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2019-12-10张恋华
张恋华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制度有效性原理
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度体系中的政府(广义)制度有效性与市场制度有效性之积等于一个常量,称为这个制度体的“政治经济常数”,简称为“政经常数”,用 表示,称为制度有效性原理。
政经常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制度整体有效性的参数,0 ≤ ≤ 1。
政府制度有效性与市场制度有效性单独量测不准,因为政府制度除部分依靠强制力实现其有效性外,绝大部分有赖于市场主体内化为市场制度实现其有效性;市场制度绝大部分由市场主体自主实现其有效性,但仍有一部分需要转化为政府制度依靠强制力实现其有效性。
民主、法治、权力制约、司法公正、私有产权保护构成政府制度的核心有效因子,每个有效因子按最高0.2计算,加权之和等于1,可以测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制度的有效值;政治权利、公民权利、契约自由、诚实信用、企业家精神构成市场制度的核心有效因子,每个有效因子按最高0.2计算,加权之和等于1,可以测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制度的有效值,依据制度有效性原理可计算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 。
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分类及其经济结构特点
依据 量值可以类分出发达国家或地区、不同程度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发达国家或地区: 0.9 ≤ < 1
发达国家 非常稳定,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瑞典等国;发达地区如中国台湾、香港。发达国家基本没有国民贫困问题存在。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特点:以服务业和工业为主导,尤其是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农业发达,农业机械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高,趋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一类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0.5 ≤ < 0.9
一类发展中国家 稳定性差,波动起伏较大,如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金砖国家和大多数工业化国家。
一類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特点:以工业为主导,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农业较发达,农业机械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逐步提高。一类发展中国家尚有大量国民贫困问题存在。
二类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0.1 ≤ < 0.5
二类发展中国家 稳定性差,波动起伏较大,如缅甸、老挝、柬埔寨和非洲大多数农业国家。
二类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特点:以农业为主导,机械化、集约化水平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二类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国民处于贫困状态。
三类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0 ≤ < 0.1
三类发展中国家 非常稳定,如非洲尼日尔、咋得、布隆迪、塞拉利昂等国。
三类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特点:发展落后的传统农业。三类发展中国国民整体处于贫困状态。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一:模型表述为: + ≤
发展中国家企业组织将发达国家 内化为 ,缩小与发达国家、高发展类国家的 差距,实现与发达国家、高发展类国家的经济融合发展。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二:产品、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的价格均衡模型表述为:
≤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高发展类国家对低发展类国家可以通过降低或者免除关税、帮助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理性的增长本质是政治经济制度整体有效性的提升,即 增长。三类发展中国家 提升不到二类发展中国家的 ;二类发展中国家 提升不到一类发展中国家的 ;一类发展中国家 提升不到发达国家的 ,表明发展中国家已掉入“增长陷阱”;诸如GDP、GNP、人均GDP、人均GNP、CPI、PPI等各项经济指标只不过是反映经济增长的不同参数而已。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路径一是与发达国家签署经济合作条约吸引外资、二是鼓励本国投资在本国设立企业组织,通过企业组织 迅速达到或者接近发达国家 ,满足发达国家对产品、服务及其消费保障的法律要求快速实现经济增长,与此同时进行国内制度改革,强化市场机制,培育市场体系,建立法治制度,快速提升 确保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
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迅速由二类发展中国家跃升为首屈一指的一类发展中国家,并将继续迈向发达国家,实证了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准确性。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产生了发达的粤港澳、长三角、津京冀城市群,也有相对落后的东北、西部地区。提升中国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整体有效性,关乎中国整体迈向发达国家的进程,关乎落后地区的脱贫致富的实现。造成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政治经济制度有效性即 差异核心原因是全国统一的法律制度因落后地区的司法地方保护和司法腐败所致。譬如,海内外法学界、经济学界高度关注并予以评判的发生在某区的一起“股权转让纠纷”判例:县、市、区(省)三级司法判决书《(2017)桂0422民初350号判决书》《(2017)桂04民终782号判决书》《(2018)桂民再85号判决书》对事实、证据的认定、适用法律都是截然相反的判决,因契约而生的市场制度中部分需要转化为政府制度(司法)得以实现其有效性而无法实现,因司法腐败和司法地方保护会大大降低国家法律在该地区有效性,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江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孙宪忠研究员、清华大学法学院崔建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杨立新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刘剑文教授、台湾大学法律学院黄茂荣终身特聘教授予以高度认同。
[i]参见《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43期《政治经济学原理—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