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业机械深耕的利与弊

2019-12-09白云刚

云南农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耕作杂草根系

白云刚

(文山市卧龙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文山663000)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打破了以往传统农业以农家肥为主、秸秆还田为辅的有机物循环模式。经测算施入土壤中的化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只占其施入量的30%~40%,其余部分固定于土壤中,还有一部分经挥发、分解、渗漏淋溶迁移出土壤。日积月累固定于土壤中的化肥将原有土壤结构破坏,进而导致土壤板结、透气度较差。这样不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导致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温度、空气环境发生变化,相互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通过对土壤进行机械化深耕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土壤的质量决定了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景,好的土壤能够培育出质量上等的农产品,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传统的耕作模式,不能耕到土壤深层,长期以来在土壤深处形成了较为坚固的犁底层,而这一层土壤的蓄水能力十分差,不利于土壤的长久利用,这些问题需要在农业技术上进行一定的优化。

而伴随农业科技的进步,近年来,机械化深耕技术得到大力地推广应用,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质量,使土壤的营养更加均衡,更加具有活动力。同时还能改善生态结构,促进农业耕作的可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但操作不当,也会产生负面作用。

一、土地常年不深耕的危害

(一)影响扎根

由于耕作层比较浅,作物播种上去以后,根系扎不下去,导致苗弱、苗黄的情况出现。

(二)病虫害增多

不深耕的地块,土传病害或者是地下害虫的为害会增多,因为土壤是它们越冬繁殖的场所,不深耕的情况下,病菌和虫卵会越积越多。

(三)草害严重

在同样的环境下,杂草的生存相比农作物来说更容易,所以常年不深耕的土地,作物生长受影响,而杂草受影响则不大,因此会出现杂草盖过作物的情况。

(四)保墒性差

常年不深耕的土地,土壤通气性差,水肥吸收能力差,保墒性差,导致作物吸收不到充足的水肥,生长自然会受影响。

二、实行机械深耕的优点

(一)减少病、虫、草害,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作物种植过程中,一些经土壤传播的病害或者虫害,会在土壤浅层中繁殖生存。作物收获后,及时对土壤进行深耕,这些位于浅层的病菌或者虫卵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会被翻到深层中,氧气缺乏,会因缺氧而死亡。同时土壤深耕后,泥土上下翻耕,使土壤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也能达到减少病虫害的目的;草害和病虫害类似,田间作物生长过程中,会有很多杂草,杂草成熟后,会有草籽产生,而这些草籽掉落在土壤中。等到适宜的条件,长出来继续为害,深耕后,草籽被翻到深层的土壤中,由于深度过深,一些杂草很难突破土壤,起到控制杂草的效果。因此,通过机械深耕可降低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量,减轻这些产品给土壤带来的负担。

(二)增加土壤通气性,蓄水保墒

常年不深耕的土壤,农作物耕层厚度一般为10~15 cm,会变板结,土壤在板结的情况下,通透性降低,不利于种子或者根系的呼吸,影响根系生长,同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传输也会受阻。采用机械深耕后,耕作深度达21~26 cm,板结的土壤变得疏松, 通气性增加,土壤的活性相对会增加,所含的有机质得到有效分解。对比观察土壤含水率较不深耕地块可相应提高2%~3%,因而能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和保肥、供肥能力,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利于秸秆还田,减少施肥量

实施秸秆还田后,虽然有很大的好处,但也有一定的弊端,病虫害增多、土壤不实等。而经过深耕以后,秸秆被翻入深层处。一方面减少了病虫的为害,另外,还加快了秸秆的腐烂速度。而茎秆中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给下茬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提高了土壤肥力,进而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

(四)满足作物生长耕作深度,促进生长

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耕作深度。以小麦为例,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 土层,其中0~20 cm 土层的根系占总量的60%~70%;20~40 cm 土层内的根系占20%~30%;40 cm 以上土层内的根系仅占10%。高产小麦的耕作深度一般应大于20 cm。普通的畜力犁耕地、小型拖拉机带单铧或双铧犁耕地耕作深度仅能达到12~16 cm,长此以往,土壤耕作层厚度降低,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时的要求,影响产量。而机械深耕作业深度可达21~26 cm,能够满足作物生长耕作深度,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实现增产。

三、机械深耕的缺点

1.由于深耕对土壤翻动大,能量消耗高,对作业机械要求自然也高,作业成本相应增加。

2.过度深耕将犁底层的坚硬生土翻到表层,致使耕层土壤性能短期内反而下降,但深松则无此缺点。

3.机械深耕对拖拉机动力要求非常高,对作业地块也有一定要求。对山区陡坡地,面积较小地块,无机耕路地区大型拖拉机无法耕作。

四、机械深耕应注意事项

1. 土壤深耕深度,20~30 cm 即可,根据作物品种具体确定。玉米深耕要求23~27 cm;大豆深耕20~22 cm;甘薯深耕22~30 cm;油菜深耕20~30 cm;水稻最佳深度20 cm;烤烟深耕15~17 cm,另起垄20~30 cm;小麦深耕20~25 cm;花生深耕20~30 cm。

2.土壤深耕频率一般为2—3 年1次,也可根据土壤的情况具体决定。

3.土壤深耕一般选择在上茬作物收获后进行,也有选择在下茬作物播种前进行。

4.土壤深耕后需要进行旋耕,而旋耕过后,建议适当压实。

五、小结

我国人口众多,可耕种的土地资源有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产量,是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对土壤深耕作业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通过深耕作业优化土壤结构,实现营养成分的均衡,有利于农业土壤的长久利用,达到高产目的。尽管在机械深耕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只要使用者提高认识,合理规范的进行深耕,就能为农业产业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耕作杂草根系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拔杂草
雅安市:织密根治欠薪“根系网”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保护性耕作是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