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协调配合的经济学思考

2019-12-08林培培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营销界 2019年51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宏观调控调控

■林培培(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一、前言

宏观调控是政府以间接的方式对经济进行调节监控,微观调控是市场以直接的方式对经济进行自发地调控,如何使两者更加完美地协调配合,各在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为此,我们国家一直在探索、实践,对于市场和政府在经济调节中所处的位置一直在调整,力求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通过对我国关于计划和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历程、关于计划和市场结合的不断优化历程,总结出一些启示以及面对一些潜在问题的措施,进而对未来政府和市场关系优化进一步进行展望。

二、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及对计划和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

(一)对市场作用的认识

市场常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具有很强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好地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主要体现在价格机制上,由市场决定价格,但是在决定的过程中,需要有政府的精准监管。市场使生产资料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中得到有效配置,物尽其用、人尽其用,生产的效率才可以达到最大。

(二)对政府作用的认识

政府常常被称作“看得见的手”具有引导性、弥补性、约束性。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离不开政府的监管与宏观调控。因此政府应该在经济发展中起引导、弥补、约束作用。

(三)对计划和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

对于计划和市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计划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前几乎完全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忽略了市场的作用,通常认为计划经济只能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所服务,市场经济只能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所服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一个社会制度体系中无法共存,更别提相辅相成。对于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先是党的十四大、其次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完成了一次次质的飞跃。

三、两者关系的优化历程以及出现的相关问题

(一)两者关系的优化历程

在没有对计划与市场进行深入认识、没有进行改革开放时,我国的经济体制一直以来都是由政府进行全方位调控的计划经济,由于忽略市场的作用,使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了官方确定的经济体制,并且摒弃了纯粹计划经济。经济制度是纯粹的计划经济时,完全忽略了市场的作用,导致资源在全社会不能有效配置。计划经济在主位,市场经济在次位的经济制度时期,提出了市场的部分作用,对政府的作用进行了限制。经济制度是使政府在微观调控中的作用有所减少时期,提出了增加市场在微观调控中的作用,缩小政府在微观调控中的作用。之后的经济制度提出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政府调节市场应该采取间接的宏观调控手段。再之后的经济制度提出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关键决定性作用,政府市场两者的关系在一次次博弈中得到优化,使得两者的结合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市场失灵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价格决定上,市场可以决定、调节市场价格,但是市场决定市场价格是具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了一定限度时,它便无法决定和调节价格,这种情况便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会引起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经济危机。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时,如果结合不当,很有可能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从而引起经济的病态发展。

(三)政府越界

政府与市场关系最优的状态是政府构建一个保护膜,起到监管市场、保障市场健康运营的作用,市场在这个保护膜内自发地调节着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一种政府的间接作用,市场的一种直接作用。但如果政府的职能不仅局限在宏观调控上的间接调控内,而是被无限或者不当的放大,忽略或者不当的缩小市场在微观调控中的作用时便出现了政府的越界,政府的越界同样会使经济病态发展,最好的例子便是美国的大萧条。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

政府应该保障市场可以在资源配置中有效、正确地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市场失灵时,可以快速有效地掌控局面、调节格局、快速遏制经济病态发展。政府可以通过适当正确的方式间接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同样政府也应该精准确定自己的职能范围,做到精准覆盖。政府的越位、错位也会引起经济的病态发展,对此政府应该时刻审视自己的职能。

四、关于政府与市场结合不断优化的启示

(一)国有企业管理中避免政府的直接干预

虽然是国有企业,也应该时刻审视政府在其中的职能,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国有企业应该在经济管理、人力管理、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自主性,政府通过间接的手段进行调节,国有企业经济才可以健康地告诉发展。

(二)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

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实际上也是逐渐注重市场在资源配资中作用的历程。市场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高效的配置,只有正确调整市场的地位,才可以使得社会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质等高效地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间流动,实现最大的生产效率。

(三)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虽然市场具有关键的作用,但是市场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政府可以有效地执行宏观调控职能,时刻监管市场,必要时采取措施调控市场经济。从国家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也可以看出政府的作用对于国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注重政府的间接调控职能,这是优化两者关系的重中之重。

五、展望政府与市场关系新格局

因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所以应该更加注重如何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近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经济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第一、政府精准确定自己进行宏观调控的范围,做到精准覆盖全范围,不出范围。政府应该做到不越位、不错位。第二市场同样也应该精准明确自己进行微观调控的范围,做到精准覆盖全范围不出范围,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完善价格机制,在市场可调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在超出市场可调节的范围内由政府进行调节。第三、始终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性质,这是我们始终应该坚持并且高举的旗帜,国家的各项制度都应该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因此我国也应该坚持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

六、不断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益处

(一)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国一直都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优化好、分配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各方面的发展都逐渐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全面深化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也更应该意识到不断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有利于避免经济病态发展

政府和市场就好像跷跷板上的两个端点,不能偏向于某一个端点,也不能随便找一个点作为平衡点,而是应该通过大量的实践去确定平衡点,跷跷板的平衡就类似于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如果没有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就会导致跷跷板的失衡,跷跷板的失衡就类似于经济的病态发展。因此,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断优化有利于避免经济病态发展。

(三)有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快速、健康发展

精准地确定了政府和市场在经济调节中的位置和职能后,精准地划分了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的范围后,两者的协调配合,相辅相成,相互弥补有利于形成一个健康的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在这样的有益环境中经济才可以沿着正确的轨道高质量、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宏观调控调控
China
如何调控困意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宏观调控“三部曲”
计划经济思维难解医院停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