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在琴声中延续
2019-12-06江韵
文/江韵
5年来,俞晓东在深山的小学里默默耕耘,一批批山里的孩子在小学毕业前通过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十级考试,还多次参加国内演出,音乐给孩子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而俞晓东的生命也在琴声和孩子们的笑声中延续……
在安徽省金寨县小南京学校,有一位义务支教的古筝演奏家,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古筝妈妈”。她身患癌症,顽强与病魔抗争,并坚持义务为山村留守儿童进行古筝培训,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从未中断,培养了近40名懂音乐的山里孩子。她用人间大爱为有音乐梦想的农村孩子打开了一扇窗。她,就是国家一级古筝演奏家俞晓东。
俞晓东从小就喜欢唱歌、弹琴和跳舞,特别是对古筝情有独钟。1977年高考,她很幸运地成为江苏省当时唯一的古筝专业学生。她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就向往部队生活,毕业后如愿进入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成为一名文艺兵。
2010年,俞晓东在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肺癌,这对她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从没有想过,噩运有一天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俞晓东做了手术,左下肺被切除。待病情稍有好转,家人劝她去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大山里住一段时间,会有利于身体康复。
2014年,俞晓东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金寨县梅山镇的大山里养病。在山间的树林里,她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边弹奏着古筝曲《高山流水》,琴声伴着鸟鸣在山间回荡,高兴的时候,还会边弹边唱。自得病以来,俞晓东开始思考人生:也许哪一天,自己就会死去,但只要生命还没有结束,就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俞晓东萌生了“生命在琴声中延续”的念头,她要用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做点事情。
当年6月,俞晓东来到梅山镇的小南京学校,现场演奏了一曲《渔舟唱晚》。这里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第一次见到古筝,都很好奇地露出了渴望的眼神。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期待和掌声中,俞晓东又连续弹奏了几首曲子。弹完后,有老师问俞晓东:“您以后可不可以来教孩子们弹琴?”俞晓东当时就不假思索地回应:“可以!”
为了这句“可以”,俞晓东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自筹资金20多万元购置了40多架古筝,在小南京学校建起了一间古筝教室,创办了“山娃娃”古筝班,利用音乐课、课余时间和周末对山村留守儿童免费进行古筝培训和音乐教育。
除了在城里检查病情、买药,俞晓东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山里和孩子们一起度过。她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多给孩子们传授一些音乐知识。山里的孩子能吃苦,业余生活十分贫乏,但是他们和俞晓东在一起的时候都很开心,很多孩子甚至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
这些学琴的孩子都是从零起步,有些知识点要讲解很多遍才能听懂。在最初的两三年里,每逢寒暑假和双休日,俞晓东每天几乎都要上七八个小时的课,没有扩音器,完全是扯着嗓子不停地讲和唱。在村里,俞晓东经常会出现感冒、咳嗽等,医生说这随时会要她的命,家人也心疼地劝她安心养病。即便这样,她也从来没想过放弃,她觉得,虽然人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可以由自己掌控,她想让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
记得有一次,俞晓东去学生陈果家给古筝调琴音。她家很破旧,是一间用泥巴围起来的小平房,每逢外面下大雨,她家里面就下小雨。俞晓东调完音,就在她家房子前留影。这时,房子里传来了悦耳的音乐声,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还能听到这么优美的声音,俞晓东瞬间热泪盈眶。俞晓东突然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不仅仅是在教他们弹琴,还要帮助他们树立人生信念,为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他们走出大山。
几年来,俞晓东在深山的小学里默默耕耘,一批批山里的孩子在小学毕业前通过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十级考试,还多次参加国内演出,音乐给孩子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而俞晓东的生命也在琴声和孩子们的笑声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