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文化转向的三种理

2019-12-06路方刚

中州学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视觉性

路方刚

摘 要:当前社会的“视觉文化转向”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其确切含义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视觉文化转向有三种发展理路: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二是社会政治实践由广义的政治转向视觉政治,三是哲学思想上的视觉转向。哲学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根据在于西方哲学思想中的“图像时代”,政治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奠基于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视觉媒介、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递进地解释了文化形态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基础。

关键词:视觉文化转向;视觉媒介;视觉政治;图像时代;视觉性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10-0137-04

视觉文化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版图,“视觉文化转向”是对当前社会文化形态这场变革的一个描述。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视觉形象的制作、传播和观看已成为主导性的文化形式,一如纸本书籍在“文字时代”中的决定性地位一样。“视觉文化转向”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其确切含义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然而,学术界对其内涵并没有明晰、统一的界说,对其学理基础也没有进行明确的阐述,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化形态层面的视觉文化转向

在艺术的惯常分类中,我们是以艺术媒介和艺术接受的感官为标准区分视觉艺术的。与此相应,视觉文化通常被界定为以视觉形象为载体并诉诸视觉观看的文化形式。“视觉文化轉向”并非指整个的社会文化都转变为视觉性的文化形态,而是指社会文化转变成为视觉文化占主导的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存在性的标尺,即视觉可视性成为文化整体追求的最高价值,衡量文化形式存在性的第一标准是能否为眼睛所见,文学和音乐的视像化追求在此可以作为例证;二是当代文化整体上呈现出向视觉文化的集聚,这种集聚不是指所有文化都转变为视觉的,而是指视觉文化在文化整体中的统治性地位,这一点可与西方中世纪宗教文化的地位相类比。当代社会文化形态的这一变迁是现代社会视觉文化转向的结果,社会文化转变为以视觉文化形式为主导的形态,是视觉文化转向的第一层内涵。

文化形态层面的视觉文化转向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视觉媒介技术是这一转向的技术基础。技术是文明形态划分的一个明确标尺,以技术的变革(热能转化、电气化和微电子技术)为依据和标志,西方工业文明的社会形态被划分为三个时期。对于文化形态的变迁来说,技术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因此,最早提出“视觉文化”一词的学者巴拉兹·贝拉在《电影美学》中断言:电影摄影机的出现改变了以印刷术为基础的概念文化形态,恢复了视觉文化的地位,“它对人类文化所起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①。技术的革新不仅明确地标明了视觉文化转向的界限,而且也促成了这一转向。

文化的视觉转向依赖于这样一种技术,凭借它人们能够把世界转化为视觉影像,这项技术的实现肇始于摄影术的发明。与镜子的成像相比,摄影术的进展在于把世界的视觉形象固定为图像,世界的空间形象通过照相机这种机器被转化为可以保持、移动、无限复制的图像。摄影术与随后的视觉暂留原理、胶片投影技术的结合促成电影技术的诞生,电影以其流动的影像弥补了摄影术缺失的时间之维,从而实现世界的完全影像化。如果说摄影术和电影主要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视觉影像化的话,那么后来的数码影像技术则实现了非现实世界向视觉影像的转化。前者在于对现实世界的复制、再现,其中保留着摹本与原本的关系;数码影像技术的影像模拟则完全摆脱了现实世界,实现非现实世界在影像中的自我生成。从摄影、电影到数码影像技术以及后来把二维视像还原为三维影像的3D技术乃至最时髦的全息投影技术,人们最终完成现实和非现实世界的视觉影像化,世界的视觉影像化为视觉文化转向提供了决定性的技术支持,其与传播媒介的结合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文化的版图。

世界的视觉影像化技术只是视觉文化转向的一个技术前提,真正为视觉文化转向奠定技术基础的是制像技术与传播技术结合而成的“视觉媒介”。在西方历史上,古腾堡印刷术对西方文明和社会形态的决定性意义在于文字印刷以及与其结合的文化传播手段。对于视觉文化来说,奠定其文化主导地位的技术力量在于制像技术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报纸、杂志和更具决定性意义的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使得视觉观看在文化生活中成为最主要的实践形式。一方面,我们以视觉观看为主要方式交流文化的意义,另一方面,借助视觉媒介人类将视觉延伸到整个人化了的世界中,世界越过时空的限制即时性地在观看中呈现给我们。制像技术与大众传媒的结合对人类文化形态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其所生成的视觉媒介乃是当代文化的“媒介本体”,这意味着视觉媒介成为决定一切文化形式的存在与不存在以及如何存在的技术基底,视觉可见性成为衡量各种文化形式的主要尺度,整个文化形态都呈现出向视觉文化集聚的趋势。

二、社会政治层面的视觉文化转向

西方学术界在当代语境下对文化视觉性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视觉文化转向的第二层内涵。吴琼教授曾对视觉性进行详细的解释②,笔者将之概括为“视觉性即视觉表征”。视觉表征就是通过视觉活动对意义的生产,这里既包含意义的生产,也包含观看者、观看欲望、视觉形象和观看方式的生产。视觉性关注的不是生理的、光学的“纯真之眼”的视觉问题,而是视觉的社会属性,即社会实践对视觉活动的生产和建构。

根据雷蒙·威廉斯的考证,西方语言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的早期含义是“对某物的照料”③,照料的对象包含人和人之外的事物。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文化”是以“天文”“人文”化成天下,这种“赞天地之化育”意义上的文化概念与威廉斯的释义是相通的。从这一角度理解的文化乃是一种广义的政治实践,指国家或社会对其成员和所属物(人之外的事物)的照料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视觉文化转向意味着社会政治层面的视觉性转向。在社会政治意义上的视觉文化转向中,社会对人和人之外事物的管制转向以“视觉性/可见性”为基础的政治治理技术。这个意义上的视觉文化转向具有众多的症候,只有当视觉性成为社会政治的特征、社会政治转变为视觉型政治技术时,技术层面的视觉媒介才会被设置成为社会文化的“媒介本体”。正如米尔佐夫所言,“视觉文化并不依赖于图像本身,而是依赖于将存在加以图像化或视觉化的现代发展趋向。这种视觉化使得现时代全然有别于古代和中世纪社会”④。

在西方主体性形而上学所实施的“图像时代”转向中,借助“图像”一词,我们可将这一转向称为哲学层面的视觉性转向。哲学的“图像时代”的核心内涵在于表象的支配性地位,表象具有两个特性,一是从表象者主体而来设置和保障客体的存在;二是通过表象和摆置而把作为客体的世界聚集、关涉于自身。人类的视觉感官与表象本质特征的隐喻性关联有两点,一是相对于听觉的接受性视觉是“投射性”的,我们看到什么取决于怎么看,这是表象从自身而来摆置对象的典型“感性呈示”;二是视觉乃是“我的”视觉,眼睛对这个肉身、“观看主体”的附属保证了绝对的“自身性”,此即形而上学的人之绝对主体性,因此视觉就成为主体性形而上学的一个最天然的隐喻。通过视觉与表象的这种本质性关聯,我们可以把西方思想史的“图像时代”理解为哲学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理论基础,在“图像时代”里,世界被把握为“图像”。

以上从文化形态、社会政治和哲学思想三个层面论述了当代社会视觉文化转向的发展理路,其中,社会文化形态上的转向是视觉文化转向的主要方面,其余两个层面是对它补充;哲学的“图像时代”奠定哲学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基础,视觉政治与哲学的“图像时代”一道阐释了社会政治层面的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而视觉媒介、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则递进地论证了文化形态层面的视觉文化转向。这种探讨不仅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的这一转型及其内在肌理提供新的理论视野,也使我们获得一个阐释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理论基点。

注释

①[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②吴琼:《视觉文化研究:谱系、对象与议题》,《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4期。

③[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02页。

④Nicholas Mirzoeff.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Routledfe, 1999, p.6.

⑤[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城等译,三联书店,2012年,第231页。

⑥[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三联书店,2001年,第91页。

⑦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⑧[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页。

⑨Guy Debord.Sociaty of The Spectacle.New York: Zone Books, 1995, p.12.

⑩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B11B12B13[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66—67、78、80页。

责任编辑:绿 叶

猜你喜欢

视觉性
跨学科研究视角下的艺术风格视觉性研究
——评《艺术人类学》
视觉性眩晕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分析
郭熙《早春图》的视觉性与神宗朝文人心态
视觉奇观与性别意识的表达
明清小说视觉性语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