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星:闪耀国际的“全媒体”记者
2019-12-09谭英姿常君里戈
谭英姿 常君 里戈
华盛顿国家新闻大厦1108室——《中国日报》华盛顿办公室里,一台笔记本电脑还没来得及关机,没有看完的报纸还摊在桌面上,同事赠送的生日礼物才刚刚打开。办公室的主人,却再也回不到这里了。
2011年8月4日中午,《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驻美国首席记者黎星离开办公室,应邀和40多名来自上海的MBA学生一起座谈。见到来自《中国日报》的资深记者,中国学生十分兴奋,熱情地簇拥在黎星周围交谈。大约2点20分左右,已经被头疼困扰了好几天的黎星觉得胃部不适,有呕吐的感觉。她暂别会场,去往洗手间。
呕吐过后,黎星感觉强烈头晕。勉强走回会场,她对同行的丈夫、《中国日报》美国公司资深研究员孙辰北说,“不行,我要去医院。”但还没走出会议室,她竟然两腿一软,躺在了会场的地毯上。
在急诊室,黎星恢复了意识,并做了CT检查。乐观的她告诉同事,也许就是这些天累着了,休息休息就好了。
黎星真的是太累了。她工作的细致、投入和专业从她在美国最后几天的工作中可见一斑。
7月18日刚从盐湖城采访中美省州长论坛回到华盛顿,黎星26目便动身前往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采访高铁发展。27日,她采访加州高速铁路管理局的官员,搜集到非常珍贵的一手资料。随后又到加州铁路博物馆仔细了解加州铁路发展史。
29日清晨,黎星携带相机、DV、录音笔、笔记本,背着鼓鼓囊囊的工作背包,前往特拉基小镇实地探访。她不顾40度的高温天气,步行穿越小镇的主要街道,对小镇历史人文以及与太平洋洲际铁路有关的史迹资料或者摄像、或者拍照留作资料。下午,黎星采访了小镇铁路博物馆和小镇历史研究会的资深研究员。因为室内密不透风,手持DV一边拍摄一边提问的黎星,额头上布满汗珠,但她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状态。
黎星稍事休息,又沿盘山公路驱车20余公里,到塞拉山脉实地考察太平洋铁路当年的一个隧道洞口。当黎星亲眼看到当年中国工人用爆破、石匠技术,用血汗和生命打出的该段铁路中最重要的1600英尺长的隧道时,十分激动。当她听说当地历史学会上书州政府,几经努力,要求把当年对中国工人的称谓从“中国劳工”改为“中国技师”,甚至“中国专家”,兴奋得情不自禁,说自己特写的题目就叫《华工是“专家”不是“劳工”》。
8月1日,黎星又赶赴旧金山,采访国际翻译家联盟19届世界翻译家大会。为了在世界舞台上传递中国的声音,黎星那天起了个大早,把有大会稿件的《中国日报》美国版送到会场。在开幕式上,大会主持人专门提到《中国日报》,还举起来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展示。
8月2日上午9点,黎星踏上返回华盛顿的归途。在她密密麻麻的工作计划里,还列有完成本周专栏,继续联系采访,整理前期素材,尽早交付深度报道《美国高铁项目是否能成为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及《华工是“专家”不是“劳工”》的特写。她计划里的最后一项,是受邀与中国学生座谈。
这一天是黎星的54岁生日。能够在当夜赶回华盛顿,和丈夫一起吃碗长寿面,黎星就相当满足了。
……
医生通过CT检查发现黎星脑部出血,稍后将进行手术。对于这样的诊断,黎星和丈夫谨慎乐观地认为,这只是一个不大的手术,做完后她还能继续像以前那样勤奋地工作。而工作,是黎星的生命。
然而,由于血液压迫了脑神经,黎星的病情迅速恶化。在经过近72小时与病魔的抗争后,黎星静静地离开了。
黎星是《中国日报》最受尊敬的记者和领导之一。从《中国日报》1981年创刊,她就加入了报社,曾八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曾担任过文教部和国际部主任,美国版主编。2011年4月底赴美担任《中国日报》驻美国首席记者。作为创刊元老,作为孜孜不倦、从来不曾间断过耕耘的一位资深记者,黎星是《中国日报》成长发展的见证人,更是辛勤浇灌这棵大树的园丁。
工作中的黎星仿佛是一台永动机,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她的敬业精神总让年轻记者自愧不如。黎星是一名“全媒体”记者——在各个新闻事件现场,她不是举着相机抓拍,就是端着摄相机摇摄,或是捧着笔记本电脑埋头工作,不时提出很有见地的问题。她总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充满激情地努力工作,为中国国际新闻报道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竭尽全力。
黎星的父母是一对外交官,代表国家出使欧陆,黎星降生在异国他乡;到了自己大展身手的年代,她骄傲地以中国记者的姿态出现在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华盛顿。没有出生在中国,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在中国,这或许是黎星的遗憾。但黎星一生的使命,也许正是跨国家、跨文化的沟通。
一位同行在追思黎星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你已远走,却依然留在我们身边。因为,每次抬头望天,满天星星里,你都是最亮的那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