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体函数及其线性微分多项式的唯一性
2019-12-10刘晓俊
黄 尧,刘晓俊
(上海理工大学 理学院,上海 200093)
1 问题的提出
代数体函数是由不可约方程
确定的v值解析函数,其中,Aj(z)(j=0,1,···,v)是关于z的全纯函数,并且没有公共零点。特别地,如果Aj(z)(j=0,1,···,v) 都是多项式时,则W(z)是v值代数函数。本文假设Aj(z)(j=0,1,···,v)中至少有一个是超越整函数。当v=1时,W(z)为亚纯函数;当v≥2 时,W(z)为多值函数。显然,v值代数体函数是亚纯函数的延伸。
本文中代数体函数W(z)的一阶导函数记为W′(z) ,k 阶导函数记为W(k)(z)及其线性微分多项式函数记为L(W) ,L(W)=ckW(k)+ck-1W(k-1)+···+c0W,
其中,c0,c1,···,ck为不全为零的有穷复数,且ck≠0。它们都是 v值代数体函数,具体证明参见文献[1]。在本文中若不加其他说明,W(z)是指在整个复平面 C上由不可约方程(1)所确定的 v值代数体函数。本文所使用的记号和相关结论参见文献[2-5]。
定义1[6]设W(z)为v值代数体函数,z0∈C。定义:
其中
则W-1(a)被称为W(z)的 a值点,W-1(∞)被称为W(z)的极点。
定义2[6]设W(z)为v值代数体函数,z0∈C 。如果, 且对于每一,有成立,其中,表示在z=z0时wλj(z)-a 的零点重级,则称W(z)与L(W)CM分担a。
关于亚纯函数及其线性微分多项式的唯一性问题,文献[7]证明了定理1。
定理1 设 f为非常数亚纯函数, k 为一正整数,L(f)为关于f的线性微分多项式,,其中,c0,c1,···,ck为f的不恒为∞的小函数,且 ck≢0,再设a1,a2,a3为f的不恒为∞的小函数,如果f与L(f)几乎CM分担a1,a2,几乎IM分担a3,则f ≡L(f)。
关于代数体函数的唯一性问题,文献[8-9]分别得到了定理2 和定理3。
定理2 设W(z)为v值代数体函数,设a1,a2,···,a2v是2v个判别的有穷复数,如果W(z)与分担且 IM分担 ∞,则W(z)≡。
定理3 设W(z)为 v(v≥2)值代数体函数,设a1,a2,···,a2v-1是2v-1个判别的有穷非零复数,如果W(z) 与W′(z)CM 分 担0,a1,a2,···,a2v-1,如果存在有穷实数c,R >0,当|z|=r >R 时,有及,则。
现结合定理2 和定理3,将定理1 推广到代数体函数,得到定理4。
定理4 设W(z)为v值代数体函数,k为一正整数,L(W)为W的线性微分多项式,,其中,为不全为零的有穷复数,且,再设是2v+1个互相判别的有穷复数,如果W(z)与L(W)CM分担,则有:
a. 当 v≥3 时,且a1,a2,···,a2v+1是有穷非零复数,则W (z)≡L(W);
b. 当 v≥4 时,且a1,a2,···,a2v+1是包括0 的有穷复数,则W(z)≡L(W)。
2 引 理
引理1 设W(z)为 v值代数体函数, 设a1,a2,···,a2v+1是(2v+1)个判别的有穷非零复数,如果 W (z) 与L(W) C M 分 担 a1,a2,···,a2v+1,则
证明 对任意ai(i=1,2,···,2v+1),如果,则有
其中, bp(p=u,u+1,u+2,···)是有穷复数,求 k 阶导可得
由W (z) 与L(W) C M 分 担 ai可 得
其中, dp(p=u,u+1,u+2,···)是有穷复数。
由以上分析可得
则
所以,
1.以我国驻外大使馆牵头,组织和保持与东道国政治高官、著名人才的经常性联络,邀请其参加各类国企活动,尽可能通过他们的口和笔,以当地人易于理解的语言,诠释传播我们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有利于国企的话语市场。
证毕。
引理2[10]设W(z)为v值代数体函数,设a1,a2,···,aq是q个判别的有穷复数,则
引理3[10]设W (z)为v 值代数体函数,则
引理4[11-12]设W(z)为v 值 代数体函数, k为一正整数,L(W) 为W的线性微分多项式,L(W)=ckW(k)+ck-1W(k-1)+···+c0W,其中,c0,c1,···,ck为不全为零的有穷复数,且 ck≠0,再设 a1,a2,···,aq是qq(≥3)个互相判别的复数,则有
其中,r →∞ 且r∉E ,这里E 是一个线性测度为有穷的集合。
3 定理4 的证明
现证明定理4。
证明 假设 W (z)≢L(W),令 q =2v+1。
由引理2 可得
结合式(2)和式(3),可得
整理上式,可得
由引理3,引理4 和式(2)可得
整理上式,可得
由式(5)可得,S(r,L)=S(r,W)。因此,式(5)可变为
再结合式(4)和式(6),可得
从而有
矛盾。
b. 设a1,a2,···,a2v+1中有一个为 0,设a2v+1=0。由引理1 可得
结合式(3)和式(7),可得
整理上式,可得
另一方面,类似于式(5)的证明,有
整理上式,可得
由式(9)可得,S(r,L)=S(r,W)。因此,式(9)可变为
再结合式(8)和式(10),可得
从而有
矛盾,定理4 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