库容量在0.052吨,只有贵阳市、遵义市、黔南州达到全省人均冷库容量水平以上,这3个市的冷库容量占全省67%,其余6个市仅占33%。毕节市和六盘水市人均冷库容量全省最低,分别为0.013吨和0.015吨。其中毕节市常住人口668.61万人,是全省人口数最大的市,冷库容量却只有8.9万吨。
2.2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在对企业的负责人走访调查时,只有不到12%的企业负责人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待冷链物流,了解冷链物流的真正意义是为保证食品的安全,而其他88%的企业使用冷库的目的只是为不让农产品的外观发生变化,保证送到消费者的农产品没有出现腐烂。
目前,贵州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以及对权利的维护意识都相对薄弱。图1是问卷调查对象所接触的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新鲜程度的要求。贵州的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新鲜程度要求一般,占57%。经过多年宣传,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大幅度提高,但还是存在着很多误区。例如消费者普遍只接受热猪肉,然而肉类在屠宰后需要排酸方可食用。同时在选择农产品时,会更多的考虑价格、包装、品相等。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安全意识的缺失,使得生产者抓住漏洞。同时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对于农产品冷链的需求低,商户使用冷链物流的意识就更低。
2.3冷链物流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由于当前贵州省的冷链技术设备落后,导致生鲜农产品无论是预冷还是保鲜效果都很差,这就使得冷链的流通损耗率高,物流成本难以降低。冷链物流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支撑还需要人才支持,而贵州省内高校物流专业并未开设冷链物流方向,更多是集中传统常温物流运作的学习。
2.4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全程实时温度监测、控制来达到运作的核心要求,这需要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来完成。然而建冷库、购买冷藏车等不仅仅是投资力度大其成本回收期也十分漫长,造成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专业的冷链物流公司发展滞后。在贵州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当前贵州省的冷链物流主要由一些中小规模的冷藏库和运输公司构成,同时有冷库、冷藏车的企业只有54家,冷藏和运输处于断开状态,企业之间缺乏交流四。
2.5产业形成规模难,农产品断链现象严重
造成贵州冷链落后及断链的原因主要是:(1)贵州省上行农产品没有形成规模。(2)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大,但全省冷链行业商户没有使用意识。(3)当前冷链设施发展快,但农户冷链意识薄弱、农产品快进快出特点、使用冷藏设施会增加成本,导致商户会选择传统运输方式。(4)贵州省当前的农产品只有20%-30%出省,无法形成闭环供应链,物流资源浪费。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超过90%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想要规模化生产农产品非常困难。同时地形原因和太阳光照因素造成贵州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也很困难,大棚种植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且当前贵州省的农村劳动力流失很大,留守在农村多是老弱病残。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农业难以形成规模化,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使贵州农产品断链现象很普遍。
3贵州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政府部门层面
3.1.1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冷链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
紧密围绕馈州省发展冷链物流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著§的总体要求,发挥好各地政府的引导作用,确保政府提供的补贴及优惠政策能够落地执行。积极引导省内外冷链产学研相关技术机构与各级政府合作,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适合本地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自己的产业结构做冷链,做贵州特色冷链。
3.1.2冷库用电实行优惠政策,为冷库减免相应费用
冷库运营成本中电费占比最多,是制约冷库使用的一大阻碍。商户、农户等不使用冷库主要是成本大于利润。建议给建有冷库的企业制定专门的冷库用电优惠政策,对于产地冷库和销地冷库给与不同优惠。鼓励企业免费提供冷库给农户、商户使用,提高冷库的使用率,为后续的发展打好基础。
3.1.3引导消费观念,宣传冷链食品安全知识
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冷链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还没有被重视,没有专业的知识,很多都是自身积累的主观性认知。政府及企业应利用媒体将正确的观点传递给消费者,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真正地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购买有冷链标识的农产品。從食品安全的角度来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贵州省的人民群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比其他省份要弱的多,企业应该走在前面,创造需求满足需求。
3.2企业层面
3.2.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贵州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贵州省冷链物流缺乏龙头企业,因此应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基础和特点,从农产品冷藏加工、控温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藏销售四个方面来提升冷链服务质量,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做好标杆作用,引导贵州省冷链物流的发展。
3.2.2推行移动式冷库,降低流通费用
作为以农业为支撑的省份,由于贵州省的地理环境,农作物产量、成熟次数的限制,在产地建造大型冷库是不现实的。企业可引进移动式冷库,政府将移动式冷库建设作为补贴对象,对于做产地冷链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和帮扶。移动式冷库可以移动,不仅解决农产品在产地不进冷库的现象,同时建设成本低、可循环利用,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流通费用。
3.2.3发展订单式农业,开展“互联网+冷链”经营模式
发展订单式农业,集中整合土地。对转型后的农户进行雇佣,使其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使农户可以再就业,实现收入倍增。政府应鼓励企业和农户签订订单式农业协议,在保护农户的利益下对于不遵守协议的农户解除合作,制定诚信管理机制对配合的农户给与奖励和帮扶,增加农户的粘性。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探索开展或参与“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等创新经营模式,构筑冷链物流产供销一体化体系,节约流通环节成本。
3.2.4与高校合作,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也会增加。生鲜农产品物流企业应积极与贵州省高校合作,聘请专业人士为企业员工做培训,培养人才来发展和壮大自己,开展相关冷链知识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冷链意识。同时为高校的学生提供就业实习活动,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处理能力,为后续的发展储备人才。政府鼓励学校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相关专业人员,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