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地下水资源管理评价分析的认识

2019-12-08燕青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55期
关键词:水资源资源管理资源

摘要:地下水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对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对于合理利用研究区域的地下水资源,提高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水平及其水资源的持久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关键问题;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

一、引言

地下水是陆地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地下水对缓解城市用水问题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同时由于对地下水开采缺乏科学的管理,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地质问题。如何对地下水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成为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这要求对地下水资源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应用的措施。因此,建立地下水信息分析与管理系统成为地下水管理部门迫在眉睫的需求。

二、地下水资源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存活的必要条件,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地下水具有重要的存在意义。

首先,从宏观来看,地下水在运动的过程中,经过了下渗、冲刷等各类流程,同时与地下的元素相互融合,使单纯的地表水变成了一种复杂的地下水质,在物理上和化学上有一定的存在性,对科学家研究地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地表水与地下水两者的水位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地下水位的动态决定着地表水位的变化。水资源在工业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能量,以及生命的基础保障。地下水为植物的生长、地表的维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能量功能。

三、地下水资源的特性及分布特点

地下水资源是可再生的。由于与现代水循环系统相结合,地下水资源的再生规模巨大,约占世界总湖泊的1/4。如此大量的循环水不仅影响地表水,还解释了地下水资源的再现性。同时,地下水资源也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地下水资源的两个特征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恢复缓慢,则难以参与现代水循环系统,这是其不可再生的特征。地下水资源是水系统本身的一部分。如果地下水资源减少,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整个水系统,并对整个循环系统造成破坏。

由于受水文,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影响,中国南北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其一,地下水资源的储存和径流以及该地区降水的影响;其二,平原地区的降水量高于山区。

四、当前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一)地下水污染严重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迅速增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虽然在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城市相继建立了污水处理厂,但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所限,治理和处理污染能力及污水处理效率较低,一些工矿企业任意排放废水,造成地下水污染。渭河、沣河、皂河局部地段已检出有毒指标,不同程度地渗入到浅层地下水中,使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個别地区,由于深层与浅层地下水混合开采,已导致深层地下水也受到一定污染。

(二)水环境问题突显

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及其赋存介质间固有的生成—赋存—运动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了破坏,对原有的水环境产生了影响,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以及地裂缝等问题。

五、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评价重要意义

近几年,地下水资源问题越发明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相关政策也对保护地下水资源做出了明确要求。我国在保护地下水资源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也形成了相关的地下水超采治理方案,初步形成了地下水保护管理的相关法制体系。在中央政策支持下,我国水利部门在地下水资源保护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管理手段,解决地下水开发利用问题,提高了对地下水超采综合整治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提高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效率,我国水利部门无论是从法律、法规制订,强化行政管理手段,还是技术优化创新等方面,都采取了相关措施。尽管如此,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总体水平依然不高,存在诸多环节亟待改善。尤其是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可以定量评价的标准体系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对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水平无法实现客观正确的认知与评价,使得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与不规范性。所以,必须建立可以定量的、标准的评价体系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对各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相关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进一步提高地下水资源管理水平。

六、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评价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动态、管理水平等进行全面、正确、客观认识而设立的辅助评估技术体系。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不但能够为水利主管部门开展地下水资源管理,通过形成自我监督体系及时地发现与改进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使得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而且能够扩大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监督范围,形成有效的工作指导。所以在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评价体系过程中,应当充分、全面考虑现阶段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实际需,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与地下水变化客观规律,在充分认识评价工作重要意义基础上制订出可以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全面反映的评价体系。就目前总体情况而言,在构建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评价体系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关键问题。

(一)模型技术

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发挥其价值,要做好资源开发利用分析,通常采用蒙特卡罗法,即统计模拟法。此方法集成了多个科学技术,比如计算机技术,在概率统计问题的处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蒙特卡罗法运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随机数,通过对随机数进行分析,能够解决部分开发利用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具体实践中,利用模型技术,构建地下水模拟模型以及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其中,地下水模拟模型的应用,能够模拟水量以及水质,为开采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依据,不仅缓解了水资源问题,而且推动着社会持续发展。地下水模拟模型的运用,可掌握地下含水层的实际情况,比如结构状态等,经过综合分析、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以及地下水资源数学模型,实现水位变化的精准预测和评价,同时掌握溶质浓度的变化情况,保证预报的科学性,为地下水资源开发,提供高质量数据信息支持。除此之外,构建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可实现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等的高效管理。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开发利用工作实际需要,进行模型的构建。

(二)GIS技术

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GIS技术。GIS技术是基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实现对信息的采集和储存以及管理等,满足地理学的应用范畴。在实际应用中,GIS技术为自然资源调查以及环境保护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获得了不错的效益。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应用GIS技术,可提升资源动态预测效果,能够为地下水资源模拟以及资源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除此之外,应用GIS技术能够对地下水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展全面调查分析,并且进行动态监测,为资源开发和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帮助。

七、结语

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地下水资源是天然水的组成要素,科学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效益是很明显的,然而,对地下水资源无节制的开采会导致严重问题。所以,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规划是关键的。但是少采或者不采,仅仅是权宜之计,要从更多角度去改善、去发掘,从而让地下水资源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郁金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低碳世界,2017.

[2]王阳.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评价关键问题讨论[J].低建材与装饰,2018.

[3]雷鸣.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评价关键问题讨论[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7(3):4-6.

作者简介: 燕青,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猜你喜欢

水资源资源管理资源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