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白山几种常见植物物候观测初报

2019-12-10杨晓俊郭继芳

防护林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太白山车前子物候

杨晓俊,郭继芳,2

(1.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杨凌 712100;2.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402)

秦岭横亘于陕西南部,是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最大山脉,有“华夏龙脉”之称。它是我国南北两大水系——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在地形上成为我国南北气候之间的屏障,使潮湿的海洋气团不易深入到西北;同时也阻挡了北方的寒潮不致长驱南下,减小寒潮猛烈的侵袭,成为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山脉中部,是中国大陆东半壁最高名山,主峰拔仙台海拔高达3 771.2 m。由于保护区山地陡峭,地形复杂,气象观测资料相对较少,不能反映太白山区的气候特征。同时山区因海拔高度、坡向、坡度不一,小气候差异很大,依据现有气象资料进行外推难以满足、增设观测点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在不同地段观测林木生长发育状况,通过物候指标间接推算气象差异则是完全可以办到。例如,我们可以根据调查确定一些林木的霜冻指标,从林木受冻的分布情况查明冬季低温状况。有的物候期出现依赖前期气象条件,只要有足够的物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建立关系式,就能推定有关时段的气象要素。

1 选址概况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暖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综合性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太白山的自然植被保存完整,植被带带谱完整,生物物种丰富,动、植物区系的过渡性明显,成为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交汇区的一个生物资源宝库。

蒿坪区域毗邻眉县营头镇大理村,植被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垂直景观保存完整,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最低海拔(蒿坪寺)1 060 m,该区域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1.8 ℃,12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 -2.3 ℃,7月为最热月,平均气温22.5 ℃。观测区域地势平坦开阔,植物种类分布丰富且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植被类型为栓皮栎林,该群系是秦岭北坡的地带性植被,也是秦岭植被分布带的基带。乔木层伴生树种主要有锐齿栎、盐肤木、板栗、黄连木等。灌木层主要有毛黄栌、胡枝子、蔷薇等。草本以大披针苔草和大油芒居多。

蒿坪区域作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北大门,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垂直景观保存完整。选择在蒿坪区域进行植物物候观测并做出简单分析,分析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认识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掌握蒿坪区域不同植物的开花结实等物候期,为研究植物生物学特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探索物候现象及建立林木物候观测信息监测体系打下一定基础,提高自然保护区对于物种的有效保护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区域性保护功能。

2 观测方法

2.1 物候观测要求

2.1.1 观测的基本原则 观测要常年进行,以不漏测物候期为原则。

2.1.2 观测时间 观测时间根据季节和观测对象灵活掌握。在隆冬和盛夏物候现象变化较慢的季节时段,观测的间隔可以稍长一些;春季和秋季物候现象变化较快的季节时段,应逐日或隔日进行观测。依照各种类(项)物候现象出现的顺序记录日期。观测一般应在每天的下午进行,但开花期应在上午进行。

2.1.3 观测线路的选择 物候观测线路要求选择在交通、人为活动方便,物种丰富,有代表性,较易观察,能满足一定的数量的物种,每个树种选择4~5棵植株进行监测,同一树种间距至少在10 m以上,阳坡、阴坡都有选择,监测线路长为2~3 km。草本植物选择在蒿坪院内、中草药园各选一处观测点,要求每种植株数量均在50株以上。

2.1.4 物候监测植株的选择 物候观测线路确定后,首先对线路上的树种进行统计,根据生长状况,筛选出树干通直、饱满、无病虫害、属结果盛期的健康植株进行物候观测。对选定的植株先用GPS对其进行定位,然后对所有监测植株进行编号,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对重要的物候现象进行拍照留存。

2.1.5 观测植株部位的确定 物候观测是以某物候现象开始出现的日期进行估算的,因此开始期的观测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大多数地方木本植物树木顶端和向南的枝条萌动发育较早,而下部和向北的枝条萌动发育较迟。所以木本植物观测植株部位必须在树木顶端和向南的一侧。

2.2 观测项目的标准

选取观测物种的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作为其春季物候期观测时段;选取观测物种的叶完全変色期和落叶末期作为其秋季物候期观测时段。每次观测时至少2人进行,要从各个方位、上下左右进行认真观测,树干高大的植株要用望远镜观测。观测人员经综合评定后得出结论,确定其物候期,在观察记录表中进行填写。草本植物在同一观测点选择同一物种若干株进行观测时,则记载目测超过一半以上的植株出现某一物候现象的日期。

3 观测植物

3.1 木本植物

选定蒿坪站及周边刺槐、核桃、漆树野生健康植株3~5株作为观测对象进行观测。

3.2 草本植物

选定蒿坪站院内与中草药园路边各一处为观测地点,每处选择40~50株进行观测。

所选观测植株海拔高度为1 108.8 ~ 1 138.3 m,地理坐标为107°42.288′—107°42.348′ E,34°05.303′—34°05.379′ N。

4 观测结果

现将2018年蒿坪区域物候现象观测植物各项目及种类的观测记录逐项统计整理列表(见表1、表2)(时间以观测植株最早出现该物候现象日期记录为准)。

表1 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记录 (月-日)

表2 草本植物物候观测记录 (月-日)

注:“*”表示该物候期日期缺少记录

5 研究分析

5.1 与温度的关系

蒿坪站位于太白山北坡,2018年度月平均温度如下,见表3。

表3 太白山北坡蒿坪月平均气温 ℃

由表3分析可以初步得出,蒿坪气温在每年3月下旬10 ℃左右时,植物开始发育,进入生长期;在每年10月下旬温度降到10 ℃以下,植物则完全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

5.2 与坡向的关系

2018年度不同坡向所观测刺槐、核桃的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记录表如下(见表4)。

表4 太白山不同坡向刺槐、核桃物候期记录 (月-日)

由表4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物候现象出现的日期,阳坡早于阴坡。

6 初步结论

6.1 实际观测发现,位于道路旁的刺槐和核桃植株,每天光照充足,达到10 h以上,它们的各个物候现象比同种类其他植株要早出现至少7 d左右,物候现象阳坡明显早于阴坡,说明光照的影响对木本植物的物候现象影响较大,具体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6.2 在9月4日左右,车前子叶片开始变黄,逐渐脱落,13 d后50%叶片普遍枯黄,再经过22 d叶片全部枯黄至脱落,整个叶片枯黄期35 d。而蒲公英在9月17日开始叶片变黄,再经20 d生长变化,50%以上叶片变黄,10 d后全部枯黄,枯黄期30 d。和车前子相比较而言,蒲公英叶片开始变色期比车前子稍晚13 d左右,且进入普遍枯黄期也比车前子生长时间用时较长,但叶片全部枯黄却比车前子生长少12 d左右,整个枯黄期也比车前子少5 d左右。这也反映出草本植物在同等生境条件下,不同物种对气候现象表现出不同的物候现象,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点有待继续观测研究。

猜你喜欢

太白山车前子物候
GEE平台下利用物候特征进行面向对象的水稻种植分布提取
太白山琐感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夏日太白山 九岳
太白山,感受秦岭色彩的“山水油画”
不同炮制方法用于车前子对治疗慢性便秘的影响对比分析
人道神药车前子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人间仙境太白山
‘灰枣’及其芽变品系的物候和生育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