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综艺的观察与思考
2019-12-05张芳梁雨欣李岩
张芳 梁雨欣 李岩
【摘要】“慢综艺”的出现给当下电视节目市场环境注入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路径。相对于其他节目而言,《向往的生活》从人物包装、节目规则到当代人文价值的融合上具有前瞻性,是成功节目的代表,顺应当下市场和受众的需求。回归乡村田野、回归家庭生活的节目主旨传达出节目返璞归真的理念与向往,向观众传达了最为日常和放松的生活状态和由此产生的感悟和情怀。
【关键词】慢综艺;节目;嘉宾;真人秀
【本文系安阳师范学院2019年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1. 慢综艺的发展
电视节目生产需要经历从理念创意的方案到具体实行的规范化制作流程,在不断的制作播出、反馈调整中形成固定的模式。节目的创新应该赋予观众更多选择的机会,用受众的眼光看问题,这无疑是保持自身创造活力和提升观众品质的绝妙方法。随着国家政策支持、社会市场的需求增生,以及受众的品质追求,不断促进综艺节目向前发展。影视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的节目形态并不能简单地使用以往的节目划分模式进行界定。时代审美的变化促使节目形态的演变,多元媒介的不断融合创新。
就综艺节目的发展脉络来看,“慢综艺”的出现绝不是偶然,而是综艺节目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亮点分支。近年来,快节奏、重冲突、复杂规则的节目类型在市场上逐渐走向饱和,“慢综艺”的出现无疑给当下环境注入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路径。但这仅是疲软的综艺市场中的全新板块,绝不是昙花一现的“替补球员”。飞速发展的媒体,全媒体时代的信息融合,任何一个媒体信息无一不在传播链当中。信息全时在线,综艺节目也应因势而谋、顺势而动。
慢综艺经过几年的蓄能和调整,在2017年前后开始走向高峰。自2017年初,慢综艺在我国迅猛发展,引发一波收视高潮。起初是不被看好的《向往的生活》意外受到观众的追捧,随之《亲爱的客栈》、《中餐厅》、《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等经营体验类节目迅速走红。与快综艺相对,慢综艺更加强调“慢节奏,静生活”,这在快节奏嘈杂的大都市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慢综艺”其实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节奏舒缓、没有较强的情节设计、没有过多的剧本干预、不设置复杂的游戏环节,将嘉宾放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呈现出自然、惬意的生活状态。在快综艺的审美疲劳下,“慢综艺”通过朴实的环境、治愈的画风,营造了一种远离都市喧嚣的安静氛围,与都市生活形成鲜明对照。
2. 爆款综艺《向往的生活》。
2017年是慢综艺开始蓬勃发展的一年,《向往的生活》成功爆红。制作人从节目因素、环节、结构等方面下功夫,全面与观众的需求结合,使观众在喧嚣的环境中开始逐步追求清淡质朴的“慢生活”,就如同碗饮水般的平常生活,自然、惬意。市场和受众的文化审美开始深度转向,综艺节目必然紧跟。节目将重心回归质朴的田园生活,用一种舒缓、愉悦的节奏展现淡泊闲适的“人情味”生活。节目自播出以来,收视率一路飙红,在CSM52城市网收视情况表现中稳居前三。
受众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需要各种需求来满足自身的特定需求,期待在心理层面上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归属感,以此来呼应内心的共鸣。受众需要精神娱乐的消遣,从众倾向明显。“呼吸自然的空气,寻找内心的声音”。《中国职场生存压力详解2018》报告中提到,近40.4%的人希望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在节奏紧张的城市中,到处充满竞争危机四伏,对手无处不在,压力也随之以压倒性的姿态蔓延,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这种生活的紧绷早已厌倦,渴望被清新,得以心灵的慰藉。正是这种从心底的直接呼唤,制作人构建了城市人向往的“蘑菇屋”。相对于其他节目而言,《向往的生活》从人物包装、节目规则到当代人文价值的融合上,相对来说节目创作人员具有前瞻性,是成功节目的代表,顺应当下市场和受众的需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是返璞归真的节目模式,使观众的内心怡然平静,与大都市的嘈杂生活拉开距离,却也不與世隔绝,真正做到“慢综艺”节目的精髓。
3. 《向往的生活》节目特点
3.1 返璞归真:聚焦现实生活
《向往的生活》的出现无疑是一股综艺届的“清流”。不同于《极限挑战》和《奔跑吧兄弟》中大量紧张刺激的环节,慢综艺中聚焦的是现实生活中最为真实的一面,都是与屏幕前的普罗大众再生活中所懵接触到的事物,息息相关。再加上明星的加持,可以使观众体验和品味到生活中未被接触到的乐趣。节目中没有紧张刺激的画面,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清新的色调,诗意的颜文字,与场景相符合的轻音乐都为慢综艺增添了色彩,画面清新的慢综艺,开始逐渐走进观众的视野。
回归乡村田野、回归家庭生活的节目主旨传达出节目返璞归真的理念与向往。在节目中,“蘑菇屋”主人通过劳动获取食材,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节目中最具吸引性的环节就是做饭和吃饭,通过美食这一极具烟火特色的活动,打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酒足饭饱之余,聊聊对“老友情”的回忆和感慨,对当下生存规则的困惑和感悟,对未来敞开心扉的追望和期待。节目中,自己播种、自己种地、自己换取食材,无疑都是为了这一顿饭的价值。其实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缩影,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追求而忙碌奔波,蘑菇屋用双手去劳动,自给自足,传递生活最本真的理念,映射出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现象,放缓脚步去亲近那些近在眼见的温暖,往往使观众更加注重过程的充实。节目的模式全部现场360°无死角全面记录,真正体现了“真”的本质,采用纪录片的纪实手法和超长待机模式,还原生活的“原汁原味”。将生活作为“作品”,让参与者没有任何压迫,完全真实的放松。从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嘉宾们的睡眼惺忪、邋里邋遢,让观众更具体的了解真实生活中的他们。
3.2 情真意切:重拾待客之道
“慢综艺”其实就是“无竞技”真人秀的演变,关键还是看“人”,人物的表现张力无疑给节目带来巨大亮点。例如在《向往的生活》第一季中何炅、黄磊、大华,完全是标准的“中国式家庭”,每天都给观众上演着中国式教育的良好典范,每天忙碌于柴米油盐酱醋茶之间,贴近真实的大众生活,后期制作的戏剧化烘托,将这些细节放大,增加了生活情趣和笑点。当然,在第一季中,嘉宾的生活背景,也是暗含隐喻的文化传递,何炅和黄磊代表大陆文化,大华从小在国外长大代表西方文化,这也是中国于外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向往的生活》节目组充分考虑了各个受众的需求特征,节目中的动物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寄托。有人说,动物是人类可以与它产生某种感情,它给我们带来欢乐,同时更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它为生活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加强我们对美好生活仪式感的向往和追求。小H、小O、老点、彩灯等等这些小动物的加盟,将朴实的田园生活的更加真实。这些动物更是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天然、脱俗的喜剧效果,更有利于节目的看点凸显,尤其是节目后期将动物拟人化,制造了大量笑点,使节目更加生动有趣。
节目在嘉宾选择上,不设定具体界限,更看重明星的“组队”和碰撞的火花。节目的嘉宾呈流动式,不刻意制造友谊人设,这些明星嘉宾褪去光环,从60后的隔壁大叔到90后的邻家男孩,好像是邻居串门一般嘘寒问暖,赚足观众的窥探欲,这更是节目收视率一路攀升的重要原因。迎来送往总有新的客人到来,表现出中国人的待客之道。白开水般的日常点滴让观众有了更深层的情感共鸣,突出强调中国式传统的“人际交往”。
纵观全局《向往的生活》三季以来,虽然热度仍然高居不下,但在快时代的节奏中,也逐渐显露出节目的缺点。第一季农夫篇、第二季江南篇、第三季湘西篇,都将自力更生的理念贯穿到底,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也在待客流转之中突显瑕疵。在嘉宾选择上,以往两季的嘉宾都是有潜在的关联,然而第三季的人员流动极为繁杂。娱乐圈更新迭代的速度丝毫不减,使得节目中涌入太多的“流浪艺人”,这些流浪艺人一方面需要高曝光率的平台宣传,另一方面和流量艺人接触获得发展资源。这种原因使得《向往的生活》慢节奏逐渐变“快”,节目开始形式化,只是单纯做饭、吃饭的流程任务,每期新的嘉宾到来,“煮夫”黄磊甚至根本不认识这些艺人,最主要的原因做饭的压力大根本顾不上说话。节目缺失了生活分享和人生道理的探讨,缺少了最核心的价值——生活体验,这不免也是对节目未来的一种隐忧。
4. 结语
相比与都市生活的紧张高速,慢综艺更加符合压力紧张的年輕人放慢生活节奏的心理诉求,因此慢综艺其实呈现的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所羡慕的、期许的生活。看节目的过程中,不仅享受到了惬意,我们更从中感受到了人文价值的传导。《向往的生活》以待人接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向观众传达的是最为日常和放松的生活状态和由此产生的感悟和情怀。将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道理上升到具有人生指导意义的层面,在贴近现实的同时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和共鸣。近几年来,电视节目节目的生态环境也发生着悄然的转变,我国慢综艺现阶段进入冷思考时期。我们希冀通过创新,改善节目结构,更好的获得观众的青睐,让“慢”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能抒发人文情怀,丰富受众的精神世界,在良性探索中更好的推动节目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倩倩.传播学视角下慢综艺节目成功原因探究——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3(25):21+23.
[2] 王佳乐.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探索[J].当代电视,2019(08):84-86.
[3] 刘阳.“慢”综艺节目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6):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