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筑牢价值观自信的根基

2019-12-10汪顺华

活力 2019年18期
关键词:徽州家训价值观

汪顺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号召,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我县历史悠久、人文厚重优势,建设文旅强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应在准确把握绩溪发展阶段新特征的基础上,抢抓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机遇,充分发挥徽文化核心区的优势,传承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发展动能,谱写新时代绩溪发展的新篇章。

一、发挥历史文化厚重优势,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

绩溪是徽文化核心区和发源地之一,自古隶属徽州,历史悠久、人文厚重,邑小士多、名人辈出,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民俗独特,素有“徽州之源”“百里花园”之称,享有“东南邹鲁”“程朱阙里”之誉。2008年被国家列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徽厨之乡”“中国徽墨之乡”“国家民间文化艺术(徽剧)之乡”“中国优秀文化旅游名县”“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具有打造文化高地,建设文化旅游强县的厚实基础。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文化旅游强县,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首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其次要坚定不移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利用青山绿水景秀的自然资源优势,人文厚重遗产丰富的文化优势,全力打响“美食天堂、养生福地,徽州之源、自在绩溪”品牌,在大力发展古村落文化、徽商文化、家训文化、徽菜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研学旅游、健康养生品牌上做好绩溪文章,构建绩溪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最后,要进一步探索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利用传统古村落、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营造公正文明和谐开放的社会环境,提升绩溪的知名度、美誉度。

二、坚持“双创”原则,用优秀徽州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价值观自信的底蕴

(一)传承“绩溪牛精神”精神,凝聚绩溪人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精神动力

“绩溪牛精神”(徽骆驼精神)是绩溪乡贤、著名学者胡适之先生对绩溪人性格品格、价值追求以及徽商精神的生动概括。它历经数百年的锤炼积淀而成,已渗入绩溪人的骨髓,并获得徽州人的广泛认同。在胡雪岩、胡开文、胡炳衡、汪裕泰、胡练九等人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徽菜、徽厨、徽馆业的形成发展辉煌中得到最好诠释。数百年来,“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文重教、诚实守信;爱国爱家、开拓开放;团结互助、造福桑梓”的“绩溪牛”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绩溪人走出大山,勇闯天下,百折不挠、艰苦创业,创造出了“无徽不城镇”“无绩不成街”的奇迹。“绩溪牛”精神与我们提倡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契合,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

(二)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

要运用多种媒体形式,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要积极探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场教学基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努力扩大“领导干部学国学基地”影响力,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和民眾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解决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讲好故事,让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生动起来

要努力找出传统文化的生动性,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生动传承的可行性。像汪华的保境安民奉土归唐成为“汪公大帝”,胡宗宪英勇抗倭保卫国家疆土安全,胡富清廉为官修“官桥”、祝三“分水眼”协议、头尚村九姓同舟共治的“积谷会”、程序东买田践捐、胡雪岩诚信戒欺、祠堂众多家训兴盛、茶亭遍布、祝三路会等等,都是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生动事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德行,在今天仍然是鲜活的教材,具有生动的教育感化作用。

2.与新时代对接,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

新时代需要我们真正地做到让传统文化赋予其时代内涵,这样才能凝聚人心,提振精神。历经千百年来生活实践,传承发展,徽州人形成了自身的价值追求与社会风尚,今天我们可以把回报桑梓、热心公益与美好乡村建设、志愿者精神,天人合一的水口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宗族文化、乡规民约与创新乡村治理建设和谐社会,庙会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讲信用守契约与推进法治建设,崇儒重教、重礼尚义与文明创建,家风家训与道德建设自然贯通,有机融合起来,把绩溪徽商开拓创新、开放协作精神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

3.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

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是家庭教育智慧的深刻体现,是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石。当前,培育良好家风,要把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相融合,积极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睦、修身立德、勤俭节约、平等互助的理念;追求改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的现代家庭健康生活;营造平等、和睦、民主的家庭氛围等,着力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在全社会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为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健康城市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社会氛围和内在动力。

猜你喜欢

徽州家训价值观
无梦到徽州
我的价值观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徽州人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家训伴我成长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