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障碍研究

2019-12-09徐惠娴李国超

当代旅游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学语言文化

徐惠娴 李国超

摘要:翻译是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连接的纽带。在对翻译的理解和论述中,“可译性”是指各种语言间有着基础的、通俗的含义转换方式手段或着是某种“信息传递的途径”。通过信息转化的渠道,我们可以确切、生动地将一个国家的语言传递给另一个国家。但是由于文化、历史背景和地域差异等原因,各个民族理解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语言中也往往存在难以相互对应的词汇。本文旨在对这种情况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大量的文献资料积累总结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探讨文学翻译中可译性障碍的种类及存在因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文学翻译中可译性障碍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文学翻译;可译性;障碍

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大,翻译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捕捉语言,如何用语言来表达其在翻译内容必定与理论的高度化研究有关。本文主旨思想就是为了丰富文学翻译中的思想理论,解决可译性障碍问题。由于不同的语言经过不同翻译人员的相互转化后,或多或少会发生缺乏甚至失去固有文化信息以及语言风格等现象,这个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证举例加以探讨,从而更加形象的让我们关注会影响可译性的成分或是阻碍,并且对此分析尽力找出解决办法。

一、文学翻译中可译性障碍的概述

(一)概念界定

文学翻译中的可译性障碍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是各种学说的基本内涵是极为相近的,总体来讲是由于语言文字所依存的结构和文化背景下具有较强的独特性,也正是此種独特性使得相应的意思只能在本语言系统中找到对应的表达形式,而原语在转换为其他语言时,目标语很难再现原语的意义、功能、风格等,这种在不同语言之间表达相应意思很难找到对应体的现象就是可译性障碍。

(二)研究现状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翻译不同地区国家的文字资料文字资料情况早已有之,古罗马时期就曾有翻译希腊作品的高潮,我国的西夏等少数民族也创制过自己的文字与汉文之间的对译。而现代化的专业翻译起源于二战之后,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全球更需要统一的信息化语境,翻译也由此进入了新的时期,与之相对应的理论成果也丰富起来。

当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翻译理论有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纽马克翻译理论、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等多种学说,每一种学说都从不同的切入点提供了克服文学翻译中可译性障碍的理论假设。如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将句子分解成一系列的、具有一定规则的组成部分。通过词组之间的规则意识来探寻人类语言中的普适性原则,从而找出句子中的核心句对应转换成目标语言的表达形式。

除了较为复杂的理论专著外,国内外也有诸多期刊论文探讨文学翻译中可译性障碍。以“文学翻译”、“可译性障碍”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可以找到354篇相关文献,其中不乏角度新颖、成果卓越的佳作。如吴常亮(2018)的《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探讨》一文中就从文化和技巧两个方面探讨了蒙汉翻译的发展。

二、造成文学翻译中可译性障碍的原因

(一)文化内涵不同或者不完全等值产生可译性障碍

由于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的国家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内涵,这被普遍认同为造成可译性障碍的首要原因。即使是公认为最简单的名词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1)英汉表达动物的词

在英语中,lion是兽之王,代表着英勇、凶狠以及尊严。因为英国国王理查德一世十分勇敢威猛,所以他被称为“the Lion - Heart”。英国人认为lion是他们国家的象标志,所以也就有了 The British Lion这种说法。在英文中有很多的俗语是和狮子相关的,比如说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like a key in a lion hide (狐假虎威)。在这里把lion翻译成老虎就是因为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除了此类名词外,数词的差异则更加抽象。

(2)表达数字的词

英国的人总是觉得单数代表着吉利,比如总是在表达强度或者是语调的时候,在数十万的数字后加上“one”,例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千恩万谢)等。根据基督教中三位一体(父、子、圣灵融合为一体)的这种思想引出一种奇特的文化:“三”。人们为了图个吉利总是会把一件事或是数量分成三部分。但是“十三”却被认为是一个危险的数字,大楼的十三层经常被“12A”所取代。而中国传统文化把双数视为幸运数。人们喜欢双重巧合的含义,追求着“双喜临门”,但有三和九的日期也常被看做是适宜举办节日活动或是出门旅行的幸运日子,具体如何运用直接体现在不同国家人们的运用习惯。

(3)英汉词汇的语义表述方面

除了数字、颜色等语言内涵运用上的不同外,在概念的表达上英文相对更生动、抽象、模糊,更容易适应语境;而中文是由“音”、“形”、“义”三个维度组成,所以字词的含义总是受到语素“形”和“义”的制约,有时看起来更具体、清晰,但是相对来说不容易适应语境。例如,英语和汉语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或者是多词一意现象:英语中cousin可以翻译成表亲(兄弟)、表亲(姐妹)、堂(兄弟)、堂(姐妹)等八种名称形式。在《红楼梦》中,不管用哪个,都不能准确的翻译出宝玉和黛玉的关系,从而只能添加注释或者补充说明,否则很难准确在原文中表述真正含义。

(二)语言文字结构或者词语空缺产生的可译性障碍

语言结构往往会反映出结构的特殊性,通常只能在同一类语言间发现这种特殊性,因为语言符号共享的现象经常发生在同一类语言之间,这需要彻底的代码交换。在非亲属语言之间很难实现这样的转换,是因为非亲属语言的语言符号间要进行彻底的代码交换。所以在非亲属语言间转移的过程中,结构语言学方式明显没有信息交流的通道,所以有着明显的可译性局限性。比如:虽然音韵的结构方式能在语义层面上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但在语音层面上却无法实现。比如这样一条英文广告:Health,Humour & Happiness…Gifts we'd love to give“健康、风趣、快乐 … …这是我们能奉送上的一切”。句子中以“h”开头的三个单词形成押头韵,具有提高听力的作用。

(三)深层文化类型风格差异导致的文学翻译可译性障碍

(1)意义方面存在的障碍

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语音、语序等语言深层结构没有正常的信息转换渠道致使翻译前后形式意义缺失,所以需要研究相对应的信息转换渠道。

①语法方面。中文的语法不同于英文,它没有屈折的形态表达方式,所以导致翻译时形式上不一致。比如:

例1:I ever worked as a waiter in a restaurant when I was a boy.

汉译:在我小时候,曾经在一家饭店做过服务员。

通过这个例子中的双语句子可以看出,中文版已经失去了在形式上原语的意义。

②语序方面。不同于相对复杂的语法,即使是最简单的语序上,中英文的使用习惯也有很大差异。中文是一种综合性归纳语言,而英文是一种分析性和演绎性语言,比如:

例2:He was hard hit by the flu.

汉译:他得了重感冒。

例2表明在英文中前面是主层次,次层次在后面,中文正好相反,说明双语的信息焦点是不同的。

(2)形式方面存在的障碍

语言的形式本身就是不同族群抽象思想的反映,文字对于使用者是通过具体的图像来反映其涵义。它是作者通过感觉、感知、联想、想象,通过隐喻等语言修辞手法创作出的生动的艺术形象,给读者以猛烈的艺术影响力。例如:

例3:“Don't be a fool!”he roared.“Just passing one examl-nation has turned your head completely you're like a toad trying to swallow a swan.

翻译:“不要失了你的吋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3)风格方面存在的障碍

不同的意义和形式会带来不同的语言风格,从而客观上会造成可译性的局限性,译文难以完全再现原文的风格。例如,张进先生觉得原文的优美应该在译文中得以再现。

例4原文:Her idea of love was more that of placid affec-tion,serving the loved onc soflyil an auno-sphere,flower-scented and dim-lighted,of eternal culm.

汉译:他将爱情视为一种非常柔和的境界,在春晚花香、充满柔美宁静气氛中,将最好的自己交给所熱爱的人和事物。

(4)文化方面存在的障碍

从根源来讲,可译性的障碍就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以liberalism作为例子,它经常被翻译为“自由主义”。西方人和我们对自由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它还蕴含着启蒙、崇尚进步与改革、反对特权、崇尚文化自由等意义。另外还有politics和“政事”、social science和“社会科学”等,这类词汇的不同在反应了文化上的差异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在政治上的差异性。

三、解决文学翻译中可译性障碍的方法建议

(一)异化的方法

《辞海》说,文化的差异即“没有加剧的冲突”。翻译起着对之调解的作用,关系到国家交流中加剧矛盾还是平等对待?根据翻译者选择的文化立场作为辨别的基础点,它可以划分成“异化”和“归化”两类。异化从语言文化的起点出发,而归化是从语言文化的目标出发的。一般来说,异化要求翻译者用作者所使用的语言类型的最初历史及习惯来寻找其语义的溯源,从而归化则需要翻译者贴近目标语言的读者并使用其目标语言惯常使用的表达来传递源语言的内容。它们间既有对立又有统一,异化和归化固然应该共存,但在二十一世纪异化应该是传递原著的外国文化特征、原作的语言形式和作者不同寻常的写作技巧的主要方式。

(二)以异化为导向的具体翻译方法

具体的翻译中既然需以异化为导向,但为更好的加深理解,则需通过具体的实证进行阐述,例一:黛玉转身吩咐他的丫鬟:“把我珍藏的茶沏一碗给宝玉,现在他已经不比往日,开始念书学正道了。”

杨译:With a faint smile Ta-i yu told Tzu-chuan.“Brew a cup of my Lungching tea for the Second Master. Now hes studying we must treat him with more respect”

霍译:A faint smile crossed Da-i yus face.”Nightingale, would you make Master Bao a couple of Dragon Well tea? We must see that scholarship is suitably rewarded.”

在这句话中,是否明确表明了茶叶的种类是两种翻译版本的重大区别。龙井茶一直被视为中国最为尊贵的茶叶,能喝到这种茶的非富即贵,将之奉献给他人,也是种极大的尊敬。杨译直出于中国文化特殊性的考虑,直接对龙井两个字采用了音译。霍把“龙井茶”字面翻译成Dragon Well tea。这是一种典型的直译方法,但是有许多人不喜欢这种翻译方式。因为这一翻译并不能够很好的迎合西方人的理解模式, Dragon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下是一种吃人喷火的罪恶怪物,但是在中国的文化中龙则代表着尊贵与吉祥,龙井茶以龙的名字命名也可堪称珍贵,如果用Dragon Well tea来表明,西方读者就会疑虑,为什么中国人要用这种邪恶的东西来取悦情人。但作者同意这一翻译。事实上,这是西方读者内在思维的一种无形的变化。我们不希望彻底改变他们心目中的龙形象,但至少关系到中国文化时,我们可以试着让他们在脑海中想象的不是怪物形象,而是一种吉祥、威望的形象。我们觉得在翻译文学著作时,应始终牢记传扬源文化的责任,而不是迎合目标文化。在这里,我们认为杨和霍的翻译都很好,但是霍的更好。

例二:杨把《红楼梦》中的“阿弥陀佛”和“哎哟”分别翻译做“Gracious Buddha”、“Aiya”,而霍译为“Holy Name”、“Bless us and save us!” 霍先生的翻译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他为了让英国人更好理解,将佛教语言换成了基督教的语言。然而,原文文化受到严重破坏,说话人对宗教的信仰甚至会因此使目标语读者产生误解。这绝对是不可取的。杨的翻译表现了原文章的佛教思想。虽然目标语言读者会感到不适应,但他们自然会适应并了解阅读的意义。正如中国读者起初对“上帝保佑”、“祈祷”和“基督”很生疏并且不适应,但伴随着文化的日益交流,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差不多适应并且了解学习了西方的基督教。

例三:宝玉说:“现在你每天四处闲逛,没有固定的所在,我也不知道你在哪,正想让我的小厮去找你呢。”

杨译:That's why I was meaning to send Mingyan to look for you; but you 're so seldom at home, floating about free as duckweed every day, one never knows where to find you.

霍译:I was going to send Tealeaf round to see you about that “said Baoyu, but you never seem to be at home,and youre such a rolling stone that no one ever knows where to look for you.

“萍踪浪迹”被中国人所熟悉。Duckweed也就是“浮萍”。杨的翻译保持了“浮萍”的形象,并将其翻译成floating about free as duckweed。在霍的翻译中,则用熟悉的意象rolling stone 代替了中国浮萍的意象,也表明了个人漂泊摇摆不定的含义。但它的中国风味远比不上杨的版本,将中国文化潜在传播给英文版读者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

例四:在《红楼梦》中:兄长如今春秋鼎盛,正应该进京赶考,恰巧春闱要开始了,你应该参加考试才不负平生所学。

杨译:Luckily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s are coming up next year.You must go as fast as you can to the capital and prove your learning in the Spring Test.

霍译:Luckily, the next Trennial is only a few months ahead. You must fo to the capital wothout delay.

两位先生的译文,“大比”和“春闱”被翻译的也各不相同。但其基础都是中国的科举制度,三年举办一次乡级考试,中的为举人。这些举人考中之后,就有资格参加京城举办的“会试”,那些进一步入围的人就为进士。在秋天的乡试成为秋闱,春天的叫春闱。考试是全国性的大事件,全国的才子来进行“大比”。统治者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必将考场锁住,所以叫“锁闱”,简称“闱”。在杨的翻译中,“大比”是Metropolitan Examinations ,表面看是指都市举办的考试。霍先生的翻译为Trennial,意思是每三年一次。杨的翻译在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杨的直译比较好。

结论

每当事物和信息通过过滤器传递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译”。而翻译是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一种转换。它通过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来翻译他人的语言和文化,并引入文化的内在结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习惯和观念要素。人们的生活环境、认知和外表都有明显的差异。生活习惯和生活情感的差异最终形成了各自的文化背景。翻译时要充分理解原文的含义、精神内容和兴趣。我们必须充分注意词语的文化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是文化翻译,它与文化和翻译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该对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样翻译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春祥.中国文学译介翻译障碍和解决策略[J].语文建设,2016(30):39-40.

[2]沈立文.试析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04):21-25.

[3]孙明磊.文化意象对应空缺或错位与翻译障碍[J].成功(教育),2016(12):120-121.

[4]吕亚娟.浅谈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J].科技资讯,2018(15):215.

[5]黄斌兰.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障碍及其对策[D].南宁:广西大学,2018.

[6]谭晓鸣,陈雅媚.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障碍[J].科技信息,2017(28):214-215.

[7]Minford,John.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M].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6.

[8]Nida,E.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9]Alexander B.Bonds.Beijing Opera Costumes,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of Character and Culture[M].China,Beijing: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8.

[10]Yang, Hsien-yi et al. Selected Tales of Liaozhai[M].Beijing: Chinese Literature Press, 1981.

[11]Gentzler, 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Revised Second Edi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12]Katharina 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M].Manchester: Stierome, 2004.

[13]郑闽玉.浅谈商业广告英译的可译性障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8.

[14]王玉虎,陆民,顾虹.翻译中文化的不可译性及其解决方式[J].甘肃科技,2018,29(19):77-79.

作者简介:

徐惠娴(1997.10-),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英语系2016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翻译。

李国超(1979.10-),男,辽宁朝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9年度校级大创项目《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障碍研究(编号2019XJDCA040)》以及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6年度教改项目《英语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基于跨境电商视角(编号2016XJJGYB11)》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学语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谁远谁近?
文学小说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文学
有趣的语言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