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从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2019-12-08张昊太原理工大学

营销界 2019年51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利益

■张昊(太原理工大学)

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危害

从表面上来看,会计舞弊的行为确实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果我们试想,一个企业难道可以靠做假账来实现长远的利益?不论是从宏观的国家角度而言,还是细化到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这种行为带来的深远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自身的危害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时代中,企业的经营成果往往取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虚假的会计信息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决策者做出正确的管理及科学的决策,虚假的信息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成果及现金流量,也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及企业精神。诚信是企业的生命之源,管理得当的企业必定是以真实的会计信息作为支撑,会计信息不真,这无异于是自毁前程之作,那么企业的文化建设更无从谈起,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企业的信誉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若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伪不管不顾,就等同于丧失了财富与资源,会计信息失真会给企业带来一时的利益,但是企业如果总是依靠虚假的会计信息生存,终究会量变引起质变,导致企业关门。李爽在2012年发表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M]》中,提出了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及对策,通过使用演绎法初步解决了会计信息造假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提出了防范会计信息掺假的方法及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会计信息的办法。美国的Bolgna 在《Fraud auditing and forensic accounting》中指明对财务报告的内容故意掺假甚至是完全改变财务价值,这本身就是一种诈骗,为了得到投资者的信任,违法违规的自行修改企业的数据,从而达到自己谋取利益的目的。

(二)会计信息失真对个人的危害

对会计人员而言:《会计法》明确指出,会计工作者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轻者罚款并处以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处罚,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是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将受到撤职的处分,并取消从事会计相关工作的资格。对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会计报表就是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如果某家企业出现了会计报表造假的现象,原本有投资意向的人也会因此有转变。对于债权人而言,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直接影响到了债权人的利益,有投资没有回报的现象也司空见惯了,或者回报很低的情形也是时有发生的。在一项财政部提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报告》中显示,自21世纪以来上市公司公示的会计信息中,将近八成的人认为不可信,认为会计信息失实是导致做出错误投资的直接原因,而仅仅只有不到5%的人认为可信。会计信息失实不仅危害企业及个人,甚至是整个社会的风气都会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它是行贿贪污等违法行为的必经途径,不法分子通过编造虚假会计报告从中谋取利益,这些或多或少的利益侵蚀了人民的灵魂,并慢慢丧失辨是非的理性,这也和我们社会主义精神建设不相适应甚至是相背离。

(三)会计信息失真对国家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严重的国有产流失,企业提交给地方政府的财务报告是地方及国家预算及制定政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影响国家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宏观把握及管理控制,企业提供报告利润虚增,国家将目标定的过高,就使得计划严重脱离实际,影响下一年度及以后的发展,影响国家经济平稳发展。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个优秀的企业势必要做到诚实守信,会计信息真实与否是鉴别企业是否诚信的重要依据,企业只有做到了会计信息资料的完整与真实,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企业信誉是社会对企业信任的体现。同样的,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也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形象,这样的企业绝不可以称为管理得当的企业,自上而下的企业信誉都要打折,从企业高层的管理领导能力再到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都难以被社会所信服,都是需要我们去探究的。

(一)外部惩治力度不够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与国家政策准则密不可分,如果外部的监管范围及力度不够,那么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就始终没有一把量度精确的尺,这就体现出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保持科学严谨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让企业出现的问题有法可依。而早在1992年出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显然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完善与不适应。

从现实角度来讲,国家对企业的监管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经常委派会计师事务所核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在注册会计师这只队伍中,不乏出现一些素质与能力相背离的人,细思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为了完成业绩或是获取利益,常常被迫的服从委托方的要求,为其出示掺假的证明,甚至是完全虚构的报告。

(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公司会计从业的门槛较低,导致会计人员的素质各不相同,会计人员不仅专业知识的匮乏,同时自身极度缺乏职业道德,这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核算是会计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实际操作中不免会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减值及预算,这些因素导致会计人员需要做出判断及估量,但是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各不相同,一些专业知识不过硬的会计人员即便是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做账,但因其水平有限,仍然避免不了出现错账、错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一些会计人员不思进取,进入企业便觉得一劳永逸,没有进一步的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对一些国家新修改新出台的法规法则也不去参考吸纳,导致专业素质越来越落后,在会计工作时仍沿用旧的制度,不免出现差错,进而导致会计信息失实。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关系,经营者为了维持良好的企业信誉及自身的利益,常常违法违规操作,钻了会计制度及准则不完善的空档,投机倒把,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社会的不良风气,企业会计人员禁不住利益的诱惑,违反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制作掺假的财务报告、虚增利润等一系列的乱纪行为。这股不良之风愈演愈烈,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企业各方,还影响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政府的管理管控。

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治理及对策

(一)加强从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水平

从一定意义上讲,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及发展潜力,首先企业的数据是基于从业人员、公司员工整理的。公司没有对会计人员、公司员工进行严格的把关,会计人员有意或者无意的做错账,业务没有处理得当,这就是因为在会计人员的选择上没有进行充分的考核,而且没有进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道德的培育,就会导致一些专业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不免做错账。

(二)完善及发展企业管理体制

公司的管理体制是一种类似与中央集权制的体制,公司董事作为公司的高层的管理人员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将董事会束之高阁,将这一机构架空,并且为了追求所谓的利益最大化,防止其他企业平均利润高于自身的利益,股东“授意”会计工作人员虚报收入,对国家政策不管不顾,提前确认收入,伪造结算清单,编造会计报表,以至于最终事情败露。这足以说明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企业主体内部如果没有完善管理,无异于是“无本之木”。主体内部制度完备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前提,高层管理人员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这对关系,也会致使内部管理缺失,影响企业的发展。

对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本文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因为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不是近期才出现的,这种充满复杂性的问题本身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我们决不可轻视这一问题,不可以想当然的认为该问题的解决很简单,本来也就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们有十分的信心去解决当前的问题,从外部的监督监管,政策的制定到内部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再到会计人员的管理及继续教育学习,层层递进,缺一不可,只有牢牢的把握这些方面,那么解决会计失真的问题便指日可待了。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利益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