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的三次怀念
2019-12-06张山梁
张山梁
平和是阳明先生过化之地。500年前,王阳明“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奉诏来到这块已是“骚然三省”、烽烟四起的化外之地,历经两个多月的进兵征寇驻旌戈,南国已忻回甲马,东田初喜出农蓑。从那刻起,析割南靖清宁、新安二里,在昔日的河头大洋陂(今九峰镇)开县立治,使兵荒马乱之渊薮成为久治长安之地;从那刻起,闽粤交界的这方热土,就成了中国版图上的一个县,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平和”;从那刻起,曾经的大山长谷、政教不闻之区,开启了文化昌明、教化昌盛的行程,并得以文脉延续,薪火相传。500年来,每当人们行走在和邑的苍山云水之间,耳畔仿佛听到砺箭磨刀之声,眼前依稀呈现平定乱局的景象,无时无刻感受到阳明先生的肇造之功、教化之德。
良知二字传心远,和邑千秋遗爱深。当人们回眸穿越这500年时光去巡视过往的历史,不难发现,在这漫漫的500年长河中,曾有过三次的置县庆典经历。巧合的是,这三次县庆活动,都闪烁着王阳明的光芒,因为和邑百姓始终不忘先生的奏立之明德,为其立碑、立祠、立像、刻书、讲会……
置县之初的明嘉靖五年至十一年(1526-1532)期间,也就是建县10年左右,那时平和“开邑未久,事多草创,百废待兴”,举目望去,只见“野僻于荒,戎伏于莽”,遍地“流离隳废,顽黠猖獗”。庆幸的是,朝廷选派了一位“治邑如家,爱民如子”的知县王禄莅任平和。期间,知县王禄“戴星出入,几忘寝处”的忙碌,不仅“乃恢学校,建贤宦祠,立申明、旌善亭”,还“完城堡,筑谯楼,置泮宫、演武亭”,既完善了县城的尊礼教化、树立新风的基础设施,又改善了城池、道路等公共设施,让民众生活、生产、教育更加方便,出现了“芬为太和,裕为瑞气”的新景象。平和,迎来了置县以来的第一次展现建设成就的机遇。于是就举办了庆祝置县10周年仪式,以激励百姓奋发图强、走上幸福之路,并邀请王阳明早期门生马明衡撰写《平和县碑记》,勒石镌辞,记述王阳明“卒馘渠魁,请设县治”之事,祈祷“寇平而人和”。可见,在新县添设不久,当时的平和执政者不忘阳明先生的肇造之功,勒石为记,感念先生的教化之德。
到了明崇祯年间,也就是置县120周年之际。平和,有幸迎来了阳明后学、“浙中王门”王宗沐的孙子王立准担任知县。此时,“自平和设县以来一百二十年,弦诵文物,著于郡治。”知县王立准到任不久,以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所建的阳明祠“湫隘卑庳”为由,将祠移建于“负郭临流”的县城东郊,命名为“王文成公祠”。祠三进,面阔三间,时任漳州知府的阳明后学、同邑施邦曜“从姚江得文成像,遂貌之”,塑立于祠中,題匾“正学崇勋”,并请“一代完人”黄道周撰书《平和县重建王文成先生祠碑》,碑文勒石,置于祠中,指出重建公祠是和邑百姓“溯文成之原,宏文成之业”的需要。与此同时,施邦曜还将王阳明的文献资料,按理学、文章、经济三帙进行分类整理,辑编成《阳明先生集要》三编十五卷,授梓于平和知县王立准肇工刊刻,于明嘉靖八年(1635)夏末竣工书成,学界称之为崇祯施氏刻本。透过知府施邦曜、知县王立准这两位浙籍官员在郡邑移祠塑像、立碑刻书,不难看到无论是“庙堂”之上的官府、还是“江湖”之远的百姓依然缅怀这位先贤圣哲,念念不忘是他的奏请添设县治之功,念念不忘是他的教化移风易俗之德。
500年来,王阳明及其心学的光芒始终闪烁在这方热土上空,照耀着和邑百姓砥砺前行……因此,最好的缅怀纪念就是挖掘、传承、弘扬、发展其不朽的精神与思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平和县分别在5月31日、10月10日举办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平和分论坛——“王阳明与平和”学术座谈会、首届海峡两岸(福建平和)阳明心学峰会,吸引了来自美国、新加坡以及台湾地区,还有浙江、贵州、江西等8个省(市)的阳明学界大家到场讲会,挖掘平和与王阳明的关系,传承弘扬阳明文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平和县举办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学术活动。正如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在贺电中所指出的:“峰会的举办,有助于推动阳明心学在海峡两岸的普及、落地,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座不朽桥梁,庇佑两岸民众同享中华振兴的福祉。”期间,还举办《王阳明读本——“三字经”解读本》《王阳明与平和》两部新书、《阳明先生集要》(崇祯施氏刻本)影印本的首发式,让和邑民众传颂肇建之德,汲取阳明心学精髓,高扬“知行合一”置县精神,走向未来,走向辉煌……
又见阳明,这是今日和邑民众的共同心声。在置县500周年之时,平和社会各界在阳明公园东南端的塑起了一尊王阳明立姿雕像,一泓绿水缠绕而过,背靠层林尽染的连绵青山,凝目远眺繁华热闹的县城区,左手握“心学”卷书,象征“知”; 右手微抬挥行,隐喻“行”。雕像底座正面镌刻“知行合一”,后面镌刻生平简介, 雕像左、右两侧的弧形纪念墙,分别镌刻《添设清平县治疏》《再议平和县治疏》,将王阳明奏请立县的全部思想再现给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和邑百姓,也让阳明先生曾经牵肠挂肚的平和民众再一次见到“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的王阳明,感受阳明精神……
今日,当人们遥看阳明先生奏立创县500年的风云际会,历代和邑百姓在这方热土辛勤耕耘,生生不息,不禁唏嘘感慨。500年,孕育了一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平和县;500年,造就了一批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平和人;500年,锻造了一个浩然正气、家国天下的平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