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近代东北地区汉族移民来源及其贡献

2019-12-09孙春日

关键词:东北地区汉族东北

杜 有,孙春日

(1.延边大学 党委宣传部,吉林 延吉 133002;2.延边大学 人文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清政府掌控政权之后,为了保护其“龙兴之地”防止汉人与蒙古人对其区域渔猎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破坏,清政府对东北地区实行了封禁政策,严厉的封禁使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缓慢。虽然清政府不断地向东北地区“遣戍”犯人,但并没有形成规模。此后,由于日、俄的不断入侵,清政府为了巩固边疆的国防解除了对东北的封禁,推行了“移民实边”的政策,吸引来了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近代以后,由于自然灾害和政府政策的改变,大批关内的汉族移民不断迁入东北。移民的迁入不仅巩固了国防,而且使东北的大片荒地得到了更好的开发。汉族移民将关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东北,使东北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近代以来,关内的汉族移民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开发和建设了东北边疆,使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一度改变了东北落后的面貌,使东北社会逐渐地走向现代化行列。

一、东北地区汉族移民的来源

(一)“遣戍”到东北地区的汉族移民

“遣戍”是指封建社会对犯人的一种惩罚措施和手段,到了元代演变成为了一种制度。元英宗时该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大元通制》明确规定:“将南方的流放人员发配到辽阳迤北之地,将北方的流放之人发配到南方湖广之乡。”这里提到的辽阳迤北之地,指的就是当时的辽阳行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东北地区。另外,《元史·刑法二》也记载:“诸流远囚徒,惟女直、高丽二族流湖广,余并流奴儿干及取海青之地。”从此种意义上讲,将流放之人遣戍到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了一种制度,不仅仅是惩罚的措施和手段。到了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和维护统治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遣戍”制度。清统治者在入关之前,曾多次派兵深入明朝边境及内地的山东、山西、直隶等地,掠去百余万人口,带回盛京为奴,入关以后又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遣戍制度,并以此来惩戒和处罚反抗者及触犯刑律者,并将其遣戍到东北边疆(1)李兴盛:《东北流人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页。。

《清史稿·刑法二》中记载:“明之充军,义主实边,不尽与流刑相比附。清初裁撤边卫,而仍沿充军之名……然名为充军,到配并不入营差操,第于每月朔望检点,实与流犯无异……。”(2)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5页。

从上述还可以看出清代仍有大批触犯刑律或者其他人员被遣戍到东北。如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山东王伦起义失败,参与者皆被遣戍东北。“至现在审讯之一千三百七十二犯,其中如尚有曾受贼人伪官及其头目,并随贼拘捕伤人者,自当讯明正法,不可姑息。其曾经供贼役使及打仗时徒手随行者,然无抗拒情形,亦当严切讯明,仍量其轻重,分发伊犁及吉林、黑龙江等处,给兵丁为奴,并烟瘴地方安插”(3)《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5-1987年版,第986页。,这些被遣戍的山东人基本上都是汉族。此外,由于律法的严苛,有些入朝为官的仕子,尤其是汉族的仕子,偶尔说几句公道话,就会被权臣抓住把柄,谪戍流徙,其犯人家属也均被发配到东北地区。如:

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诏陈言略曰:上孜孜图治,求言诏屡下,而迟回观望者,皆以从事言事诸臣,一经惩创,则流徙永锢,相率以言路为戒耳。臣以欲开言路,宜先宽言官为罚,如流徙谏臣:李呈祥、季开生、魏瑁、李祵、张鸣骏等,皆与恩诏。(4)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57页。

这里提到的季开生、郝浴、张鸣骏等都是迁移而来的汉族移民。康熙五十年(1711年)山东的张景龙等五十余人,因迫于饥寒,抢夺食物,本“俱拟即行正法”,后从宽免死,发往黑龙江、宁古塔等处充当水手。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规定:

发遣犯人,俱发三姓(5)三姓是指吉林将军辖区北部,今黑龙江东北部地区。地方。雍正十三年(1735年)再次重申规定:“嗣后发遣人犯有应发宁古塔等处着,皆改发三姓地方,给予八旗一千兵丁为奴。”(6)[清]乾隆官修:《清朝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页。

乾隆二十一年(1756)在山东德州拿获妖言人刘德照,其人妄言灾祸,诓诱乡愚,从宽免死,发往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嘉庆十四年(1809年)侍郎广兴在山东审办控案,任意威吓,婪索赃银,数至累万,嘉庆帝亲加廷讯,最后处以绞刑,其子蕴秀发往吉林充当苦差。这些被遣戍到东北的山东人几乎都是汉族。据三姓档案统计,遣戍东北各地为奴的人犯数量,从乾隆元年到嘉庆十二年,这七十二年间三姓地方累计发遣赏奴二千六百二十八名,以小窥大,从三姓一地的遣戍犯人看整个东北地区的全部,我们不难估计其汉族遣戍这里的数量。据统计,在康乾年间被遣戍到东北地区的就有四五万人,加上家属和随从足有十几万之众。(7)佟冬:《中国东北史》(第5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114页。清代诗人丁介曾有《出塞诗》写道:

万里关河竟渺茫,沙场一去鬓如霜。

贺兰山外笳声动,鸭绿江头草色黄。

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

君王倘恤边庭苦,早赐金鸡下白狼。

该诗形象地写出了当时遣戍人数之多,以及他们在东北塞外生活的苦寒。诗中提到的 “南国佳人”“中原名士”多是汉族人口。这些被遣戍的流人之所以数量众多,其主要原因是清朝实行“缘坐”之法,“一人犯法,祸灭九族”,有的时候甚至是要牵连邻居。

从遣戍的分布区域来看,清政府最初是将犯人遣戍到今辽宁省的沈阳、尚阳堡等地,后来是将犯人遣戍到今吉林省的乌喇、珲春等地,最后是将犯人遣戍到了今黑龙江省江城、齐齐哈尔等地。从遣戍的犯人数量上看,清前期要多于清后期。到了清朝后期,由于社会矛盾加剧,内忧外困,统治者也不得不放松对社会上各种罪犯的惩治。“遣戍”制度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再加上资本主义刑法的传入,加之实边的需求以及山东、河南移民的涌入,“遣戍”制度基本上处于废止状态。

(二)“移民实边”到东北地区的汉族移民

19世纪中后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闭关锁国,西方列强们便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沙俄逐渐对东北地区展开了侵略。面对沙俄的不断侵略,清政府指示吉林将军铭安与前往办事边防事宜的吴大瀓“妥筹一切事宜”,其中包括招民垦荒事宜。(8)《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5-1987年版,第591页。光绪七年(1881年)清政府对吴大瀓委以重任,所有三姓、宁古塔、珲春防务都责成吴大瀓督办,并将各处屯垦事宜妥为筹办。(9)辽宁省档案馆编:《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汉文档案选编》,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页。吴大瀓非常重视移民事宜,提出了“移民实边”的主张,并在吉林地区进行实施。光绪六年(1880年),为了响应吴大瀓“移民实边”的主张,御史英俊上书奏折曰:

吉林、黑龙江地居边隅,界连外国。而黑龙江所属呼兰、巴彦苏苏等处与外洋仅一河之隔,河名黑阴,其东南为呼兰河夹流之会。呼兰河之北,黑阴河之西,闻有荒场,高埠平坦,连长数百里,与外国相去百数十里不等,向无兵民镇居。兹当慎重之时,请旨饬下黑龙江将军,速即密查地界情形是否属实,应如何作未雨绸缪之备,妥速密奏。且此处地方辽阔,或专招旗丁垦荒,或自愿迁居者拨给他地亩若干,轻赋缓税,势必蚁聚,既可防边防不测,并可免膏腴久弃。(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军机处录副奏折,屯垦耕作9553卷81号御史英俊奏折呼兰等处请饬垦荒由。

该道奏疏显然是已经把“移民实边”视为防止沙俄和发展东北地区的良策。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翰林院编修朱一新就是代表之一,他还对“移民实边”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建议:

吉林精华在伯都纳,黑龙江精华在呼兰,应使山东之民缴价于官,承垦若干晌,数年后乃令升科,东省筹款甚难,此则官民两利。(11)席浴福等:《皇朝政典类纂》(第19卷),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第526页。

吴大瀓督办在吉林地区督办防务期间,移民实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吉林地区的人口和土地开垦数量得到了显著增加。以珲春地区为例,《吉林通志》记载:

光绪十一年(1882年)珲春三岔口居民有600多户,到光绪十七年(1891年)仅仅不到十年的时间,珲春三岔口居民达到1403户,10043丁口。整个珲春地区新增加垦民4410户,19940丁口。(12)[清]长顺修等:《吉林通志》卷28,食货志·户口,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504页。吴大瀓自己也曾骄傲地说:昔日“六十里中无人烟,膏腴一片空弃捐”,而现在已经成为了“朝出耦耕锄便,从此垦辟相蝉联,鸡犬家家相毗连”的新气象。(13)[清]吴大瀓:《皇华纪程》,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313页。

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宣统元年(1909年)仅一年多的时间里,东北中部的吉林地区移民垦荒便进入了一个高潮。其中较为典型的额穆县(今蛟河县)、珲春县、吉林县等处均有大量的移民进行垦荒和劳作。到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见到了移民所带来的好处,于是便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密山县设立招垦局,开始大量招收移民。招垦局还为移民提供路费,对从事耕种的移民每人分田地4-5垧,并给予一定的资助。随着清政府对东北地区的解禁和 “移民实边”政策的深入推进,东北地区的移民数量日益增多。据《满洲旅行记》记载:

由奉天入兴京(今辽宁新宾县),道上见一山东车,妇女拥坐其上,其小儿啼哭,侧卧辗转,弟挽于前,兄推于后,老妪依仗,少女相扶,踉踉跄跄,不可名状……逐对连群,惨声憾野。有行于通化者,有行于怀仁(今辽宁省恒仁县)者,有行于海龙城者,有行于朝阳镇者,肩背相望焉。(14)[日]小越平隆:《满洲旅行记》,克齐译,上海:上海广智书局,1902年版,第34页。

另有诗云:“昔转天下粟,辽东常苦饥。今开沈阳田,谷运关以西。民力莫教驰,地力莫教遗。筹边无善策,农战相维持。”(15)李兴盛:《东北流人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由此可见,“移民实边”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据统计,东北地区的人口(不包括黑龙江地区)1871年330万人,1881年455万人,1891年517万人,(16)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1908年1445万人,1909年1550万人,1910年1683万人。(17)民国36年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印:《东北经济小丛书·人文地理》,北京:京华印书局,1948年版,第19页。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在近代历史中是很罕见的。移民的增加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边疆的巩固做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也有效地遏制了列强侵略东北的野心和图谋。

(三)“闯关东”到东北地区的汉族移民

“闯关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移民现象。其移民是自发行为,迁徙的主体民族为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的汉族群体,其迁往的主要区域就是东北地区。究其迁徙原因正如何廉所说:“内地人民之迁徙赴东三省者,皆由于移民原籍之驱使及东三省之吸引力使然。”

清朝末年由于关内的自然灾害以及东北封禁的解除,关内移民便大量地涌入东北地区。清人徐宗亮曾用“趋之若鹜”来形容关内移民,尤其是直隶和山东的移民大量迁徙东北。另据《申报》记录,山东的客船从辽河进入东北的一天就有37艘之多,每艘客船约有200余人,仅营口码头一天就有8000余移民进入,其它码头涌入的移民也是源源不绝。《盛京时报》也有记录:“直鲁难民抵长春者非常拥挤每届满铁列车抵达车站,只见长春驿上摩肩接踵,万头攒动,着青蓝衣短棉袄,身肩行李,扶老携幼。”

由此可见,东北的全面解禁揭开了汉族移民“闯关东”的序幕。据户部清册统计信息记录,咸丰元年(1850年)辽宁奉天地区有人口258.2万人,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奉天地区人口数已达到471万人。(18)数据来源:葛剑雄,候杨方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人口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孙乃民:《吉林通史》(第3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8页;范立君,肖光辉:《清代奉天地区移民与农业近代化》,《农业考古》2014年第6期。同治九年(1870年)时,东北呼兰地区汉族人口达10万人,(19)[美]何炳隶:《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89页。到光绪七年(1870年)时,该地迁入汉族移民已达到20多万户,到宣统三年(1911年),黑龙江地区全省人口数已达到300多万人。(20)数据来源:中东铁路局商业部编:《黑龙江》,汤而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55-156页;《黑龙江行省公署档案》黑龙江档案馆藏,1911年,21-2-40第40、47、67页;熊映梧:《中国人口》(黑龙江分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56页对该内容有所论述。东北地区的这些人口中,除少数为土著居民外,大部分居民是移民和移民的后裔。

民国以后,移民进入东北地区的速度势如泉涌。以吉林省为例,1923年迁入移民仅有19万人,1927年至1929年每年都在30万人以上,平均每年至少有10万人在吉林省地区定居。(21)赵中孚:《近世东三省研究论文集》,台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从数据上看,吉林省人口增长最多的是洮南府所属各县(白城地区),1907年为159170人,1931年为818313人,增加了66万人,增加了1.4倍;其次是东边道,即通化和浑江所属各县,在1907-1931年间人口增加65.2万人;延边地区各县(不含珲春),在1907-1931年间人口增加34.8万人。(22)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1999年版,第80页。另据赵中浮统计,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九一八事变前的20多年间,东北三省总人口从1440万人增至2995万人,增加人口超过1500万人,(23)赵中孚:《近世东三省研究论文集》,台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这些人口大多是“闯关东”的汉族移民。

上述的汉族移民,通过这几种途径迁徙到东北之后,或从事耕种、或放山(采参)、或淘金、或伐木、或筑路、或潜心治学、著书立说,积极传播中原文化,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边疆巩固及民族融合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东北地区汉族移民的贡献

清初的东北由于明清战争的破坏,到处荆棘满地、荒无人烟。近代以来,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东北边疆以后,他们泪洒冰天,雪沃寒土,依靠东北地区丰富的资源,凭借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为东北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东北地区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发展。

(一)在经济方面的贡献

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资源物产丰富,各种山蔬野蔌,都堪称佳品。但由于边疆地区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体,主要从事渔猎和牧业,对农耕不够重视。同时由于当时耕作技术原始,耕作方法单一,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粮食产量很低。汉族移民迁入后,他们带来了关内先进的耕作技术和耕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长期以来简单的生产结构和耕作方式。这就使东北地区的农业种植品种不断增加,如豆类、小麦、水稻、、旱稻、玉米、高粱等。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绥化北满渔牧之乡,一变而为农产之地。据俄罗斯学者尼可来夫调查,“北满一区,每年生产农产物六千二百万吨”。东北地区的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土地肥沃,初种无需肥料,且产量很高。尤其是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加迅猛,大豆之产额,居世界第一,扬眉吐气,大豆的品质之佳,为世界所称道。东北地区也因此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

东北农作物的耕种面积随着移民人口的迅速增加而大幅增加,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粮食单位产量和总收货量也不断上涨,到民国初年在东北已基本形成了几个主要粮食产区,如松花江以西的松嫩平原一带有克山、海伦等产粮县,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东北的粮食产量迅速提高,从“清末时期主要农产品年产量共约800万吨,增加到1928年的1830万吨、1929年的1840万吨、1930年的1910万吨”。关内移民的披荆斩棘、广开地利才使近代东北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正如吴希庸先生所讲:“此为三千万勤勉之中国人辛苦劳作之成果”(24)吴希庸:《近代东北移民史略》,《东北集刊》1941年第2期。。

移民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工业的兴起。东北工业发展最快的是农产品加工业。伴随着关内移民的大量迁入,东北地区得到了开垦,荒地变成了良田,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粮食产量也迅速提高,与此同时农场品加工业也随之兴起,榨油业、面粉业、酿酒业很快发展成为了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尤其是榨油业和酿酒业几乎遍布东北的各城镇和乡村。据统计,东北地区从1919年至1931年新设立的榨油厂有337家,1912年至1931年新增的酿酒厂有423家。(25)数据来源:(日)满铁经济调查会编印:《满洲油坊现势》,第1页;东北三省经济史学会、抚顺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东北地区资本主义发展史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近代东北工业普遍起步较晚,规模不是很大,但是行业较齐全。在关内移民的推动下,东北工业不断地兴起和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壮大了民族资本实力,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抵制作用。

正如日本人的记载:“旅行满洲各处,其与目相接着,皆山东店,为山东省移民所开设者也”。山东人富于团结力,“商人互相援急,恰如一大公司,其各商店则似支店,互相交流商品,以资流通。而金钱上犹能通融自在,故虽有起而与之争者,奈山东人制胜之机关备具,终不足以制之也。满洲人及俄罗斯商人固无论矣,即德国人之精于商者,亦退避三舍,不能与山东人抗衡,是以山东人在满洲西伯利亚一带经济上之优势,足以凌驾一切”(26)[日]小越平隆:《满洲旅行记》,克齐译,上海:上海广智书局,1902年版,第34页。。

因此可以说,关内移民是近代东北农业和工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贡献之大,不可磨灭。

(二)在军事方面的贡献

东北地处边疆地区,与俄罗斯、朝鲜相接壤,而隔海与日本为邻,尤其是近代面对沙俄的侵略,边务就成为贯穿有清一代的突出问题,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东北地区的汉族移民做出了极大贡献。

俄日是近代以来中国东北最大的威胁者。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使边疆危机日益加深。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双方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俄国将中国东北南部权益转让给日本,俄国势力在东北日益萎缩。与此同时,日本还在计划实施移民计划,企图在解决国内人口过剩问题的同时在东北站稳脚跟,以图大规模侵略中国。这期间,朝鲜的移民也越江而至。早在康熙年间朝鲜移民就频频越江开垦,“长白山南北区域,虽在奉旨封禁之列,奈守边之吏鞭长莫及,其潜移越垦者防不胜防”(27)[清]张凤台:《长白汇征录》,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24页。。光绪年间,清政府对朝鲜移民越江垦殖加以管理,默认了其越垦的现状。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本侵占了朝鲜,并试图吞并中国东北,妄图实现移朝鲜人于东北,再将日本人移往朝鲜的计划,严重威胁了东北边防安全。据1931年《东北年鉴》统计:居住在东北的日本侨民“凡二十四万,合以韩民人数则有八十三万余人,据民国二十年之调查,乃已超过一百万人以上”(28)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东北年鉴》,长春: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1931年版,第1308页。。

咸丰十年(1860年),为了防止沙俄南下,巩固中俄边境的安全,清政府对东北地区进行局部解禁,并准许一部分汉族移民迁往哈尔滨以北地区,以巩固北疆。光绪四年(1878年),在吉林将军铭安奏请清政府的各种改革方案中,有两条对移民实边有较大的影响:“凡官有之土地给予民间时,无论汉人满人,一律待遇,汉人妇女,亦可向关外移植”(29)中国社会学社:《中国人口问题》,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版,第147页。这放宽了对关内移民的条件。光绪三十年(1904年),东北全部解禁。中东铁路修建前,北满地区只有齐齐哈尔、呼兰、宁古塔三个地方招垦移民,其它地区还是一片荒凉,仅有游牧部落居住。中东铁路完工为移民实边提供了便利条件,移民开始大规模北上,充实边疆。

20世纪20年代,面对蜂拥而来的移民,东北当局对移民的优惠政策有增无减。例如:1925年,为了能够给移民提供一定的帮助,张作霖在天津设立移民局,同年,为积极倡导移民,交通部在《京奉、京绥两路发售移民减价票规则》中规定“凡移民及其家属乘车,票价均较定章减至十分之四五。至孩童年在十二岁以下者,及移民本身随带之农具,均予一律免收车费”(30)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1912-1927),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656页。。

综上可知,大批移民的到来充实了东北边防,巩固了边疆,达到了移民实边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俄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扩张。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遏制了朝鲜人和日本人在满蒙发展的步伐。更值得一提的是,以移民为主组成的各种抗战队伍,多次与日、俄侵略者作战,保卫东北家园。例如,韩登举在甲午战争之际,在黑龙江海城抗击日军,其后又多次与俄罗斯交战,为抵抗外来侵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之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东北地区汉族移民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在文化方面的贡献

东北地区一向“苦寒”,恶劣的气候环境外加清政府的长期封禁,致使东北地区开发得比较晚,因此文化也很落后。移民的迁入改变了这种状况,移民将中原文化带到了东北,对东北地区文化的创建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汉族移民迁移到东北地区后,面对东北当地的文化程度低的现象以及自身生存的需要,便有一部分人选择教书授徒,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是辽东的郝浴和陈梦雷。据《铁岭县志》记载,郝浴到铁岭之后,建立“银冈书院”,招徒讲学,开设诗书礼乐等课程,使铁岭文化渐开,士之向学。据《闽侯县志》记载,陈梦蕾在沈阳讲学,各类达官显贵,诸侯公卿家子弟均前往拜师学习,可谓是门庭若市。此外,还有一些汉人被当地的官府聘请为书院的书生,据《八旗文经》记载,朱履中曾经在吉林乌喇等地主讲“白山书院”,王兴存在齐齐哈尔等地主讲“经义书屋”等,这些使吉林“彬彬弦诵,文教日兴”,齐齐哈尔“始有弦歌之声”。

汉族移民不仅讲学授徒,使东北文教逐渐兴起,汉族移民在出关时携带的各类书籍,也为东北地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杨宾在《柳边纪略》中描写到:宁古塔书籍最少,日常所能见到之书籍,惟余父有《史记》《五经》《昭明文选》《汉书》《李太白全集》;周长卿有《盛京通志》《字汇》;呀思哈妈、车尔汉阿妈有《纪事本末》和《皇明通纪纂》,这些书籍虽然极为平常,在内地十分常见,但在宁古塔却十分稀少,被视为瑰宝,为人所重视。由此可见,汉族移民携带的书籍为东北地区的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更值得称颂的是,汉族移民在教书工作之余,或长歌当哭、或登山临水、或访问故友、或凭吊古迹,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录了下来,从而创造了许多诗歌和学术著作。他们的诗歌高度反映了东北的现实,其内容悲壮幽怨,有着与盛唐边塞诗不同的特点。其中,较为典型的诗文集有吴兆骞的《秋笳集》和《归来草堂尺牍》、陈梦蕾的《松鹤山房诗文集》等。他们的学术作品,记录了东北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民族民俗、山川物产等,为我们今天进行历史、文化及民族、民俗研究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其中,较为典型的学术著作有方拱乾的《宁古塔志》、杨宾的《柳边纪略》、董国祥的《铁岭县志》等。

汉族移民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教育和书籍传播方面,对东北地区医学、药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的发展和传播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世人与后人的颂扬。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互相学习,少数民族也相继接受了较为先进的汉族文化,而这个过程中,汉族也吸收了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并融合少数民族文化成分的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文化。

(四)在民族交融方面的贡献

东北是满族的发祥之地。满族可以称得上是土著民族,满族人口在东北也是占有相当数量的,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有描述:“凡各村庄,满洲人居者多”,这说明了当时东北地区满族人口的数量。由于汉族人口的迁入,经过数世而后,子孙繁衍交融日繁,到了近代以后形成了以满汉为主体各民族共同杂居的局面。各民族共同生活,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间的融合与团结。

汉人杨越,被当时巴海将军尊为座上宾,礼之为师,军中诸事也常请其商议。其妻范氏节日出门,“诸镇将妻女若望见之,争相邀过其庐,扶居南炕中,割鸡豚举酒为寿。有邀而不得者,则以为耻”(31)该诗句在杨宾:《大飘先生杂文残稿·范孺人传》中有记载。。杨越病卒归葬时,“土汉送者,哭声填路”,甚至许多年后还“悲思之”。这反映了满汉民族关系的融洽。当地土著人民饮食之俗“沾染汉习”。《吉林外纪》载:宁古塔地方人民“尚纯实,耕作之余,尤好射猎。近年汉字事件日增,竞谈文墨”。足证汉人传播汉族文化对东北地方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甚至东北当地人也认为:近来“日向和暖,大异曩时”,是汉人到来的结果。在汉人影响当地人的同时,汉人也受当地人影响。吴桭臣云:“久沉异域,语言习俗,渐染边风”,反映出民族文化融合的向心力。至道咸年间,民族融合更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法国传教士嚣克所说:“满洲境内无一村镇非汉化,实与中国本部各行省无异也”。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描写到:汉人各居东西两门之外,余家在东门外,有茅屋数椽,庭院宽旷。周围皆木墙,沿街留一柴门。近窗牖处,俱栽花树。余地种瓜菜。家家如此。因无买处,必须自种。后因吴三桂造逆,调兵一空。令汉人俱徙入城中。余家因移住西门口。内有东西大街,人于此开店贸易。从此人烟稠密,货物客商,络绎不绝,居然有华夏风景。(32)[清]吴振臣:《宁古塔纪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这些都有利地证明了汉族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繁荣发挥的作用以及为民族融合所做出的贡献。此外,大量的汉族移民与当地的少数民族通婚,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与团结。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数以万计的汉族移民迁入到东北后,与当地各族人民一道,披荆斩棘,经过辛勤的劳作与经营,使荒凉的东北变成了繁华昌盛之地。在此过程中,他们有的因饥寒交迫,卒于征途;有的忍辱含垢,葬于异域;有的为除弊政,犯颜直谏;有的当外国侵略者入侵时勇于荷戈而战。他们为开发东北保卫边疆所做出的牺牲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正如谢国桢先生所言:吾国先民,流徙东北,与当地的兄弟民族共同努力,苦心经营,煞费了无限的心血,由榛莽的地带,渐渐变成繁盛的区域,实则非一朝一夕所为,所可想象而能办到的。(33)谢国桢:《清初东北流人考》,《谢国桢文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75页。因此我们说,汉族移民的贡献和影响是值得我们后人永远称颂和追忆的,汉族移民在逆境开拓和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教材。新时代的我们不应该忘记先辈的功绩和奉献,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先辈的革命精神,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汉族东北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东北地区高校越野滑雪体育课程的开设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大东北的春节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