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砚山县蚕桑产业建议和措施
2019-12-09昌继玲
昌继玲
(砚山县经济作物工作站,云南砚山663100)
种桑养蚕具有投资短、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砚山县有良好的发展蚕桑产业的条件,但历经20余年,一直未得到长足的发展。为做大做强砚山县蚕桑产业,现将其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措施报道如下:
1 砚山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1.1 桑园现状
截止2018年12月,砚山县有桑园面积709.3 hm2,其中包括2017-2018年新建桑园376 hm2(平远镇差黑片区269.3 hm2,阿舍阿文寨片区106.7 hm2)。除2017-2018年新栽桑面积,原有333.3 hm2桑园中高产桑园约53.33 hm2,中产桑园约133.33 hm2,低产桑园100 hm2,丢荒弃管26.67 hm2,挖除改种约33.33 hm2。桑园主要分布在阿舍、平远、稼依、干河、八嘎、维摩6个乡(镇)。原有种植品种主要有农桑14、农桑12、强桑1号3个,新建桑园种植品种除以上3个品种外,又新增了桂桑优2号、特优2号,目前新桑园长势良好,2018年下半年已试养蚕4批。
1.2 从业人员及蚕桑企业现状
砚山县2018年有蚕桑养殖户215户人,技术人员10人,其中砚山县芳源公司技术员5人,平远沧田桑海公司4人,县农科局在职在编人员1人。
砚山县共有蚕桑企业2家,分别是砚山县芳源茧丝绸贸易有限公司,平远镇沧田桑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砚山县芳源茧丝绸贸易有限公司2008年进驻砚山县,多年来一直在砚山县从事蚕桑生产经营,蚕桑种养殖技术指导,因为资金有限,发展受限,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经营十分困难。平远镇沧田桑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2017年底由砚山翔平高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苏州丝立方集团下属的云南丝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平远镇木瓜铺烤烟合作社三方共同出资成立,公司目前主要负责砚山县平远镇、阿舍寨376 hm2新建桑园的种植、管理,以及后续桑蚕养殖、蚕茧收购、加工等,旨在通过平远镇丝绸小镇项目建设,将该片区建设成为砚山县蚕桑种养殖核心示范区,带动全县、全州蚕桑产业的发展。
1.3 养殖基础设施现状
至2018年底,砚山县共有小蚕共育面积1000 m2,全年小蚕共育量1250张蚕种;有大蚕室110间共5800 m2;有省力化蚕台2000套;芳源公司有场地面积500 m2;收烘站1个,有茧灶4眼,季收烘能力50 t。目前,平远镇沧田桑海公司小蚕共育室、蚕茧收购点正在建设中,面积2.67 hm2。
1.4 近2年蚕桑生产现状
1.4.1 2017年生产情况
2017年砚山县春蚕、夏蚕、正秋、晚秋蚕共养殖蚕种1405张,其中春蚕420张、夏蚕476张、正秋蚕356张、晚秋蚕153张。鲜茧生产、销售情况:全年春、夏、正秋、晚秋4季鲜茧产量共计48.17 t,平均收购价45.46元/kg,生产总值218.98万元。全年小蚕共育张数共计589张,共育率41.03%。使用方格簇共计1323张。
1.4.2 2018年生产情况
2018年砚山县春蚕、夏蚕、正秋、晚秋蚕共养殖蚕种1587张,其中春蚕338张,夏蚕428张,正秋蚕467张,晚秋蚕354张。全年春、夏、正秋、晚秋4季鲜茧产量共计72.5 t,平均收购价49.45元/kg,生产总值358.51万元。全年小蚕共育张数共计1279张,共育率41.03%。使用方格簇共计1398张。
1.4.3 养殖品种
养殖品种以前主要以菁松×皓月正反交种为主,近2年来,企业逐步引入云抗1号、两广2号、华康2号、华康3号,2018年引入云夏3×云夏4、秋华×平302个品种试养殖。
2 砚山县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蚕桑产业基础薄弱,未形成产业优势
蚕桑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有自己独特的行业特点。砚山县发展蚕桑产业以来,未形成统一的产业规划,大部分处于分散零星种植状态,给技术服务及推广带来较大困难,企业服务成本增加。有部分相对集中的基地也由于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2 蚕桑企业科技力量较弱
蚕桑产业与传统农业产业不同,分别涉及种植技术及养殖技术2个方面。现有蚕桑企业由于技术力量支持不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现有技术人员老龄化,企业不重视、缺少资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导致种养管理跟不上,与蚕桑产业的新技术发展脱节,张种产值和桑产值都相当低,蚕农失去了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2.3 主管部门科技服务力度不够
目前,砚山县农科局无蚕桑种养殖专业人才为全县提供技术支持,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多年未引进,原有的也面临退休,目前县经作站只有1个非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县蚕桑工作,无业务用车,在产业规划、项目支持方面没有能力进行科学论证,项目投资收效甚微,没有体现应有的价值。无资金和技术力量从事蚕桑种植、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导致蚕农种养水平不高。
2.4 桑园综合利用率低
桑园综合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桑园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砚山县目前桑园综合利用率不高,桑园几乎不套种、套养,桑产出率低,养殖季节一过,从头年12月到次年3月,桑园都是闲置,土地利用率低下;蚕沙除少部分堆沤做肥料外,都是随意丢弃,伐条都是用做烧火柴,没有充分把蚕沙和伐条利用价值深挖,没有让这些养殖副产品产生高附加值。
3 砚山县蚕桑产业发展建议
3.1 成立蚕桑技术推广站,对全县蚕桑发展进行整体规划与指导
建议设立蚕桑技术推广站,作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县蚕桑发展进行整体规划与指导,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同时引进蚕桑专业人才,加强科技培训,因目前砚山县蚕桑产业实施地多为偏远村寨,建议配备业务用车,以便开展产业工作。
3.2 扶持蚕桑科技企业
在砚山县扶持一家蚕桑科技企业,让真正有发展潜力的蚕桑科技企业发展壮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承认科技服务的价值,安排产业发展资金,通过各种方式购买科技服务,让蚕农得到应有的科技服务,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2016年,云南省全面放开蚕茧收购权限,让蚕茧流通真正进入市场。这一举措让蚕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但同时也给蚕桑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蚕茧交易放开后,很多依靠蚕茧收购权获利的蚕桑企业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对蚕农的科技扶持和资金扶持将得不到收益保证,导致蚕桑企业放弃投入,只成为一个产品收购商。蚕农没有了科技服务,对产业发展更是失去信心。所以通过购买科技服务,扶持蚕桑科技服务企业的发展是解决蚕桑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3.3 大力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建设高标准蚕桑基地
在具备蚕桑发展条件的乡(镇),通过科学论证,统一规划,大力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建设一批高标准的蚕桑基地,使其成为全县蚕桑产业的示范样板基地。
蚕桑基地建设由于有其特殊的行业特点,对农药的使用品种及时期有特殊规定,所以必须走集中发展,统一规划的道路。在有条件的乡(镇),通过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对规划区域的集体土地进行集中流转治理,村民按土地面积定期分红,同时参与蚕桑生产管理。通过这一举措,可避免零星种植导致的各种问题。
3.4 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全面推广桑园套种、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
目前砚山县桑园建设种植密度多为1.8~2.1万株/hm2,密度较大,不方便套种,为增加桑园综合产出率,应逐步在今后的新桑园建设中,降低种植密度,方便冬季及早春季套种蔬菜、马铃薯等作物,增加产出率,解决蚕茧价格下滑造成的毁桑行为。
目前砚山县当地没有蚕桑加工企业,产业链短,蚕沙、桑枝等养蚕副产品未利用起来,没有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政府应支持企业,按照“多元开发”、“综合经营”的思路,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开发,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砚山县蚕桑产业改变只生产原料,逐步向加工原料等后续产业发展,使蚕桑生产由单一的初加工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增加龙头企业的发展实力和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