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二次备课的“各种姿势双手抛大球”教学设计与实施

2019-12-06王素芳

体育教学 2019年11期

王素芳

关键词:二次备课;各种姿势双手抛大球;课时教案;反思重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11-0039-05

一、备课感想

叶建华在《品贤文谈管理》一书中讲了“一匹马和一头驴的故事”,因为马驰骋千里,取得真经而归。而驴被蒙住双眼,日复一日,在原地打转。为什么同样的努力会有不同的结果?答案是这样的:成功者往往不断规划自己、设计自己、超越自己;平庸者却随波逐流,安于现状。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想让自己从一名教书匠走向优秀、走向卓越、走向专家、走向艺术,笔者认为可以基于“体育二次备课”,立足于教育设计理念,实现“体育二次备课”助力师生教育生长。

(一)教育即生长——深度挖掘“二次备课”助力师生成长的独特价值

教育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美妙到可以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理解为“人为的”和“为人的”教育活动,分为“体魄”和“魂魄”两方面。在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的水平二(四年级)投掷单元“各种姿势双手抛大球”教学设计中,我创设“彩球打打打”“彩球飞飞飞”等系列游戏,围绕“各种姿势双手抛大球”教学技术和足球掷界外球运动技术,设计体育活动情境,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品性、意志等身心独特、自由、充分、幸福的发展,让学生“运动其中,玩乐其中、学练其中、竞赛其中、获益其中、享受其中、成长其中”,培养学生学会体验运动之美,养成运动习惯,勇于竞赛、不畏失败。

(二)学生站在课中央——动态设计与实施“各种姿势双手抛大球”教学的主体立场

笔者倡导让儿童站在体育课中央,以“自主学练”“结伴式学习”等教学主张,实现师生结伴合作、互动学练,形成“体育健康、兴趣盎然、激情飞扬”的独特体育教学风格。课前“拉大锯”“炒蚕豆”暖场活动,课中的“彩球健身操”“头顶胯下传球”准备热身,“彩球喷泉”“彩球大战”“山羊顶”等游戏,展开了“各种姿势双手抛大球”的技术技能教学。笔者的“融合一体,适切悦动”的教学动态设计,目的是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运动天性。笔者以“二备导研究”“二备促学练”“二备致生长”,促进学生在体育课上“玩出自我、玩出水平、玩出艺术、玩出进取”,让体育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真发生。

(三)提升素养——在体育游戏与体育运动项目中赋予儿童身心健康

美国教育专家布鲁纳说:学习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过程。“育心、育体、育技”是体育课程功能所在。二次备课时,笔者以“薪火新茶”的精神,将“各种姿势双手抛大球”教学循序渐进地展开,让投掷技术技能在体育游戏、体育项目、体育故事、运动情境中得以学练。如:为了突破和解决教学重点之一——投掷的出手速度,笔者以古代猿人用石头狩猎的故事,如果抛石头出手速度慢了,猎物就会逃走,引出“要想打到猎物,出手速度一定要快”的道理,并以“彩球打打打”游戏加以学练;为了突破和解决教学重点之二——投掷的出手角度,笔者选择了一人双手高举彩球原地向上纵跳,另一个人站于其后做从头上向前抛彩球的“彩球飞飞飞”游戏,采用足球掷界外球动作进行投过彩绳的“彩球大战”游戏。基于体育二次备课,笔者将技术教学融入体育游戏和体育项目之中,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发展学生投掷能力”和“提升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落地生根,从而打破体育课上“素养培育被搁置”现象,实现“学生的投掷技术技能”的深度学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找到可行的培育路径, 有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向内生长,留给学生真正“带得走的东西”,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学生在场——体育课堂教学、游戏、竞赛面向全体

体育课教学从关注学生学练成败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笔者积极探索“各种姿势双手抛球的技术技能+素养环境下全体参与的体育游戏+体育竞赛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笔者以传统体育教材中的学习投掷技术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彩球大战”游戏为例。第一次学生游戏以基本做法进行,接着进行“为安全而变”游戏,设计思路是帮助学生更快地熟悉游戏方法,保障抛投游戏过程安全;然后进行“为技能而变”游戏,设计思路是加快学生投掷的出手速度,控制好投掷的出手角度和方向;其次进行“为情感而变”游戏,设计思路是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竞争力,帮助学生达成情感目标;最后进行“为弱小而变”游戏,设计思路是采用差异竞赛法帮助弱势队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游戏的5种变换做法,5次对抗竞赛,激起学生“比”的欲望,调动学生“比”的行动,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抛投能力与上肢力量,提高反应速度与机智灵活、果断等行为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变换游戏练习中兴趣盎然,改变了体育课堂教学游戏是以几名学生为主、大部分学生均为“看客”的现象。“学生在场”破解了主体参与的缺省,体现了坚持“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改革目标,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的学力在体育技能学练中变得强劲起来、情感在探究发现中变得丰富起来、思想在交流中变得深邃起来、思维在PK分享中变得灵动起来、生命在动态学习中成长起来,实现了“体育教学”与“学生成长”美好相遇。

二、教学设计

投掷运动是人类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形式,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而逐渐发展起来,它展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本课“各种姿势抛大球”是选自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師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四年级投掷单元的第2课时投掷类教学。基于二次备课,通过教学锻炼孩子手臂和肩部肌肉,促进学生手、腿、腰腹及全身协调能力的发展,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课中笔者用探索激发兴趣,用兴趣促进参与,用参与发展技能,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等教学原则,充分挖掘学生抛投的潜能。运用条件作业法,启发学生深度思考、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

三、课后反思

本节课,笔者在二次备课中充分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精心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用“先学后教”的游戏教学模式,发现此教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动作。整节课的练习安排上,笔者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既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既注意运动安全,又提高练习密度;既倡导小组合作,又保证教学评价有效。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笔者都巧设游戏情境,处处激发学生学练兴趣,营造良好的学练情境,给常态课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参考。

(一)精心设计,创意独特

本课教学内容是各种姿势双手抛大球,笔者紧扣课题,分层、递进、巧妙地进行设计。课的开始,笔者让学生边唱儿歌边做拉大锯、炒蚕豆、热身操、头顶胯下传球等专项练习,再到各种姿势的双手抛彩球的学练游戏,学生抛投物体方向从高到远,距离逐渐增加,练习力量逐步加强,练习强度慢慢变大,课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安排科学合理。笔者基于学生体育生活和足球运动项目,巧妙创编“彩球打打打”“穿越彩球雨”“彩球飞飞飞”“彩球大战”等游戏。课中学生抛投动作由易到难,自下而上,协调发力,轻松掌握,趣味无穷。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掌握技术、展示自我、快乐游戏、体验成功。

(二)器材自制,安全有趣

笔者把学生感兴趣的、较轻的、抛接时没有任何危险的软式旧排球,用四种颜色彩布包裹起来,既便于分组教学,又避免球滚得太远。自制的彩球器材特點是抛投安全、色彩鲜艳,学生看到器材,就会跃跃欲试,积极参与,主动体验,欲罢不能。器材构造独特,五彩缤纷,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练习时,笔者让男女生呈长方形队形对面站立,男女生比赛得分线距离不等,游戏“彩球大战”中间的自制彩绳斜拉,既体现了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原则,又安全有顺序。学生从课的开始到结束,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虽然满头大汗,但乐此不彼,完全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与幸福之中。

(三)破冰边缘,面向全体

体育课中经常会出现边缘学生,这与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相违背。笔者的破解方法是先将自制彩球引入课堂,再以歌谣、游戏、音乐将学生带进跨界融合的体育生活。笔者提前与学生见面,深入了解学生;课前暖场,再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笔者在教学中承担着主导、协调、补充、评价的角色。我的评价重在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体育学习,表扬学生意在努力挖掘学生的全部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本节课显著特点是“教师的亲切微笑多,对学生的正面表扬多,适切的鼓励话语多”,体现了教师的正面引导,深度指导,评价适切和批评有度。笔者的一个信任的点头、一个由衷的微笑、一个赞许的大拇指、一个笑脸小贴画等,力争给每一个孩子带着美美的自信。这些有效地化解抛投教学内容的枯燥,更是破冰了那些课堂边缘的学生。整节课,我以兴趣入手,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构建儿童的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主学练的体育课堂,点燃边缘学生心中的火焰,让他们走向课堂更深处,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更好地享受体育课堂的运动乐趣。

(四)健身启智,学练高效

教学中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想象、模仿、尝试、体验、表演、创新、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如:授课时笔者利用音乐喷泉游戏,学生形象地由坐到跪再到站等身体不同姿势、不同方向地抛球,在游戏中协调用力,在表演中体验快乐,在练习中掌握3种以上双手抛大球的正确姿势和方法。课中笔者将内容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学习足球抛掷界外球,并在游戏比赛中突出强调远和准的练习,既巩固了学习内容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当堂感受学以致用,体验成功的快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本节课的运动密度达70%,平均心率135次/分,基本部分平均心率140次/分,最大心率187次/分,班级平均心率最高点出现在25分。课的开始部分平均心率105次/分,准备部分平均心率126次/分,基本部分平均心率140次/分,结束部分平均心率130次/分。学生运动强度实效性评估分布是60%~70%运动持续时间为23分钟,71%~80%运动持续时间为11分钟。教师与学生的心率分布图几乎相同,课堂效果预计全部达成。

四、本节课的亮点

1.整节课始终围绕“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展开。学法上采用自主探究方法,学练效果好,游戏中采用条件作业法,不断变化游戏做法,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培养。

2.音乐喷泉游戏,引导学生进行由坐到跪再到站等不同姿势、不同方向抛球,在游戏中体验动作、体会协调用力,学会各种姿势双手抛大球的方法。

3.彩球大战、彩球打打打等系列游戏,围绕主教材,设计新颖,组织有序,实施高效,使得师生真正地享受体育、留恋体育、渴望体育。

4.健身球操和拉伸练习的放松,设计巧妙,既起到放松作用,又贴近学生的生活。

五、课的反思重建

1.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技能学练习时间不够充分,渗透“好、远、准”的教学辅助方法和教学手段还需多创新。笔者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规范学生的动作技术规格与要求,避免“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教学,避免技能目标落空。

2.用四种颜色的布包裹软式旧排球,这种自制器材的方法独特,如能稍加改制,将彩球系上长长的彩色尾巴,学生可清楚看到彩球在空中运行的轨迹,便于学生掌握抛球时的出手角度。

3.准备活动可将学生绕场慢跑,改为绕彩球慢跑,跑中可穿插各种持球和抛球动作,为主教材教学做好准备。“穿越彩球雨”游戏,学生击打的站位距离可适时调整,以增加学生的成功感和游戏的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