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将建“金融岛”,探索“监管沙盒”要边实践边优化
2019-12-10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改革发展局副局长朱忠文11月13日在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上海举推介活动上透露,河北自贸区雄安片区内将建设总用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的“金融岛”,探索金融监管“沙盒机制”。
今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面积119.97平方公里。雄安片区是河北自贸区的四个片区之一,面积33.23平方公里。
根据《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雄安片区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高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建设高端高新产业开放发展引领区、数字商务发展示范区、金融创新先行区。
朱忠文介绍,河北自贸区雄安片区包括三大区块,分别是启动区区块、容东片区区块和昝岗组团区块。
具体的职能分布是,启动区区块将布局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等,重点发展互联网、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高端服务等产业;容东片区区块将布局科技成果展示和转化平台,集中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平台,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数字创意等产业;昝岗组团区块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医疗健康和保税研发、保税服务等产业。
朱忠文表示,启动区区块内将建设“金融岛”,总用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76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530万平方米,地下230万平方米,包含商业、居住、办公等多种业态。
据介绍,金融岛将打造成为金融机构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此外,雄安片区将整体建设成金融示范区,并探索监管‘沙盒机制’,支持股权众筹试点在雄安股权交易所先行先试。
什么是“监管沙盒”?
关于“监管沙盒”,又称为“监管沙箱”,英文是Regulatory Sandbox。这一概念由英国政府由2015年3月首次提出,根据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定义,监管沙盒是一个安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监管规定有所放宽,在保护消费者或投资者权益、严防风险外溢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一个鼓励创新的规则环境。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在其中测试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不需要担心在碰到问题时立刻受到监管规则约束。
为什么要设置“监管沙盒”?
金融科技的业务模型和应用模式都十分多样而复杂,监管机制一定程度上难以同步发展,用滞后的监管机制来管控日新月异的金融科技时,如何平衡风险防控和促进创新之间的关系,成为一大难题。在这样的需求下,“监管沙盒”应运而生。
对此,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张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在雄安“金融岛”,有望在国内率先试点“监管沙盒”模式,对金融创新在可控的“虚拟空间”内,选择一批机构和企业进行压力测试。这将使雄安在未来成为国内重要的金融业态创新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不过,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发文指出,中国版监管沙盒将如何展开,目前还看不到答案。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寄希望于通过一个制度设计来解决创新风险与效率的平衡,是不现实的。无论如何设计,中国版监管沙盒也必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我们要尽快迈出这一步,干中学,边实践、边优化。”薛洪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