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阳县蚕桑产业现状与分析

2019-12-09范永慧王永生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蚕农蚕茧桑园

范永慧,王永生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01)

元阳县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地方,发展蚕桑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元阳县栽桑养蚕发展始于2012年,为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的机遇,元阳县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桑树种植,把蚕桑产业作为培育新的半山区及高山区农业产业和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首选项目。蚕桑发展分布于该县的大坪乡、逢春岭乡、小新街乡、上新城乡、嘎娘乡、新街镇、沙拉托乡7个乡(镇)。近些年来,元阳县蚕桑产业发展形势严峻,笔者在分析元阳县蚕桑产业现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巩固稳定元阳县蚕桑产业的对策。

1 元阳县蚕桑产业现状

蚕桑产业是云南省传统特色产业之一,具有2 000多年的历史,因具有“滇缎”、“永昌绸”、“赵州丝”的美誉而名扬四海。元阳县把蚕桑产业作为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示范产业,2012-2013年发展蚕桑约267 hm2,到2014年发展达到333.3余hm2,蚕户400多户,养蚕近2 000张。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转移,挖桑毁桑现象严重,到了2017年剩余桑地130 hm2左右,蚕户不到200户,饲养蚕张数不足1 000张,蚕桑发展仅分布于逢春岭乡和小新街乡,蚕桑产业发展严重受阻,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元阳县蚕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桑园管理粗放,有的乡(镇)桑树直接弃管,桑园效益低下。一些蚕农一直抱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只求产出,不重视桑园的管理,即不重视桑树树形养成、肥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导致桑园产叶量低、质量差。在蚕茧生产中,蚕茧质量意识淡薄,投入跟不上需求,蚕茧单产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

(2)机械化程度低,种桑养蚕仍然用原始生产工具(如簸箕、蚕台等),人力运输桑叶,劳动强度大。桑园立地条件差,分布分散,离蚕室较远,多分布于交通不便利的坡上和坡脚下,给农户采叶和运输蚕叶带来不便,劳动生产率和产业效益得不到提高。

(3)蚕桑综合利用意识淡薄,重视度不够,副产物开发利用覆盖面几乎为零,蚕桑附加值得不到体现,整体效益得不到提高。

(4)蚕户养蚕人员多为当地少数民族,技术员服务指导语言沟通上有困难;蚕户零星分散,加之交通条件限制,技术员不能每天对蚕农进行指导,蚕户对养蚕技术接受不全面[1~3]。

2 元阳县蚕桑产业衰退的原因

2.1 政府干预、盲目决策

目前,各地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栽桑养蚕这一项目常被广大农民偏爱和选择,而政府如何科学决策,正确引导,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要任务,但还是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是对现代蚕桑产业认识不足,盲目上马,以致于出现了“栽了毁,毁了又栽”的局面。

2.2 蚕茧价格市场波动较大,影响蚕桑业可持续发展

蚕茧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在市场供过于求时,蚕茧价格偏低,挫伤蚕农积极性,桑园普遍投入不足、管理松懈,甚至出现了弃桑毁桑现象,造成蚕桑经济效益低下。

2.3 补贴政策针对性、方向性不明确

由于发展蚕桑产业时,政府配套相应的扶持补贴,部分蚕户享受到大部分补贴后,就挖桑发展其它农作物。另外,发展蚕桑时政府承诺的相关补贴等优惠政策迟迟没有完全兑现,部分养蚕户情绪化,挖桑种粮,冲击了蚕桑产业发展。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工价日益上涨,农村大量的有一定文化素质的青壮年转移到其它产业或外出打工,使蚕桑的主要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文化知识等迅速发生了变化。养蚕人员多为妇女、儿童、老人,老弱幼文化程度偏低,科技意识不强,从而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大打折扣,增加了蚕业技术推广难度。

3 建议与措施

3.1 切实加强政府领导,为蚕业发展创造优惠的政策条件

在政策上给予优惠,资金上给予扶持,蚕茧价格卖价偏低时,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将蚕业发展与当地退耕还林、精准扶贫等农业项目相结合,列项扶持,统筹管理。

3.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蚕茧品质

蚕业要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努力降低劳动生产成本,在提高蚕茧品质上下功夫。加强蚕农的科技培训,把技术送到蚕农家里,解决蚕农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推广优良品种,不断开辟新桑园。办好示范点,每村都要培养自己的蚕桑示范点,点上出经验,面上见成效[4]。

3.3 培育蚕桑专业户和重点户

重点培育以蚕桑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专业户和重点户,提高其养蚕技术水平,加强桑园树形与肥培管理、桑树病虫害与蚕病综合防治,综合提升蚕茧产、质量,促进蚕农增收。此外,以专业户和重点户为示范,加强高产桑园建设、标准化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育、熟蚕于方格蔟上蔟等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省力化、新技术、新机具,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蚕户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3.4 因地制宜提高蚕桑产业综合利用

加快桑叶茶、桑枝食用菌、桑枝木耳、蚕沙、蚕蛹等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展桑园间作套种(土豆、花生、板蓝根)、养殖畜禽等(鸡、鸭、鹅),规划建立桑果兼用桑园实现综合经营和循环利用,多途径提高桑园产值与蚕农收入,投入一定财力、物力、人力有计划地开发一些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的项目,将促进蚕桑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生产竞争力就会增强,生产更能稳定发展[5]。

3.5 统一思想坚定产业发展信心

政府扶持部门与科技服务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对元阳县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地位与机遇的认识,充分肯定蚕桑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养蚕户消极的思想状态上做出积极向上的正确引导,坚定养蚕户对蚕桑产业发展的信心[6]。

猜你喜欢

蚕农蚕茧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蚕茧与飞蝶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躲雨
卖蚕茧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