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拍“采药救孙”筹善款引争议
2019-12-06
“73岁的何春元背着背篓,踩着胶鞋上山采药,当地药材普遍卖价低廉,除了一种叫米丧藤的药材……何春元踩着晃悠悠的岩石,费力拽着藤蔓,背回家后切断、晾干,赶集时拿去集市上卖,半个月加起来能卖150元左右,顶多能给患有血癌的孙子买1粒药……”
2019年8月9日,新浪微博认证博主“公益记者马小马”发布了一则图文故事,题为“7旬爷爷悬崖‘淘金半个月,只够给重症孙子买1粒药:尽力了!”。此故事被迅速传播并感动众多网友,也有不少人解囊相助。然而,9月3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悲情故事却是被刻意制造出来的。何春元的孙子何其兴患髓系白血病需大笔钱治疗基本属实,但何春元早已不上山采药,采药照片也系摆拍。并且,推动发布“采药救孙”故事的公益机构,要收取10%的筹款作为管理费。
多维解读
网络众筹应远离“悲情炒作”
“马小马”等推手可能会想,自己也是在做好事,客观上能帮求助者多募集善款。但是,通过造假和欺骗进行的募捐,既伤害公众感情,也损害公益慈善的形象。这实际上就是利用公众信任的牟利行为。试问,若大家都是通过这种摆拍、表演来激发公众同情、获得捐款,久而久之谁还会相信网络募捐的真实性?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求告无门的受助者,又该怎么办?
真实是慈善的生命线,通过添油加醋或凭空捏造等方式来“推故事”,是对爱心的欺骗与亵渎,必然会影响网络众筹的公信力,也极易将网络众筹引入发展的死胡同。公众的信任像一汪池塘,摆拍式募捐则是一台抽水机,涸泽而渔,其结果必是毁灭性的灾难。网络众筹模式是否成熟,效果如何,除了要看筹集到多少善款和帮助到多少患者外,更要看是否帮助到最需要幫助的人。社会不缺爱心,做大这块蛋糕不难,但如何分配好蛋糕,却是一个极易引发争议的难题。“推故事”这类欺骗行为当然应该被禁止,但更应该思考,如何让这位老人不必“采药”也能救孙,让所有处于困境中的患者,不必“搏出位”也能获得帮助。唯如此,网络众筹方能远离“悲情炒作”等错误做法。
筹善款不能靠编故事
虽然“采药救孙”的故事是一次“悲情营销”,但何春元的孙子罹患白血病需要筹款救治却是真实存在的。因而不少人认为,核心事实并无问题,为考虑传播效果使用一些夸大和渲染情绪的做法,无伤大雅,反正都是在做善事。但如果我们将这个事例推广开来,就会发现如果只有依靠编故事才能获得关注和帮助,那么事实上,社会救助的门槛也在无形之中被提高了。
从根本上说,公益逻辑与商业运作的逻辑并不相同。商业可以依赖广告营销,但公益活动的对象是爱心。公众对公益活动的信任,是参与公益的重要心理基础。信任来源于真实,用失真的信息去博同情,消耗的是公益的根基。信任就像一张纸,皱了,即使抚平,也恢复不了原样。故显然不能任由“摆拍募捐”的短期效应,去抽空公益的长远基础。
推手之所以刻意导演了这么一出悲情故事,与其切身利益不可分割。按照10%的比例收费,如果能够达成30万的目标筹款额,他们将获得3万元的收入。这种“抽成式公益”很容易导致一些公益机构为了拿到更多提成,刻意夸大事实,甚至借此绑架受助者。民政部此前发布的《关于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不得提供公益捐赠回扣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社会组织不得在接受的公益捐赠中提取回扣。考虑到这些公益组织要生存,他们可以从中列支成本,但前提是,成本必须用于公益活动产生的费用,其支出情况也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和评价。
真实和公开是公益的生命线,即便是在后真相时代,公益活动也不能扭曲为“编故事大赛”,否则,公益将陷入比拼“编剧”和“导演”的恶性竞争当中。长此以往,公益的信任基础被冲击、民众同情心被透支,求助者和爱心人士都将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