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发展等级·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
2019-12-10葛慧娟孙钦林
葛慧娟 孙钦林
“丰富”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二项要求,具体包括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等。本期我们主要学习“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这两个方面的写作技巧。“材料丰富”是对各种文体作文的总要求,指作文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使作文血肉丰满;“论据充实”,主要是针对议论文而言,论证时应广征博引,纵横捭阖,有理有据。
技法点拨
写作时,考生要做到“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調动知识储备,精心选择材料
考生写作时要充分调动和挖掘平时阅读和生活中的积累,将典型人物的典型细节,如歌词、台词、广告语、历史事件、时政热点等统统拿来,但要有针对性地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合剪裁,使之为我所用。这样呈现在作文中的材料就能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那么,考生在写作时要如何选择材料呢?
1.选取典型性材料
典型性材料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鲜明地表现作文主题,传达观点。写记叙文要选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写议论文要选取能有力证明观点的材料。如:
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它使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使不少心灵隔阂被冲破。赵国大将廉颇嫉妒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相如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道出用意。这句话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蔺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正是蔺相如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一座桥梁,使两位大臣的心得到了沟通,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的高尚人格,化解了误会。
这段话用廉颇、蔺相如的事例来论证“语言能化解误会”,事例非常典型,完美地契合了所要论证的观点。
2.选取新颖的材料
考生选材时要注意材料的广度,不能总是选取那些传统的、耳熟能详的旧事例,这些事例不是不可以采用,但用得多了,就缺乏新鲜感,如果不能写出新意,这些材料的选用是无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当然更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二、修饰剪裁,详略得当
有了充足的储备,就可以提炼出最典型、最新颖的材料。对于典型材料,考生应充分使用,而对其他考生可能使用的材料点到为止即可。总之,运用材料时要巧妙剪裁、详略得当。比如以“打好手中的牌”为话题的作文:
战国时期田忌、宣王赛马。在齐宣王的马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田忌将双方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机智灵活地改变马出场的顺序,从而顺理成章地以二比一取胜。试想,如若田忌当时没有调整马出场的顺序,那他还能取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用好你手中的牌不仅要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还要充分运用聪明才智。否则,再好的牌,也无异于一条死胡同。
为了打好人生之牌,鲁迅弃医从文,重新开始救国救民的生命征程;杨振宁扬长避短,从不擅长的实验物理转向了理论物理,终于找到人生的航道……
这两段材料的剪裁运用详略得当,恰到好处,用几个有概括性的简短例子,既能扣住作文中心,不跑题,又能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厚度,更具可读性。
三、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而不同
在议论文写作中表现为:论据数量多、古今中外搭配合理,男女老幼兼顾;论证角度多样,或正或反,或比喻或引用,或对比或类比,体现论据的丰富。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蜘蛛们世世代代都穿着一身颜色灰暗的衣服,老蜘蛛总是告诫小蜘蛛:这种衣服虽然不好看,但是便于隐藏,不易被猎物发现,你们要想吃饱肚子,就不要惦记着把自己打扮得漂亮。蜘蛛们都很听长辈的话,世世代代都穿着灰衣服,一动不动地守在自己织就的网上,等待着猎物落网。然而,美丽实在太有诱惑力了。一天,几只小蜘蛛毅然脱下身上的灰衣服,换上了花衣服。富有经验的老蜘蛛赶紧警告其他蜘蛛:“孩子们,千万别学他们的样儿!它们这样张扬,肯定要吃亏的!你们等着瞧吧!”但是,老蜘蛛的话没有应验。穿着花衣服的蜘蛛们不仅没有挨饿,捉到的虫子反而比其他蜘蛛还要多,因为森林里有许多爱漂亮的虫子把他们的花衣服当成了盛开的鲜花。
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老蜘蛛以“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其本质是守旧;小蜘蛛以“变”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其本质是创新。事实充分证明,小蜘蛛并没有挨饿,它们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由此,可以用材料的主旨、材料中的人物和材料中存在的“关系”等为写作角度。写作时,要重点阐述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创新。
考生可参考立意:尊重传统绝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要不断地变革和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莫让经验阻挡你前行的脚步;打破常规,张扬个性。
佳作示范
敢着创新之华裳
孙 宇
如果只是因为胆怯而墨守成规、安于现状,我们或许都会如那只一身灰暗的老蜘蛛,任岁月消磨了好奇心,也消磨了本可以更美丽的自己。只有敢着创新之华裳,方能如那些勇敢的小蜘蛛一样,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做更好的自己。
布莱克说:“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的确,当今世界,不思锐意进取、只是循规蹈矩的人永远也走不出自己内心的牢笼,只会在保守的等待中错失机遇,甚至招来这个高速发展的世界的当头棒喝: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倘若我们固守的腐朽已化为泡影,我们绝不能继续放任保守的蠹虫蛀蚀我们的思想,而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敢于接过时代递来的华裳并穿出自己的风尚。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激进固不可取,但在这个已经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畅”却是事实,也是处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的每个人应该努力的方向。创新是信息时代天然的伴生物,但绝不是少数高精尖人才的专利。挣脱“枪打出头鸟”的固有观念的束缚,我们也可以打破“权威”创造的“定局”,独辟蹊径,在未知的森林里发现前所未见的美丽与神奇。乔布斯若不是不断努力奋斗、勇敢追求,何以令苹果手机风靡世界?张瑞敏若不是坚定了对速度与创新的追求永不止步,又何以令世界对海尔刮目相看?
“智者不袭常”,顾炎武如是说。郑燮不学他人而自成“板桥体”,齐白石年迈犹能五变画风,令无数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中又有哪一个不是源于大胆的创新?然而今日之中国,知识产权无人重视,论文数量世界第一而诺贝尔奖却每每与我们无缘,不能不令人唏嘘感叹。究其原因,是我们少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进取创新意识,却多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患得患失。在时代的舞台上,我们总因曾经的自惭形秽而不敢于今日着创新之华裳,那么时代也必然不会眷顾故步自封的我们。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文先生的呐喊犹在耳畔,当创新的大潮已不可阻挡,我们自当着创新之华裳行走世界,拿出摧枯拉朽之勇气与战胜权威之决心。纵是一朽木,也要扎下根开出花!
点评
作文材料丰富、论据充足。考生在首段概括材料之后,直接得出观点,中心突出;第二段引用布莱克的名言作事理论据,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证中心论点;三、四段用乔布斯、张瑞敏、郑板桥、齐白石等古今中外人物作论据进行分析,论据丰富,和而不同,和第二段相映衬详略得当;最后引用孙中山的话作结,有号召性。总之,这篇作文论据选取恰到好处,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并用,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