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李庄廉洁文化基地:仁义李庄,彰显家国情怀
2019-12-06梁霜通讯员陈健
文/本刊记者 梁霜 通讯员 陈健
中国西部,长江之滨,坐落着一座拥有1470余年悠久历史的李庄古镇。经过一年精雕细琢,以同济大学工学院旧址、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廉洁文化展馆为核心的李庄廉洁文化基地再次焕发生机,一居、一道、一宇、一歌、一馆、一厅、一巷、一街,与被誉为“中华文化折射点 民主精神涵养地”的李庄古镇相得益彰、相互辉映。
在绿树掩映的李庄张家祠大院,李庄廉洁文化基地核心展馆——廉洁文化展馆便坐落在这里。素灰的墙,乌黑的瓦,处处彰显着古朴肃静,与周围环境极其调和。记者前往当日碰巧下了雨,经秋雨洗过的石板路面显得光滑、闪亮。
“在抗战的烽火里,李庄儿女敞开胸怀,与迁驻此地的专家、学者守望相助,诠释了‘小家大家’‘小义大义’的内在互融关系。”在解说员的引导下,当日,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走进“家国大义 千年李庄”廉洁文化展馆,领略了烽火岁月中李庄人诠释的开阔胸襟与家国情怀。一名干部感慨道,“这样的廉洁文化教育形式直观、生动,感染力强。”
一以贯之的开放包容
“国家有难,岂敢言退?其他地方拒绝,不代表李庄不行!”展示厅内,一部制作精良的微电影循环播放着,解说员告诉记者,这是讲述战火硝烟之时,李庄与同济结缘的故事。
1937年,日寇铁蹄长驱直入,校区被炸毁的国立上海同济大学,先后迁至上海市区、浙江金华、云南昆明等地,颠沛流离,无处安顿,直到李庄人民发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十六字电文,犹如雪中送炭,好似绝渡逢舟,解了学者们的燃眉之急。只是,仅有三千人生活的李庄,如何接纳几倍于己的外来人?
彼时李庄有“九宫十八庙”之说,大小庙宇殿堂近40座。为了待客,李庄儿女“移开神位让师位”,腾空庙宇、让出婚房、敞开祠堂,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一诺千金的高贵品格。1940年冬天,同济大学师生终于搬入李庄,随后迁来的还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体质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烽火连天的岁月,中国的一大批文化精英终于在这个地图上连名字都找不到的李庄镇,安放下了一张“宁静的书桌”。
“将神位请出庙宇,无疑要挑战李庄人的家族伦常,但这件事真实发生了,这是李庄儿女开明包容的真实写照,而这种开明包容与李庄镇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积淀有重大关系。”宜宾市翠屏区纪委组织部部长陈健如是说。
长江由金沙江和岷江汇聚而成,宜宾正是汇聚之地,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作为宜宾下游的第一个古镇,李庄也被叫做万里长江第一镇。明末清初,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份的移民迁往四川,外来文化的浸染融合随之而来。潜移默化间,李庄人逐渐生成了开明包容的长江风骨。
李庄人与外来学者守望相助的岁月,在李庄廉洁文化基地内被生动展现出来。在省、市纪委高度重视、精心指导下,建设工作得以有序推进。“具体工作是由区纪委牵头负责,汇聚区委宣传部、区文广局、区旅游发展局、区地方志办公室、李庄景区管理局等单位优势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在文化挖掘与融合、资金保障、宣传载体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翠屏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范建平说。
战时延续家国大义
展示厅内陈列着不少学者在李庄生活的老照片。其中一张,身着旗袍的林徽因朝着镜头甜笑,身旁簇拥着梁思成和儿女亲友。尽管时间久远,温馨之感依然通过照片传递出来。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解说员借机分享了一起他们的小故事。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的子女同母亲谈起1944年,日军攻占贵州直逼重庆的危局——“如果日本人真打进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
林徽因特别平静地回答:“中国读书人不是还有一条老路么?咱家门口不就是长江么?”
林徽因口中的“家”,是指位于李庄镇月亮田的一处极其简陋农舍。1940年,梁思成、林徽因历经辗转搬迁到这里,同期而来的还有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等在国内国际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彼时,这个“连煤油灯都是奢侈品”的川南小镇道路狭窄,而且满是泥泞,更谈不上通电,条件十分艰苦。即便如此,他们之中不少人拒绝了国外更好的生活条件、更顺畅的学术道路,甘守清贫,也要留在李庄,诚如梁思成所言:“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他。”
在简陋的卧室里、书桌上、病榻前,梁林夫妇携手完成了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结束了没有中国人写的《中国建筑史》的缺憾;在李庄板栗坳牌坊头简陋的工作室里,董作宾完成了在甲骨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殷历谱》;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夫人叶毓芬花费二人两年工资,在李庄买下一台德国造老式显微镜,凭此顺利推进“金鱼实验”……在民族灾难深重,国家濒临灭亡的苦难岁月里,中华文脉在这个西南边远小镇绵延发展开来。
时光悠悠,岁月留痕。文人学者在李庄的六年时光,定格为镜像:或油灯下凝眸沉思,或书案前疯狂写作,或花前月下吟咏漫步……傅斯年、梁思成、董作宾、童第周们,李庄的土地已经烙下他们的匆匆足迹和治学报国身影。这些点滴的印记无不彰显着他们甘守清贫的大师风范、穷且益坚的长江风骨,而这也正是李庄廉洁文化基地的精髓所在。展厅内,图片、视频、纱幕、电影等形式纷呈。“为了尽可能多地搜集历史碎片,我们拜访了不少学者专家和亲历抗战历史的老人们,就是要将烽火岁月中,大师学者与李庄儿女所展现出来精神特质呈现在世人面前,让参观者在潜移默化间受到教育、熏陶。”工作人员介绍说。
宜宾市翠屏区打金街幼儿园教师参观李庄廉洁文化基地,接受教育。
今朝滋养政治生态
“那时候,同济全校七百多名学生报名,最后364名宣誓应征入伍,结果还没有上前线,日本就投降了。”在李庄小镇那条青石板铺就的狭长小巷,有一个小书摊,年逾七旬的老板左照环是土生土长的李庄人。他告诉记者,在抗日战争最关键时期,身处大后方的李庄各界也掀起抗日浪潮。迁来李庄的青年学子和李庄本地青年如李硕勋、赵一曼、罗萼芬等,纷纷加入抗战中来,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面对硝烟战火,同济学子和李庄青年勇赴国难的大义担当令人敬佩,当地百姓、士绅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自觉也令人感动。”李庄镇纪委副书记黄建军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进攻上海,南京岌岌可危。为避免遭受损害,存放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文物开始了一次悲壮的大迁徙,先后辗转宜昌、重庆等地,最终从昆明迁到李庄,存放于张家祠堂五六年之久。在当年战火中,3000多箱国宝文物在李庄人民的保护下竟然毫发未损。直到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文物才全数运回了南京和台湾。“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但没人打文物的主意,李庄人严于自律的个人修养可见一斑。”
对古老而开明的李庄而言,同济的到来同样也促进了这个千年古镇的现代化进程。川南一带曾流行一种痹病,患者皮肤发麻,腹痛、吐泻、四肢麻木,发展到胸部就会死亡,当地人恐怖地称之为“麻脚瘟”,患者深受其苦但又不明致病原因,也没有根治的办法。1943年,同大医学院教授通过动物实验和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李庄出现“麻脚瘟”病的致病根源是含钡食盐慢性中毒症,成千上万的病人因此得救,这既体现了大师学者一心为民的广阔胸襟,也是学者们与李庄儿女携手共进,守望相助的一个缩影。
不过,国家最高学术科研机构迁在西南边陲一个小小的村镇,其间遇到的困难,诸如科学与迷信的冲突、精英学术与乡土文化的隔膜等,也是难以想象的,文化差异生出的误会在所难免。但通过双方努力,李庄人和学者们又彼此妥协、沟通、融合,在抗战最艰难的日子里携手前行。
“如今,李庄廉洁文化基地的打造也是家国大义和廉洁风韵的深度融合。”相关负责人表示。它不仅能触发参观的党员干部的思索,利于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也会提升李庄传统文化、长江精神、抗战风骨蕴含的廉洁元素的传播深度和广度。”
“几回清梦绕李庄,江水源源万里长。五十余年今又是,旧情旧景细思量。”曾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的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在回李庄思宗访旧时写道。李庄这段战时“交响曲”虽曲终人散,可是其延续中华文脉的特殊经历,携手奋进、同仇敌忾的精神,如同打造而成的廉洁文化基地,仍然镶嵌在李庄这片热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