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

2019-12-08付安奇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管理系

营销界 2019年51期
关键词:成本会计价格经营

■付安奇(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管理系)

一、引言

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竞争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企业带来更多市场空间和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市场挑战和市场竞争环境。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必须要在成本管理和经济效益方面树立自身的竞争力,要从生产经营的细节中优化对成本的控制和提高企业员工经济效益创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其他方面的综合实力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责任成本会计是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改革的可行路径,尤其是通过责任成本会计,可以有效的将企业划分为多个责任中心,并调动各责任中心责任履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企业实施全面成本控制和企业经济效益表现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管理氛围,上行下效,从而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树立成本控制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与强化提供源动力。

二、责任成本会计理论概述

(一)责任成本会计的概念

责任成本会计是在责任会计概念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从效益最大化视角出发的责任会计工作。它特指的是在经济责任制下,特定的责任中心所产生的耗费。换言之,在责任会计将企业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对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济业务进行规划与控制的基础上,对每一个责任中心的成本损耗进行衡量和评价,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实现企业成本损耗价值挖掘的最大化。

(二)责任成本会计的内容

责任成本会计的内容就是对企业内部具有独立经济权利交付的部门,即责任中心的成本损耗实施核算处理等会计操作,从而让这些责任中心能够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任务。通常情况下,企业责任中心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都需要经过财务部和管理层的双重审核,并且在经营发展方面,责任中心要明确各岗位的经营责任,并根据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水平做出合理的评价和奖惩。

(三)责任成本会计与传统会计间的区别

责任成本会计与传统会计不同之处在于责任成本会计的经济原则是可控性原则,即强调责任中心负责人对于生产运营成本要承担必要责任,而传统会计遵循的经济原则是合理合法,即以受益人为成本控制责任人。这种区别更树立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权威性,同时也更有效的明确了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责任人,有效的落实了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提高责任。与此同时,核算目的和归集对象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异。从核算目的来讲,责任成本会计的核算就是为了对责任中心的业绩进行核算,即在衡量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水平时将成本与盈利有机结合,衡量的是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而传统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了计算并控制产品的成本,对于效益的重视程度不高。从归集对象上来看,责任成本会计的归集对象是责任中心,以责任中心为整体,而传统会计的归集对象是成本核算或产品核算。

三、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一)责任成本会计的SUB 模式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企业受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日益明显,责任成本会计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所以一些先进的责任成本会计应用模式也在国内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例如海尔集团的SUB模式。这种SUB模式简言之就是通过损益表的操作程序来精准定位企业员工的日常投入、费用以及产品的相关信息,从而针对每一员工或者是责任中心实施成本控制,将责任成本控制覆盖到企业内部上下,实施成本的统一管理,将采购、营销、结算等环节的成本责任落实到个人,以便于提高企业内部责任成本意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从海尔集团SUB模式的效果来看,SUB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明确了员工的成本和经营责任,采取外部强制手段实现了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的高度统一,而且最主要的是这种模式切实的满足了责任中心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是在满足岗位和职能履行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的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动态化发展特性。

(二)责任成本会计的账户设置

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主要面对的是损益类和负债类账户,损益类账户通过一定经营周期内的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之间的对比来反映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而负债类账户则是用于反映企业负债、资产等项目的变动和结存情况。而在当前企业责任成本会计的应用过程中,会将不同责任中心的费用统一详细记录在可控成本账户上,并且立足于成本责任控制,将可控成本账户的各项费用细化到产品成本费用账户中,然后进行统计,并根据可控成本账户对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益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结合评价结果对相应的责任中心进行整改和优化。

四、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问题

(一)存在不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

从我国企业责任成本会计应用的宏观视角来看,大部分企业责任成本会计都是以总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方式作为企业责任成本和绩效的参考标准。所谓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责任中心之间所提供产品或劳务产生的结算价格,内部转移价格的作用在于可以有效的分离其他责任中心的影响,确保责任中心的经营成果完全是建立在责任中心自身工作绩效的基础上。这也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落实对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确保一目了然的找到责任中心责任成本会计应用的实际问题。客观来讲,企业总部所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虽然是建立在一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而且能够为企业责任成本会计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不得不否认的是,企业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适配性并不高,而这也就意味着责任中心之间的相互交易难度会大大增加,而且缺少客观标准会使得责任中心忽视部分需要承担的费用,进而导致责任中心之间交易成本的提高,严重影响了责任中心经营效益的表现,使得责任中心经营效益数据失真。

(二)缺少有效的权责统一机制

想要发挥责任成本会计对企业经营效益提高的潜在作用,企业必须要切实的在内部制定明确的、严谨的权责责任制,以明文形式陈列各责任中心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合理限制责任范围,以便于更好的实现责任中心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就现阶段而言,纵观大部分企业的责任成本会计体系,虽然有责任中心,虽然责任中心也都在潜在的按照管理层构建的责任成本会计体系履行经营责任,但是真正将各责任成本会计权责责任制度明确融入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企业少之又少。大部分企业都在采用一种“心照不宣”的方式来实施责任成本会计。然而客观来讲,这种缺少明确的权责统一机制的“隐性”责任成本会计应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给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带来潜在的隐患,因为各责任中心责任不明确,很容易导致责任中心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即便是企业设有内部转移价格试图来明确责任中心的责任归属,但是在没有明文制度的情况下,企业管理权威性会逐渐下降,进而形同虚设,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落实效果也会大大折扣。而且在“隐性”的责任成本会计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部分员工工作量与其工作责任、工作报酬之间严重不匹配的现象,在企业内部形成消极的工作氛围,这也是当前企业实施责任成本会计的潜在风险。

(三)缺少健全的绩效考评体系

责任成本会计的价值和作用在于通过划分责任中心来明确各职能机构的经济责任归属,以此奠定企业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想要调动各责任中心履行自身经济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需要有良好的绩效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作为辅助,以便于从责任中心内在动力到外在压力来维护责任成本会计的权威,发挥责任成本会计的作用与价值。但是目前纵观我国企业责任成本会计实施的整体情况会发现,虽然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划分责任中心,但是却明显缺少健全的绩效考评体系。尤其是评价指标相对单一,各责任中心的员工人数明显超出企业实际所需,责任分摊不到位,加之企业没有明确权责责任制,企业自然很难对责任中心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五、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发展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

制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对于企业实施责任成本会计来讲至关重要,但是客观来讲,企业想要结合市场价格确定科学的内部转移价格并非易事。所以企业必须要针对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实施四个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内部转移价格的科学性。首先是全局性原则,即内部转移价格需要结合企业的总利益关系进行确定,要从全局出发力求责任中心与企业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是公平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要符合企业全局,并且设立公平、公开的价格标准,防止部分责任中心因价格而造成直接的经营效益损失。而要实施公平性原则还需要自主性原则进行辅助,即企业的内部转移价格需要得到所有责任中心的一致认同,并且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要有所有责任中心共同参与下最终确定。最后就是重要性原则,不同企业对于内部转移价格的实际需求不同,而且基于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对象繁杂,所以想要完全进行定价,工程量巨大,成本损耗过多,可以明确区分价高量大、频繁损耗的对象以及价低量小、不常损耗的对象,区分之后,对于前者科学计量,对后者简易定价。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真正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明确科学的内部转移价格。

(二)实施岗位责任制度

要实施责任成本会计就必须要有对应的岗位权责责任制度与其相匹配,并作为责任中心经济责任落实的参考标准。企业实施岗位权责责任制,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进一步明确和维护企业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因为责任成本会计的实施,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且短时间的责任成本会计实施也难以看到经济效益的提升效果。而要在长远的责任成本会计实施过程中,保证各责任中心都能够按照经济责任规划履行自身的经济责任就必须要切实的强化责任中心对经济责任的认知,所以在责任成本会计实施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将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规划完全的落实到企业管理制度中,并以明文形式下发给各责任中心,在对责任中心经济责任履行绩效考评时,需要以改经济责任规划为参考依据,评判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履行水平,以便于对责任中心出现的问题找到对应的问题岗位和出现问题的责任人,高效的对企业经营问题进行反应和应对。而且,通过明文制度,对于自身工作量、工作责任和工作报酬有异议的岗位可以直接公开,确保各责任中心的责任、工作以及报酬有机平衡。

(三)健全绩效考评体系

健全的绩效考评体系也是企业责任成本会计落实的根基所在,因为对责任中心进行经营业绩评价不仅仅是企业实施奖惩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责任会计实施的重要目标。所以对于企业而言,首先需要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企业发展的脉络以及对责任成本会计实施的必然要求,然后设计评价的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特别是要针对不同的责任中心实施不同的考评标尺,但是考评标尺必须要由企业各责任中心共同认可,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衡量各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以便于对责任中心的绩效给出最终的结果,判定责任中心经营责任落实情况,并对应的找出存在的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要有有机结合,避免绩效考核过于死板,又过于松懈。

六、结论

综合上述内容来看,责任成本会计相较于传统会计对企业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其不仅需要企业对责任成本会计有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要求企业能够做到在权责责任制落实方面要能够积极的契合企业责任成本会计应用的实际需求。同时,需要企业建立科学、健全的绩效考评体系用以衡量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同时还需要有效的奖惩机制来调动企业各责任中心履行自身经营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只有深化对责任成本会计的应用,优化责任成本会计体系才能够真正的挖掘责任成本会计的潜在价值,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会计价格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管理过程中成本会计应用与发展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价格
价格
价格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