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打车软件平台的盈利模式研究

2019-12-08谢佳君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19年51期
关键词:乘客司机软件

■谢佳君(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和我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打车困难”也就成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由于乘客数量的不断增多,出租车司机因利益需求而选择性接单,出租车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而乘客需求与出租车司机的信息不相符[12],导致打车困难的问题加剧,与此同时也浪费了大量车辆资源。出租车是我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打车软件改变了传统的打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下引领用户现代化出行,提高了出租车的运营效益,为闲置私家车提供了额外的经济效益,而颇受司机与乘客的欢迎。

二、打车软件的盈利模式分析

打车软件平台价值链的各环节并无利润可寻,自身缺少造血功能,又通过不断的补贴保留客流量,期望打车软件自身实现盈利基本不可能,必须凭借一切外力资源获取自身利益。

(一)客户资源

根据典型打车软件所掌握的客户量按照对于软件的依赖程度以及乘车需求将用户分为了四大类:粉丝级用户、忠实用户、普通用户、尝鲜族。其中粉丝级用户和忠实用户已经对该软件产生了较强认知感,早已肯定并认同打车平台的服务模式,并推荐给朋友,产生一定的网络效应。客户满意程度自然具有广告宣传的效果,而且要比广告更具有可信性和真实性,通过口碑宣传,任然可以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同时打车软件平台可以整合利用现有的客户资源,通过客户资源导出,获得盈利。

(二)支付方式产生的价值增量

打车软件平台在提供补贴的同时,从用户角度出发,使其在无利益损失的情况下进行产品与服务的体验,这类用户通过打车软件平台体验到了软件打车的优势,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感,同时也对移动线上支付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首先,当用户习惯使用软件所提供的付款方式时,腾讯和阿里巴巴会提供相关的附属服务,从而带动移动支付相关的产业,从中获取收益。其次,通过互联网线上支付车费,形成一笔巨大的资金量,资金流动带来相关的价值增量。

(三)地理信息价值

打车软件平台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客户资源以及用户及时的地理定位信息,向政府、交通局以及司机用户端等提供交通路况信息,实现交通的动态化监测。动态化交通信息的收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城市规划与道路交通管理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居民出行,实现信息带来的盈利。如果打车软件平台对客户每次出行的路线加以收集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并整理相关信息进行推送,与相关商家进行合作,将改善客户出行体验作为经营目的,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作为第三方连接桥梁从中获利。

三、打车软件平台现存问题

打车软件作为智能化时代下的产物,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提高了用户出行效率与车辆资源利用率,同时也为更多的车主提供了就业机会,优化了打车行业的服务质量,其发展一直备受政府和大众的重视。但仍有部分问题存在。

(一)软件自身使用局限性

打车软件是智能手机开发出的一款应用,但在我国智能手机的使用多以年轻人为主,他们行为能力较强,能够较快的适应新鲜事物,熟练运用打车软件,而中老年人使用手机软件人数相对少,即使中老年人群使用智能手机,但也会因为个人习惯、年龄限制与操作能力较差,很少使用打车软件叫车。在同时有乘车需求时,年轻人通常会依附软件叫车的优异性,占据一定的优势,致使中老年人的乘车资源被侵占,并且会对该类人群的日常出行造成严重影响。

(二)安全隐患频发

由于该平台对双方用户介入门槛较低,部分地区用户评级监管不到位,引发绑架,抢劫等各类不良事件,给双方用户造成人身伤害与损失。同时,由于在接单的过程中司机必须单击手机操作才可完成,司机接单之后为了更好地确认乘客所在地点,仍要使用手机查看,在驾驶过程中司机不断使用手机,频繁进行操作。这样的违规操作必然会威胁自身与乘客的人身安全,给道路交通问题带来了隐患。

(三)信息泄露

打车软件的支付方式主要通过使用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快捷支付等方式线上付款,且乘客必须提前将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身份证等相关信息与打车软件相互绑定。打车软件的应用广泛,但其信息防护措施还是做的不够全面,给某些不法分子提供了钻了技术的漏洞。他们通过使用专项技术植入恶意程序,致使信息外泄的事情时常发生。信息泄露不仅给用户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威胁用户信息安全,损害乘客权益严重的情况还会涉及到诈骗等问题,造成资金流失。

四、政策建议

(一)企业角度

1.完善软件功能

在出行途中,司机操作软件用户端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如果采取监管手段,造价成本过高,并且在执行难度较大。因此,要想解决该问题应该从软件功能出发。第一,将软件的前置摄像头与软件相链接,软件运行是摄像头自动打开,监控司机行为。第二,在软件中设置速度感应程序,使打车软件在车辆在运行期间处于禁止操作状态,强制保证司乘出行安全。第三,取消各类拓展服务,避免司机在行驶的过程中进行信息筛选,降低危险驾驶系数。

2.推进诚信体系

打车软件的应用与广大群众利益紧密相依,现阶段有部分乘客与司机在软件使用方面出现信用缺失问题,乘客违约未上车却不通知司机,造成司机时间损失;出租车司机为谋取自身利益绕道行驶;乘客拒不付款;司机违约进行拼车问题都是诚信缺失的重要表现。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打车软件社会诚信体系,奖罚分明。通过司乘互评体系,如实记录司机与乘客之间的行为信息,将评价录入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并分别建立存档。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对失信主体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可采取市场禁入制度。诚信信息库是完善违法惩戒机制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进司机与乘客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减少了违法违规行为。

3.加强安全管理

由于市场进入准则较低,打车软件近几年经常会出现抢夺钱财,威胁人身安全的事件,该平台应从用户审核角度出发,将用户信息纳入行业信息化统筹考虑。第一,完善报警设置。打车软件平台应保证用户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发出信号,与警察取得联系。第二,定期进行身份检验,采用身份审核机制,避免黑车混入。第三,打车软件平台应及时清理用户,将信用较低,服务较差的司机淘汰,违约次数较多的乘客规定时间内禁止使用软件。而对于表现良好的用户给予相应的奖励。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运营机制,从而促进打车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政府角度

1.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打车机制,改善打车市场环境,必需通过法律法规的。近几年,打车软件平台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来明确司乘之间的权力和义务,导致移动支付、黑车捞钱、拒载等问题产生的纠纷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政府与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法律条例及有关措施,对打车软件存在问题做出规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制裁、给予处罚,强制性约束用户行为,使市场机制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2.规范市场准入机制和网络支付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介入司机个人信息的审查工作当中,对检举黑车的行为给予适当的奖励,从根本上防止黑车的混入,优化出租车市场。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着手规范软件公司在支付端上的技术安全,大力防范信息泄露问题,规范用户行为,保护乘客的信息安全与财产安全;同时还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因网络支付造成的财产损失,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减少之后的纠纷困扰。

猜你喜欢

乘客司机软件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禅宗软件
画与理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老司机
软件对对碰
老司机
最牛乘客
凭什么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