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花釉里红山水瓷画初探

2019-12-10李小胜

景德镇陶瓷 2019年3期
关键词:釉里红瓷画青花

/李小胜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方士庶《天墉庵随笔》

一、青花釉里红山水源流考

中国瓷文化源远流长,各种装饰手法竞相争艳,使人目不暇接。青花瓷作为典型的中国陶瓷早就闻名于世,而青花釉里红却少被人熟识。不过在内行眼中,青花釉里红比青花得来更加不易,好的釉里红非常之珍贵。

青花釉里红,又名“青花加紫”。创烧于元代,历经明代的断续发展,至康熙时期,随着铜红釉烧制技艺的全面复兴,迅速壮大,雍乾时期已能够纯熟掌握并将其推向了极致。

青花与釉里红皆可单独成为一个陶瓷装饰体系,且两者的呈色剂均不同。青花为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则是氧化铜,极易挥发,这种彩料对温度和烧成气氛非常敏感,过或不及,都无法显现出其本身的红色,因此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元代景德镇瓷人创造性地将两者结合施于同一器物上,我们不得不感叹这是一种疯狂的创举。时至今日,烧窑技术已得到飞速发展,人们也在不断尝试新的配方,但要烧造出理想的青花釉里红器物,仍然难度很大。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以山川景色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山水瓷画则起源于唐代,在明代时期多作为人物故事中陪衬的一种小景且画工简单,寥寥几笔。至清代逐渐成熟,山水瓷画脱颖而出成为独立的画派,而此时亦为青花釉里红发展的全盛时期,青花釉里红山水瓷画孕育而生。

青花与釉里红相互穿插,青花为主,釉里红为辅。色泽纯正的釉里红点缀其间,打破了单一色调的局面,山石丛林间点点红光使人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幻,丰富了山水瓷画的视觉效果。

二、青花釉里红山水瓷画创造的意境

青花釉里红山水瓷画有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釉里红发色娇妍而沉着,色调浓郁,流动性强,因此不能产生深浅层次的变化;青花呈色稳定,类似于墨汁,有着“青花墨分五彩”之说,效果与文人写意画如出一辙。因此,青花弥补了釉里红层次变化的不足,釉里红则丰富了青花的色彩,增加了画面的情趣。青花、釉里红在画面中相互衬托,一红一蓝,既有青花的“幽蓝雅致,沉静安稳”,又加上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视觉效果,形成了朴实而又华贵的艺术风格。

随着青花釉里红山水画的出现,山水瓷画表现力得到更好的拓展,不再是之前单一的色调。在青花釉里红山水瓷画中,釉里红主要是起一种点缀的作用,往往只在群山中用简练的笔触对一些树木、花朵进行渲染点缀,从而使画面更富深度与情趣。随着瓷人绘制技巧日渐成熟,以及文人画家的介入,山水瓷画愈发讲究笔墨韵味和下笔时的心手相应,以求达到“极貌以写物’的境地。釉里红这种奇妙的色彩充满了魔幻,红中带绿丝(点)满足了文人与观众对景色的想象。而正是多了这种色彩的点缀,有效地再现了客观景物的质感、体积感、空间感以及季节感等种种变化。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为山水瓷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而其烧成时工艺的难度亦提升了其自身的艺术价值。

山水为表象,故事为实质,山水纹虽占据了画面的一大部分,但我们的视线仍被人物所牵引,跟随他们的身影,一步步前行,走完整个山脉。转角处,一个不经意的抬头,一抹红色的身影映入眼帘,瞬间喜爱之情难以言表,不由被这些红彤彤的事物带来的热闹感到愉悦,这便是青花釉里红带给人们的惊喜。

我们不得不说青花与釉里红的结合是窑火的魔法,青花沉静雅致,釉里红浑厚艳丽,蓝、红两种冷暖色调穿插在画面里,彼此相得益彰,丰富了视觉效果,也成全了一次探险的旅途。

三、釉里红山水瓷画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高贵、吉祥与热情,是汉民族最讨喜的颜色。红色在中国的政治上象征权势与地位,在传统五色观色彩理论中与赤色同属正色;在五行观中属南方,南方表火,朱红色则是古时皇室建筑的专用色,一直沿袭至清末。在民间习俗上,凡是与节日、喜庆、吉祥等有关的节庆及事物,都会以红色来表现。逢年过节讨吉利写对联要用红纸;婚嫁习俗男女新人要穿红色婚礼服以示喜庆……可以说红色贯穿了整部华夏历史,渗透到了各个层面与领域,是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色。

因此青花釉里红一经诞生,进入人们的眼帘便深受宠爱,无奈烧制实属不易,过或不及,都烧不红。烧过了,有时釉里红完全没有着色,一片荒芜,青花也亦烧“焦”毫无美感可言。火候不到则易变黑变灰,都不能称之为“青花釉里红”,因此留传于世的青花釉里红器物也就非常少了。

在这个任何事物都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青花釉里红山水瓷画需求比重加大的状况时,有些急不可耐,不愿等待的人们急需一种可代替“釉里红”存在的“红料”。一种新的彩料孕育而生,这种彩料被我们称为“假釉里红”,本身即是红色,和青花貌似绝配,成品率极高。但与正宗的青花釉里红相比,依然失色不少,色调呆板而平庸,在山水瓷画的艺术创作中虽然更易把控,但已然丧失了变幻莫测的趣味性与韵味。

四、结语

自古山水最宜寄情,山水在文人心中一直不是眼前所见的山水景象,它是自然物象的内心反映。因此他们游历山水后而有感,注入情怀将所见之景绘于笔端。可能这与老百姓理解的山水有些出入,导致山水画出现近千年之后才在瓷器上广泛流传。山水瓷画可以说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环境与状态,根据不同朝代的山水瓷画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不同年代的风景,也能从绘画风格上清晰地看到山水画甚至于中国画的发展及那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瓷器独特的属性,不会被风化也不会变色,作为文化的载体可以说是史料研究的大功臣。

时光在倾诉那些记忆,老物件将这些记忆以实物的形式保留下来。每件物品都有独一无二的灵魂,每种物品也都有她们的历史,等待着我们去探寻、了解……

猜你喜欢

釉里红瓷画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青花
《山峦随意入丹青》青花釉里红瓷板
《丹崖夹石柱》青花釉里红瓷板
刘 威作品精选
瓷器贵族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王清丽瓷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