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发声疗法:全媒体时代社会工作赋权实践的新路径
2019-12-09刘斌志王李源
刘斌志 王李源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浸入和交融,社会工作越来越多地借助多学科的力量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基于对“自上而下”和“精英主义”社会工作实践的批判性反思,影像发声疗法以其独特的视觉艺术优势、赋权增能的过程和对服务对象主体的强调而逐渐成为社会工作服务探索的新方法、各方开展合作的新模式和追求社会积极行动的新取向。基于影像发声技术与社会工作在专业本质、历史发展和价值理念以及实务运用等方面的相关性和互补性,社会工作中的影像发声疗法既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特征而采取个体发声模式、群体发声模式和社区发声模式,也可以根据介入形式而采取主题摄影模式、生活纪实模式和艺术影视模式,但其基本的服务程序可以包括主题定制、招募培训、知情同意、技巧训练、影像拍摄、焦点讨论和集合发声等七个步骤,并通过聚焦、叙事引导和蒙太奇等核心技术,最终实现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向赋权增能和服务对象为本迈进。
[关 键 词]影像发声疗法 全媒体时代 社会工作 赋权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下青少年艾滋病易感机制及其防治的社会工作研究”(刘斌志主持,编号为15BSH05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斌志(1980-),男,江西鹰潭人,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王李源(1998-),女,四川南充人,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SW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医务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9)05-0028-12
一、研究的缘起与主题
随着现代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表达的方式也越来越直观和便利。从最初的光学释义,影像逐渐延展到被称之为“新媒体艺术”的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并成为现代人记录时代和表达情感的语言,呈现了民众的多元生活和多维思想,更激发了民众社会表达的意愿和行动。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社会科学家们也越来越强调可视化影像在社会研究以及人类服务中的价值和运用。在不断的批判性反思中,影像发声疗法通过参与者运用手中的相机拍摄、记录和呈现特定主题的生活经验,并在讨论和分享中书写和发展出不同主体的独特经历、生命故事和文化知识,以此推动关于个人、群体、社区乃至社会性议题的讨论,使社会工作服务的受助者成为促进改变的参与者、倡导者和影响人。影像发声疗法因其在实施过程中所强调的权力共享、批判性反思、反压迫、合作、赋权等理念与技巧同社会工作理论背景和价值内涵高度契合,正逐渐成为以增能赋权导向社会工作介入与研究的新趋势。因此,从理论和实务层面解释和探索出影像发声疗法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价值与具体操作,不仅是实现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从问题导向到赋权意识、从精英视角到参与者视角转变的重要契机,也是当代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和本土化发展的新路径。本文旨在从理论层面回应以下几个主题:一是影像发声疗法的历史溯源、价值探析和运用领域如何?二是社会工作服务中影像发声疗法的理论框架与实务模式有哪些?三是社会工作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影像发声的一般程序、核心技术以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二、 影像发声疗法的溯源与运用
(一) 影像发声疗法的溯源
作为社会摄影的先驱,海因(Lewis Hine)曾与社区发展的开创者简·亚当斯(Jane Addams)展开过密切合作,通过提供视觉证据来支持其行动主义,并主张摄影的价值在于将隐藏的社会问题予以揭露,让公众得以直面现实和真相。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其关于摄影的专著中也以一种极其独特的方式探索了摄影中的政治实践,并将摄影描述成一种表达喜悦、悲伤和痛苦情绪的艺术形式,其间充满着政治和现实意义。Freire在其与文盲农民的合作行动研究中认识到影响人们对现实解释有三种意识水平,并运用显式的过程将个体的批判意识进行提升。在进入新社区的过程中,他注重倾听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联系,并将这些充满情感的主题翻译成图画形式,用以激发集体的内省和讨论。近几十年来,研究人员逐渐将捕捉影像的活动转向参与者,以“内部人”的角度拍摄照片,这些照片也被整合到研究成果中在各种传播场所中得以展示,研究人员以不同的方式和目的使用摄影,包括照片激发(photo elicitation)、汽车摄影(auto driving)、参与者摄影(participant photography)、参与者摄影研究(participatory photographic research)、解释学摄影(hermeneutic photography)和影像发声(Photovoice)。其中,影像发声将摄影和小组工作相结合,为人们提供记录和反思日常生活的机会,将教育的权利动态地从一种知识转移的简单方法转变为一种通过集体内省创造知识的平等方法。
(二) 影像发声疗法的研究运用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影像发声疗法在教育、公共卫生、社区发展、护理、社会工作等多个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并广泛运用到青少年、老年人、智力障礙人士、精神疾病群体、城市居民、LGBT人群等相关群体的研究和服务中。Mary和Jennifer发现通过影像发声活动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和成年参与者的关系和技能建设,有助于提高和展示社区的集体效能、增进相互信任和社会联系、减少社区内的犯罪和暴力行为。Tracy等人则发现使用影像发声不仅可以有效获取青少年对公共卫生问题的看法,激励青少年成为预防药物滥用的倡导者和领头人,创造性地提供资料并促进社区成员的参与;还可以推动公共卫生相关社会政策的实施。Robert的研究也发现,透过摄影活动提供机会让青少年了解文化、行为、社区规范和社会结构等议题,可以促进青少年发展对自我和社区的了解,并促进其自我认同和社会沟通,实现青年的社会赋权和社会倡导。Christina和John则发现,精神健康领域中的影像发声不仅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观点表达、医疗干预、康复进程、动机激发,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小组参与、意义建构、情绪疏导以及去污名化。Elizabeth等的研究则揭示了影像发声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的工具,发现参与者从被动适应到批判意识建立经历了情感投入、认知觉醒和行动意图三个阶段,并认为每个人扮演的多重社会角色嵌入在各种文化规范重叠圈之中;这些文化规范圈影响着人们的解释与行为,而影像发声所带来的批判意识提升会促进人们行为反应的变化,进而成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Emily等在肯尼亚马萨雷开展的“用我们自己的眼睛看”的影像发声项目,肯定了在发展中国家使用影像发声疗法作为一种基于社区参与式研究方法的价值,包括阐明参与者对社区的看法、揭示个人和社区的优势及赋予参与者社区层面的权利。Jennifer等则将影像发声看作是促进社会正义的工具,对影像发声的理论基础、目标和社会工作使用背景和价值观进行了回顾,从赋权理论、小组工作等视角讨论了影像发声与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相关性,并强调影像发声作为社会工作开展经验分享、政策倡导以及社会赋权的技术。
在我国,关于影像发声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工作等领域。朱眉华等探索了影像发声疗法介入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并拓展了小组讨论、社区论坛等社会工作实务元素。赵万林基于罕见病患者生命故事的研究,主张将“影像实践”嵌入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以影像帮助服务对象回观生命历程,帮助社会工作者反思专业实践,帮助展示解决困难的办法,并促进社会工作教育和督导。武玉宝等将社会工作督导中的影像实践归纳为选题构思、采制与宣传、制作与传承三个阶段,并发现影像实践有利于服务对象自身、教育部门、实践者以及社会大众等的态度转变和行为促进。总体来看,我国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影像发声疗法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探讨和实证干预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三、 社会工作服务中影像发声疗法的时代价值
首先,影像发声疗法可以作为转型社会工作的直接服务方法,发挥其为个体增权和促进意识觉醒的功能。一方面,拍摄影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干预和服务的过程。参与式的工作方法将权力交回服务对象的手中,肯定其自身的主体性地位,相信其作为自己生活的专家。这其中贯穿始终的“参与式”工作理念,可以有效帮助残障人士、服刑人员、行为偏差人士、自闭症患者等各类社会边缘人群减少孤独感,消除标签化与污名化,降低耻辱感。另一方面,影像发声强调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在权力与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对现实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服务对象学习关于摄影、故事叙述、象征性表达的知识与技巧以及参与到服务沟通、故事分享和批判性讨论的过程,有利于其解构主流叙事带来的自我规训并重构主体性的生活故事,获得自我掌控和社会参与感。
其次,影像发声疗法以其对群体性经验的强调成为社会工作与群体、社区和社会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一方面,影像发声不仅有利于促进服务对象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唤起组员利用影像记录和探索社区问题的意识和动力,更可以以其特有的演示、展览和分享等方式来闭幕,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对话,促进社会政策议程与政策变迁。另一方面,影像发声对服务对象自身经验的肯定与重视,启发社会工作者进行反思和学习,坚持“服务对象才是自身问题的专家”的理念,注重集体智慧和优势的发挥,帮助群体、社区最终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增能的目标。
最后,“自下而上”的影像发声成为社会工作者追求社会正义目标的有力工具。正如Kagan所言,“自下而上”的參与是一种最能促进幸福感和改变人们生活的行动形式。作为个人幸福感的组成部分,社会参与可以提高社群之间的凝聚力、融合感,并增强个体对社会的价值感和福祉度,而公民参与是改善特定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条件并提高其成员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而影像发声疗法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提高人们对自我效能和自我实现的认识,并鼓励其行动反思实践,以期待、倡导并激发建设性的集体行动。在鼓励人们合作定义问题、收集信息、分析结果和共享经验的过程中,“自下而上”的社会参与贯穿始终。
四、 社会工作服务中影像发声疗法的模式创新
(一) 社会工作服务中影像发声的理论基础
首先,弗雷尔作为批判意识教育的先驱,相信通过对话和教育创造变革是可能的。他相信只有通过弱势群体的社会参与和集体教育才能提升其批判意识,并由此实现其意识觉醒与解放使命。在运用影像发声的社会工作实践中,批判意识教育提醒社会工作者停止使用专业精英主义视角,以尊重和欣赏的态度去关注服务对象自身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力量,通过理解、教育与行动来促进服务对象的联结,促进服务对象聚焦于共同议题,通过自我和集体反思来有意识的寻求个人或集体行动,最终达到第三层次的批判意识。通过社会议题的记录、传播、分享与讨论,纪实摄影作为有效的教育工具,不仅完成了服务对象诉求的表达,更在影像传播中实现了交流与互动,更促进了服务对象的社会行动与权利实现。
其次,作为一种社会分析视角,女权主义并非简单追求权力的性别逆转,而是关注人们生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并挑战规范的刻板印象。女性主义承认并尊重所有个体的主观经验,从而使权力更加平均地分配。通过影像发声,社会工作不仅将权力赋予那些不被倾听或不参与决策的女性手中,更强调发声以后的社会行动与社会重构,并在社会批判与集体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变革,以强调人类的多样性、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
再次,赋权理论不仅具有革新性和反思性的理论意涵,更重视服务对象的个体增能与社会赋权。Thomas将赋权定义为:个体、群体或社区凭借行动力量能够开始掌控环境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自身的目标。区别于个体自我意识和能力的增能,赋权理论更关注社会政治意义上的“权力”,强调改变不合理的权力关系以实现服务的目标。作为一种社会赋权的有效形式,影像发声疗法一直强调群体性的批判反思和生活经验,强调服务对象的集体行动和社会影响。通过影像发声技术,服务对象学会在对彼此作品的分享交流、解构重构以及行动反思中将集体议题放到更大的社会环境和权力框架中进行考量,并从社会层面寻找问题解决之道。
最后,建基于“实践”和“参与”原则的影像发声疗法,以“影像”为“发声”的工具和媒介,以“发声”为“影像”的宗旨和目标,不断增强个体能力,鼓励群体互助,展示社区优势,最终促进社会重建、社会变迁和社会正义。因此,影像发声不仅可以应用于社会工作的需求与成效评估、政策制定与修正、社会行动与倡导、社会研究与督导,更可以通过“民间影像”“独立影像”和“纪实摄影”等方式拓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领域、空间与范式,从而实现影像社会工作的实务拓展与体系建构。
(二) 面向服务对象的影像发声模式
首先,个体发声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面对特定情境下的个人问题和需要,以个体或家庭为服务对象,通过影像发声中的兴趣点识别、摄影技能培训、影像拍摄、叙述分享和影像展示来促进个体认知、表达、分享、创造和展示的过程,以此增进对服务对象经历与价值观的了解,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心,发挥其个体潜能并促进其社会行动。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担任观察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一是要在服务过程中透过主题、镜头和故事来敏锐觉察服务对象的问题及需求,识别造成其现实困境的个人和环境特征;二是引导服务对象积极参与摄影和叙述过程,鼓励其对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反思;三是不断挖掘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能力,促进其自我意识的提升和行为改变。
其次,群体发声模式是针对面临类似困境或具有共同特征的群体,社会工作者通過小组集合、共享和凝聚过程以促进组员之间建立链接感、归属感与团队感,进而促进集体知识、集体意识以及集体行动的发生。该模式强调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与互助,通过影像分享个体经验、问题历程及社会议题,并促进自我的批判性反思、人际之间的交往策略以及集体行动的意识。社会工作者在此模式中主要担任组织者、协调者和倡导者的角色:一是通过各种渠道将有类似经历和特质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和建立起良好的小组氛围和环境,消除影响群体发声实践的各种障碍;二是在小组工作的各个发展阶段协调处理好成员间的关系和可能存在的冲突,以维持良好的组内互动,促进组员形成信任关系、批判意识和能力建设;三是对组员集体互动所形成的问题解决策略进行孵化和倡导,鼓励组员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干预和实践,协助组员获得现实世界的权力感、成就感和掌控力。
最后,社区发声模式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针对大部分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区域性或社会性的环境、政策、文化、体制等宏观层面的议题,利用大型的影像发声运动来促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从而促进社会政策改善和推动社会良性运行。该模式强调在广泛收集与问题相关的影像证据、影响资料、个人故事与集体经历基础上,通过有社会各界参与的大型影像展览会、影像短片发布和微型电影公映等集体行动来寻求问题解决策略和需求满足路径。在此模式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担任研究者、协调者和影响者的角色:一是在长期的服务过程中总结经验,找出服务对象们所关切的共同问题和需求,通过研究过程为社会集体行动开展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的分析,以确保社会行动符合民众需要、实际情况、社会规范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积极发动社区骨干的带动作用,努力协调和争取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参与,为影像发声活动争取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保障服务的顺利展开;三是沟通和链接社区的相关利益人和社会支持者,通过影像发声项目成功进行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展示,倡导和推动社会环境、文化和政策等多方改变,以促进社会治理的优化与完善。
(三) 基于服务内容的影像发声模式
首先,主题摄影模式是指在特定主题或目标指引下,服务对象通过拍摄最能代表问题或需求主题的影像,并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展示、分享、讨论和升华,以促进个体批判性思维和意识的提升、群体性的社会互动以及社会意识和行为的改善。在摄影过程中,个体以拍照的形式从其自身角度描述和叙述世界,不仅是一个激活并建构主观意义世界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揭示和自我反思的过程。因此,该模式强调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准确把握服务对象所拍摄影像背后的建构过程和意义,更要认识到影像背后的转喻功能,即服务对象所拍摄的影像代表着更深刻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正如巴特所言:“图画具有以所描绘的事物或人物为基础的外延意义,还具有从个体价值出发的内涵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服务对象对于所拍摄影像的理解,社会工作者应该引导服务对象将这种无声的理解转化为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意识,通过描绘和讨论来赋予拍摄地点和拍摄事物以社会意义。
其次,生活纪实模式指的是在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以服务对象的真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协助服务对象自主、互助拍摄视频日志、记录性短片或纪录长片,充分运用影像视频带来的临场感、画面感、真实感和冲击感来反映个人生活、人文环境和社会现实,从而在促进服务对象个人的成长、帮助其回观和记录自我生命历程、获得来自家庭和朋友的社会支持的同时,加深社会工作者对其需求、经历的认识和了解,减少公众对特殊服务群体的污名化和歧视感,进而促进社会政策的完善和变迁。社会工作者指导服务对象拍摄视频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记录生活,更是通过话语实践解构服务对象所背负的宰制性主流叙事,重构其自我叙事。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在协助服务对象结合处境分析社会政策的过程中,担任“教育者”或“启蒙者”,培养服务对象的权利意识。结合所面临的困境和需求,服务对象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和内容进行记录,但为了达到一定的服务效果和项目成效,社会工作者应该根据服务对象的个人情况和能力,挑选和甄别恰当的主题和记录形式来帮助服务对象更好的通过影像发出声音。
最后,艺术影视模式指的是服务对象参与到以现实故事为素材的主题影视短片、微电影、影片中,对生活经历和个人故事进行艺术性再造和重塑,帮助其在影视多样性和意象性的表达方式中深化情感、重构认知、调节冲突、治疗行为,并在与专业人员合作过程中实现自我增能和社会赋权。赵晓芳指出影像文化以失去原本的“幻象”和加工后的“类象”,带给服务对象“超真实”的体验,从而帮助服务对象理解、虚拟和建构新的生活意向和行为动机。而添加了艺术色彩的影视画面,带来的不仅是静止和直观的现实,更是思想和情感的强烈冲击。社会工作中使用艺术影像的意义还在于使其成为唤醒公众表达的介质,去帮助呈现弱者的现实困境和揭示社会的不公正现象。以校园性侵为题材,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韩国电影《熔炉》上映的第37天,韩国国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并在之后依法处置了故事原型的学校。
五、 影像发声疗法的社会工作逻辑指引
Caroline Wang最早论述了影像发声疗法的一般程序包括招募参与者、讨论社区问题、明确操作相关的责任与伦理、接受摄影技巧和操作培训、拍摄相关影像、解释影像的过程、小组讨论与对话、展览和演示等八个过程。近年来,影像发声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多样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公正问题,并发展出不同应用领域的实践阶段、服务程序和行动策略。基于相关研究实践的基础和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模式,社会工作中的影像发声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阶段:
(一) 主题定制
作为影像发声疗法的第一个步骤,主题定制就是基于相应的需求分析与评估,社会工作者与相关利益群体展开专题讨论和合作,明确影像发声项目的对象和目标,确定主要的方向和主题的过程。在个体发声模式中,这就相当于社会工作者识别服务对象群体的兴趣点,并共同讨论具体拍摄主题的过程;在群体发声模式中,这就相当于发现团体的共性特质和需求,并确定小组主题的过程;而在社区发声模式中,即是社区居民共同利益诉求的现实反映,以此吸引更大范围内的社区参与。在戏剧表演中,主题帮助编剧把握重心,帮助演员表达情感,帮助观众明确线索;在文学创作中,主题帮助作者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和渲染气氛;而在社会工作服务中,主题定制主要在于帮助社会工作者明确使用影像发声的初衷,同时明确服务目标并做好服务方案。此时,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包括:一是方案的计划与筹备,社会工作者就服务议题进行广泛讨论和信息共享,以影像发声的视角评估、分析并确定服务方向。二是资源协调与获取,即通过资源链接保障影像发声疗法的主客观条件,做好关于时间、场地、人员、设备、物资等的筹备。三是主题的甄选和再确认,即与潜在服务对象进行持续的接触和讨论,以优化并确定影像发声主题,明确项目目标。
(二) 招募培训
在此阶段,需要社会工作者完成以下两方面的任务:一是项目宣传与参与者招募。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服务主题寻求服务对象所在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单位相关利益者的协助与合作,并最终确定实施项目的人数、地域范围和介入形式等;另一方面,为了达到更好的项目效果,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在确定参与标准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宣讲会招募参与者,以吸纳更多专业人士的加入。二是项目详解与培训。在基础性招募工作完成后,有必要召开项目培训会议,进行参与者的二次选择。关于项目内容的介绍一般包括项目目标、意义、任务、过程、时间、成效、风险、知情同意事项以及退出条件等。在社会工作者开展培训之后,参与者有权选择继续参与或者退出项目,并最终确定社会工作的影像发声项目参与者的人选。
(三) 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被认为是增能和赋权最关键的要素和程序,无论是在社会工作领域,还是在影像发声过程中。此时,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正式活动所带来的仪式感帮助服务对象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和肯定,由此产生积極的自我暗示和行为,并明确和重视项目带来的风险与价值。所谓正式的仪式化活动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一是布景,即根据项目的主题、对象选择和设计活动场地,以形成足以产生仪式感的活动及会议环境。二是权威人物。在会议中邀请到领导、项目资助者、学者等权威人士的参与,将该项目融入更大的社会公正和社会发展,以增强服务对象的安全感和使命感。三是自由提问。服务对象被允许询问关于告知和同意文件的任何问题,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认同服务项目。提供询问的机会是影像发声疗法授权实践的具体表现,也是服务对象借此增能和赋权的基础。
(四) 技巧训练
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之后,社会工作者将对服务对象就取景、灯光、构图等进行拍摄训练,以协助其以适当方式完成表达既定主题的作品。社会工作者可以请专业的人员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已编写好的操作指引来开展训练。综合而言,技巧训练主要是协助服务对象具备以下的影像发声能力:一是视觉想象力,即是人在思考时根据需要在大脑中构造具象和抽象图形或外观的能力,据此人们能够突破事物的客观外形而变换或创造新的形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影像解读、互动赏析和个人粘贴画的方式来锻炼和提升服务对象视觉捕捉和构图想象的能力。二是道德敏感度。影像为被拍摄者的发声提供了直接证据,但也可能为被拍摄者带来心理或社会层面的伤害和风险。鉴于影像发声的伦理要求,训练的内容也可以包括与摄影过程相关的伦理道德、知情同意、安全隐私以及风险控制等内容,增强拍摄者的道德敏感度。三是象征性转喻。影像拍摄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物像化表达的方式,即现实情景难以表达被拍摄者独特的经验和价值观的情况下,转而使用无生命的物体来获得象征意义。此时,社会工作者还要通过示范、启迪和发散等过程开启服务对象的象征性拍摄思路,提升服务对象在照片和影像中创造特定意义、构建新概念和替换元素的转喻能力。
(五) 影像拍摄
“影像发声”介入的重要意义,即通过影像的可视化和形象化开展故事的分享和重构。可见,作为一个彻底放权的过程,影像拍摄阶段即是通过摄影技术的转移实现诠释权力和话语权力的传播、分享和转移,从而达成增能和赋权的目标。社会工作者将摄像机与拍摄主动权全然交给服务对象,让其充分发挥自我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拍摄能够表现主题的任意影像,协助其聚焦相应主题和开展影像拍摄,并通过不断的小组分享和小组讨论来促进影像拍摄的持续进行。在此阶段,社会工作者主要协助服务对象开展:一是角色扮演练习,主要是通过模拟拍摄过程中的人际交往,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适应拍摄的场域氛围、接近他人并获得知情同意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协助服务对象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更要协助其增强拍摄伦理和尊重同感的价值。二是拍摄过程记录。鉴于视觉冲击带来的情绪和情感价值具有时效性,影像拍摄过程无法避免遗忘一些重要感受和体验,社会工作者需要引入记录性表格、笔记、口述录音等,以帮助服务对象记录其拍摄过程、构图思路和观察结果。过程记录的好处在于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收集服务过程的证据,以便于资料分析和成效评估。三是家庭作业。在此阶段,社会工作者既可以布置一些以生活、兴趣、家人、社区等主题的家庭拍摄作业,以便服务对象更好地了解其生活历程和价值观;也可以引导服务对象讨论与分享拍摄过程中的困难、经验与体会,激发服务对象的“意外收获”与“实践真知”。
(六) 焦点讨论
正如Radley和Taylor所言,影像的意义超乎实物,并通过分享、解构与重构的过程,在拍摄者和分享者的辩证关系中被深入地挖掘和理解,最终表现出批判性的反思和行动。通过讨论反思,服务对象被鼓励将影像置于特定语境中进行分析,描述其对影像的看法和意义,并进入影像发声的对话过程。在此阶段,由服务对象主导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的小组讨论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选择重要影像,即服务对象展示并挑选最能准确反映自身关注点或最能代表主题的拍摄作品。二是语境化释义,即通过将影像放在适当的情境中进行讨论和分享,服务对象得以解释、描述、分享并讨论影像的意义及其背后的故事。此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借助焦点提问的方式引导服务对象对影像中的人物、时空、行为、故事、动机、符号、社会关系及其背后的文化脉络等要素进行反思和讨论,从而深化影像的社会意义。三是批判性对话。与个人化的释义过程相区别,批判性对话发生在两个及以上的个体之间,是关于影像所带来的感受和反映的讨论。这既可以是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分享,也可以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讨论,还可以是相关群体的交流传播。这种对话旨在引起关于集体性主题的讨论与反思,包括交流的程度、分享的视角以及更为重要的深入对话。在社会工作者启发性提问和总结的基础上,安全与信任的环境便于促进服务对象的深入对话、情感共鸣、理性反思和社会行动。尤其是关于如何行动才能引发改变的集体讨论,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过程。四是叙事性分享,即是服务对象就影像作品进行简要的记录和反馈,并以更为完整的语言描述进行分析和梳理,总结和升华关于服务主题和目标的结论和经验。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对讨论的过程进行相应的录音、录像或多媒体记录,以做好对外发声的资料准备。
(七) 集合发声
影像发声疗法区别于社会工作其它实务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关注微观层面个人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发展,又强调宏观层面的集体行动与社会变革,特别是对公众意识、社会倡导以及政策促进的偏好。鉴于照片和视频传播的网络化和即时性,影像作品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等多媒体瞬间被相关群体和社会公众所阅览和知晓,从而带来无可估量的社会关注度、公众影响力和政策推动力。集合发声阶段就是通过摄影展览、电子在线影集、新闻播报、书册出版、焦点采访、视频发布、网络分享等形式,对服务项目、服务对象和影像作品等进行有选择性的宣传和展示,透过新闻媒体、利益相关群体以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分享、对话、讨论与反思,以达到教育公众、提升意识、影响决策和社会行动的目标。社会工作者在此阶段的角色和任务包括:一是影像展的筹备者,即协助服务对象筹备摄影展览的时间、地点、宣传、受邀者、影像的选择与展示形式等,重点是积极协调和争取保证展览获得社区、社会和政治的合法性。二是重要人物的联络者,即协助服务对象联络合适的新闻媒体、专家学者、社区骨干以及政策决策者参与活动,以保证集合发生的政治性和成效性。三是对话的促进者。影像发声疗法的重点和关键是发声,主要通过服务对象参与到影像的诠释、叙事以及重构过程,以此提升其自我效能感、社会融入感以及主体性。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尊重支持、鼓励建议以及果敢训练等技巧协助服务对象表达自我感受、描述群体处境、表现社会诉求,并就问题的改善提出建议。
六、 影像实践中的社会工作核心技术
社会工作者在使用影像发声疗法的过程中至少使用了主题定制、布景、自由提问、视觉想象、蒙太奇、象征性转喻、批判性对话、焦点讨论以及集合发声等技术。其中,聚焦、叙事引导以及蒙太奇是最基础、最核心的技术。
(一) 聚焦
在戲剧治疗中,聚焦被定义为将戏剧本身中的角色、行为、感受、意义、方向以及精力集中于主要关注点,并引导服务对象集中于主角、剧本、剧目和服务目标,以激发其对戏剧表演的热情与投入,使得问题得以更好地呈现和解决。影像发声疗法中的聚焦则强调社会工作者在不同阶段引导服务对象将自我的精力、关注重点、视觉感受和意识层次集中到主要议题和目标,以协助其形成和提升主体意识、自我效能和批判思维,具体包括以下形式:一是聚焦主题。社会工作者在拍摄前通过宣讲会、海报、咨询台等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明确项目主题的含义、任务和目标;在拍摄中通过实例展示、同伴分享、专业指引等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把握主题的内涵、呈现方式和蕴含价值;在拍摄后期通过辩论、分享、解读和报告等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升华、反思和重构主题的意义。二是聚焦个性,即社会工作者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主体性、独特性、创造性和价值性,帮助其发现并理解自己的观念、价值和行为,实现自我探索、自我增能和自我实现。社会工作者既可以鼓励服务对象自行决定拍摄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并通过语言与非语言鼓励对此适度表达欣赏、好奇和鼓励;也可以通过投票、问答和颁奖等仪式性活动来发现、认可和奖励个性化作品,以增强服务对象的自信、个性和创造性。三是聚焦体验,即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从内部去“感受”“查看”“倾听”自己的生命体验,并通过摄影的过程将其表达出来,从而反思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脉络,打破常规的“认同”意识,达成自我感知、自我反思和自我解放的目标。作为罗杰斯的学生兼同事,甄德林(Eugene T.Gendlin)在人本中心疗法和现象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哲学,并在帮助当事人实现感受觉知的过程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体验性聚焦(experiencing focusing)技巧,让当事人静默一分钟左右去培育身体的整体性反应,然后让这种反应慢慢变成一种觉知性感受,最后将问题情景用觉知性的感受表达出来。甄德林将体验性聚焦的关键称为“把手”(handle),既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动作或是一声长叹。社会工作者在运用“体验性聚焦”技巧时,可以请聚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进行直接指导,也可以直接引导服务对象进行聚焦体验。
(二) 叙事引导
影像发声中的叙事引导技术即是社会工作者基于安全信任的氛围、必要的活动形式和适当的语言技巧,协助服务对象准确把握自我故事,通过对话、沟通与分享,在“互为主体”的框架下外化和解构问题叙事,并通过影像发声过程来重构富有正面意义的故事和经历,最终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具体来说,叙事引导技术的核心要素包括:一是自由展示,即是将影像拍摄与诠释的主导权交给服务对象,透过个别展示、小组讨论以及社区论坛等形式,分享那些来源多样、个别化和开放性的影像并解释其背后的故事,并给予分享者积极的鼓励和引导。这有利于深入了解和理解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并减轻其新加入服务过程的紧张程度。二是共鸣讨论。在情感的艺术表达中,电影、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以情节、视觉、想象、节奏等不同主客观视角来呈现情绪和情感,可以带来观赏者的思想碰撞和情感冲击;而相同主题下的不同故事叙述能够使观众将自身的境遇和情绪融入其中并引起共鸣,影像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共鸣讨论旨在让服务对象在已有的作品中选择能引起共鸣的影像,基于自我经历和视角出发进行解释,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境进行解读,最终通过影像表达自身内在的感受和情绪。三是头脑风暴。作为一种以讨论的形式激发灵感、拓宽思路的创新思维方法,头脑风暴可以有效帮助服务对象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扩展讨论过程中的视野,引导不同的拍摄创意想法并讨论积极行动的可行办法。在主持有效的“头脑风暴”活动时,社会工作者既可以提前公布服务项目的主题以让服务对象做好参与准备,也可以指定一名记录员帮助梳理和提炼拍摄创意,还可以通过鼓励任何角度的发言来激发参与者的智慧和创意,但需要对时间和进度进行适当的控制和把握。
(三) 蒙太奇
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摄影除了具备再现客观事实这一基本功能之外,更多注入了摄影师的思想和价值。在影像发声的过程中,当服务对象将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融入拍摄过程,摄影就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再现,而成为一种艺术性和服务性行为。在此过程中,服务对象需要表达特定主题,就需要构思表达逻辑并构建表现影像。比如:采用何种表现形式?怎样构图?如何采光?选用何种镜头?从何种角度去拍摄等。这就使得摄影不再是对现实的复制,而是对所拍现实进行影像的再创作。具体来说,社会工作者在影像发声过程运用的蒙太奇技术包括:一是创意摆拍。弱势群体常常受到个人能力、社会情境、权益保障以及社会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而难以获得较为有利的拍摄设备、场地取景以及团队支持。创意摆拍正是运用蒙太奇思维,通过对服务对象自身特质以及社会环境的组合、设置、重构与整合,形成最佳影像成果的创作过程。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有限的场景和道具协助服务对象将自身感受和处境进行事先组织和安排,创造出超乎现实的情景和作品。二是个人拼贴。拼贴技术是指服务对象通过对大量拍摄作品的细节抽取、裁剪和重组,来创造出表达主题和故事的新作品。这些细节可以是服务对象自己拍摄的,也可以从杂志、报纸、专业摄影作品集等现成影像中提取。在符合伦理道德和尊重原创者的前提下,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该技术来帮助弱势群体通过安全、灵活和主动的拼贴形式实现发声效果。三是情景组接。在电影拍摄中有两种不同的蒙太奇表现手法,一种是把任意挑选的、独立的、不同时空、不同性质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给观众以感官上和心理上冲击的“吸引力蒙太奇”;另一种是把镜头有意图地组接在一起,使观众将这些视觉影像转化为理性认知,通过对不同镜头之间的处理而重构一种新的认知和观念,被称之为“理性蒙太奇”。情景组接技术正是以此为基础,在影像拍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运用具有对比性、象征性、暗喻性、重复性的镜头来组合拼接成凸显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心理过程和社会现实的主题性影像视频,更为有效地呈现思维过程并引发社会共鸣。四是影像叠加。在理性意识指导下拍摄的影像往往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而数码摄影设备以及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进步,让影像拍摄变得更加便利、高效和完美。而网络社交的成熟以及5G网络的来临,更让影像叠加传播效应急剧扩大。社会工作者可以邀请相关影像拍摄和编辑的专业人士,协助服务对象充分利用影响叠加技术更直观、更深刻、更立体地表现诸如家庭暴力、失独家庭、心理抑郁、自闭症、艾滋病以及社会歧视等主题,以此达成更好的群体发声、社会倡导和社会行动。
(责任编辑:徐澍)
Abstract Based on image voice technology and social work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natur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value and practice and so on, social work video voice therapy can take both individual voice mode, group voice and community voice patterns, and the form of intervention by the them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mode, life mode and art, film and television. The basic service program may include seven steps of theme customized training, recruitment, informed consent, skills training, set sound and image photography, focus discussion. And by way of the guidance of focus, narration and montage and other core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and service of social work will become more powerful and oriented.
Key words the age of all media; photovoice therapy; social work; empowerment pract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