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 股份有限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行为研究

2019-12-09张可欣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管理系

营销界 2019年50期
关键词:证券市场盈余管理

■张可欣(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管理系)

一、引言

1990 年,我国的证券市场开始了飞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证券市场也趋于成熟。从证券市场的活跃度来看,随着我国证券行业不断发展,证券市场活跃度明显提高,这主要体现在市场参与者数量和股票成交量两个方面。市场参与者数量方面,根据中登公司公布数据,截至2018 年末,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达13,398.30 万,其中自然人投资者总数13,362.21万,非自然人投资者总数36.08 万。不过在这么迅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证券市场也暴露出了不成熟的部分,一方面是证券市场没有与国家的宏观经济建立起较强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就是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还不够成熟,会产生一定的市场波动风险,其中比较明显的都是许多上市公司会利用自身的会计报表对财务运转情况进行掩盖,在证券市场上存在投机心理,例如利用盈余管理行为创造企业利润,形成一系列不正当的行为。本文的研究就是以X 股份有限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对于同类型的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一定的警示作用,促进证券市场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盈余管理理论概述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目前存在着不同的权威性定义,一种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者斯科特提出的利益最大化理论,也就是企业在公认的会计原则基础上,利用自身的会计政策调整选择出对自身利益获取最为有效的会计行为,从而达到企业在证券市场上有较高价值的行为。另一种是凯瑟琳所提出的目的性理论,就是企业管理当局有目的有组织的对企业会计报告披露过程进行控制,获取到一些带有私人利益性质的收益,是一种披露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

1.筹资目的

筹资是我国上市公司展开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也是企业首次进行股票发行时必须要实现的目标,在《公司法》中规定了企业需要三年持续盈理财可以申请上市,因此企业会利用盈余管理手段不断的优化经济状况,能够符合上市标准。此外,企业还会利用盈余管理帮助企业在上市初期获取到较高的股票价格。因此,为了可以获得筹资,企业就会实行盈余管理。

2.避税目的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盈余管理有着十分明显的避税目的,也是在目前我国税法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有机会获取到避税的空间。同时,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比较灵活的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对相关政策以及规则的解读对税务部分进行调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税的目的。

3.获取私人利益

企业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个人利益,一般来说企业的高层会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个人利益。因为在目前公司制企业的内部构成情况下,企业的大股东往往无法参与到日常经营管理中,而平时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就是企业高级管理者,二者目标难以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就会存在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某私利的情况。

三、X 股份有限公司盈余管理动机

(一)避免被ST

X 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大型广播电视器材及配套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企业,成立于2000 年,2008 年企业共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内部使用以及对外嗯销售的许多产品具备自身的研发产权,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知名广电行业品牌,一度获得过“四川省质量信誉AA 级企业”“成都市软件行业税收贡献20 强”等荣誉。2018 年6 月份企业受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并且将其发布在官网上让外部投资者知晓,通知中提到了企业有不良盈余管理行为的嫌疑。我国《证券法》中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规定,因此证监会成立了调查小组对X 的不良盈余管理行为展开调查。而从证监会对X 盈余管理行为抱持怀疑态度上以及调查结果证实了X 存在违规盈余管理行为的整体情况来看,很明显,X 盈余管理的动机是避免被ST。因为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讲,上市是企业现阶段发展最关键的融资渠道,特别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讲,无论是在产品研发还是在企业经营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通过创业板上市是X 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企业自身经营无法维持上市要求的情况下,想要避免被ST,X 只能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在表面上维护自身的经营结果,确保企业的经营结果能够符合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否则X 很可能连上市门槛都无法达到。

(二)募集资金

X 作为创业板上的首批上市公司,企业发展势必要通过募集资金来奠定发展基础,但是在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增大,且企业经营水平相对有限的情况下,X 选择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来打开募集资金的大门,提高投资人的信心。在XIPO 募集资金的南充项目中,上市招股书中对企业募集资金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X 表示IPO拟募集资金1.8 亿元,其中的4220 万元将会投资南充数字电视转换运行项目,资料显示2009 年第一第二季度南充项目营业收入达到了4601.14 万元,占据了总体经营收入的44.8%,对比在2013年X 财务报表中对南充项目余额6114 万元进行坏账核销的行为,可以发现的是,X 确实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实现了资金募集。因为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南充项目的融资收益率明显偏高,这种偏高意味着X 南充项目所披露出的财务数据是企业盈余管理之后的结果。而这也能够看到X 盈余管理的动机,尤其是从X 上市以来,X 无论是在研发力度还是在产品销售力度上都明显相对薄弱,所以客观来讲,企业融资收益率应该是相对偏低的,不可能达到将近50%的水平,但是为了能够充分的体现出X 的综合实力,也为了能够为后续的募集资金奠定基础,所以X 以盈余管理的方式来美化经营结果是符合企业经营需求的,但是这种盈余管理动机明显违背了上市公司的一般经营规定。

(三)管理层变更动机

X 曾经多次出现过第一大股东转让股权的情况,也有过两次产生企业董事长与总裁的更换,企业管理当局更是在2014 年出现一次较大的换血。企业自创立至2008 年,其内部管理层相对比较稳定,但是从2008 年开始企业的管理高层就一直在变动,公司第一大股东与董事长产生变动。2010 年,国内另一同行企业受让第一大股东持有的公司股权,该企业董事长继任了X 股份公司的总裁,并且从2011 年开始又持续的担任X 董事长职位。

对于上市企业来讲,一旦管理层变更,继任的管理者势必要承担前任管理者的责任。但是客观来讲,大部分继任管理者都不愿意承担前任管理者的责任,而这也就出现了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即通过盈余管理来推卸前任管理者的责任,避免自身的经营业绩受到前任管理者遗留责任的影响。而在这一方面,X 之所以会出现盈余管理,其中也包含这样的动机。X 一直以来虽然发展稳定,但是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不良资产,而大部分继任管理者也都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对这些不良资产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处理,以此来降低不良资产对企业后续经营的消极影响。而且从X 管理层变更的几次年度报表中可以看到,在企业股权转让阶段,X 的年度报表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从亏损到转亏为盈,这充分说明了企业出现过盈余管理的行为,也正是因为盈余管理手段才使得企业能够从财务数据波动回归到财务数据平稳状态。

四、X 股份有限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企业往往根据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选择不同的方式对利润做出调节,通常情况下,企业在经济上行时会通过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在经济下行时利用伪造交易的形式做出盈余管理。

(一)调节减值准备

系统来看X 的盈余管理行为能够清楚的发现,X 所采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调节减值准备。例如在2011 年,企业大幅度的对固定资产进行了减值处理,从而让企业当期的经营利润大幅度的下降。在年度报告中X 予以的解释是,由于当期经营过程中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了企业资产出现减值。而且在管理费用、投资费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下滑,所以如果不深究其内在因素,单从财务报表的表面数据上来看,貌似合理。但是如果细究X 的减值准备调节行为可以发现,X 由于投资出现亏损,所以停止了投资并对未摊销资本进行全额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客观来讲,这不符合摊销的一般规律。而且X 的调节减值准备不仅仅是当期调节,还存在延期调节的现象,例如在2014 年内年初出现的亏损,在年初的季度报表中给出的解释是对某项资金计提了减值准备,但是这项减值并不是在当期计提的,而是在年末计提的。所以单就盈余管理行为来讲,虽然X 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达到了盈余管理的效果,不过大部分行为都不符合企业当期发展的实际情况,所以盈余管理行为的合法性需要深究。

(二)增加收入

X 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本质上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收入。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的大背景下,X 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大,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对智能技术开发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给X的整体发展带来了非常明显的冲击。所以X 等过增加收入的盈余管理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的财务报表更加华丽,这样一方面能够给投资人与投资决策的信心,同时也能够为X 获得上市资格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事实上,X 通过增加收入的行为也确实获得了公开募股的资格。具体来讲,X 增加收入的盈余管理行为主要包括调整财务报表、增加客户交易信息等行为,这些行为确实为X 提供了较为积极的财务数据,但是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X 通过增加收入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已经背离了企业诚信经营的理念,这自然就给企业的运营,特别是企业上市的稳定性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隐患。

(三)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金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调查显示,X 在2012-2014 年间存在通过大范围收购来实现企业整体利润增长的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表现在X 在多个领域都创设了子公司,其中就包括了金亚智能、致家视游网络、鹰眼时代等,而且这些子公司几乎辐射到了智能技术开发等诸多环节,从表面上来看确实符合X 基本的发展规划。因为X 本身作为智能领域的领先企业,尝试横向扩张,收购与智能技术开发相关的其他企业以扩充自身的业务体系,拓宽业务范围对于X 来讲是正常的。而且通过与这些子公司进行频繁的交易和资金转换,X 明显实现了共同投资管理的现象。但是这其中也明显存在消极的地方就是X 这种盈余管理行为并不属于合法合规的范畴内,换言之,X 收购子公司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违背了相关法律的合法准则,虽然企业整体发展态势是处于不断扩张的状态,而且盈余管理的效果也极为明显,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

五、结论

综上所述,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对于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真实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我国证券市场中会存在一些企业为了获取利益进行盈余调整。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势必会触踏法律底线,企业需要在盈余管理方面谨慎考虑。

猜你喜欢

证券市场盈余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2020年《证券市场导报》选题指引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海内外证券市场数据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海内外证券市场数据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