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2019-12-08李君喜
李君喜
(河北省大厂县农业农村局大厂镇基层服务站 河北廊坊 065300)
胎衣不下在产后奶牛中发病率很高,且会引起奶牛的子宫炎,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受胎率下降以及产后发情时间后移等问题的发生。中医认为胎衣不下是由于奶牛体质不佳,产后无力,产后失血过多,津枯血燥,气虚胞宫收缩无力导致的。
1 病因
1.1 季节因素
据调查,奶牛胎衣不下症的发病率最高可达34%且常发生在夏季,在一些基础设施较差、饲养管理不完善的养殖场,炎热的夏季奶牛并没有很好的防暑降温设备,导致了奶牛的热应激,影响了奶牛的甲状腺机能,致使子宫机能不完全。
1.2 奶牛因素
目前中国的肉用奶牛多为西门塔尔奶牛,其特点是采食量大、肉用性能好,正因如此,饲养西门塔尔奶牛时往往精料量很大,而奶牛的运动跟不上就会导致过度肥胖,脂肪堆积在产道周围,产道就变得狭小,生产时子宫也不能完全收缩。而采食量大会导致胎儿过大,最终生产时表现为难产,加大了胎衣不下的概率。此外双胎牛、早产牛、流产牛以及奶牛年龄过大都易发生胎衣不下。
1.3 人为因素
在饲养管理环节,若奶牛为栓系饲养则易造成奶牛运动量不够,导致肥胖引起胎衣不下。一些散户会将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作为粗饲料饲喂奶牛,如果不及时补充精料和微量元素,则容易造成奶牛的微量元素缺乏,导致体质下降。
2 症状
奶牛在生产后12h 仍没有将胎衣全部排出,有时甚至未见胎衣或只有小部分胎衣悬于阴门处。胎衣不下的奶牛一般伴有排恶臭的紫黑色恶露、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症状。
3 预防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奶牛的情况科学的进行日粮的配比,在满足怀孕奶牛能量需求的前提下,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适度提高适口性,做到奶牛临产前膘情适中,不会导致胎儿过大或奶牛过胖而难产,在生产前给奶牛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坚决杜绝栓系饲养奶牛,要给怀孕奶牛足够大的运动场,严格控制饲养密度,让奶牛生产前有足够量的运动,这样能够促进奶牛的血液循环,同时由于日光的照射,促进了奶牛对钙的吸收。
3.2 产前预防胎衣不下
定期进行阴道检查、子宫检查,及时发现奶牛的生殖道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检查时要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消毒,防止人为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在检查时进入奶牛生殖道,造成阴道炎和子宫内膜炎。定期对奶牛进行疫苗接种,积极预防如布鲁氏杆菌病和结核杆菌病这样以流产、死胎为症状的传染病。
还可以对产前奶牛进行一些处理以降低其发生胎衣不下的风险。如:产前7d 对年龄较大、胎次较高的牛肌肉注射VD3,产前45和15d 分别注射5mL 的亚硒酸钠VE,产前一个月每周注射一次VA、VD 各10mL,这些处理均可以帮助奶牛产后顺利排出胎衣。产后的奶牛也可以通过饲喂酵母红糖汤、麸皮红糖汤等进行体力恢复,产后2h 可以通过补钙的方式对胎衣不下症进行预防。产后奶牛对犊牛进行舔舐也可以促进奶牛的垂体后叶素释放,排出胎衣,对产后牛灌服羊水也和舔舐犊牛有同样的效果。
4 治疗
4.1 药物治疗
可以运用缩宫素、己烯雌酚来加强子宫的收缩,一般缩宫素的用量为50~100IU,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2 次/d。己烯雌酚的用量为15~25mg。也可以用500mL 10%的CaCl2灌注子宫,另在溶液中加入5g 土霉素,也可以防止胎衣不下在子宫中引起的炎症。当胎衣全部排出后还应当再用2d 的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肌肉注射前列腺素2~4mg 可以有效的帮助子宫功能的恢复,促进恶露排出。
中医上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基本理论是活血散瘀、清热理气。可以对产后牛灌服生化汤、补中益气汤等补气养血、温经行滞的药方。
4.2 手术治疗
在运用药物治疗48h 后仍未见胎衣排出的奶牛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即兽医将手通过阴门进入子宫,对胎衣进行剥离。手术前应先对术者的手臂和患牛的阴门进行消毒。但由于牛的胎盘与子宫为多子叶连接,不易剥离,故手术时要动作轻柔,有顺序的进行剥离,防止剥离不彻底造成子宫内剩余部分胎盘而引起炎症。术后应在子宫内部涂抹青链霉素或土霉素等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5 小结
预防胎衣不下的落脚点还应当是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给怀孕奶牛补充充足的蛋白质、钙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同时加强怀孕奶牛的运动量,增强其体质,最大限度的防止生产过程中的难产现象的发生。对胎次高的奶牛应着重观察,产前用合理的手段进行预防。严格执行防疫程序,防止养殖场出现布鲁氏杆菌病和结核病。在发生胎衣不下后,应先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时再手术治疗,进行手术治疗时要进行彻底的消毒,手术过程中不可生拉硬拽,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奶牛子宫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