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带齿舟蛾烟雾剂防治技术的研究

2019-12-10王晓旭王磊唐志强刘鹏边宏

防护林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虫口烟雾红花

王晓旭,王磊,唐志强,刘鹏,边宏

(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办公室,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12 )

红花尔基中带齿舟蛾危害发生区属丘陵地貌区,地势落差相对较大,受害林分平均都闭度达0.9,常规喷雾防治作业难度较大,且防治效果不佳。烟雾剂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农药新剂型,其具有药剂颗粒小、扩散性强等优点[8],是该地区防治中带齿舟蛾的理想方法。本研究针对红花尔基地区林业生产防治中实际问题,对烟雾剂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为红花尔基辉河林场和巴日图林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南部, 地处鄂温克族自治旗行政区域内,地理坐标为47°39′—47°46′ N,119°52′—120°06′ E,属丘陵地貌区,地势落差相对较大,受害林分林龄为20~40 a,树高7~15 m,平均郁闭度为0.9,常规喷雾防治作业难度较大,且防治效果不佳。

1.2 供试昆虫

中带齿舟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舟蛾科(Noctuoidea)齿舟蛾属(Odontosia),本试验所用中带齿舟蛾均于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采集。

1.3 药剂及药械

1.4 试验方法

1.4.1 中带齿舟蛾虫口密度调查 于该地区设置标准地11块,其中,辉河林场4块,巴日图林场7块,每个标准地内设样地面积0.05 hm2,每块样地按对角线法选取样株,2018年5月10日至2018年6月5日对中带齿舟蛾种群密度、虫龄、危害程度以及林相、地形地貌等情况进行调查,并绘制虫害发生分布图,为进一步中带齿舟蛾烟雾剂防治提供依据。

1.4.2 施放条件及药效计算[6]于中带齿舟蛾3龄幼虫盛期,设面积为0.067 hm2标准地,每样地随机选取10株白桦作为标准株,套养虫笼1个,内置中带齿舟蛾幼虫30头,施放烟雾剂,每处理3个重复,设对照处理组1个,施药3 d后按以下公式计算校正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虫数÷总虫数)×100%

校正死亡率(%)=(对照区生存率-施药区生存率)÷对照区生存率×100%

1.4.6 防治效果评价 进一步考察防治效果,设置面积为0.05 hm2样地,按以上方法进行烟雾剂防治,10 d后,采用单对角线法,对中带齿舟蛾幼虫虫口密度进行实际调查,计算防治效果,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 [(处理前虫口基数-处理后存活虫数)/处理前虫口基数]×100

防治效果(%)= [(处理后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虫口密度调查

本研究对辉河林场及巴日图林场中带齿舟蛾虫口密度调查时,共设置11个林班,利用1.1中抽样方法,共调查样树888株,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红花尔基地区中带齿舟蛾幼虫虫口密度调查

2.2 防治药效测定

表2 不同药剂防治中带齿舟蛾效果

2.3 施药量筛选

表3 不同施药量防治中带齿舟蛾幼虫效果

2.4 烟雾剂防治

本研究于2018年5月10日至2018年6月5日对中带齿舟蛾种群密度、虫龄、危害程度以及林相、地形地貌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作为防治规划的依据。根据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当地气候环境,于2018年6月20日至2018年7月10日对中带齿舟蛾3~4龄阶段进行烟雾剂防治。

根据防治区地形变化情况,布置放烟线和设置放烟点,按地形将发烟筒设置在固定的放烟点,然后逆风向依次点燃,使烟云送到所需防治范围,操作时尽量把放烟点排列在同一线上,主要是使烟的扩散半径有效带能够相互重叠,效力倍增,因而延长药剂有效距离和扩大了药剂的有效区域。

2.5 防治效果

表4 中带齿舟蛾防治效果

3 结论

猜你喜欢

虫口烟雾红花
红花榜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红花榜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红花榜
红花榜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