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铸就荣耀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五集纪录片《和平荣耀》创作心得
2019-12-06王静王晓路
王静 王晓路
2019年10月17日晚8点45分,随着纪录片《和平荣耀》第五集《共筑未来》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播出完毕,历时一年半创作、由习总书记亲自签批的五集纪录片《和平荣耀》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填补了世界军人运动会官方纪录片的空白,为武汉军运会开幕献上一份厚礼。
一、办会所需 国家重任
2015年5月21日,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时任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主席哈基姆·艾尔希诺在第70届代表大会上宣布,将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承办权授予中国,由湖北省武汉市承办。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是中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后之后,也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在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但是,世界军人运动会由于举办时间相对较短、专业性较强等原因,普通老百姓对于军运会的了解远不如奥运会和亚运会等。这次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是世界军人运动会第一次走进中国,世界军人运动会因何而来、为何而办?中国举办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向世界各国军人传递什么样讯息?武汉承办的世界军人运动会有什么特色?这些都是需要面向全国观众和全军官兵回答的重大问题。
2018年3月,武汉军运会执行委员会正式将军运会纪录片创作任务交给武汉广播电视台。《交办纪要》明确:根据执委会军地领导的要求,在武汉军运会开幕前,武汉广播电视台要制作一部反映国际军体组织发展历史、世界军人运动会历史、中国军队对国际军体的贡献、中国军方和武汉市对筹办军运会所做努力等内容的专题纪录片,并在央视播出。
二、高度重视 倾力作为
国家级宣传项目、央视播出水平,这一创作任务对武汉广播电视台而言,既是无尚的荣誉,更是艰巨的挑战。
接到创作任务后,武汉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台总编辑何伟同志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并做出明确指示:展现国家形象、形成世界影响!这既是执委会下达的政治要求,也是展示武汉广电创作实力的契机。全台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军运会纪录片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台之力,抓紧推动实施,圆满完成任务,以广电新作为树立军运新形象。
为了确保完成这一创作任务,武汉广播电视台于2018年3月22日成立了军运会纪录片摄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武汉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何伟同志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军运会宣传工作的副台长李策同志担任副组长,以经济频道执行总监王静、总制片人王晓路、制片人冯思培同志为骨干的工作专班负责纪录片创作的统筹调度、策划创作、拍摄制作、质量控制、资金保障等。
九层高塔,起于垒土!
毫无疑问,武汉军运会纪录片创作项目是一个体量庞大、分工复杂的系统工程。然而,一个站位高、视野广、主题新的创意,对完成整个创作任务至关重要。
全台群策群力,经过多次研讨和修改,工作专班在武汉军运会提出的“创军人荣耀 筑世界和平”的口号中找到了创作灵感——“对各国军人而言,和平才是真正的荣耀,而追求和平的过程更是一种荣耀!”。根据这个创意,何伟台长亲自确定了武汉军运会纪录片的“硬核”——和平荣耀,并将其定名纪录片的总标题。
《和平荣耀》主创团队成员
三、军地携手 克难攻坚
2018年5月25日,武汉军运会执委会在北京军委训练管理部召开纪录片策划研讨会和工作部署会,与会的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少将、解放军报社、央视七套军事部、国防大学等军方专家高度肯定了纪录片《和平荣耀》的总体创意。会上,执委会决定由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军报社高级编辑范江怀、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电部主任记者邓新力、张亦兵等3位军方同志和武汉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王静、王晓路、冯思培等同志共同成立纪录片主创团队,军地合作,负责项目落实推进。
2018年6月,武汉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策同志主持召开了军地主创团队创作研讨会。在会上,军地双方毫无保留,各展所长,各尽其责。解放军报社的范江怀大校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采访过以往六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资深军事体育记者,央视军事频道的邓新力大校参与过《强军》等军事题材大片创作,张亦兵大校是1984年大阅兵纪录片的导演……他们为纪录片《和平荣耀》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武汉专班则对武汉的城市历史、城市建设、城市风貌和军运会筹备工作制定了详尽周密的拍摄计划。这次会议确定纪录片《和平荣耀》共分为五集,每集30分钟。
第一集《致敬和平》围绕“和平”,介绍国际军体理事会和世界军人运动会的由来,展示世界各国军人对和平的期盼和敬意。
第二集《传递友谊》围绕“友谊”,展示世界各国军人为友谊相聚在一起,传递和平和谐的讯息。
第三集《铁血英豪》围绕“意志”,聚焦世界各国军人在赛场上所展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气质和荣耀。
第四集《城市荣光》围绕“武汉”,讲述武汉历史及其代表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城市之光,展示武汉为办好军运会付出的努力担当。
第五集《共筑未来》围绕“未来”,宣传武汉军运会的和平初心,展示中国政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愿望和不懈努力。
2018年8月1日,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军地多个拍摄团队,全面展开了纪录片《和平荣耀》采访拍摄工作。
一年多寒来暑往,军方摄制组先后赴深圳、昆明、南京、宁波、海南、长春、上海、武汉等地采访拍摄了军事五项运动队、空军五项运动队、海军五项运动队等二十多个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赛运动队的训练情况,采访数十位军人运动员和军体专家;首次使用最新国产8K高清摄像机和高速摄像机拍摄了空中、水下等特殊训练镜头;赴比利时、法国、德国等采访了现任国际军体理事会主席赫尔维·皮奇里洛上校、秘书长科伊塔上校和正在备赛的部分欧洲军人运动员,带来了他们对武汉军运会的期盼和祝福。
一年多春夏秋冬,第四集《城市荣光》创作团队拍摄了大量反映武汉抗战历史和城市发展的画面,采访了执委会竞赛、安保、志愿服务、医疗保障、新闻宣传等部门数十位工作人员和在汉军事院校的干部学员。武汉外景拍摄团队对军运会场馆建设和武汉地标建筑前后进行了四次全方位的航拍和延时摄影,执委会驻会拍摄团队记录了军运会执委会所有重大活动。
为了更好地介绍国际军体理事会和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历史,主创团队还从国际军体理事会总部、新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收集了5个多小时的珍贵历史资料画面,这些资料画面几乎都是第一次与中国观众见面。
在16个月的拍摄时间里,主创团队成员十余次往返于北京和武汉,不断修改完善摄制计划;克服了资金保障、技术保障、人员保障等多重困难,一步一步将纪录片摄制工作向前推进。
四、历经考验 铸就荣耀
武汉军运会纪录片《和平荣耀》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宣传项目,经历了极为严格的审核过程。
2019年8月,纪录片《和平荣耀》经历了执委会组织的两次审片。9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许其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孙春兰副总理审看后,由中央军委办公室提交军委最高领导审核。10月初,纪录片《和平荣耀》通过了军委最高领导审核,10月12日通过了央视重大题材审核小组的内容和技术审核。
每一次审片,都是一次政治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升,但对主创人员来说就意味着无数个通宵达旦的修改完善,最终做到纪录片中的每一句话、每个数据、每个画面都经得起历史和时代的考验。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10月1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将纪录片《和平荣耀》安排在国防军事频道晚间黄金时段首播,纪录频道次日晚重播。随后,央视网、中国军视网等国家级网络媒体也安排了播出。
很多观众和网友看了纪录片《和平荣耀》后,称赞这部纪录片主题鲜明、视野开阔、信息量大,堪称是军运圣火点燃前一部气势磅礴的序曲。
纪录片《和平荣耀》运用了大量的珍贵历史镜头,详细介绍了军运会的历史缘起、赛会宗旨和发展历程,让观众仿佛阅读了一部关于军运会的百科全书。
纪录片《和平荣耀》始终贯穿着“体育传友谊”的主线,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只有世界军人运动会才能让世界各国军人在赛场上而非战场上相见,这就是“体育传友谊”的力量。
纪录片《和平荣耀》让人更加读懂了中国军队,中国军事五项队连续18次夺得“戴布鲁斯杯”的传奇,既是中国军人在和平时期“拼倒争第一、站着升国旗”的生动见证,更是人民军队血性战斗精神的生动见证。
纪录片《和平荣耀》从武汉这座城市的巨大变迁出发,通过比赛场馆、医疗保障和志愿者队伍等大量细节,让人们看到武汉军民同心为办好本届军运会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看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为国际军体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与担当。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军人运动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当我们看到盛大开幕式在武汉激情上演的时候,当五星红旗在各军运场馆频频升起的时候,人们发现,《和平荣耀》中讲述的故事正在演绎新的精彩。军人荣耀在这里升华,和平梦想在武汉放飞,新时代中国正在为世界和平发展谱写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