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019-12-08陈旭刘爽
陈旭 刘爽
摘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重视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文章结合施工實践,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一、混凝土结构特性
混凝土结构在当前建筑工程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极强的耐火性能、抗腐蚀性、整体性、可塑性等优势。整体性主要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与特点,浇筑成为整体性结构。可塑性表明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关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几何结构形式等的科学设计。再加上混凝土原材料获取方便、整体造价较低,能有效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这就使得混凝土技术在工程领域应用极为广泛。
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配制技术要点
混凝土具有与水混合后获得流动性,水分蒸发后获得一定承载力和硬度等的特点,该材料作为建筑工程原材料之一,配置工作本身涉及的环节和技术要点较多。从整体上来看,要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有关部门在混凝土原料选择环节需要开始关注,施工单位应该在原料选购期间加大对材料检查的力度,混凝土配制涉及的粗细骨料、水泥成分等都要按照工程建筑实际要求进行严格的对比检测。为保证监测结果更具参考性和科学性,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将材料送至专业的实验室进行化验,再根据检测结果制订符合建筑工程要求的混凝土配置比例。此外,混凝土配制中,需在材料选择和比例控制方面加以注意,各种材料的投放顺序和振捣力度也应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施工。建筑施工单位在大量配制混凝土前可以先混合配制一部分混凝土,待完全晾干后检测其硬度等各项参数是否符合建筑工程标准,保证配置比例的正确性。
(二)拌和技术
通常情况下,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后,要进行混凝土拌和作业,技术人员要合理控制拌和时间,确保混凝土拌和的均匀性。一般情况下,冬季混凝土拌和作业需要控制在3分钟以内,其他季节混凝土拌和时间约2分钟。
(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其关键技术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浇筑的规范性,避免混凝土拌合料出现分层与离析等现象。在混凝土卸料的高度需要控制在2米以下。竖向混凝土结构拌合物浇筑过程中,其高度需要控制在3米以内,在浇筑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具体要求,配合串筒、溜管等下料浇筑方式。
(2)如果是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浇筑,为保障浇筑的整体质量,在浇筑之前,需要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填充厚5~10厘米的水泥砂浆。在浇筑的过程中,需结合浇筑的高度等要求,做好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等的控制,必要情况下要对混凝土配合比等加以调整与优化。
(3)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实时观测模板、支架、钢筋等的具体情况,避免出现变形、位移等情况。一旦出现这些问题,要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对相关的位移与变形等情况加以必要的修正以后,方可继续开始混凝土的浇筑作业。
(4)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柱与墙体连接位置,梁、板的浇筑过程中,如果浇筑控制不当,极易出现混凝土裂缝。因此,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首先进行柱与墙壁的浇筑,当浇筑结束1小时以后,再次进行浇筑,这种浇筑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5)梁、板浇筑要保持连续性与同步性,如果梁的高度在1米以上,往往选用单独浇筑的方式。
(四)混凝土振捣
以斜面分层布料的分析为例,在相同的坡度下,使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一次性浇筑完工,借助插入式振捣设备确保振捣的均匀性,能够显著提高振捣施工的效果。为了确保混凝土振捣连续作业,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状况,在每个混凝土泵摆放区域加设四台以上的插入式振捣设备,分别放置在斜面中点、跛脚方位以及出料方位,从而确保混凝土振捣作业结束之后能够形成符合规定的运行坡度。此外,在混凝土凝固初期,施工人员需要落实反复振捣,这样能够最大限度规避混凝土收缩变化过程中而带来的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在混凝土二次浇筑凝固后,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拆除构件侧模,并在拆模结束之后对模板实施刷油处理,从而为后续混凝土的浇筑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养护
养护工作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最终环节,混凝土质量会因为养护方法、养护时间等因素造成影响。目前常见的养护方式是洒水覆盖,促使混凝土结构能够一直保持湿润,进而降低内外部之间的温差,最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防止裂缝现象的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还要注重养护时间,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和使用掺合料的混凝土而言,冬季养护时间应在28天左右,并使用保温材料进行保湿和保温,从而确保混凝土质量。
(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在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首先应当对混凝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合理比例的配制,而技术人员则负责对不同配比的混凝土材料开展抗裂性能的对比试验,结合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的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提高施工技术方案的合理性。施工人员还应当结合试验结果严格落实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制工作,按照相关规定流程进行操作,从根本上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实际状况在混凝土材料中适当加入一些添加剂与配筋,配筋的合理使用能够显著增强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性能,并提高混凝土结构整体的强度,而添加剂的使用则能够始终将混凝土的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形变控制到合理范围之内,避免裂缝的出现,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妍丽,李德锋.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6(4):164,167.
作者简介: 陈旭,刘爽,河南尚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