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姚安的山绿了(散文)

2019-12-09朱德宣

荷城文艺 2019年3期
关键词:姚安银山老同志

朱德宣

二十多年前,一些曾经在姚安工作过的老同志重返姚安参观考察。在结束时的一个座谈会上,他们肯定姚安的变化,由衷地说,姚安最大的变化,就是山变绿了。他们说的山,主要指的是姚安坝子两边的山,就是东山和西山。从他们说话的神情和语气,可以清晰地判断出两种心情:赞叹和自责。其实,赞叹,完全没有必要。山能绿起来,不是某个班子、某个领导在一时一地之内取得的功劳。自责,也完全没有意义。之所以自责,意味着当年自己任内没有将山变綠,抑或将原本是绿的山变没了,所以才自责。事实上,一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往往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又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做得到的。倘若不信,那就让我们转过头,回望一下历史吧。

姚安的山,原本是绿的。很早以前,曾经听长辈们说过,过去的东山梁子树木长得非常好。特别是高大山上,水桶粗的松树密密麻麻。就因为树大林密,高大山还是土匪窝子。这些土匪专抢大户和从山下经过的马帮,只有张师长(即马草地张与仁)家的例外。高大山,位于大龙口光明闸水库旁边。我家就靠近这里。所以,我相信长辈说的是真话。说过去的山绿,不是要赞美旧社会。而是说,解放前,人口增长缓慢,因而对森林造成的破坏较小,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能够创造出无限的绿色。

然而,人类的发展,有时又会对自然生态构成威胁、干预,甚至是破坏。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得复杂起来。

人类对自然生态造成的重大摧残,莫过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大炼钢铁铜”。那个时候,刚刚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多快好省地建设。搞建设,需要建材。建材哪里来?那就自己炼吧。没有设备,就“土法上马”。于是,全民大炼钢铁铜的运动展开了。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集体食堂也办起来了,各家各户不需要烧火做饭了。所有的金属制品,全都收起来作为炼的对象。要炼出钢铁铜,炉子就要大,火力就要足。于是,山上的大树成片成片被砍伐,炉膛中火越烧越旺。经过一番苦战,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这样的折腾是炼不出钢材的。结果,炉火熄了,山上的树木也稀少了。你说,这能不叫人心痛?

然而,更为严重的还在后头。成立人民公社,走集体化道路,这是一种全新的制度。以队为生产单位,统一派工,集体劳动,或按人口分粮,或将两者结合。不管按哪一种形式分配,只要有一个人口,就必定能分得一份口粮。在没有计划生育的情况下,多生孩子,就能多获取一份口粮。所以,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成为中国农村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当时的发展条件下,上山砍柴,然后才能生火做饭,这是农村人必须遵循的生活规律。这就决定了每年秋冬季节,每个家庭的劳动力,都必须爬上东山或西山,备足一年的燃料。那个时候,无论你走到哪一家,在门前屋后见到的,大都是一大码一大码的柴堆。我清楚地记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挑柴的线路越来越长,木柴内容也不断变化。早几年,挑柴不需要翻过东山坡就可以砍到茶杯粗的栎木。后来,就连手指粗细的也被砍完了。这时,挑柴人就得翻过东山坡。再后来,翻过了东山坡也很难砍到木柴了。于是,人们开始挖树疙瘩。就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原来万山绿遍的东山坡,成了百孔千疮的荒山头,就连茅草都难以生长。面对这样的状况,人们显得很无奈。

好在物极必反。任何事情,到了极限的时候,就会峰回路转,甚至是柳暗花明。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仅打开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大门,也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中国农村的劳动生产力。缩小一点说,也给姚安的山带来了起死回生的机遇和前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以及由此展开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广大农民发展经济的思想和手脚被彻底放开了,赚钱的门路多了,收入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忙于外出赚钱,已没有时间去干这种牛马一样的活计。现在的农村,房前屋后的柴堆不见了,汽车摩托多了;房上的炊烟不见了,室内的家电产品多了;上山挑柴、背柴的人不见了,到有好山好水的地方玩耍的人多了。长期遭受践踏与蹂躏的山体得到休养生息,逐步焕发出了生机。事实上,当年老同志们看到的,还只是稀稀疏疏的绿,是成长中的绿。现在姚安的山,已经绿得比老同志们见到的好多了。

纵观姚安生态系统在七十年间的变化,不仅让人生出许多感慨。从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铜算起,到改革开放初期,也就二十多年时间。然而,姚安的山,却由绿得密不透风变成光秃秃的“瘌痢头”。再从改革开放到老同志们做出评价时,又是将近二十年。二十年间恢复,也就只是长出一点稀疏的绿。又过了二十年。现在,放眼姚安的山,仍然还没有达到绿得让人心醉的地步。可以想见,一个生态系统,要毁坏容易,要恢复是多么困难。

人类,总是在曲折中前进。最终,总是要达到美好的明天。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经过一番苦难,人们总会找到正确的路径。人与自然,和谐相融,重点保护,合理开发,便是正确的选择。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展现的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融合发展的正确道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姚安,差距更大。要达到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准确地说,我们还处在发展和保护绿水青山的阶段。但必须坚信,东部地区的今天,就是西部地区的明天。只要现在保住和发展好绿水青山,就必定会走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那一天。

到那时,姚安的山就真的绿了;姚安的人民,就真的是富了。

猜你喜欢

姚安银山老同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致课堂教学设计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妈妈“糊涂”了
欢声笑语迎国庆丹枫迎秋度重阳
喜迎重阳节,展现“银龄”风采
姚安组章
惠水县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开展庆“八一”活动
疯狂的传单
李绍祥:在姚安
中国·姚安2014荷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