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雪达张皓:擎创新旗帜 续百年愿景
2019-12-06张震晓梁莉萍
张震晓 梁莉萍
在青岛即墨,有这样一家民营企业,她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一个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拥有15家子公司、4000多名员工,集针织服装、国际贸易、汽车销售服务、金融投资和公共事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集团化企业,创造出企业发展的辉煌业迹。她就是青岛雪达集团。
近年来,雪达集团始终保持着每年新建1-2家子公司、主要经营指标每年递增30%左右的速度发展,连续多年榜列即墨市经济发展一级强企,山东省和青岛市百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中国针织服装制造业十强企业,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创业者张世安带领雪达人用汗水和智慧凝炼成的坚实足迹,是创二代张皓用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意识锻造成的新时代丰碑。
对于青岛雪达来讲,2019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集团成立45周年,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如今的党委书记张世安心中,这是2019年雪达的三件大事。而对于董事长张皓来讲,在这三件大事之下,又细化出了多个清晰的脉络,指引着这个“创二代”每一个扎实的脚步。
学“旧”布“新”,企业转型徐缓图之
在刚刚过去的10月7日重阳节期间,张皓组织了20多位已经退休的雪达集团老领导、老干部召开重阳节茶话会,他们亲身讲述了雪达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其中艰辛。
始建于1975年8月的青岛雪达集团,从一个仅有16人的乡镇企业、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几间低矮的瓦房,发展成为拥有4000多名员工、三个生产厂区、先进生产车间的集团企业,现辖15个子公司,包括一家纺织织造公司,一家面料染整公司,四家成衣制造公司,一家纸箱纸板制造公司,一家销售公司,一家品牌公司,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一家检品物流公司,一家国际贸易公司、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一家汽车销售和服务公司,还有柬埔寨的一家成衣制造公司。企业拥有先进的织布、染整、印花、刺绣、成衣生产、服装辅料生产装备及服装检品与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年生产针服装5000余万件、针织面料5000余吨,主要产品包括高中档针织内衣、童装、运动服和家居休闲服,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日本、欧洲、中国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青岛市和山东省针织服装研发生产及出口重点骨干企业,2018年雪达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利税1.13亿元。雪达品牌被先后认定为青岛名牌、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
“这与雪达前辈们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我父亲张世安带领下,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纺织服装业的奇迹,从集团老一辈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行业的热爱和对企业的责任,学到了他们工作中的一丝不苟和全身心的奉献。”正是在这样的理解下,从2016年接班,张皓就开始了责任与热爱并举的发展之路。
青岛雪达发展四十余年来,已经打下了完善的产业基础,完成了坚实的资本积累,然而面对新时代的行业发展特征,转型升级是每个企业必须要做的事。在接手董事长职务之初,张皓发现后勤管理人员严重超标,人浮于事的问题比较严重,他首先想到精简后勤管理队伍,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但父亲张世安的想法和他出现了分歧。“很多老员工是和父亲一起工作了多年的同事,一方面他们之间很有感情,另一方面也怕影响企业的团结稳定。但是我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要活跃起来,因此在我和父亲一次次的沟通后,父亲同意进行试点。我从后勤管理人员入手,在企业管理中引入了竞争机制,设立合适的岗位,让员工竞争上岗,逐步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集团的管理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自从接过董事长的担子以来,张皓在工作中有了许多自己的感悟。首先就是要注意倾听职工的心声。张皓回忆,有一次,雪达为日本知名品牌加工一批订单,工艺要求严格,工期又紧,但是生产过程却频频出现问题,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询问管理人员,不得头绪。“我就一次次下车间跟工人聊天。一开始,工人们紧张,不愿意跟你说实话,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三次,慢慢地工人们敞开心扉,愿意跟你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后来,根据一线工人的建议,问题改进了,顺利完成了订单。“必须与工人们打成一片,倾听工人的心声,这是我回集团以来,从实践中得到的第一个管理要诀。”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父亲张世安那一辈抓住了他们那个时代的机会为集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到了如今这个时代很多方法也许并不适用,这就是改革的意义、转型的意义,但怎么改、怎么转?张皓认为,绝不能大刀阔斧,而是要徐缓图之,阵痛期是难免的,但阵痛过后,注入了新生力量的企业,势必会焕发新的生机。
品牌之路,一路耕耘一路收获
一路走来,雪达集团的成绩是在全体雪达人的共同努力下奋斗出来的,是一代又一代雪达人一起拼搏出来的,几十年的发展可谓是一路坎坷。“虽如履薄冰,但步步踏实。”对父亲张世安带领下的雪达集团的发展历程,张皓记忆犹新。
其中有一次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期间,当时的企业产品全部内销,原材料是由青岛市纺织局划拨,生产和销售由政府组织,可以说是订单无忧。但是国家取消计划经济之后,企业必须自谋出路转向市场经济,从采购原材料到产品销售都需要自己去联系,对于吃惯了计划经济饭的企业来讲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没有找到发展方向。在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沉淀之后,企業抓住国家鼓励外贸政策的机会,从内销转向外贸出口,首先聘请了英国SGS对集团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培训指导,将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与国际市场接轨,之后,企业开始内销和外贸两条腿走路,登上了国际舞台,不仅产品出口了,而且生产质量也有标准可依了,生产规模开始以每年40%~50%的速度递增。
为了更好地跟国际接轨,1998年,企业又实施了股份制改造,正式成立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辖属青岛华泉服装有限公司、青岛华南服装有限公司、青岛华惠染整厂等多个生产企业,雪达集团也成为拥有织布、染整、制衣、毛绒玩具生产的集团化民营针织服装企业。2007年6月,雪达又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环保认证领域赢得了接轨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同时,国际市场的打开,有效解决了企业原来管理落后、设备陈旧、资金短缺、订单不足的问题,2011年,雪达集团外销总收入达到8.9亿元,实现了涅槃重生。
这几年,随着纺织服装业的不景气,集团考虑到可能带来的风险,未雨绸缪地提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在纺织服装制造业仍然是集团主业,并继续向高精尖发展的前提下,雪达在金融服务、汽车销售等领域已经开始了尝试,还有正在酝酿阶段的生物制药、安全防护等领域进行涉足,多条腿走路,让企业走的更远、走的更稳。
而谈到长期的战略目标,张皓表示,雪达集团多年来夯实的行业基础已经铺就了一条品牌之路。从2013年开始,集团就着眼于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从OEM订单加工型向ODM设计生产自销型转变,通过品牌进一步实现产品价值的提升。张皓认为,品牌是客户对企业的高度认可,而要获得客户的认可,那就要有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口碑。在质量上,雪达集团给很多日本知名品牌代加工,其中包括排名全球前三的品牌,他们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能服务这样的客户,说明雪达已经具备了很高的生产水平;因此,当前对于雪达来讲,最重要的是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做好了,那么品牌战略的实现就水到渠成。为此,雪达专门成立了品牌事业本部,搭建起了过硬的设计团队,目前主要开辟国内童装品牌,主要有NICI、贝克莱、婴本、咪恋恩等,其中NICI是主打品牌,从德国引进,作为中高端童装品牌,在上海、武汉等城市设立了20多家线下直营店,同时成立了智创盛世电子商务公司,通过天猫、淘宝、阿里巴巴等线上渠道进行品牌销售,取得了很不错的销售业绩,每年销售额达到5000多万元。
回望来时路,一路耕耘一路收获,张皓认为,无论身处哪个行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始终不变的就是要一直在变。
坚守主业,肩负责任心有热爱
创业难,守业更难,不仅要延续传承,更要稳步创新。
在采访张皓的过程中,这位“80后”一直在感叹:接过创业火炬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自从担任集团董事长以来,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肩负的不仅仅是集团的发展,还承担着4000个家庭的生计。”面对近4000人的庞大企业,张皓坦言,很多事情比自己想的要复杂很多,正因为这样,他也深感雪达创业者的艰辛:“从老一辈雪达人那里我学到了很多,首先就是做事创业要全身心投入。自进入集团的第一天起,父亲就叮嘱我要兢兢业业,坚持不懈,同时多年来父亲的敬业精神也一直感染着我:坚持每隔8天值一次班,每天早早地来到工厂,把每个角落都检查一遍,顺便了解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如今我几乎每天也是如此。”
目前,全世界经济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纺织行业也一直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集团也制定了具体的战略布局以及创新理念,在全新的时代起点上展开新篇章。张皓认为,当前服装行业的发展形势虽然不容乐观,但是衣食住行,衣是首位,是生活的必需品,只要有需求,纺织行业就会继续存在并发展下去。因此雪达集团当前的战略目标依然是坚持服装主业,不断地给这个行业注入新的力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特别是对传统的纺织服装行业来讲,冬天已经到来,如何像华为任正非讲的那样,提前把棉袄准备好是摆在所有纺织企业面前的难题。张皓表示:“对于雪达集团来讲,我认为‘第一件棉袄就是首先保证服装主业的绝对健康,要顶住压力,纺织服装行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的行业,在我们国家发展初期就是支柱产业,这个行业不能放弃,只要有人在就会有人穿衣,这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行业,要做就要坚持做,并且做精做强,尤其要首先保证产品的品质。‘第二件棉袄就是在保证主业的基础上向相关产业发展,擴大产业链条,近期我们集团就已经着手在安全防护用品、军民融合、医用纺织材料方面进行探索,尝试拓展纺织服装业的延伸,利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科研优势,同时加强同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来提高创新能力,将集团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于社会、国家和医患的产品,造福更多的群体。‘第三件棉袄就是继续坚持品牌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柬埔寨东公司的管理,提升境外厂区的盈利能力。”
“而在创新理念上,就是要敢为人先,倾其全力研发别人所没有的东西,服务于广大客户的需求,只有这样,产品才会实现企业更高的效益,才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创新一直是张皓认为面对不确定因素时的决胜关键。
当前,纺织工业已经进入了深入转型的阶段,雪达集团作为纺织工业的一份子,一定要紧跟市场变化,紧跟时代潮流发展。“从我们两代人的接力中就可以明显看出来,父亲一代注重集团发展的稳定,始终围绕着做好手中的订单来发展,很少涉及其他的东西,而作为我们年轻一代,则考虑的更多,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特别是互联网这一块,通过‘互联网+实现集团的转型升级。”张皓介绍,比如雪达集团当前正在推进的D2M全球批量化定制系统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D2M 模式以大数据驱动连接一切资源为出发点,将销售、采购、设计、研发、计划、排产、仓储、生产等资源,全部融入一个统一平台——D2M 平台,纵向贯穿业务流程,横向整合业务资源。实现客户订单直达生产工厂;实现供应、采购在线对接;设计、研发、营销、生产的密切衔接,通过D2M批量化定制模式实现集团互联网+的管理模式,进行彻底的管理结构上的调整。
百年愿景,谋篇布局永续传承
“烧不死的鸟儿才能变成凤凰”,45年的雪达集团,经历了涅槃重生,焕发了新的生机,在谋变而后动的战略布局指引下,雪达集团正向着百年企业的目標稳步前行。
当前,纺织工业正朝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大方向下,雪达集团近年来十分注重技术创新的研发,并得到了国家和行业的肯定。2019年1月,集团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部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新的格局下,雪达始终坚信创新就是生命,只要坚持创新这面大旗,纺织行业就将永远是朝阳产业。
张皓谈到,雪达在新材料应用和新产品开发上,与日本东洋纺、东丽等商社和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先后开发了轻薄保暖、吸湿速干、抗菌防臭等多项功能性系列产品,其中功能性亲肤内衣、改性亚克力内衣、海藻纤维、竹炭纤维、锗纤维、椰炭纤维、Lngeo纤维、石墨烯纤维等新产品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先后荣获十几项国家专利,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多项全国纺织工业协会、山东省和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只有不断地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别人没有的东西,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才能够在纺织工业的大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在纺织服装市场上走得更远。
作为新时代的纺织企业领军者,张皓深感责任的同时,更满怀骄傲与自豪,他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祖国的繁荣富强给了我们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的底气,站在全新的时代起点上,企业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思想上紧跟党的步伐,在发展上要有恒心、有毅力,在技术创新上要有能力、有突破,在管理上要有思想、有办法,只要具备了这四个方面,雪达集团一定会在新时代起点上展开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在张皓看来,百年纺织企业应该具备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一直传承的企业文化,打造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根基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惧困难,敢于争先,亲和一致,志存高远”的企业精神,始终保持一颗向上的心,有一种矢志坚守的信念和永远奋斗的气势。而雪达集团,将以“人和、创意、勤俭、求实”作为企业发展矢志不渝的理念,完善企业制度,用制度管人、文化管心、流程管事、标准管干、责任制管考核,形成一种长效的管理体系,让这种体系一直传承下去,让百年愿景得以永续。
?记者手记:
2019年是有关于“数字”的一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背景下,有很多与新中国共成长、与改革开放同命运的各行业领军企业走到了一个历史的节点,走出了一条布满鲜花和荆棘的不朽之路,走进了一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广阔天地。
青岛雪达作为走过45年的中国500强民营企业,她与其他同类型企业具有相同的轨迹,却又有着不同的际遇。而与大多数80后创二代相同,张皓也有着与同龄人一样按捺不住的创新冲劲儿和时代赋予的责任担当,却又比同龄人多了一份稳扎稳打的沉着态度和不急不躁的大局意识。因此,在行业迭代更新的关键阶段,在企业新老更替的过渡时期,青岛雪达“稳”字当头,已经谋篇布局出永续发展的大好前景。
老一辈领军者张世安的不断开拓与不懈坚守成就了雪达的现在,新一代掌舵者张皓的不断创新和不懈传承势将开辟雪达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