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群像

2019-12-06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道德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2019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共评出58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57名提名奖获得者。这些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突出,深孚众望。他们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是衡量道德高度的标尺,更是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道德模范,体现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有的大义如山,见义勇为,彰显中华民族的侠肝义胆与华夏儿女的义薄云天;有的助人为乐,用行动演绎了善行无疆;有的诚实守信,用宽广的心胸标定了诚信与公平;有的孝老爱亲,用感天动地的孝行诠释着爱的真谛;有的敬业奉献,成为崇德向善的榜样。

最高的荣誉,给最值得崇敬的人。他们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温暖,传递着善行的力量。

媒体声音

向道德模范看齐,让全社会充满道德温度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重要支撑,道德模范是一个社会崇德向善的醒目旗帜。广泛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就是通过评选道德模范来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引导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向道德模范看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廈也应该巍然耸立。”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全社会对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的期待更高,人们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处处讲道德、有秩序,处处有爱心、有温暖。通过评选和表彰道德模范,将更好地引导人们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每个人都成为道德的主体,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摘自《人民日报》

以道德模范为指引 凝聚民族复兴强动力

评选道德模范,更重要的是汲取榜样力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此次评选出的道德模范,平凡中见伟大,以凡人善举为我们照亮了前路。学习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精神,争做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时代新人,哪一个岗位没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哪一个岗位不是建功立业的舞台?

一个人追求道德生活,人生就会有意义;一个社会尊崇道德风尚,就会有前行的动力。让道德阳光温暖人间,让文明雨露滋润社会,以道德之光点亮复兴征程,就一定能为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摘自“央视网”

道德模范,立在道德高地上的明灯

道德模范作为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群众的楷模,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他们不是伟岸高大的英雄,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是我们的邻居、同事、朋友。在他们的身上,既彰显着传统美德,又体现着时代精神,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古罗马帝国一位叫普卢塔克的伦理学家有句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自全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以来,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筑起了一片道德高地。这些道德模范就是立在道德高地上的灯塔。在前行的路上,灯塔给我们光亮,让我们不会陷入黑暗;灯塔给我们热度,让我们感受到温暖。

——摘自“凤凰网”

道德模范的力量砥砺我们前行

道德模范们的美德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更让人为之振奋和自豪!是他们用凡人之举为大家树立起一座座道德实践的标杆,是他们让人们看到了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美德善行,是他们让我们见证了时代精神的美好缩影,看到了主流价值的生生不息。他们的美德品质感染和教育着人们,这份高尚的情操涵养了道德文明的精神沃土,也激励带动更多人见贤思齐。

道德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如春风化雨,砥砺我们前行!让我们以典型模范为引领,以实际行动擦亮精神名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明德唯馨的浓厚氛围,才能让道德之光照耀每个人的心间,才能为祖国的未来谱写出更为华丽的篇章,绘制出更为壮美的文明画卷。

——摘自“中国文明网”

助人为乐模范(部分)

王振美:耄耋传大爱

素材点拨

省吃俭用,一生积蓄,助学圆梦。好心人帮过他,如今他也要做好心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王振美用自己的执着和行动,诠释了爱的真谛。

适用话题

感恩、大爱

王振美,男,汉族,1925年11月生,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乡太沙村村民。

1965年,王振美患上了一种急性传染病,危及生命,急需救治。就在高昂的医疗费让王振美几近绝望之时,是乡亲们将他抬进医院,东拼西凑了1000多元给他买药治病。捡回了一条命的王振美,心存感激,决心要尽其所能回报社会。

几十年来,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新农村建设,到处都有王振美慷慨捐助的身影。1968年,他克服重重困难,发动村民历时一个多月修建了石拱桥,方便了村民的生活。2014年,六市乡政府成立“奖扶助学教育基金会”,他带头捐资1万元。同年,六市乡政府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他第一个响应号召,捐款3000元。太沙村办幼儿园,他捐资5000多元,并为孩子们捐赠书包和文具。有患重疾需手术的村民因家庭困难承担不起医疗费,他慷慨解囊给予帮助。

2017年,92岁高龄的王振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50万元,成立“振美教育基金”,每年对六市乡学业优秀的学生、业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截至目前,“振美教育基金”已奖励资助优秀师生和贫困家庭学生213人次,累计发放奖励资助金76640元。如今,在王振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给基金会捐款。

叶连平:

乡村不灭的“烛光”

素材点拨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人干好工作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守岗位。叶连平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用数十年坚守诠释着“行为世范”的内涵。

适用话题

教育、大爱

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生,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教师。

1990年,叶连平从学校退休后,仍坚持为学生义务补课。看到村里的孩子因学不好英语而厌学、许多留守儿童作业无人辅导时,2000年他在家里办起了“留守儿童之家”,平日里辅导孩子写作业,周末集中给孩子上英语课。这些年里,他从未落下一堂课,从未收过一分钱。在村民们眼中,叶连平就是村里不灭的“烛光”,也是照亮孩子们前行道路的希望之光。

叶连平重教书,更重育人。2012年,他拿出2.1万元积蓄,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赠,设立了叶连平奖学金。奖学金设立7年来,共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个留守儿童。他还自费组织夏令营,每年带着孩子们外出参观学习,以此培育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涵育家国情怀。

叶连平的生活极尽简朴,节衣缩食,却为留守儿童教育倾其所有。他至今仍住在30多年前修的老平房里,家里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为了省钱他不惜骑行7公里到镇上买菜,至今还穿着60年前买的补丁棉衣。但他对辅导的孩子,不仅不收钱,稿纸、学习资料也是他自己买的。多年来,他义务办学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至少有30万元。

叶连平心里装的全是孩子。一次他半夜在家昏迷倒地,经诊断是脑出血加脑膜炎。手术后医生要求他住院三个月,可他竟然在三天后就偷偷离开,头上扎着绷带回到了孩子们身边。

王锦萍:孤岛村民的“120”

素材点拨

王锦萍热爱自己的职业,她把健康留给海岛,把沧桑留给自己。30多年的坚守,虽然失去了很多,但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辛苦付出,换来海岛居民的健康,这是一种无私的大爱。

适用话题

坚守、奉献

王锦萍,女,汉族,1963年9月生,福建省福清市城頭镇吉钓村卫生所村医。

在福清、长乐、平潭交界处,有一座四面环海的小岛,岛上有一个吉钓村,面积只有0.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过400人。1986年,王锦萍成为岛上唯一的村医。30多年来,她带着药箱走遍岛上每家每户,每个角落,对村里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了然于心。她以医治村民疾患为最大责任,全天24小时候诊,只要有人需要,不分昼夜,不论早晚,随叫随到。她和她的药箱成为海岛村民信赖的“120”。

作为一名医生,王锦萍从未断过诊,哪怕是自己处于伤病中,也要为岛上的乡亲们消除病痛。有一年冬天,她在出诊的路上摔伤了腿。就在她腿伤未痊愈之际,一位70多岁老人的家属深夜敲响了卫生所的门。王锦萍二话没说,顶着呼啸的海风,一瘸一拐来到老人家,给老人看病输液。随后连续几天,王锦萍都忍着疼痛坚持到老人家里为其进行治疗。她用自己的辛劳付出,换来了村民的健康,也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王锦萍不仅要给村民们看病抓药,还要负责村里的接生工作,30多年来共接生了200多个新生命。对岛上的孩子来说,王锦萍是他们的健康守护者,从婴幼儿保健,到成长过程中的医治病痛,都有一份来自这位“医护妈妈”的功劳;而在当地老人们的心里,王锦萍则像孝顺的女儿一样照料着他们,不但为他们看病查体,还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谢彬蓉:大凉山上的“铿锵玫瑰”

素材点拨

谢彬蓉把一名退役老兵的家国情怀融进了大凉山的支教与脱贫攻坚中。她这种把个人的人生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适用话题

人生理想、家国情怀

谢彬蓉,女,汉族,1971年10月生,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瓦古乡扎甘洛村教学点支教志愿者。

谢彬蓉曾在部队服役20年,退役时自主择业回到重庆。2014年,她第一次支教,是在西昌市一所民办彝族学校,环境卫生极差,刚到几天,她的眼睛就重度感染。手术后她不仅每天坚持上课,还带头打扫卫生,不仅自掏1000多元,还四处募集了两万元,修缮了教室,使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2015年8月,谢彬蓉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原生态彝族村寨扎甘洛村,这里生活条件更为艰苦,教育条件更为落后。但贫穷落后的状况,反而坚定了谢彬蓉支教助学的决心,她要帮助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反哺家乡、建设家乡。她边教孩子们书本知识,边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她自掏腰包组织孩子们到山外去参观学习,增长见识。经过几年努力,谢彬蓉的学生里有7名升入了初中,其中还有一名19岁的女生。这在思想比较封闭的当地,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

一次,谢彬蓉背着一名全身长满红斑、膝盖疼得无法走路的孩子回家。孩子不经意间叫了她一声“阿嫫”(彝语:妈妈),让她顿时泪如雨下,内心充满了满足和感动。

在扎甘洛村支教的第一学期结束时,面对村支书“还来不来”的含泪追问,谢彬蓉坚定地说:“来!这里有我的孩子们,我怎能不来?”至今,为了这个“来”字,她已在大凉山坚守了5年多,被乡亲们称赞为大凉山上的“铿锵玫瑰”。

见义勇为模范(部分)

徐前凯:最美铁路人

素材点拨

面对列车驶来时横穿铁道的老人,徐前凯毅然跳下火车,在危急关头,用一条腿换回一条命;短短几秒钟,刹那间做出的选择,映射出舍己救人的道德光芒,彰显着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

适用话题

舍己救人、选择

徐前凯,男,汉族,1987年12月生,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车务段荣昌站车站值班员。

2017年7月6日,徐前凯在指挥列车推送前进时,突然发现不远处一位老人正要横穿铁道。他急忙发出停车指令,大声呼喊,使劲吹响口笛。但老人没有丝毫反应,继续往线路中心靠近,没有任何躲闪的迹象。情况万分危急,徐前凯飞快地跳下车,冲上去,用力抱住老人,使劲往后一倒。就在此刻,列车因惯性继续滑行,车轮从他来不及抽回的右腿上碾过。同事及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时,身受重伤、筋骨断裂、伤口流血的徐前凯坚强地翻上担架,并叫住工友,说:“你把对讲机、钥匙拿回去,活还没干完。”送到医院后,老人并无大碍,而徐前凯右腿高位截肢,鉴定为三级残疾。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徐前凯说:“来不及多想,救人!就那么简单。”

救人对于徐前凯来说已不是第一次。2012年6月,他在盘脚营车站值班。一趟货物列车准备通过车站时,他突然发现 70米开外有位老人正缓慢横穿铁道。徐前凯一边呼叫司机紧急停车,一边向老人狂奔而去,把即将被列车撞到的老人一把拉上了近1米高的站台。

王书茂:守护“祖宗海”

素材点拨

边境的安宁,需要军队捍卫,更依赖全民守护。王书茂身体力行维护南海领土主权,为保护海洋权益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大家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树立了榜样。

适用话题

爱国、榜样

王书茂,男,汉族,1956年12月生,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委员,潭门海上民兵连副连长。

多年来,王书茂积极参与南海岛礁建设,投身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行动。在东门礁施工中,他和60多岁的父亲及18岁的儿子一同加入施工队伍,三代同堂建南沙的事迹一时传为佳话。在南沙华阳礁建设中,他不辞劳苦,全心付出,顶着高温,往返于潭门和南沙之间,运送建筑材料、给养物品。

王書茂把南海当成“祖宗海”,热血守护。在2012年4月黄岩岛事件期间,王书茂和他的船队在黄岩岛附近作业时,遭遇外国渔民船只侵扰。面对佩带武器、无理挑衅的外方渔民,王书茂先向他们进行口头警告,在对方不听劝阻、变本加厉地要冲入我国领海时,王书茂毅然下令船队挡在外方渔船前进的方向上,阻拦他们非法越过我国领海线。经过数天的周旋与对峙,外方船只最终撤离。

2014年5月,外方出动大批船只非法强力干扰中方“981”钻井平台作业。王书茂带领海上民兵连10艘渔船共200多名民兵骨干,日夜兼程赶往西沙中建岛南部。对于那些不听劝告妄图非法靠近“981”钻井平台的外方船只,他亲自带领船队冲向对方,迫使外方非法船只远离作业平台,既保护了“981”钻井平台作业环境,又维护了我国的南海主权不受侵犯。

王爱东:救起123条生命

素材点拨

王爱东用11年挽救了123条生命,以实际行动继续诠释着英雄本色;虽身患心脏病,却侠肝义胆,见义勇为,彰显德善的舍生取义。

适用话题

英雄、见义勇为

王爱东,男,汉族,1958年10月生,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委政法委退休干部。

2009年王爱东病退,他牵头组建了黄河志愿救援队,带领团队日夜巡逻,搜救落水群众。每当遇到险情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救人,曾先后4次因救人而住院。2013年3月6日夜,接到有人落水的求助电话,王爱东与3名救援队队友迅速赶到事发地,拼尽全力救起落水者。由于救人后心脏不适,他住院救治长达43天。2017年1月26日,1名孕妇在古黄河桥不慎落水,王爱东没有丝毫迟疑便跳入寒冷彻骨的河水中,当他用尽力气将落水孕妇推到船边时,自己却昏迷了过去。

2014年春节期间,王爱东得知宿迁城区上千只轮胎被歹徒用三角刀戳坏,不顾自身发烧和雨雪严寒,与同伴连续两个昼夜巡逻,在大年初五凌晨,发现歹徒又在作案。面对持刀歹徒,他毫不畏惧,和歹徒扭打在地,自己身上多处受伤。2019年3月9日,一名年轻女子因家庭矛盾喝下农药欲跳桥轻生。紧要关头,王爱东飞身跨过1.5米高的桥栏杆,将该女子救起并送往医院抢救。

王爱东多年见义勇为的事迹传开后,社会各类爱心人士主动申请加入他组建的黄河志愿救援队。他和他的团队至今已参与紧急救助345起,成功救起123条鲜活的生命,还协助警方破案46起,抓获违法人员37名。

李道洲:勇闯火海

素材点拨

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遭受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李道洲舍生忘死、英勇牺牲的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感人的英雄赞歌。人民子弟兵为人民舍生忘死的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适用话题

英雄、军民鱼水情

李道洲,男,汉族,1988年7月生,生前系空降兵某旅直升机团场站汽车连七班班长。

2018年3月2日,正在休假的李道洲来到武汉市东湖梨园小区,准备接在物业工作的妻子下班。他刚到小区不久,物业就接到居民电话:“10栋起火了,你们快来!”物业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通知工作人员抓紧时间救火。一旁的李道洲拎起灭火器,便和3名小区物业人员冲了出去。

李道洲等4人到达现场后,上到5楼,发现滚滚浓烟呛得人根本睁不开眼。确认失火房间后,李道洲第一个冲进了火场。起火的503室住着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万爷爷和蒋婆婆,以及他们51岁身患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冲进着火的房间,李道洲很快把万爷爷救了出来。还没缓口气,他又把年迈的蒋婆婆背了出来。老两口哭诉,女儿还在屋内。李道洲拿出手机交给蒋婆婆,让她帮忙照明,一起再次冲入火场。据蒋婆婆回忆,在同李道洲一起找到她的女儿后,她拿着手机在前面照明,李道洲背着她的女儿走在后面,但她出来后,李道洲和她的女儿却没有出来……

巨大的火灾负荷、狭窄的灭火救援空间,极大地增加了火灾扑救难度。消防官兵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奋战,才将火情控制住。当房间内的烟雾基本散去,消防官兵拿着救援工具进入现场搜救,在卧室床垫下发现了李道洲的遗体。那时,已经牺牲的李道洲,脸侧向一方,背上还背着蒋婆婆的女儿……

诚实守信模范(部分)

窦兰英:信义奶奶”

素材点拨

窦兰英信守替女还债的承诺,为全国人民在精神领地树起了新标杆。她和帮助过她的那些人,他们的善心善行让人相信,在这个世界,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总有守望相助会带来温暖和感动。

适用话题

诚信、善行

窦兰英,女,汉族,1949年5月生,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寺镇隆畅社区居民。

1985年2月,窦兰英的丈夫因肝癌去世,36岁的她以一己之力承担起抚养女儿和照顾婆婆的重担。2006年,窦兰英的大女儿结婚了,但孩子出生28天后女婿就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2013年,患直肠癌的大女儿不幸去世,留下年幼的外孙女和12万元看病欠款。许多人看着年迈的窦兰英拉扯幼小的外孙女生活不易,想着不再提债务的事了,窦兰英却做出了决定:替女还债!她用田字格本做了个小账本,把女儿看病所欠的12万元账目全部罗列出来,甚至女儿生前所欠一些小商铺数额不大的柴米油盐钱也都被列了进去,记在本上、装在心里。

为信守替女还债的承诺,60多岁的窦兰英当起保姆,干起钟点工,捡废品卖破烂,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攒下来。每还完一笔,窦兰英就在债主名字旁边打个小勾,每打下一个勾,心里也就轻了一分。6年时间里,在窦兰英的努力和社会各界帮助下,12万元债务已还得差不多了。

在窦兰英的影响下,外孙女无论家务还是学习,样样拿手,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等奖项。外孙女常说:“姥姥不仅抚养我长大,更教会了我做人,真想快快长大挣钱,让姥姥享福。”

库尔班·尼亚孜:国语”传播人

素材点拨

库尔班·尼亚孜用传统文化和国语教学帮助学校里的孩子走向未来,还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地走进乡村、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心田里,这种致力于民族团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让人感佩。

适用话题

奉献、传统文化

库尔班·尼亚孜,男,维吾尔族,1964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

2003年5月,库尔班·尼亚孜利用创业挣来的60万元创办了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成为新疆第一所民办的国家通用语言小学。16年来,他聘请汉族老师授课,让师生始终学习生活在一起;开设国学堂,让学生向古圣先贤学习;从小学三年级起,学生每晚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让学生学习拉二胡、唱戏曲、扭秧歌等传统文化,组织师生一起过春节吃饺子、过端午节吃粽子、过中秋节吃月饼;要求学生全天候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18年,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共有九届557名学生参加考试,454名学生考取内初班,录取率达到81.5%。

库尔班·尼亚孜坚信:只有文化通,才能思想通;只有思想通,才能语言通;只有语言通,才能感情通;只有感情通,才能心灵通。16年来,他坚持用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节日文化、古典文化、建筑装饰文化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领,成立了“库尔班中华文化推广中心”。2018年,他从安塞聘请专业老师,利用一个暑假让680余名孩子学会了打安塞腰鼓。他还出资培训1000名农民学会集体打安塞腰鼓,将中华文化如同烙印一般烙刻在人们心中。

郭建华:为农民放电影

素材点拨

郭建華43年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坚守着“为农民放电影”的信念。她用时间和坚守向世人阐释了一诺千金的含义与价值。

适用话题

承诺、坚守

郭建华,女,汉族,1953年7月生,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

从20世纪70年代当上农村放映员至今,郭建华已从业43年。她从拉板车、抬机器、走村串乡做起,与乡亲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说:“只要乡亲们喜欢看,俺情愿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在当一线放映员的19年里,她为农民放电影1.3万多场。在当站长和公司负责人的24年里,她带领工作人员放映电影14万多场。

此外,郭建华还将服务扩展至脱贫攻坚领域。她带领放映人员深入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9个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三年时间里建立了100个农村扶贫电影放映点,放映电影近万场。她创新性推出的“菜单式”放映模式被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作为优秀案例向全国推广。

郭建华放映过无数影片,但让她刻骨铭心的还是《焦裕禄》。她说自己坚持为群众放电影的原因,源于电影《焦裕禄》里“焦书记拉着板车在风雪中给老百姓送救命粮”的镜头,正是焦裕禄精神激励着她一直坚守。她说:“今后我要组织放映更多更好的优秀电影,为群众送去更丰富的精神食粮,让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颂。”

李洪占:坚守大山60余年

素材点拨

李洪占坚守大山60余年,脚步踏遍家乡的山涧沟洼,用一把锄头、一副肩头、一个甲子的时光种绿了家乡的每一个山头,用毕生的精力换来了大家同呼吸的绿色生态。

适用话题

人与自然、坚守

李洪占,男,汉族,1933年12月生,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后湾村原护林员。

曾经的蔡家堡乡,是个“荒土岭、栽死鸟”的蛮荒之地。为了圆心中建设绿色家园的梦想,李洪占从23岁起,春天种树,夏天修剪,秋天补栽,冬天防火。他用两条“泥腿子”一遍遍丈量着蔡家堡的山野,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指甲缝里塞满了泥土,双脚皴裂了一次又一次。60多年来,他义务种树2000多亩8万余株。

每年一到春天,李洪占每天早上6点起床,拿起树苗、扛起铁锹,带上干粮就出门,直到日落才归。刚开始种树时,浇水是最头疼的问题。要么挖窝存水,用冰草盖好,涵养水源;要么挖水渠,引水至能浇上水的地方;修不成渠的地方,他就用架子车拉、用马驮、用肩挑……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种树也是个技术活,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实践,李洪占总结出了“马蹄底马耳头”等育苗经验,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李洪占的精心照料下,绿色渐渐覆盖了荒山坡。

1980年,李洪占从护林员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没有因为不再当护林员而停止种树,反而种起树来更带劲了。2018年年底,因易地搬迁项目,后湾村搬迁到了条件优越的塘川镇。大家原本以为李洪占可以歇歇了,可没想到他又规划起了新的种树路线。

如今,李洪占家已是四世同堂,儿孙们劝他在家颐养天年,可他却说:“只要我能动一天就种一天的树,直到拿不动铁锨,上不了山了。我还打算让你们接我的班。”

敬业奉献模范(部分)

张富清:深藏功与名

素材点拨

不管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张富清都全力以赴,无论工作条件多么艰苦,他都毫无怨言。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他的敬业奉献中又多了一份谦逊,更显得敬业精神的可贵。

适用话题

敬业、淡泊名利

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生,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来凤支行原副行长。

1948年3月,张富清光荣入伍,成为一名战士。他先后参加了壶梯山、东马村、临皋、永丰等战役。每一次战斗,他都是突击队员,先后炸毁敌人四座碉堡,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张富清在解放大西北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1975年,张富清调到来凤卯洞公社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主动下到最偏远的高洞片区,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80年代初,张富清到建行工作后,白手起家,盖起了办公楼,开展“拨改贷”业务,由他经手放出的贷款,没有一笔呆账。为了给国家节约开支,他在做白内障手术时选择了最便宜的晶体。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让子女们安心工作,88岁时高位截肢后,张富清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来。如今已95岁高龄的他,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联播》节目。

从复员转业的那天起,张富清就“封存”所有战功记忆,包括對子女也只字不提。直到2018年底,来凤县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时,张富清才拿出了尘封64年的勋章、报功书、立功证等军功证明。

王曙群: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

素材点拨

干一份工作尤其是长期干一份重复的工作,是单调乏味的,但是,成绩往往和坚守、努力相伴相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王曙群一样秉持工匠精神,认真刻苦钻研技能,用责任与担当干好本职工作。

适用话题

工匠精神、爱岗奉献

王曙群,男,汉族,1970年6月生,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班组长。

1989年,19岁的王曙群技校毕业,开始从事工装模具的装配、维修工作。没有高学历,有的只是踏踏实实地拧紧每一颗螺钉,装配完成好每一件工装产品,确保不因工装问题影响产品生产。1996年,王曙群因在中级工考试中获得全厂第二名,被破格批准参与高级工培训班,赶上对接机构产品研制的重要时机。1998年,对接机构进入初样产品研制阶段,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王曙群执着坚持,攻克难关,练就了一手“精、新、准、快”的技术绝活。后来他坚持学以致用,勇于探索实践,成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装战线上的领军人物。

“天宫一号”是带着对接机构首次上天的飞行器,在发射前进行热真空试验时,发生了对接机构无法解锁分离的问题。王曙群认真分析,逐一排查,锁定问题并迅速排除故障,确保了“天宫一号”如期发射。2011年,“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载着由王曙群带领的团队亲手装调的对接机构,在太空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太空之吻”,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对接机构装调技术的国家。近年来,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一号”,再到“天宫”“天舟”,王曙群和他的团队总装的对接机构经历了7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了13次交会对接任务,得到业界高度评价,赢得崇高荣誉。

30年来,王曙群甘于寂寞、爱岗奉献,默默坚守在航天装配一线,传承航天精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

武大靖:从业余队到连破世界纪录

素材点拨

武大靖曾说:“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要走到终点。”正是这份对于梦想的执着和全力拼搏的勇气,让他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也成就了他连破世界纪录的骄人成绩。

适用话题

梦想、执着

武大靖,男,汉族,1994年7月生,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

武大靖是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会纪录保持者。他10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短道速滑,摔过无数次跤,受过无数次伤。进入短道速滑业余队后,每天凌晨3点多,他就起床带好冰刀,骑着自行车到零下30多摄氏度的室外冰场训练。因为长时间超负荷的训练,脚被冰鞋磨破了,训练结束换鞋时,竟能倒出血水来。但他没有放弃退缩,一直顽强坚持着。2010年,武大靖破格进入国家短道速滑队,刚去时只是陪练员。为了进入主力名单,他找来自己和队友以及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录像,反复分析比较,改进自己的技术细节,成绩突飞猛进。

2018年2月22日,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武大靖顶住中国队屡次被判犯规、短道速滑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和最后一次冲击金牌机会的巨大压力,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强势夺冠,为中国赢得平昌冬奥会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选手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2018年9月,武大靖成为新一期中国短道速滑队队长。2018年11月,在短道速滑世界杯盐湖城站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比赛中,武大靖以39秒505夺冠,这个成绩也打破了他在平昌冬奥会两度刷新的世界纪录。

潘美儿:坚守“麻风村”二十三载

素材点拨

从事麻风病患护理工作20余年,潘美儿以精湛的护理技术照顾每一位患者,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彰显了“医者仁心”的大爱。

适用话题

敬业、大爱

潘美儿,女,汉族,1976年11月生,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麻风病区)护士长。

1996年,20岁的潘美儿从浙江湖州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我国最早的麻风病院之一的浙江省皮防所上柏住院部。医院位于德清县的山沟里,潘美儿就常年坚守在这个被人们称为“麻风村”的地方。她主动申请去风险最高的现症病人区工作,精心护理平均年龄达73岁、平均住院40多年的患者,帮助他们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

潘美儿每天除了要忍受麻风溃疡散发出来的气味外,还要面对肢体畸残、眼盲鼻塌的患者。她没有胆怯厌恶,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亲人,与他们同吃同住,给他们打针换药,陪他们聊天说笑,帮他们清洗缝补。一位病情较重的患者全身多处溃烂,潘美儿每天为她擦洗全身、清洗伤口、点眼药水;82岁的钱奶奶大便排不出,潘美儿帮她一点点抠出来;双目失明的范大娘一次次将大便弄脏衣裤,潘美儿帮着她擦洗身子、换洗衣服……潘美儿无怨无私的付出赢得了患者的尊敬和喜爱,大家也把她当成自家人,亲昵地叫她“阿美”。

潘美儿潜心钻研业务,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她设立“心理医疗室”,开展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到被尊重、理解和关爱;她所在团队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项目,被中国科协列为麻风病学科重大成果之一。现在,她正致力于科普麻风病知识,呼吁政府和社会加强对麻风病人群体的关注。

孝老爱亲模范(部分)

吴建智:与哥哥“共享双臂”

素材点拨

吴建智10多年来始终不离不弃,从小照顾因事故失去双臂的哥哥。一双手臂两人用,他用自己的臂膀撑起哥哥的生活和梦想,用实际行动诠释真挚的手足之情。

适用话题

梦想、亲情

吴建智,男,汉族,2000年5月生,共青团员,昭通学院学生。

吴建智的哥哥3岁时因触电失去双臂。从懂事起,吴建智就成了哥哥的“双手”。2006年,吴建智与哥哥一起走进校园。10多年来,他与哥哥形影不离,照顾着哥哥的生活。每天早上,吴建智总是第一个起床,用最短时间穿好衣服、叠好被子,然后帮哥哥打来洗脸水、漱口水,挤好牙膏。收拾好之后,他背着自己和哥哥的书包与哥哥一起上学。晚上回到寝室,他先帮哥哥洗澡、洗衣服,然后收拾自己的东西,他总是寝室里最晚睡觉的那个人。就这样,吴建智与哥哥一起走过了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漫漫求学路。

2018年高考,吴建智分数超二本线50多分,而哥哥的分数只够上专科,两人被同一所学校录取的概率极低。但吴建智坚持要带哥哥一起上学,不想让哥哥的大学梦破灭。可哥哥不想牺牲弟弟的前途来完成自己的梦想。面对艰难抉择,在社会帮助下,吴建智为了能继续照顾哥哥,最终选择和哥哥同在昭通学院就读。

“我要好好学一门技术,以后能养活自己。”在哥哥看来,这是唯一不拖累弟弟和家庭的选择。而吴建智则希望哥哥能像张海迪一样,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一辈子的路还有很长,我愿意一直做他的双臂,帮助他完成梦想。”吴建智说。

张家丰:用爱创造生命奇迹

素材点拨

放弃学业、放弃工作,张家丰用两年的痴心坚守,唤醒植物人女友;不离不弃、精心呵護,又用两年时间让女友能慢慢行走,并携手走进婚姻殿堂。他用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人间最忠贞的爱情,缔造了世间最美的生命奇迹!

适用话题

奇迹、爱

张家丰,男,汉族,1988年7月生,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镇新河村村民。

2008年5月,张家丰的女友张晓宇突发脑积水,处于重度昏迷状态。正在读大学的张家丰得知消息后,毅然放弃学业,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主动来到医院照顾重度昏迷的张晓宇。每天从早晨6点到晚上10点,他坚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外。医生下达病危通知书,断言张晓宇没有任何治愈希望,并通知家人安排出院。张晓宇的母亲对张家丰说:“孩子,回去吧,你还有自己的未来,这段时间有你的守候,晓宇已经很满足了。”张家丰却说:“我要照顾她一辈子,我相信她一定会醒过来。”

没有过多的语言,张家丰来到张晓宇的身边,一边照顾女友,一边学习护理知识。每天换尿不湿、翻身、洗脸、刷牙、喂流食、按摩……为了唤醒女友,张家丰无数次呼唤张晓宇的名字,跟她“聊天”,告诉她周边发生的趣闻。一天、一个月、一年……张家丰坚守了700多个日夜。也许是爱情的感召,也许是生命的奇迹,2010年9月,张晓宇真的醒了!可她由于长期卧床,双脚已变形,无法站立行走。2010年底,张晓宇做了双腿矫正手术。出院后,张家丰一边经营小吃店,一边一如既往地精心照顾张晓宇。又过了两年,张晓宇终于能慢慢行走了。

2012年,张家丰执手张晓宇,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张水珍:用情至深照顾“特殊家人”

素材点拨

勤劳善良、刚强坚毅,任劳任怨,三十五年如一日,张水珍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人间大爱,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尊老、敬老、孝老、爱老的赞歌,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美德。

适用话题

尊老、传统美德

张水珍,女,汉族,1963年4月生,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水峪村村民。

1984年,张水珍经人介绍与任新宏喜结连理。她刚嫁到任家时,家里一贫如洗,全家老少7口人挤在仅有的4孔破土窑洞里,家中还有4位老人:体弱多病的奶奶、丈夫的养父和患病养母、未成过家的小叔父。此外,丈夫的亲生父母也体弱多病,经常住院。因其他兄弟姐妹常年在外,她和丈夫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

婚后不到一个月,80岁的奶奶被查出肺癌晚期,吃喝拉撒睡全在土炕上。张水珍每天为奶奶端屎端尿,洗衣做饭,还把家里的其他长辈照顾得妥妥帖帖,家务做得井井有条。2010年,小叔父又患上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腿脚经常肿胀。张水珍承担起照料他的重担,还坚持每天用药汤给他泡脚。经过她的悉心照料,老人能够站起来,被人搀扶着还能挪着步子走几步。就这样,张水珍不嫌弃、不放弃,一直照顾老人到82岁过世。

张水珍还精心照顾着81岁的邻居任彩霞。老人行走不便、耳朵严重失聪,她总是耐心陪伴,悉心照料老人。老人与她建立了深厚感情,已经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张水珍每次出门时,都要精心安排好老人的衣食起居。看着老人依依不舍的眼神,她的心里总是酸酸的,也暖暖的。她是大家公认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好邻居。

郭彩利:割肾救夫

素材点拨

丈夫身患重病,郭彩利坚强面对,毅然决定割肾救夫。她对爱人不离不弃,对爱情无悔坚守,对家庭无私奉献,成就了一段患难与共、坚贞不渝的人间真情。

适用话题

亲情、坚强

郭彩利,女,汉族,1976年6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孟塬乡白杨庄村村民。

2006年8月,郭彩利的丈夫王占学感觉身体不适,医院诊断为双侧肾功能衰竭。半年时间里,郭彩利带着丈夫辗转看病,但病情仍不见好转,肾脏移植成为挽救王占学生命的唯一希望。这时,王占学年过半百的哥哥提出要换肾给弟弟,但检查发现他的肾脏有过损伤,移植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果不成功,意味着兄弟俩可能会同时失去生命。

为了守住一个完整的家,郭彩利瞒着丈夫和家人,偷偷做了肾源配型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和丈夫的肾脏配型比高达36.5%,比医学要求的比例高出11.5个百分点。郭彩利喜出望外,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可王占学坚决不同意。郭彩利的母亲一开始也不同意,郭彩利就安慰母亲说:“少个肾没什么,只要把占学的命救下,有个完完整整的家就行,娃娃不能没有爸爸。”虽然说服了家人同意自己给丈夫换肾,但高昂的医疗费又成了摆在郭彩利面前的一个难题。她借遍亲戚朋友,市县等多家单位也发起倡议为其募捐,终于凑够了手术前期费用。2008年8月4日,郭彩利的一个健康肾脏被移植到王占学体内,夫妻俩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一起。

为治病,家里欠了32万元外债,手术后王占学每天都要吃抗排异反应的药物,费用很高。为了让王占学有药吃,郭彩利租了一间小商店,每天早出晚归,忙碌奔波。献肾后郭彩利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但除了照顧丈夫和小商店的生意外,她还抽空参加了电脑培训班。她说:“活着就有希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猜你喜欢

道德
道德声明
道德声明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道德的生命力
强化道德建设
论道德榜样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