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
2019-12-09邓宇
邓宇
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政策已上升到银行业发展的战略核心,其中风险管理不可或缺,角色和地位显著提升。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银行业风险事件充分表明银行业整体风险管理的短板、缺位和问题,随着监管政策的严厉和监管环境的变化,将会有更多的风险事件暴露。在经营风险随机分布、防范风险达成共识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应抓住风险管理提升的资源窗口,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并且深化风险决策职能,减少人为干预,因地制宜,结合银行机构自身的风险问题开展有序的风险化解,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针对地方债务问题加强关注和预测,形成健康、合规的风险文化,将技术、文化、机制和流程置入银行机构日常运营当中,全面提升银行机构风险管理水平。
银行业风险防范趋势
银行业承担了很多特殊的功能,在风险面前常常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银行业暴露在高风险的贷款和其他投资之下;另一方面,表内资本又不足以吸收与这些高风险贷款和投资相关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体系自然容易崩溃。
不良资产处置加快,远离“灰犀牛”
自2017年开始的“去杠杆”和2018年的资管新规引发了银行业紧张情绪,整治金融市场乱象和“三三四”检查对银行业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标准,部分风险提前暴露。过去“突飞猛进”的业务模式已不能持续,随着面临的信用和违约问题集中爆发,后续不良问题将暴露更多,以往的激进发展不可持续。银行业不良已进入快速暴露阶段,坏账压力呈现区域分布差异,与地方经济和监管规范密不可分,银保监会2019年二季度处罚数据显示,处罚对象主要集中在辽宁和山东地区,而这两个地区经济均处于加速放缓和新旧动能转换时期,银行业发展生态变得更加复杂。
资本“补血”加码,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银行业庞大的资产规模背后潜伏的是持续攀升的不良贷款,以及监管处罚的力度更大,而更为核心的是新的监管标准对于银行资本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11月发布的《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出炉,快节奏的资本“补血”在2019年上半年相继落地,这也得益于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窗口指导,提供了更多的资本补充渠道,其中就有永续债。中国银行在已率先发行400亿元永续债,其他行则纷纷上马,借助永续债密集加大资本补充。2019年上半年,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量达到3792亿元,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资本“补血”缓和“流动性不足,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然而,随着企业不良贷款增幅扩大,核销不良同样消耗资本,2018年合计核销不良贷款1.02万亿元,拨备覆盖率环比上升,资本“补血”势在必行。
“内外兼修”,银行业风险加速暴露
过去几年,大量的农商行、城商行异地经营,影子银行、通道业务等成为中小银行的“避风港”,经济环境好的时候相安无事,一旦出现经济下行、监管趋严则会加速风险暴露。当前,银行业面临利率并轨和市场化导致银行利差收缩,大型企业的信贷投放过剩与中小企业信贷不足存在显著的矛盾;零售银行和消费金融发展迅速,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开始抢占银行资源,倒逼银行转型;内控的缺位以及外部监管的矛盾。因此,无论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商行、农商行,都在面临着转型的压力,那些不具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银行最终会被淘汰。近两年出现了大量风险事件,极大损害了银行业的声誉,动摇公众信心。未来银行业最核心的仍然是经营风险、防范风险,确保合规经营、规范管理,不触碰红线,推进银行业治理,才能确保健康稳定发展。
风控系统技术升级,数据支持风险决策
金融科技的运用为银行业风险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借助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搭建的风险管理系统不断升级,风险决策模型、决策机制大量优化。目前,金融科技在各大银行运用日益广泛和深入,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已经设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与金融科技公司密切合作。麦肯锡预测,银行的风险职能将在多个领域采用科技手段,加强金融犯罪侦查、反洗钱、信贷审核、贷后监控、早期风险预警以及零售客户催收等等,金融科技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在风险决策精准度、效率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包括中国银行、兴业银行等都已搭建起独立的金融风险、金融数据评估系统,为信贷风险监测、决策和管理及时提供数据支撑,并将数据治理纳入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风控决策水平。
银行业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银行业风险管理本身正在受到越来越因素的制约,部分银行机构在应对风险和处置风险方面职能缺位、决策失效问题突出。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相继出现内部风险问题,且随着监管和检查的深入,风险管理机制的脆弱性突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优化和创新较以往更为紧迫。
内控机制堪忧,监管处罚日益严厉
从近期发生的银行业各类风险事件来看,轰动一时的某行事件充分暴露了内控机制的薄弱,案件资金规模大,涉及的银行金融机构多,從业人员多,操作风险管理松散,呈现出一种高发、密集的特征。从银行罚单类型来看,2019年上半年银行从业人员收到的罚单共计1548张,较2018年同期个人的处罚比例显著上升。从处罚决定结果统计看,对于个人的处罚决定中“取消任职资格”“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类严重处罚决定在上半年频现。风险防范已是箭在弦上,后续不断爆发的信贷、担保、违规理财等将冲击银行业的内控机制,监管的高压态势只会越来越突出。整治银行内控管理不能再靠过去的办法,必须通过系统性防范、技术性防范和外部审计监督等综合举措,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加快“补短板”,否则“铜墙铁壁”都是摆设,难以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经营风险与盈利之间的艰难平衡
2018年33家“A+H”两地上市公司,只有4家银行出现了净利润下滑,12家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大增10%,六大行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合计10611.41亿元,日赚29.07亿元,盈利能力可见一斑。上市银行2018年加权平均ROE普遍下滑,呈现盈利下滑和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带来的成本部分需要银行承担,传统制造业、化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经营困难,必须加快构筑防御机制。2019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平均ROA为1.02%,较2018年同期下降3个bp;平均ROE为13.2%,较2018年同期下降0.76个百分点。在光鲜亮丽的业绩背后,凸显的更是时下银行业的近忧。
外部冲击,银行业转型的不确定性
银行业的信用基石作用无可替代,因此经营风险和防范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其一是经济环境和形势的持续恶化,如经济下行、贸易锐减导致市场预期不稳定,引发市场连锁反应,大量企业还款能力下降,逾期违约问题层出不穷。其二是监管的缺位,放松的金融监管环境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了金融业大量的自由度,银行业发展一再突破监管要求。外部冲击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银行业的“狂飙”到了该刹车的时候,极速扩张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粗放型增长留下了大量风险问题,风险机制的完善程度远远跟不上业务扩张的速度,“虚胖”后遗症突出。
内部分化,经营风险随机分布.
银行业内部风险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城商行、农商行以及中小银行等存量风险问题较为突出,不良率有所上升。相较于大型商业银行,地区性银行往往与当地经济挂钩,捆绑地方政府,若地方经济发展放缓、企业经营困难等不利因素叠加,加之风险机制不健全和管理不善,这些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经营风险的随机分布还表现在银行业转型和创新机制方面,过往的产品同质化和创新能力不足导致银行业单一的增长不可持续,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息差收窄,外资开放后冲击银行业发展,缺乏创新精神和改革的银行将逐渐错失发展机会,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应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
全面推进银行业风险管理重塑
当前要务是重新审视银行业经营风险的主题,抓住风险管理的窗口;重塑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与文化,降低人为干预;持续完善银行业风险管理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等等。全方面掌握银行业风险化解、风险管理和处置的主动权,全方位提升银行业经营风险与防范风险的能力。
重新审视银行业经营风险的主题,抓住风险管理的窗口
银行业的发展生态、监管生态和风险管理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金融科技和组织转型正在冲击银行业发展,风险管理已上升为发展战略,逐渐融入银行业日常运营和企业经营文化。回望银行业的变革历程,从二十世纪80年代起开始的股改,剥离不良资产,到成功上市,一路高歌猛进,顺风顺水,跃居全球银行业顶峰。这或许也造成了银行业“不思进取”的心态,潜伏的危机与不断爆发的风险问题已经波及到银行业的“命脉”,到了真正关注风险的时候了,流动性管理难度犹存,影子银行收缩,势必给存款增长造成一定压力。因此,银行业必须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应对决策,未雨绸缪,真正赢得突围的机会窗口,防止系统风险扩散。
持续完善银行业风险管理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银行业自身必须加快推进风险管理机制优化,修补风险职能缺失的问题,首要的是寻求将风险管理机制、部门、职能、人才以及运营等各个整合,将风险文化、风险意识、风险措施融入到银行的日常管理中,将处置存量风险资产与消除风险隐患作为重点突破,平衡业务拓展、盈利增长与风险管控的关系,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从内在风险管理系统、操作风险和决策机制上加强管控,压降决策失误和数据失真的潜在风险点,实现系统内风险管理的快速预警。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内部治理问题更为突出,整顿内部治理、塑造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更为关键,须通过强化集体决策、外部监督和人员风险培训,从源头上防止风险发生,提升合规部门的职权,确保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重塑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与文化,降低人为干预
行业的核心不仅仅是追逐息差、非息收入,更应该着眼于对外构建经营风险的框架、体系和能力,经营风险,平衡盈利与风险的关系,而且更应对内完善内控机制,将风险锁进笼子。技术的进步、监管治理优化以及社会公众对于银行业风险防范的监督,共同构筑起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决策支持,尽可能排除人为干预和操作风险。从近期发生的银行业风险事件来看,内部风险缺位,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和“以身试法”的问题更为突出,在管理层和员工都有不同程度的合规问题。原有的粗放式经营和绩效考核往往忽视风险的严肃管理,业务主导了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方向,导致大量的风险隐患。在强监管背景下,必须加强银行机构内部的风险意识,完善追责和惩罚措施,降低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点,改善风险管理环境。
推进外部监督和检查的有效性,完善风险决策职能
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庞大,数量众多,牵涉到的风险问题最为集中,银行业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石。中小银行的管理决策往往具有一定的人为操作、非金融风险的特征,内部管理普遍比较松散,治理问题突出,解决其决策管控问题至关重要。其一是要搭建基于技术和数据化的风险决策模型,将重要经营管理决策、人事、业务发展等置于系统化管理,增强决策的约束性,防止决策失误。其二是要加强风险管理人才建设,吸纳更多的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培育严谨、守则的风险文化,全面强化风险管理团队的决策能力。其三是要将薪酬、绩效与风险管理决策质量挂钩,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将内控合规部门职权提升到全行战略决策层,敦促银行机构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强化数据治理与内控管理,全面提升银行风控机制
传统的银行业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人设前提,如信贷审批往往经手多个部门和人员,流程复杂、手續繁琐,看似密不透风的风控管理,实质上却常常出现“漏洞”和人为干预,阻碍了风险管理的科学决策。部分信贷模型、风险识别系统陈旧、失效,跟不上整个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的步伐,金融科技和技术推动风险管理精细化、可追溯,预警机制更能发挥效用。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四部委建立的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有助于商业银行强化账户风险管理。兴业银行金融级数据中心风险评估及认证体系、中国农业银行“AI+知识图谱”等技术日臻成熟,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科技化、智能化和数据化将是未来的主流趋势。
结论与展望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而国内银行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立足于自身风险管理定位和机制优化,把握金融风险管理的机遇和窗口至关重要。过去两年,国内银行业掀起了一波监管的高峰,并且通过强化审慎监管措施、加强银行机构治理以及外部监管,进一步梳理风险,刺破风险点,为后续的风险处置奠定较好的基础。整体上,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能力和监管都在强化,并且已逐渐形成较为浓厚的监管文化和氛围。随着监管深入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风险问题爆发的可能性更大,这对于银行业监管、风险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风险管理举措将更加细化,风险管理的形式、内容、机制将更加细化,应对风险的能力将显著增强,有效抵御内外部风险,构筑更加强大的风险管理机制,为银行业深化改革创造有利环境。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股份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