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城”艳阳花开,馥郁康养锦绣地

2019-12-06曾勋

廉政瞭望 2019年21期
关键词:钢城康养阳光

文/本刊记者 曾勋

“要少砍树,多栽树,把‘森老虎’请下山”。“要下决心停止砍伐森林,把砍树人变为种树人,为子孙后代造福。”

1996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到攀枝花视察,在途经雅砻江和金沙江交汇的三堆子时,看到满目荒山、满江飘木,他驻足良久、眉头紧锁,随后,坚定地对随行人员说出了上述一番话。

离开攀枝花之前,朱镕基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攀枝花市应向旅游城市发展,我希望将来攀枝花变成像花园一样的城市。”

作为一座以钢铁冶炼、煤炭开采、钒钛加工为一体的工业城市,曾经落下了环境污染和森林面积急速下降的城市沉疴。“三线精神”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催生出昂扬的毅力,由此,他们踏上了一条从“百里钢城”到“阳光康养”的蜕变之路。

量体裁衣,为攀枝花换上“双引擎”的新装

“《决定》使我们倍感振奋,对我们的工作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交通局局长刘骥提到的《决定》,从今年7月底开始,在攀枝花各界引起持续的热议。

7月25日,中共攀枝花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审议《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钒钛新城和攀西科技城建设的决定》(简称《决定》)。会议对“两城”建设的必要性、发展定位及“两城”之间的关系等作了明确阐释。

“‘两城’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引领攀枝花未来发展的‘双引擎’。”攀枝花市委书记贾瑞云指出,建设“两城”,就是要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产城一体”发展思路,为原来的钒钛高新区注入“城”的元素,使其增加一些“温度”;为原来的花城新区注入“产”的元素,使其更加“强劲”起来,实现产业与城市互补互促、融合发展。

参与起草《决定》的人员回忆,经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决定》共大小修改14次,采纳意见80多条,充分尊重和吸收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意见。从起草组人员抽调到决定稿框架板块确定,倾注了贾瑞云大量的心血。

“‘两城’的建设规划是为攀枝花量体裁衣,充分考虑到了攀枝花的现状、资源,以及未来面向‘阳光康养’和旅游度假的城市转型升级的需求。”攀枝花市政规划系统的一名负责人告诉廉政瞭望记者,有了前车之鉴,攀枝花的转型之路重在落实。“老工业区的蜕变,比较典型如欧洲的‘煤钢联盟’德国鲁尔地区和美国的‘锈蚀地带’,几乎都是通过刮骨疗毒的勇气,关停或升级老设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文化产业,从而形成转型的经济动力。攀枝花在落实方面,毫不含糊!”

如今的攀枝花随处见公园,这是城市转型最直观的体现。

“攀三代”瞿华江见证了攀枝花的蜕变。从小在攀枝花长大的他,没有像父辈那样从事地矿类工作,而是成为一名纪检人。他向廉政瞭望记者回忆,从禁砍禁伐到关闭粗放型、高污染的工厂、矿山,攀枝花花开一城,小时候鲜红的花总被尘霾萦绕,随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成功,英雄之花开出了更加耀眼而灵动的气息。

人们常说,攀枝花有两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地下的是以钒钛磁铁矿为主的矿产,这是攀枝花的立市之基。而另一种就是适宜人居的自然人文环境。如今的“两城”是攀枝花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通过空间重构,为转型中的攀枝花提供新动能。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助推攀枝花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多伦多大学的知名城市理论家理查德·弗罗里达提出的“创新阶层理论”,认为工业城市转型成功的案例中,留住创新人群尤为重要。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优秀文化的向心力、包容的城市气质、令人舒适的气候条件。攀枝花幸运地具备了这三个条件。

从“百里钢城”到“阳光花城,康养胜地”

“红云压枝花欲垂,轻风应悔乘霞飞。但惜人间锦绣地,为睹仙姿却步微。羡鸟攀枝花中眠,一枕幽芳胜衔杯。犹恐空杈无觅处,暗香残留不思归。”这是李海瀛和老伴儿走在攀枝花暖阳下的林荫大道上,看到鸟儿惬意地栖于枝头,有感而作的七律——花山果海中,幽香扑鼻,香气都醉人了,哪还需饮酒伤身呢?

年近80高龄的李海瀛早年在胜利油田做科研工作,2017年,他携老伴儿在四川旅游时来到攀枝花,这里的阳光留住了他们。《黄帝内经》记载,在公元前3至5世纪人们就掌握了日光疗法。隋代太医巢元方在其著作《诸病源候论》写道:“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盈气刚,肌肉牢密。”攀枝花的阳光和温度,不仅可触摸,还可以用心感受。李海瀛看重的不仅是阳光,还有这里的“仁”。

孔子提出的养生哲学说“仁者寿”。仁,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友爱情感。“当地居民淳朴、乐观、包容,我经常去串门儿,他们都是好茶、瓜果热情招待,土里的莴苣都送给我们。”这种“少私念,去贪心”的单纯生活,一直是李海瀛追求的。

另一名以“理性老人”自居的北京退休老干部葛惟明表示,“我从来不看保健品广告也不买,攀枝花的气候和海拔,适合人体康养,海拔1300米到1500米富含号称‘空中维生素’的负氧离子,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这有科学依据。”现在大部分时间葛惟明都在攀枝花度过,从“候鸟”老人,变成了“筑巢”老人。

攀枝花年日照时数达27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具有发展康养产业不可替代的优势,这正是攀枝花打造康养产业的“底气”所在。

去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谈起康养产业时,时任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感慨地说:“在这里,我给攀枝花市做一个‘广告’。到冬天,唯一可以跟海南三亚相比较的气候条件就是攀枝花,冬天可以穿衬衣。”

天时地利人和,赋予了攀枝花独特的地理人文资源,这些资源也被攀枝花人归纳为休养生息的“六度”禀赋——高度(海拔)、温度、湿度、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

“康养产业的建立、完善,不是一蹴而就,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治理的前瞻性以及理念、职能的转变。”攀枝花一名政府工作人员表示,攀枝花康养产业发展不仅有城市转型决策的“大概念”,还有无数成员单位、社区、村组的每一名干部、百姓的尽职尽责和积极参与,这就是攀枝花人在历史进程中锤炼凝聚成的合力吧。

在安宁河谷腹地的攀莲镇贤家村,近年来,村党总支理顺发展思路,抓住县委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契机,充分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助推产业转型,建成了安宁河畔具有标杆效应的康养旅游新村。新山乡则围绕康养对象做文章,随着某高端康养项目的落地,“花山果海”雏形已现,吸引了男女老少到此“打卡”,这是“全龄康养”的起步。

攀枝花作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的发轫与兴起之地,引起全国各地的效仿。在一次健康产业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有感而发,说攀枝花市点燃了康养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如今已在全国各地呈现燎原之势。

“转型”之变,重在观念之变

攀枝花的花蕊放锅里一焯,去掉苦涩味,和酸腌肉、干辣椒放在一起煮,或配上葱姜蒜与肉片清炒,营养丰富兼具养生保健功效。

不少外地人初到攀枝花,看到一盘攀枝花做成的菜肴摆在面前,或许会浮现“问号脸”表情——攀枝花可入菜?夹起一块放嘴里,脆嫩柔滑,软糯爽口,清香四溢。

花,可观,可食。从艰辛的时代走过来,攀枝花人深谙探索创新、物尽其用的智慧,而在物质生活愈加丰腴的时代,他们并没有停止开发的脚步,干煸、红烧,炒肉、炖鱼汤……一盘菜里,尽显攀枝花人的生存哲学。

如果说“两城建设”是一桌宴,攀枝花人有决心攀枝花年日照时数达27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具有发展康养产业不可替代的优势,这正是攀枝花打造康养产业的“底气”所在。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高品质菜肴;如果说康养产业是一盘菜,攀枝花人就认准了要把这盘菜做精做细。

“一切转型,首先是人的观念的转变。”米易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强在县政务中心,向廉政瞭望记者展示米易的地图。他指着一片绿色区域说,10年前政府决定用这片地修公园,有人不理解,说县城最佳的一块地拿来盖楼多好。

当时县领导班子听取群众意见,坚决排除干扰,在这里规划了米易最大也是最时尚的公园——易园。如今看来,这种“前卫”做法,开启了打造公园城市的大幕,更提升了周边土地的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倍增。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瞿华江用清代诗人赵翼的一句诗,形容攀枝花的日新月异。2013年的一天,瞿华江下班后漫步在米易街头,无意中发现当初占地不足4平方公里的米易县城,居然有4座公园之多。

从忙碌的工作中抽身出来,瞿华江开始思忖这些“突变”的由来。如此高比例的公园和绿地面积,出现在建设用地紧缺的河谷县城,体现出了城市建设者们关乎美丽家园和依山水之势科学用地的民生哲学,“不仅要埋头干,还要抬头看。”

如今的攀枝花人,从来不避讳当地的“短板”,比如交通不便。一名干部回忆,当年有投资者来攀枝花考察,遇到气候不好飞机没法降落,人家返程后就不想来了。今年成昆线由于地质灾害中断后,来攀枝花康养的人较往年明显减少。

正视短板,是改变的前提。在攀枝花采访的日子,记者耳闻最多的不是抱怨而是“期待”,干部、百姓与到此度假康养的人,都在议论两年后成昆铁路复线的开通,那将会对攀枝花的交通格局带来质的飞跃。

“总体来说,攀枝花的康养产业还需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比如,康养中心的管理规范、小区的物业管理质量等,都有提升空间。高品质的医院、学校等配套的引进,需要时间。”李强认为,攀枝花康养产业今后将向着精细化、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一个钢铁之城要转换为一个康养之城。对很多人来讲,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但这就是攀枝花发展康养的辩证法。钢铁之城和康养之城,它们是相互矛盾又互为支撑的。”贾瑞云回忆起转型之路说,“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不是说有空气、阳光就可以发展康养产业,还必须加入服务、管理等,才能算是与阳光‘合股’,才能做大做强康养产业。否则纯粹的康养是走不长远的。”

金沙江水浩浩荡荡东逝,阳光普惠这方热土,以前的“攀钢印象”,变成了现在的“阳光康养”。攀枝花人在时间的刻度上,书写了城市品牌的嬗变,这背后,是从山到城,从钢城到花城的故事,关于告别、传承与创新。故事,仍在继续。

猜你喜欢

钢城康养阳光
夏妍画展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中秋
美 丽 的 天 鹅
走,出发!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走在阳光路上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