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2019-12-09刘洋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 刘洋(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目前的现状
当前,各大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和完善学生自身发展,实际上就是为了向社会输送有文化、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但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还能提升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结合现状,我国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面临以下方面问题:
(一)管理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充分的理解学生的管理工作,认识都很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阶段,依然采取过去的管理方式,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产生抵触情绪,无法实现教育目标,给后面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另外,部分高校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管理模式,对学生管理过于自由,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滑严重,破坏了学习氛围。
(二)外在社会环境的冲击
信息化时代到来,缩短了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比过去紧密便捷很多,也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同种族和国家之间的传统文化、思想以及生活方便更加透明,而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广阔平台也给一些投机取巧份子提供了便利,比如各种赌博、诈骗等不健康的网络行为直接暴露在学生面前,给他们带来了一定影响。处于大学生阶段的年轻人,正在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错误的思想很容易影响他们,让他们产生错误的判断。网络世界让各种信息透明化,大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如果他们过度的沉迷于网络,很容易误入歧途,严重的会导致人格障碍,对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产生威胁。高校在计算机操作教育上的管理和学习过于落后,没有及时普及法律法规常识等等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管理方法不先进
大学辅导员肩负着管理学生的主要任务,辅导员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大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效果。如今,有不少高校的辅导员在管理学生工作方面能力欠缺,管理方法并不科学,大多数情况依然采用的是较为常规的管理方法,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太注重形式感,不能达到学生的要求,与学生关心不够,以至于学生并不认可学校的管理工作,限制了工作的开展。
(四)学生管理者能力欠缺
大学辅导员作为管理学生的主要人物,不管是在学生的思想教育还是日常生活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各大高校开始广泛招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大学,管理问题日益严重。基于这种背景下,很多高校开始重点培育专业化的学生,或是聘请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老师来解决这种现状。同时,不少辅导员一人肩负了很多工作,一方面要处理党委等组织部门的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管理学生。因此,辅导员没有太大的精力去认真管理学生。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内容
高校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应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为重点。一些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缺乏社会责任感、缺少诚信品质和艰苦奋斗精神、对未来迷茫、价值观不正确等问题,所以,基于思政教育模式,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一)管理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校在管理学生时,只有坚信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将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精神真正落实到实处。这几年,国内的教育发生多次改革,且取得了部分成绩,很多创新的管理理念开始运用到各大高校,让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日益密切,师生融洽。因此,在高校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管理学生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在高校的学生教育中,应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坚持到底,老师应做好良师益友的角色,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丰富的校内文化
首先应建立舒适的校内环境,使学生在校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力。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另外,建议学校实行奖惩制度,将在校表现优异的学生选拔出来,在全员面前表扬,以他为模范建议全校学生学习,加强宣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师生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高校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一项双向管理。一方面关注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另一方面还要重视老师和学生的管理。首先,管理学生的工作人员应全面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引导学生的客体,主要负责促进学生发挥它的创新力,督促学生学习的主要工作。因此,在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估时,要是应保持中立,坚持公平的原则进行评估。其次,老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知识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激发学生的潜力,让他们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只有有效的结合这两种方式,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三、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的创新举措
(一)将工作目标明确化
一方面,高校在管理学生工作阶段,首先应将工作目标明确化,将学生现状、后期发展发现、社会需求等可能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情况都提前做好准备,并且,结合目标制定出合理的评估方案,慢慢的将目标实现。另外,将整体目标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各个小目标实现了才会快速的实现整体目标,以横向视角来看,整体目标能拆分为两类,一种是重点目标,另一种为专题性目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整体目标可根据发展阶段不同拆分为不同的小目标,例如,制定不同年级、院校、班级、学生方面的小目标。
(二)适应时代的发展
高校学生群体普遍年轻充满活力,也是将来国家的栋梁,所以,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该和时代保持同步,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年轻人的特点引用进去,了解时代趋势,时时刻刻关心年轻人关注的时政热点,经常和学生保持互动,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给予帮助。另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也应加强自己工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紧跟时代发展,努力学习,敢于创新。另外,加强和社会、家庭的联系,三方一起抓,共同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正确的引导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对症下药。
(三)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
大学生教育是一项非常巨大工程,不仅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帮助,更需要社会和国家的支持。过去,管理学生工作模式的概念非常不完善,思政教育不属于学校学生工作体系。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新建立一个长期、有效、全面的学生管理模式。在管理学生的工作中,学生家长、辅导员和任课老师是最慧姐的教育资源管理模式,只有将这三个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结合,才能确保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功效,一步一步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
开展任何都离不开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同样如此。想要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解,引导学生走向这条道路。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另一方面更要重视人格品质的教育。倘若思想品德有偏差,很容易让学生迷失自我,会让他们走向错误的道路,无法承担社会应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应将此方面的工作当做重点,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五)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基础,他的人文素养层次决定了综合素养水平,而人文素养又是储备了一定知识量之后确定的。国家的文化直接影响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所以,大学生想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从培养人文素养开始。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教育管理工作,不仅涵盖了传授知识方面,也强调了思想品德和人格的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人文素质培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高校在管理学生工作中,管理人员一方面应重视实施的程度,还应该重视实施的方法和手段等内容,同时,对过去的管理模式要不断进行总结反思,摸索出一种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不辜负国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