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绘本构图与色彩表现的魅力
2019-12-06强燕慧
强燕慧
幼儿绘本中蕴藏着丰富的美术元素,给美术教学带来了鲜活的生机。《亨利爷爷找幸运》是一本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围绕小主人翁“艾米”的问题“幸运是什么”展开,通过亨利爷爷寻找“幸运是什么”的过程,最终发现 “幸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体会”。该绘本除了能让幼儿学会感恩和知足外,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美术教育价值:其一,绘本中的构图合理,与文字表达的意境契合,能激发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并能进一步理解绘本内容。其二,绘本中色彩的运用,渲染了画面的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本文以《亨利爷爷找幸运》为例,记录师幼共同感受、欣賞、发现绘本“美”的“对话”,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把美术欣赏中的思考展现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一、师幼共读,在对话中发现绘本艺术表现的奥秘
(一)构图欣赏,发现图画的韵律之美
整体阅读绘本之后,幼儿初步了解了亨利爷爷寻找幸运的过程,感受到亨利爷爷发现幸运的四个片段。正是亨利爷爷领悟“幸运”的四个场景,引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在第二次阅读时,我们着重欣赏绘本中的四幅图画,对画面有了新的发现。
1.“U”型构图——在共情感受中理解构图展现的分享喜悦
具体场景:亨利爷爷与流浪汉分享馅饼的场面(图1)。
教师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跨页中呈现的构图 ,问道:“这个形状像什么?”“像月牙、像小船、像微笑的嘴巴!”幼儿纷纷回答。“那我们一起试着做这个表情吧。”大家一起微笑,发现微笑时上扬的嘴角和构图非常相似。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用这种构图来表现这幅场景呢?”有的幼儿说:“它画了两件事情,前面是亨利爷爷自己吃,后面是给流浪汉吃。”还有的说:“因为这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亨利爷爷听到流浪汉说,遇到好心人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所以用微笑的形状来画。”教师最后小结:“这种构图方法,画了两件连续发生的事情,而且还把他们的心情藏在了里面。”幼儿自发地鼓起掌来,夸赞画家真的很牛。
接着,教师指着空白处问:“为什么会把文字放在这儿?放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幼儿回答:“因为这里很空。字写在这里,让人看了很舒服,要是写在下面,会看不见的。”“说得很有道理,字放在这里,既让人看得清楚,又能让画面和文字摆放的很和谐。”
教师手记:鼓励幼儿在读图中发现构图之美,结合故事情节、人物情绪,感受图文合奏的构图意境。
2. “√”型构图——在生活经验中感受构图表现的美好心情
具体场景:亨利爷爷坐看大家玩耍的场景(图2)。
教师引导:“爷爷坐在画面的什么地方?放暑假的小朋友在哪里?这么多人物连成什么形状?加上亨利爷爷之后,构图又有什么变化?”
幼儿陷入思索,教师发现幼儿思索中遇到困难,鼓励幼儿伸出手,顺着“亨利爷爷”“小朋友”“妈妈”的图像划过,幼儿在勾画中发现,构图原来是一个“√”型。大家会心地笑了,原来,当肉眼看不出来构图时,还可以借助动作去发现。
教师说:“为什么用这种图形呢?”幼儿回答:“这是对的意思。”“√型构图用在这儿还有什么用意?”幼儿说:“因为亨利看到小朋友快乐,自己也快乐,所以用√。”
孩子们明白了此处的构图,不仅能使画面丰富,还能表达亨利爷爷喜悦的心情。
教师手记:及时引导幼儿发现构图的奥妙,不仅能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绘本内容,也为幼儿积累了构图呈现的形式。
3. 散点式构图——在动作启示下发现多样构图的秘密
具体场景:亨利爷爷发现更多幸运的场面(见图3)。
教师问:“亨利爷爷在画面的什么地方?这些幸运的场景是怎样布局的呢?”有的幼儿说:“亨利爷爷在画面的角落里。”有的幼儿说:“幸运场景是散开来画的。”还有的幼儿说:“应该是斜线排列的。”
语言对儿童的指导是抽象的,不妨用动作来实际体验。大家伸出手,在图像上寻找规律,果然,这些场景虽然分散,但也有斜线排列的规律(如图3-1)。
教师继续追问:“还能看出不一样的构图吗?”幼儿回答:“我发现啦!还是斜格组成的。还有,还有,中间四个场景像一个方格,外面的又像一个大大的方格。”一下子,孩子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构图,我们按图索骥,发现果真如此!(见图3-2,图3-3)教师竖起大拇指:“好厉害!构图中的奥妙,都被你们的火眼金睛发现啦。”
教师手记:同样的散点图画,在幼儿的仔细观察、动作探究下,发现了不一样的构图形式。在一次次的自我挑战中,幼儿享受着自主学习、分享发现的快乐。
4. 斜三角构图——在对比感受中寻味倾斜构图的初衷
具体场景:亨利爷爷遇险场面(见图4)。
教师:“这幅场景中,你发现作者的构图是什么形状?”众幼儿回答:“是三角形,而且还是斜的三角形。”有了前期的经验铺垫,孩子们很快捕捉到构图的特点。“为什么用斜的三角形来表现亨利爷爷遇到危险的场景呢?”教师的问题把孩子们问住了。“斜斜的三角形给你什么感受?”幼儿说:“感觉要倒了,不稳。”这时,孩子们恍然大悟:“是因为亨利爷爷遇到车祸,感觉很危险,所以用了斜的三角形。”
教师手记:通过正三角、斜三角的构图对比,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奥妙。这个过程既是对比发现,也是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感悟绘本构图的过程。
(二)色彩感受,领会作者的巧妙用意
1. 巧用“追问”——发现色彩变化的奥妙
教师:“封面(见图5)上的文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黄色字读什么?”幼儿回答:“前面是黑色,后面是黄色。读幸运!”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两个字用黄色呢?作者有什么用意?”幼儿回答:“不同的颜色,让我们一下就看到了。”教师:“显眼的作用,还有不同意见吗?”幼儿:“黄色看起来暖洋洋的,所以用这个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