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2019-12-10许梅花陶春林马瑞红赵甜香
许梅花, 陶春林 ,马瑞红,赵甜香
(1.澄江县经济作物工作站,云南澄江 652500;2.澄江县土肥站,云南澄江 652500;3.澄江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云南澄江 652500)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是一种新兴的果树树种。到2016 年全世界蓝莓栽培面积达到13.5万hm2,产量达到65.5万t;我国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引入试验种植,到2018 共种植5.53 万hm2,产量达18.42 万 t;澄江县于2004 年在全省率先引入试种,到2009 年试种取得阶段性成功,2011 年为切实有效保护抚仙湖,减少农业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补助政策,至2018年全县累计种植483.07 hm2,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 立地条件
要求生态环境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种植地主导风向前方5 km 内无大气污染企业,农业灌溉水清洁,土壤pH 值4 ~5.5,有机质含量为5%~15%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土壤环境质量符合《NY5013-2006 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如土壤条件不适宜蓝莓生长需要时可客土或者改良土壤)。
2 品种选择
澄江栽培蓝莓建议选择适应性强、丰产、优质、早熟、二次结果的品种栽培,应以栽培南高丛类的品种为主,兔眼蓝莓为辅,尽可能不栽北高类的品种。适宜澄江栽培的高丛蓝莓品种有:珠宝、绿宝石、 莱格西、比洛克西、夏普蓝等品种。
2.1 珠宝(JE)
需冷量200 h,树势强、直立型,适应性强,年生长量大,一年会进行4 ~5 轮新枝生长,丰产性强,极早熟,果大汁多皮薄,酸甜适中,适宜鲜食。在澄江县主要表现为一季成熟,采摘时间3 月中旬至5 月中旬,零星有二季果,11 月成熟。
2.2 绿宝石(EM)
需冷量250 h,植株球形且开张型,长势旺盛,抗性强,丰产性好。早熟,果大硬度好,果味浓香,甜脆爽口、适宜鲜食。在澄江县能二次挂果,第一次在3 月上旬至5 月中旬,第二次在9 月下旬至12 月中旬。
2.3 莱格西(Legacy)
需冷量400 h,树体直立,分枝多,果实大小均匀,硬度大,果粉好,丰产性好,耐贮藏,成枝率强,丛性较好,适宜密植,抗病性强。在澄江县表现为中熟品种,主要采摘一季,4 月中旬开始成熟,盛果期持续到7 月中旬、根据每年的气候差异,8-10 月依然零星有果。
2.4 比洛克西(Biloxi)
需冷量为150 ~200 h,树体直立健壮,花期集中、花果季节性强,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早熟,丰产性强,果实中等大小,果蒂痕小,果肉硬,鲜食风味佳。在澄江县表现为多季开花结果,主要果期为3-5 月,11 月至次年1 月也依然有较多结果,冬季结果需防霜冻。
2.5 夏普蓝(Sharpblue)
需冷量150 ~300 h,树势中等,开张型,一年四季能开花结果,丰产性强,易感锈病,耐贮性差,中型果,果肉中等偏硬,酸甜适中、皮薄汁多。在澄江县表现为两季成熟,第一季为4-5 月、第二季为8-10 月,甚至整个冬季都零星挂果。
3 起垄定植
蓝莓建园一般需按2 ∶1 配制授粉树,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要花期一致,属于同一类蓝莓。定植规格:兔眼类采用单行条栽,株行距为1.8 m×2.2 m;南高丛类采用单行条栽,株行距为1 m×2 m。
3.1 起垄
平地以南北行向栽植为宜,便于通风透光,使树冠的东、西两面受光均匀,山地园区以梯田的自然走向或等高线栽植,一般垄高40 ~50 cm。定植前依据根盘大小开挖定植穴,一般定植穴深度约20 ~30 cm。起垄时应注意: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应开挖50 cm 深的排洪沟,高垄栽植;地下水位低的起低垄栽植。
3.2 定植
定植时期以10 月至次年2 月初为宜。定植时应注意不要栽得太深,定植最好选择在晴天,定植穴中的土要干燥,这样定植后浇水可以使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有利于后期的生长。定植后,及时浇水并进行土壤覆盖,松毛、木屑、树皮、作物秸秆、水草等均可作为覆盖物。
4 种植管理
4.1 水分管理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对水敏感,土壤含水量以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田间持水量不足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晚秋后减少水分供应,促进枝条成熟。浇水量由树体大小和天气状况决定,以水浸透根系分布层(20 ~40 cm)为准,一般每株浇水1 ~3 kg。雨季来临前注意检查和疏通所有排水沟渠。建议采用滴灌或微喷灌设施进行浇水,不宜长时、过多浇水,以免造成土壤含水过多,影响根系的呼吸,以少浇勤浇为宜,做到精准灌溉。
4.2 施肥管理
1) 在开花前1 ~2 周 (1 月上旬至2 月上旬)。每亩浅施高氮硫酸钾型复合肥15 kg,促进新梢生长和提高花质。
2)在花期(2 月上旬至3 月上旬),结合树势和花果情况,每亩施用15 ∶15 ∶15 硫酸钾复合肥10 ~15 kg,以促进开花结果。
3)在少部分果实开始着色时。以施高钾肥为主,每亩施用8 ∶10 ∶25 复合肥10 ~15 kg,还可在采果前15 d 喷施0.5%葡萄糖酸钙溶液,以增加果皮硬度,延长保鲜期。
4)在果实采收结束后,每亩浅施15 ∶15 ∶15 复合肥10 kg、硫酸钾5 kg,以恢复树势,促进枝梢生长,花芽分化;此时还应每亩沟施蓝莓土壤改良机质1000 kg 或酸性微生物有机肥600 kg。
5)冬季结合果园深翻。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腐殖质或有机肥)1000 ~2000 kg。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透气性,保障来年的产量和维持树体的生机。肥料一定要均匀地施到树盘周围,或定植带上,避免集中施在树干下。肥料也可以结合微喷微灌,以肥水一体化的形式,实行精准化施肥,水肥浓度控制在0.1%~0.3%。
4.3 修剪管理
1) 夏季修剪 (生长季节的修剪)。剪去衰老枝、果后枝、病虫枝,回缩老枝。疏除株丛内基部过多的萌生枝、细弱枝、过密枝条或枝组。兔眼类生长过旺的、抽枝过长过高的枝要进行短截,控制高度,促发分枝,确保丰产;南高类应注重萌芽时除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以减少枝条量,集中养分,培育结果枝组。
2)冬季修剪(12 月至次年2 月)。首先剪除枯枝、病虫枝、离地40 cm 内的细弱枝。然后结合树龄、树形、树势进行修剪,回缩结果枝组、果后枝组和衰退枝组,疏除过密枝,对花芽量大的枝条应适当短截,通过短截调节次年结果量,有利于果实大小均匀,成熟集中,实现高产优质。兔眼类疏、截结合,以利于通风透光,解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确保年年丰产;南高类以疏为主,改善通透性,减少枝条量,集中养分,培育结果枝组。
4.4 疏花疏果
1)疏花。在花期,如花量较多时,再适当剪截一段花枝,强旺枝适当多留花,弱小枝、无叶果枝少留或不留,有叶花多留,无叶花少留或不留。兔眼类以短截花枝为主;南高丛类以疏除弱小花枝为主。
2)疏果。落花座果后,疏除小果、弱果、过密果,以提高果实品质。
3)保花保果。花期和幼果期遇到低温会影响座果,要在花期喷施1 ~2 次保花保果剂(0.3%尿素加0.1%硼砂),不宜过多施用氮肥,以免影响座果。
5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配合使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严格执行GB/4285 和GB/T8321 标准,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对症下药,适期用药,将病虫害消灭在未发前和初发阶段。中等毒性农药在一年内同一品种使用次数不得超过2 次;低等毒性农药在一年内同一品种使用次数不得超过3 次;农药配制要准确,不得任意增减剂量,现用现配。在水果上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使用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5.1 病害
1)锈病。夏季雨水过多和果园枝条过密容易感染锈病,首先从叶背面侵染,表现为叶面出现褐色圆形斑点,叶面叶背产生黄锈色孢子堆,严重时导致叶片脱落,甚至全株叶片脱落;影响树体生长和来年产量(夏普蓝易发生)。防治方法为进入雨季后、发病前喷1 ∶1 ∶160 波尔多液,或喷氟硅唑、甲基硫菌灵预防,发现病状后喷施嘧菌酯(加适量柠檬酸增强药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2)根(茎)腐病。初期发生在须根上,后逐渐向上蔓延,直至病根变成黑褐色而死亡,高温多雨季节发病较重。选用72%甲霜灵锰锌800 ~1000倍液;64%杀毒矾600 ~800 倍液;甲霜·噁锰锌800 ~1000 倍液于早晚灌根。
3)缺素症。蓝莓缺铁失绿症,是蓝莓常见的一种营养失调症,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pH 值过高,有机质含量较低,微量元素缺失造成。其主要症状是叶脉间失绿,新梢上部叶片症状较严重时全叶变为黄色。防治方法为通过检测土壤的pH 值,根据pH 值的高低,施用硫酸亚铁、酸性肥料硫酸铵,用酸性微生物有机肥和蓝莓土壤改良基质开展土壤酸碱度调节。补充有机肥、叶面喷施螯合铁,采用400 倍的螯合铁(Fe 含量8%)进行根际土壤及叶面施用,土壤施用2 ~4 次,在初花前叶面喷施3 ~5 次。
5.2 虫害
1)蛴螬。蛴螬是蓝莓最严重的害虫。在蓝莓根部啃食根系为害,表现为植株从基部叶片黄化,或全株枯死。防治方法为一是每亩采用2 ~5 kg 的白僵菌在5 月初全园均匀撒施,在采果结束后用辛硫磷对水全园浇灌2 ~3 次;二是捕杀成虫(金龟子),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捕杀金龟子可以起到防止蛴螬为害的作用。在4 ~6 月,采用人工捕杀或杀虫灯诱杀。
2)果蝇。6-10 月为害果实,在果实成熟时成虫刺破果皮将卵产于果实内,孵化后幼虫蛀食为害,导致受害果实变软,果汁外溢和落果,使果实品质变劣。防治方法:及时清理落地果,并采用糖醋液(糖∶醋∶酒∶水比例4 ∶3 ∶3 ∶10 添加少量敌百虫原药)诱杀。通常将糖醋液装入侧面开口的塑料瓶挂在树上诱杀。注意开口不宜过大,以免误伤蜜蜂。
3)蚜虫。为害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黄板诱杀或用10%吡虫啉800 ~1000 倍液喷雾防治。
6 采收
6.1 采收时期
蓝莓果实是分次成熟,所以要分批采收。为体现蓝莓的风味和保证蓝莓果的品质,必须做到成熟采收。当果表面全部变成深蓝色或紫黑色时即成熟,成熟的标准是果蒂痕周边全部变成深蓝色,一般4 ~6 d 采收1 次。
6.2 采收要求
1) 采摘宜选择晴天的上午或傍晚进行,雨天、雨后不宜采果。采摘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外后内。采摘时不能硬拉乱扯,以免拉伤果蒂,使果从果蒂处腐烂。采摘时要轻摘、轻拿、轻放,同时将病虫果、裂果、畸形果、伤果剔除,避免混装。
2)分级要求。各品种都应具有本品种应有的特征,大、中、小依照品种特性确定,不能混装。优等品要求果粉完整,无果蒂撕裂的全部成熟果,大小均匀,各品种类中等以上果;一等品要求果粉完整,果蒂有1%左右撕裂,各品种类中等以上果;二等品果粉不作要求,果蒂有2%撕裂,允许有2%未熟果和过熟果,各品种类中等果。
3)包装贮存。果实用塑料筐、竹筐等透气性好的容器盛装,果筐须清洁干净、干燥,果实的堆集厚度控制在5 cm 左右。果实采后要及时送到冷库预冷分装入库,或及时交售收购商。用125 g 的标准蓝莓盒分装,再装入专用的蓝莓果箱中,或装入四周透气的塑料箱中,再放入2 ~4 ℃冷库低温保鲜。在分装和运输过程中,要遵循小包装,多层次,留空隙,少挤压,避高温,轻颠簸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