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区域活动走进孩子心灵
2019-12-06宋梅艳
宋梅艳
摘 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延伸和创新过程,是老师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主题,投放材料,创设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根据自己接受的已有经验,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具,亲自实践,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是对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
关键词 幼儿;区域活动;材料
中图分类号:G616,F2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036-01
怎样的材料更能激发儿童的活动兴趣?我们该怎样利用和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我在教育教学中以“如何让区域活动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为主线,由浅入深地进行实践活动。以下仅谈几点我在工作中的尝试。
一、师生共同投放材料
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小朋友开展的系列活动。材料的丰富性要求围绕每个主题活动设置相关的学习内容,还要从教育内容本身全面有序地投放材料。
(一)材料的安全性和艺术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样,在区域材料的制作、收集和投放上,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小朋友无伤害隐患的可操作材料,制作、投放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还应注意艺术性。例如:收集长短不一的带子、电线,可以吸引小朋友对材料的兴趣。我们在墙上制作动物头,下面布置成小动物的家,让小朋友为小动物装饰门帘(系蝴蝶结),可以训练小朋友的动手能力、欣赏能力。
(二)废旧材料的利用,效果特佳
我在选择材料时特别注意废品利用,平时生活中的许多废旧物品,如:牙膏盒、各种饮料瓶、瓶盖、纸筒、贝壳、商标牌等都是区域活动中的好材料。这些自然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厌,既丰富了操作材料,也节省了开支,同时为小朋友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三)材料的目标性、探究性
材料投放要有目标,例如:贝壳投放在科学区可以让小朋友观察感知贝壳的形状、性能;投放在数学区,可以让小朋友数数、比大小、排序、比多少、操作数的组成与分解;投放在生活区、语言区,小朋友可以过家家玩,可以拼摆各种造型组合起来讲故事,发展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材料要根据小朋友的兴趣投放
区域活动是小朋友的天地,它总在满足小朋友的兴趣需要。我们要及时抓住小朋友的兴趣,趁机投放各种材料以满足小朋友的需求。例如:在数学区投放材料数字筒时,小朋友问东问西:老师这是做什么用的?老师这些纸筒像望远镜……小朋友好像对这些手纸筒非常感兴趣。并趁机在美工区投放了许多手纸筒,紧紧围绕小朋友的兴趣,让小朋友在纸筒上画画、制作喜欢的物品等。
(五)材料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投放
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提供的可操作材料应突出不同的特点。对小班幼儿投放的可操作材料突出“趣味性”,例如:收集的动物饮料瓶、漂亮的纸盒,老师经过粘贴五官,小朋友可以练习给小动物喂饭;中班幼儿投放的可操作材料突出“暗示性”,例如:收集的各种商标牌,经过老师剪成各种形状,让小朋友在操作中发现多种玩法;大班幼儿投放的可操作材料突出“挑战性”,具有挑战性的材料,才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适时指导,鼓励创新
老师的指导目的不是为了干扰小朋友的活动,而是引导小朋友发挥想象力,丰富自己的行为表现,更好地学会操作学具。
(一)充分观察了解小朋友的工作
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小朋友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新投放的材料是否被使用,是如何操作的,没有使用的原因是什么,哪一个区还需要调整、投放什么学具等,都要在记录中作标记。例如:有的小朋友对学具不会操作,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小朋友操作学具非常认真而且有创新,要立即停止小朋友工作,让大家一起观摩他们做的工作,还把在工作中有创新、学会合作、工作认真的小朋友聚在一起,为其他小朋友展示他们的工作,这样可以启发小朋友的智慧、效果不错。
(二)采用开放式的指导方法
针对区域活动的不同环节、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及小朋友的不同行为表现,我采取充分尊重、信任小朋友的原则,尽可能让小朋友独立主动操作学具,做到多观察少干预,多放手少包办,多鼓励少指责。当小朋友需要帮助时,我作为参与伙伴,使用开放式语言指导。
(三)积极评价与自我交流
评价是发展小朋友自信的重要手段,小朋友往往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在区域活动中,要采取积极的评价方式,让每一个小朋友在活动后都有成功感;并使他们学会交流,作为活动后的延伸,为下一次活动做铺垫,激发小朋友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总之,区域活动是一个大课堂,它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各种教育的生活化,让幼儿真正快乐、积极地从生活中获得教学经验,在区域活动中学习知识。实践证明,充分挖掘区域活动中的各种教学资源,总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我们要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引领区域活动走进孩子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会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2]廖晓萍.在生命教育理念下重新认识与建构幼儿园区域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10(2):70-72.
[3]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2.
[4]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