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洞“专家”
2019-12-09佳零
佳零
鼠兔是一类小型哺乳动物的统称,它们的耳朵短而圆,爪子细而弯,适合掘土。鼠兔的外表看上去像鼠类,但它们的生理特性和兔子更为接近:前肢五指,后肢四趾,后肢比前肢略长,尾巴极短;多栖息于草原、裸岩、崖壁等植被矮小、稀疏的地区,通常在白天活动,主食绿色植物。
鼠兔古怪的外形,曾令最早发现它们的生物分类学家头疼不已,迟迟无法为其定义所属科目,也无法为其命名。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想到:像鼠非鼠,是兔又不像兔,不如叫鼠兔吧。最后,鼠兔被划入兔形目下。鼠兔科下有两个属,分别为意大利鼠兔属和鼠兔属。时至今日,意大利鼠兔已经灭绝,而鼠兔属下有30种生物。
鼠兔大多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多岩山地,居住在自己挖掘的洞穴里。它们天性好动,掘土作业时速度快得惊人,能挖出最大深度40~50厘米的洞穴。鼠兔的洞道系统错综复杂,贯通有4~6个洞口,这方便它们在外活动时可以随时躲避天敌的捕杀。鼠兔还善于给洞穴系统做“居室”分工,比如建“储藏室”,用来存放干草;在通道旁留一些小槽沟当便池,保证起居空间的卫生;打造专门的“育婴室”,供幼崽生活。更有趣的是,青藏高原草甸上常见的雪雀等鸟类,还会在白天利用鼠兔的洞穴躲避烈日、风暴和冰雹,而鼠兔则利用鸟类的叫声来探听天敌出没的情报,互惠互利。
鼠兔是典型的社会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生活,一个家族由两三只雄性、两三只雌性和一些幼崽构成。其中一只雄性是家族的“老大”,拥有绝对的主导权。每个鼠兔家族的活动面积约为100~200平方米。鼠兔的领地意识很强,不同家族之间的洞穴系统会有界限分隔,但彼此之间又有重叠。
目前,全球共有30种鼠兔,除了2种鼠兔生活在北美地区外,其余28种属兔都生活在欧亚大陆。这28种鼠兔中,有12种鼠兔是中国特有种,栖息地以我国中西部至喜马拉雅地区为主。而在所有的鼠兔中,高原鼠兔和伊犁鼠兔是最有名的。
高原鼠兔也叫黑唇鼠兔,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已有3700万年进化史,是鼠兔家族中非常原始的一种。青藏高原高寒低氧,生存条件恶劣,高原鼠兔喜欢栖息在高原海拔3200~5000米的草甸区。在海拔相對低的地区,它们体型较小,每只体重120~130克,一次可以繁殖3~4胎。随着海拔升高,它们的体型变大,体重甚至可达200克。
伊犁鼠兔仅存于中国新疆天山山脉,是中国特有物种,上世纪80年代才被发现和命名,它是目前耳朵最大、后肢最长、体形最大的鼠兔。成年伊犁鼠兔体重约240克,约20厘米长,须长超过8厘米,全身呈棕黄或棕褐色,绒毛较多。大部分鼠兔都长得像鼠,伊犁鼠兔长得更像兔子,在各种鼠兔中辨识度很高。
和高原鼠兔不同,伊犁鼠兔生活在海拔2800~4100米的裸岩地带,喜欢以金莲花、虎耳草、雪莲和火绒草等高山植物为食。天山地区陡峭的山势,以及众多天然形成的岩缝和岩洞,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庇护。到了冬季,这些不易积雪的大岩缝和岩洞更是伊犁鼠兔越冬的好住处。它们的活动范围基本就固定在这些洞穴内,偶尔外出活动也仅限于洞口附近。与白天活动的其他鼠兔相比,伊犁鼠兔的暗视野活动能力更强,其活动高峰期多在夜间,只有冬季才在白天出没。
鼠兔作为耐高寒的动物,普遍怕热,如果一个地方的温度持续偏高,就会迫使它们往更高处迁移。科学家研究发现,美国内华达州大盆地的北美鼠兔与中国天山山脉的伊犁鼠兔的种群数量都在减少,且与气温上升有直接关系。所以,鼠兔的种族数据变化也经常作为研究当地气候环境生态变化的指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