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生态构建研究
——在线学习与高职教育文化同构的价值诉求和实现路径

2019-12-10吴炜炜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同构职教大学

吴炜炜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6)

文化生态构建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彰显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向度、新动力、新视角。开放大学是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主体,办学实践中呈现在线学习和高职教育这两种教育模式并行运作的一体化办学格局。源于开放大学中在线学习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需求及大职教观视野,基于两类教育文化同构性,构建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生态,对于激发开放大学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推动开放大学现代职教实践,深化开放大学文化育人、文化提质、文化立教的发展内涵和价值理念,实现开放大学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的角色功能和职能责任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生态构建,是开放大学两类教育对经济新常态背景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作出的社会性互动、发展性联系、人本性回应和整体性实践,是提升开放大学现代职教能力和质量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力量。桑新民教授认为在线学习属于人类学习方式第三阶段即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阶段的学习方式,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在线学习是指教与学的所有参与者都要同时在线并且互联,实质上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实时同步通信交互的学习;广义的在线学习即将所有通过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实现的教与学活动都归为在线学习,实质上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实时同步通信和非实时异步通信的学习全都包括在内了。[1]本文所述的在线学习,是指开放大学内部围绕成人学历教育本专科专业开展的上述广义在线学习教与学活动,即学历继续教育。

一、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生态的内涵和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生态的应然特征

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生态是指在教育生态学原理观照下,以文化建设为实践手段和深刻联结,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现代职教发展理念,彰显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特色,实现现代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自身机制体制运行的生态性调适和文化性回应,建立具有生态价值向度的文化发展机制和文化行为方式, 营造和谐统一、协调交互、协同创新、正促循环的现代职教文化环境,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平衡、开放、可持续的创新致远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生态在不同的办学主体内部呈现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特征,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生态主要指开放大学基于在线学习和高职教育两类教育一体化办学情境作出的生态性调适和文化性回应,主要关注两类教育如何通过文化同构和文化实践塑造出适应外向度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和内向度的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文化形态,凸显两类教育协同发展效能,以两类教育的和谐统一和开放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生态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一)协同创新,联动共建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行业产业技术热点难点、产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业化等,都需要人才培养、学科科研、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等系列环节做综合支撑,需要高校、企业、行业、政府、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多形式平台、多样化资源的联动效应,整合各自优势要素和创新资本,构建多功能组织、多元治理结构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合作联盟,打造职教共同体,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机制体制改革。开放大学作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主体,两类教育都具有鲜明的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且在线学习还具有创新的“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和学习平台,所以开放大学具备协同创新发展的需求、基础、优势和特色,应积极拓展校内外联动共建、“协同共治”的办学路径,既要突破协同发展机制建立中的广度和深度,又要注重协同创新的能力生成和实践应用。

(二)开放共享,融通融合

“现代职教体系不应是自我封闭的体系,它应具有制度上的灵活性,教育对象上的包容性,教育机会的开放性,实现途径的多样性。”[2]开放共享是现代职教体系的内在规定性,融通融合是现代职教体系的外在目标性,产学研横向融通、多学制纵向贯通、横纵联动架构人才培养“立交桥”是现代职教体系的育人支柱。开放大学是教育信息化高校的先行先试者,在线学习的信息化教育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开放式学习机制、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为学校职业教育扩展了教育机会、提供了信息化发展平台和衔接融通的人才成长机制,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为育人导向的办学要求为学校职业教育提供了产教融合、合作办学、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两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势必使得开放大学的职业教育具备开放共享、融通融合的特征,其中开放更侧重于办学机制、学习机会、学习平台和学习过程,共享更侧重于资源共建、成果共享和办学主体协同,融通是指基于产教融合、学制衔接、学分转换的职教人才培养通道贯通,融合是指职教共同体、职教发展联盟的形成和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产业行业的融合发展。

(三)绿色赋能,可持续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往往被视为以就业准备为目的的‘终结性’教育,而用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任何教育都不再是‘终结性’的,职业教育也不应是‘死胡同’。现代职教体系将有助于满足从业人员持续的职业能力发展需求,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以人为本、终身学习、实现人在个体职业生涯和社会宏观发展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各项资源和资本的循环利用、实现人、校、社会的良性互动,已成为现代职教体系鲜明的绿色发展理念和人本文化。一方面将校内外资源的共建共享、协调整合、循环利用作为现代职教实践的绿色发展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将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和高质量产教融合作为绿色发展明确目标,以“终身教育”理念为逻辑起点,以人、学校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终身学习机制(包括办学模式、招生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资源建设模式、学制衔接模式、学分认定及转换模式等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行业发展而进行的体制性重整和模式间优化组合)为保障,为开放大学职业教育终身性、协调性、平衡性、可持续性发展积蓄绿色动力,进行战略布局。

二、开放大学中在线学习与高职教育文化同构的价值诉求

(一)资源同构

协调教育资源,融通教育路径。开放大学“协同创新,联动共建,开放共享,融通融合”的职教文化生态要求在线学习与高职教育协调教育资源,融通教育路径,打破教育壁垒,融合教育视野,资源同构是两类教育文化同构的主体内容指向,为两类教育文化同构提供了实体内容的融合和育人路径的融通。协调教育资源主要是指两类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包括师资队伍、教材、课程资料、数字化学习平台、实验实习实训的场所基地及虚拟化系统、技能竞赛等资源;融通教育路径主要是指整合课堂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如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融贯学制衔接、学历提升和学分转换畅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尤其是针对开放大学两类教育并行发展、双轨运行的办学格局,只有加强两类教育资源和路径的对话互动和统筹协作,开放大学才能全面加强两类教育建设,实现两类教育一体化发展,形成两类教育文化同构的主体内容支撑。

(二)技术同构

推进职教信息化发展,提升职教创新发展能力。“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数字化资源的覆盖率要求,提出推进职教体系的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扩大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为社区和社会提供免费开放服务。将信息化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基础,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到2020年,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制定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开发规范和审查认证标准,推动建设面向全社会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进一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是适应当今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趋势,如期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必然选择和战略举措”,明确要求以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因此开放大学在职业教育实践中也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优势,积极推进职教信息化发展,提升职教创新发展能力。技术同构是两类教育文化同构的创新技术指向,为两类教育文化同构提供了教育技术的支撑和教改模式的创新,能够发挥在线学习的技术优势,拓展高职教育的学习时空和平台,提高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和使用效率,创新开放大学职教模式,推进职教信息化进程,形成两类教育文化同构的创新技术引领。

(三)目标同构

加强高素质创新型精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关注学习者职业能力持续提升和人、校、社和谐发展。开放大学“绿色赋能,可持续发展”的职教文化生态对在线学习与高职教育提出了同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加强高素质创新型精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关注学习者终身学习、职业能力持续提升的同时,实现人才培养、学校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的协调和谐发展。目标同构是两类教育文化同构的发展目标指向,为两类教育文化同构指出了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多种资源和谐共生、正向互促的要求。两类教育的共性在于办学定位都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都强调高素质创新型精技能的人才培养规格,都需要综合培养学习者的职业精神、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都是以实现优质就业、提升就业能力、提高职教质量为目标导向,都需要为职业生涯发展、职业能力提升、岗位流变胜任创建终身学习的通道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二者同属于大职教范畴,在大职教观观照下,目标同构能够统一两类教育发展共识,增进两类教育协调发展行动,深化终身教育理念,践行绿色价值观,引领开放大学现代职教绿色发展,实现职教实践中多元主体的和谐发展,形成两类教育文化同构的一致目标指向。

三、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生态的实然现状

(一)“绿色价值观”和“终身教育观”缺位,精神文化缺乏内涵联结和价值耦合

开放大学两类教育当前呈现教育理念的分化和办学模式的割裂,形成了校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封闭藩篱和分立局面。“绿色价值观”要求两类教育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人校社能够和谐共生正促影响最终都实现高质量致远发展,“终身教育观”要求两类教育整合构建开放大学现代职教新机制,实现职业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可持续性、终身学习性、全面发展性,二者为两类教育协调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精神内涵联结和深厚的价值理念耦合。但是当前在线学习和高职教育在开放大学办学格局中“各行其事”、“自说自话”,表现为资源的“孤岛”建设和“单向度”利用,资源利用率低,建设成本高;各自人才培养的分立独大性问题突出,偏向在高职教育或在线学习的单一模式下“单打独斗”地培养人才,未能形成两类教育联动育人机制;高职教育在开放大学办学机制内出现“教育终止”局面,即并未依托在线学习优势有效形成职前准备教育、职中职业教育、职后继续教育的职业终身教育机制等。两类教育并未能在开放大学职教框架下优化配置、开放共享、融通联动、协同创新,未能建立起开放大学现代职教终身教育机制和绿色发展机制,究其原因在于“绿色价值观”和“终身教育观”缺位,使得两类教育的现代职教统一行动缺乏精神文化层面的内涵联结和价值耦合。

(二)物化形态的文化呈现缺乏职教人文内涵,物质文化缺乏职教特色和产业向度

“校园物质文化的特点是能看得见、摸得着,很形象直观,它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物质载体,是校园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4]校园物质文化是“占据一定校园空间的有形实体文化形态,满足学校主体实用需要并蕴含着特定的教育理念、审美旨趣和价值追求的文化形态,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4]“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其物质文化层不仅包括学校外貌和环境,如自然环境、建筑风格、各类场所的设计和布置方式、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等,还包括学校的各类标志,如校名标准字、LOGO、校徽、校旗、校歌、校服、雕塑、纪念品等,甚至包括文化传播的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宣传栏、张贴栏等。”[4]高职教育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高职校园的物质文化,是借助校园内特定形式的物质载体传递、呈现、流露出来的学校文化内涵文化表达,是高职教育物化形态的文化呈现。在线学习的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利用互联网络学习时所形成和创造出来的技术体系,它是在线学习文化的重要基础。宏观而言主要是计算机、网络体系以及组织或个人建立的成千上万学习网站,以及网站上基于网络技术开发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虚拟实验室、电子期刊、网络图书馆等,还有开发的网上论坛系统、虚拟学习社区等。网站布局中的文化因素、界面设计风格的文化反映、导航设定中的文化意涵构成了表层在线学习文化的微观层面。”[5]开放大学两类教育的物质文化缺乏职教特色和产业向度,物化形态的文化呈现缺乏职教人文内涵,具体表现为:1.两类教育各自的物质文化都未融渗职业精神、职业信念、职业道德、职业品质、职业伦理,缺乏对职业实践职业学习的精神引领精神激励,如高职校园环境设计或偏于生态景观观赏或偏于学科静态理论知识呈现或一味模仿照搬某些高校或高职院校的设计风格,如在线学习的门户网站、网上学习板块、在线互动空间等只以满足在线学习的客观性技术需求和学习完成为目标,几乎都是教学资源教学栏目的呈现,缺乏能够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专门板块和特色栏目,两类教育的物化形态文化都严重缺少职业意涵和产业指向。2.校园物理空间中缺少校史馆、校友馆、档案陈列室的设计和建设,而这些场所恰恰是现代职业教育文化承载、传递、吸收、涵养的重要物化形态,是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生态的物质载体和物质基础。3.两类教育的技术同构缺位,在线学习的技术体系还未助力、支撑和引领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当前开放大学的高职教育基本仍是线下教学和实训的单线发展状态,还未能真正做到依托在线学习的技术优势进行教改创新,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和运行并未考虑涵括高职学生,两类教育基于信息技术引领的技术同构仍是个难题。

(三)制度规范须由执行管理转为进一步加强动态研究,制度文化仍须加强对两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理念认同、衔接设计和制度保障

制度文化是指一个组织的制度体系、管理规范、规章制度体现出来的和这个组织机构在管理运作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理念精神、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等一系列文化要素的聚合,具有显性和隐性两个观测维度,显性即为外在的各项制度和规范,隐性即为内在的价值认同、精神引领、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当前制度规范制定和教学管理实践中须克服重“管”轻“研”现象,由执行管理转为进一步加强动态研究,既要组织好当前管理工作又要关注学校及教师的长远全面发展,研究问题,修订制度,达成制度规范的最优化管理和制度文化的最大化保障,早日实现两类教育“两相融”的协同联动,当前问题表现为:1.部分教师出现教学业务的两极分化和专业发展的缺失受限,因为一些原因有些教师只承担高职教学不承担在线教学,有些教师只承担在线教学不承担高职教学,长此以往,这些教师的业务发展、专业成长、角色认同恐有缺失和阻碍,而师资的融通培养是两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制度规范层面不应忽视回避此项问题,加强研究出台相关制度,保障这些教师的业务全面发展和专业全面成长。2.开放大学绝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源流失于在线学习的学阶之外,两类教育在学制、学阶、学分、学历等方面的衔接和融通出现断裂,学校内部缺乏两类教育衔接贯通学习的制度激励和保障,高职教育似乎成为了开放大学内部职业教育的“封闭场”,似乎以职前准备教育的完成宣告了职中职业教育、职后继续教育的终结。总之,两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制度规范的管理执行、动态研究、及时修订,需要以制度文化的价值内化、管理外化为其提供理念认同、衔接设计和制度保障。

四、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生态的实现路径

(一)构建以绿色发展理念和终身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开放大学现代职教文化精神生态,发挥精神文化的核心驱动力

精神文化是现代职教实践的先导,是开放大学现代职教文化生态构建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认同和文化涵养。在开放大学现代职教实践中,应做到:1.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职教体系。开放大学应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创设绿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深刻内化绿色职教精神理念和发展内涵,如协调发展、协作共建、融通共享、循环利用两类教育资源,包括高职学生在在线平台上的“落户”学习、高职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和在线虚拟实训系统的交叉使用、两类教育师资的融通培养等;构建两类教育联动育人机制,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慕课学习,两类教育课程资源的融通使用,两类教育学科专业的“求同存异”建设等。2.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构建职教终身教育机制。两类教育应牢固贯彻终身教育观,将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职业能力动态持续性生成视为责任使命,将职前职中职后连贯性人才培养和终身制学习进修视为价值取向,将构建职教终身教育机制看作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终身学习、不断提升”的教育理念和优质高效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3.树立和谐共生观,坚持人、校、社的均衡协调发展。两类教育的整合联动应以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协调呼应和高质量、高效度的产教融合作为明确发展目标,紧扣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协同培养人才,围绕产业行业办专业强能力,贯彻终身教育思想构建“四通八达”的现代职教通道和循环递进的职业人才成长路径。

(二)构建富有职教人文内涵和产业发展向度的开放大学现代职教文化物质生态,发挥物质文化的基础引领力

两类教育物质文化的融通建设和互相借力,是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载体,是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的创新发展和技术突破,能够为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文化建设发挥基础引领力。在开放大学现代职教实践中,应做到:1.成立校史馆、校友馆、档案陈列室,从学校发展历史、优秀校友成长经历和学校发展档案中挖掘和深知学校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发展历程和本土特色,传承学校人文精神,学习优秀校友事迹,将有形的实体文化形态的学校物理空间打造成现代职业教育的生动课堂,使物化形态的文化呈现富于职教人文内涵,发挥好物质文化的育人功能。2.在高职校园环境设计和在线学习的门户网站设计、学习板块设计上,都应结合学校实际融渗职业精神、职业责任、职业伦理道德、职业态度等精神文化对师生和职教活动进行价值引导和文化传承,将视觉美观、专业发展、职业精神传承、学习需求、技术实现统一到物质文化建设中,将弘扬新时代职业精神和现代职业教育育人实践的结合鲜明体现在开放大学的校园环境和门户网站中,在两类教育的物化形态文化建设中都应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匠心文化、创新精神、攻坚克难精神、优秀企业文化、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专业领域内最新科研进展等时代精神和产业发展向度。3.加强两类教育的技术同构,借力信息技术引领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开放大学因在线学习得天独厚、走在前列的信息化教学优势,更是承担着推进职教信息化发展的义不容辞使命,且职教信息化发展也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抓手,所以在线学习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助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联动共建、协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如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微课学习、慕课学习;在线学习平台容纳高职学生参与远程交互学习,开放共享在线资源,开展虚拟实验实训,进行高职学生的线上考核评价;畅通高职人才成长通道,贯通衔接高职和在线学习的学制、专业、学分、学历等。

(三)构建执行管理、加强研究、动态调整、衔接贯通的开放大学现代职教文化制度生态,发挥制度文化的重要保障力

制度文化是管理制度和文化内涵的耦合互动,“是连接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桥梁,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延伸,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5]制度文化承载了精神文化的价值引领,延展了物质文化的精神传承,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共同构成开放大学现代职教文化生态,具有外部管理保障和内部理念认同的文化内涵,能够为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文化建设发挥重要保障力。在开放大学现代职教实践中,应做到:首先,科学制定能切实保障两类教育协调发展、融通联动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一边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一边加强调查研究,针对问题及时调整修订管理规范,提高管理效能。应注意制度的制定出台一定要能够考量、推进教师在两类教育领域内的兼续发展和教学在两类教育领域内的整合融通,具体制度包括师资建设制度、教学工作制度、教师教学业务档案建立制度、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工作制度、教学工作量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改创新工作制度、课程建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借助制度规范的管理保障和理念认同,深度推进两类教育协调发展中的师资融通培养、资源融合共建和开放共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两类教育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体实训和虚拟实训的融通转换、教师跨界融合的教学能力竞赛、微课教学竞赛、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技能竞赛、基于教师全面业务发展和专业成长的教学督导等工作,推进两类教育整合各自的现代职教资源和优势真正实现职教一体化发展。其次,学校内部加强对两类教育衔接贯通学习政策和制度的宣传和引导,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和保障作用,积极吸纳高职毕业生源,衔接两类教育的学制、学阶、学历和学分,让高职教育成为开放大学现代职业教育的生源储备基地和高阶职教对象,让在线学习成为高职学生能力可持续提升、职业生涯递进发展的给力通道。一方面在当前学阶中,积极吸纳高职专科毕业生参加成人本科学习完成专本衔接学习,或参加成人专科进行双专科学习,打破高职教育“封闭场”,成为学习“预备场”,走向学习“新阶场”,深化终身学习理念;另一方面在未来职教发展趋势中,无论是高职教育高阶阶段如高职本科、高职硕士、高职博士,还是学历继续教育的高阶阶段如成人教育硕士、成人教育博士,因为两类教育同属现代职教大范畴,所以两类教育高阶之间的招生、学习、考试也应建立衔接融通机制,在现代职业教育高阶学段具备教育对象、学习阶段、培养方式的融贯和开放,真正打开职业学习的上升通道,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终身学习机制、学阶贯通机制、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机制。

猜你喜欢

同构职教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运用同构法解题的步骤
《大学》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伦理与法律:作为方法的“家国同构”及其统合功能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