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色英雄张富清》后记

2019-12-10谭元斌

全国新书目 2019年9期
关键词:张富清报告文学新华社

◎文/谭元斌

该书由江西高校出版社与新华出版社以全媒体的形式联合出版。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新华社湖北分社资深记者谭元斌在对张富清本人及其亲友进行多次深入的采访后,以报告文学的手法加之真实的事例、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原为普通人的张富清如何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和弱点,成就其英雄的一生的故事,为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深藏功名、不忘初心的本色英雄张富清的形象。

《本色英雄张富清》

谭元斌 著

江西高校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48.00元

2019.9

战功赫赫,他为何要深藏功名?

退役转业,他为何要远赴来凤?

2019年春节后,作为新华社湖北分社以恩施州为调研基地的记者,我从恩施州、来凤县宣传部门获得了张富清事迹的线索。正值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敏感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极其珍贵的重大人物典型,随即进行了初步核实,并给分社总编室领导做了汇报。

3月中旬,在充分核实研判并向总社编辑部报题的基础上,新华社湖北分社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时明确提出,张富清的事迹真实可信,值得作为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重要人物典型深度挖掘宣传。

此时,我们对张富清的主要事迹已经作出确定无疑的判断,但对于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更多的细节尚不清楚。

在见到张富清之前,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采访对象,一开口就能打消我们所有的顾虑。

3月31日下午,我们见到了老兵张富清。他坐在沙发上,一只裤管空着。因为他听力不好,孙玉兰坐在他旁边贴着耳朵给他传话。

他的话是那么的朴实、真挚、虔诚,每一句都像是从心窝子里掏出来的,让我们没有任何质疑的理由和底气。

你怎么忍心去质疑这样一位老兵呢?他95岁了,像一个孩子一样在你面前分享他藏了几十年的心事。

一个多小时的面对面交流,老兵诉说,我们倾听。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心灵之旅,我们的思绪跟着他的讲述飞往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战场,飞往残酷激烈的永丰战役,飞往他陕西的老家,飞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武汉、恩施、来凤……

当他讲起牺牲的战友,哽咽着,说不出话,眼泪从发红的眼眶里冒出来……我们不忍直视,只能或低下头,或背过脸,或转过身,偷偷地用手擦拭眼角的泪水。

作为新华社记者,我们对典型人物报道极为谨慎。张富清的事迹涉及军队,时间又极为久远,我们更是慎之又慎。见到张富清之前,我们虽然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核实,也做了扎实的外围采访,但心里其实仍然犯嘀咕,不太确定是否还有未知的风险点。我们十分担心某些哪怕被善意隐瞒的事实对他的定性造成致命伤。

在这样的一份忐忑中,我们见到了张富清。一切疑虑随之烟消云散。不仅如此,被感动得流泪的我们,还下定决心竭尽所能地讲好张富清的故事,最大化地把我们的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

4月8日起,新华社分别推出新华全媒头条《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新华时评《甘于归零、敢于归零,方显英雄本色》及相关摄影、视频稿件,掀起了第一轮报道的高潮。

新华全媒头条《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播发后, “学习强国”App、《新华每日电讯》、《解放军报》等190多家传统媒体转载,新华社客户端总阅读量超千万。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按照移动传播特点制作的融媒体报道《您一哭,我们的心也跟着落泪了……》推送一个多小时后,阅读量即达“10万+”,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全文转载。

这些报道获得广泛共鸣。分社报道团队注意到张富清事迹引发的强烈社会反响,立即搜集整理信息,撰写了相关舆情报道。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我们再次赶赴来凤县,进一步深入挖掘他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感人故事。

5月24日起,新华社连续推出新华全媒头条《英雄的选择——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初心本色》《两封电报》《搪瓷缸》《锁药记》等多个全媒体小故事以及微纪录片《初心永恒》等,在第二轮报道中再度发挥了引领压阵作用。

新华全媒头条《英雄的选择——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初心本色》播发后,被300多家传统媒体转载,新华社客户端总阅读量再次超千万。微纪录片《初心永恒》被430多家传统媒体转载,全网总浏览量破2亿,点赞量过百万。

此外,新华社还通过英文、俄文、法文等外文发稿线路与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播发稿件20余条,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8月8日,由唐卫彬社长作词、湖北宜昌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袁忠宜作曲的歌曲《你是一个传奇——致敬张富清》首发,再次刷爆网络。唐卫彬社长携新华社青年新锐路滨琪、王斯班亮相MV,倾情献唱,将典型人物报道创新推上新高度。

虽然报道已经很充分了,但我们仍然意犹未尽。我们心中的感动还没有说够、说透。波浪不停地冲刷心灵的沙滩,让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的表达。这种表达的冲动异常强烈。最终,我们决定写一部报告文学,把张富清的故事更加翔实地记录下来。说到底,既是记录,也是一种自我成全。

写作报告文学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反思,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对张富清“非信不可”?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为之感动落泪?写完整部报告文学,我们确定,答案就在于,他对党的那种崇高的、不掺任何杂质的信仰。他的信仰源自灵魂深处,纯正纯净纯粹,似圣洁的土地上开出的花朵。那是用最纯净的精神的泉水浇灌出的花朵。可以说,这是他所有行为的逻辑起点。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一点,你才能理解他为何要深藏功名,为何要远赴来凤,以及其他种种按照常人眼光难以理解的举动。

他的身上还有一种非凡的坚持精神。

永丰城战斗,他炸碉堡,近距离经受强烈的爆炸冲击,牙齿都被震松了,三颗大牙当场脱落,头部也在交火中受伤,几欲昏厥,就是在这样极限的情况下,他孤身坚守阵地,数次打退敌人反扑,坚持到大部队攻进城。

到来凤县工作,语言不通,文化跟不上,他很痛苦、很挣扎,甚至觉得“比上战场打仗还难”,但他坚持住了,战胜了自己,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办的任务,每一项工作都干得很好。

他热爱学习,离休后有了时间更加勤奋,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每天都学习,上午看、下午写,天天如此,坚持了30多年。

88岁左腿截肢,他不想给组织添麻烦,也不想影响子女工作,下定决心重新站起来,咬着牙练习单腿站立、戴假肢行走,一次次摔倒,残肢、胳膊蹭出了血,仍然不放弃,坚持练习了一年多时间,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可以帮老伴儿做些家务活儿。

还有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不是条件差就艰苦朴素,条件好就不艰苦朴素,而是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艰苦朴素。

还有不动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和家人谋取利益,他不是在明显违规的方面不这样做,而是在哪怕微不足道到组织都可以理解的方面也不这样做。

还有深藏功与名,他不只在外人面前闭口不提自己的战功,在家人面前同样如此。60多年里,不论是何遭遇,任凭风云变幻,他对自己的战功从未吐露过半个字。

还有最令人动容的是对党的崇高信仰,从入党的那一天起,就深入他的骨髓,再无改变。他的信仰不是某一时刻、某种场景下的信仰,而是终生无悔、至死不渝的信仰。

都说万事开头难,然而最难的实际上是坚持不懈、坚持到底。贵在坚持,张富清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做到了,正是坚持成就了张富清。

这种始终如一的坚持难道不是成就伟大事业最可贵的一种品质吗?朝着理想信念迈出的每一步都是通向伟大的路。

在英雄的背后,有一些人跟英雄一样值得我们铭记。

第一位是张富清的母亲。这位母亲的信息我们所知甚少——她长什么样,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我们全然不知;更不知她的出身情况。我们只知道她积劳成疾,体弱多病,在张富清为国征战、生死茫茫的时候,她在陕西汉中老家日日盼儿归。

那些年,儿子长期杳无音信,似人间蒸发,这位可怜的母亲,伤心绝望地坐在村边丈夫的坟前,默默哭泣。这是一位普通的母亲为新中国成立所承受的悲壮。

张富清退役转业到来凤县工作后,与母亲隔着千山万水。虽然他每年都往家里寄钱,从经济上尽了一份孝心,但始终未能常伴左右。1954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期间、1958年在恩施地委党校学习期间,张富清曾分别回过一次老家,这就是他走上革命道路后陪伴母亲的全部日子。一共有多少天?算下来,屈指可数。

1960年,她病重、去世,张富清也没能赶回老家见她最后一面。这是一位普通的母亲为共和国的发展所作出的牺牲。她带着遗憾长眠地下,20多年后才迎回自己的儿子。

在报告文学中,我们没有写出她的名字,因为我们觉得她是千千万万情况类似的母亲中的一员。让她作为这些母亲的一个代表活在我们的文字里,比让她单独活在我们的文字里更有意义。不论如何,她终于被历史记住了,以另一种形式继续活着,这或许是对沉默的悲伤最好的告慰。

第二位是孙玉兰。她在老家满怀憧憬地苦苦等待张富清归来之际,接到了部队通知她到武汉与张富清结婚的信。那一年,她19岁,勇敢地只身前往武汉,与张富清结了婚。之后,她又毫无怨言地随张富清一起奔赴来凤,在遥远而陌生的土地上,开启新的生活。

她有着不输于英雄的觉悟和情怀。张富清让她从供销社下岗,她没有任何抵触,理解、支持、配合。从公务人员到下岗工人,不仅没了稳定的收入,也没了医保和退休待遇。为了养家糊口,她跟着裁缝师傅学艺,接缝纫社的活儿按件领工钱。上山捡柴、挖野菜这样的活儿,她也没少干过。

从三胡到卯洞,张富清经常驻村,动辄很多天不回家。四个孩子的吃喝拉撒,不全靠她吗?生活再苦再难,她不抱怨,不懈怠,用自己勤劳的手,把日子过得踏实而坚强。

不管条件有多艰苦,她从来不拖张富清的后腿,把生活的重担挑在自己肩上。各方面条件好转了,她和张富清一起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住老房子,用老家具,过“老生活”。张富清离休30多年,没带她外出旅游过一次。这些,若非她有着和张富清一样高的觉悟和情怀,可能吗?

可以说,张富清每一件感人的事迹背后都有孙玉兰的影子。

如今,张富清95岁了,身体已大不如前,孙玉兰更是他的依靠和支撑,是他生活的腿。

英雄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他有着成长的土壤,人民解放军、党组织、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是养育英雄成长的土壤。

尊重事实就是尊重英雄,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英雄。无论是采写新闻报道还是报告文学,我们都严格按照“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客观、准确、权威地讲好张富清的故事。

带着神圣的使命感,我们开始了这部报告文学的写作。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全面、更深入地讲好张富清的故事,把我们的感动更好地传递给更多的人。

写作报告文学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不断重温张富清的故事,感受他的初心、本色、情怀,感受他身上无比强大的信仰的力量,并以此为密码对他的一生作出阐释,对他一生的种种选择作出阐释。这个过程,既是感受,也是领悟;既是阐释,也是学习。

诚如新华时评《甘于归零、敢于归零,方显英雄本色》所言,张富清用一生践行入党誓言,为广大党员干部树起了一面对照学习的镜子——

“当我们在付出与回报之间患得患失时,当我们为偶尔失意而愤愤不平时,当我们因一时困难而垂头丧气时,当我们因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而彷徨无措时……我们应该照照这面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困难面前忘了誓言、在名利面前丢了初心,看看自己是不是偏离了出发时的方向。”

读懂张富清,你就知道,很多事情其实没有什么好计较的。读懂张富清,你就知道,很多事情其实你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读懂张富清,你就知道,并不是你迈不过去那些坎,而是你还不够努力。是的,几乎你面临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在张富清身上找到答案。

新中国成立70年了,“张富清们”已经老去。垂垂老矣的“张富清们”,注定越来越少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每一次相遇都弥足珍贵。正如建行来凤支行行长李甘霖所说,我们很庆幸国家开展的退役军人信息登记让我们及时发现了深藏功名的张富清,为党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也很庆幸张富清还活着,还能够清楚明白地说话,可以亲口告诉我们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所经历的那些峥嵘故事。英雄无言是高尚的,然而英雄无名却是悲哀的。所幸这样的悲哀没有发生。

我们深知,英雄老去,终将离开。但是,不必悲观,我们还会遇见更多年轻的“张富清”。我们坚信,他们已经在路上;我们坚信,他们正迎面走来。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张富清”,撑起了共和国的脊梁;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张富清”,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张富清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铸就了新中国,铸就了我们的今天。漫漫岁月,流过时间的长河,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已经长眠地下。一片初心付人民,满腔热血为国流。英雄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迈进的今天,让我们坚守初心,不懈奋斗,在新时代书写精彩的人生,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写作报告文学的过程中,参考了《解放军报》、中国军网、《湖北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相关报道,特此致谢!

本部报告文学虽然由我执笔完成,但实际上是集体成果,凝聚着报道团队每一个人的心血。特别是唐卫彬社长,不断给予我指导、鼓励、鞭策,做我的坚强后盾,却坚决不署名,让我既惶恐又感佩。在此特别向唐卫彬社长及所有团队成员致谢!

最后,诚挚感谢恩施州委宣传部、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湖北省军区、新疆军区某红军团在本部报告文学写作过程中所提供的鼎力支持。在各方的帮助下,这部心血之作终于要付印了,我们期待它能够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发挥应有作用。

猜你喜欢

张富清报告文学新华社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老兵”张富清:一辈子冲锋
张富清:深藏功名 初心不改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深藏功名 坚守初心——95岁老英雄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辉煌与重生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