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12-05周生波
周生波
[摘 要] 品德是人们衡量和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十九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把德育摆在了重要位置,鼓励学校和教师重视德育,在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以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为合格、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职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中职生存在的德育问题远超同龄高中学生,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和教师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德育;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94-02
中职学校是我国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摇篮,虽然中职学生大都是中考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但他们身上依然有着可贵的品质,如动手操作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但受传统应试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影响,中职德育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和教师忽视了德育、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单调、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内容滞后、不良网络传媒和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中职学校德育发展,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能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
一、中职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和教师对德育的忽视
很多中职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专业教学上,追求所谓的就业率,忽视学生的德育,间接影响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很多学校德育课程安排课时较少、很少布置德育作业,采取了期末考试定分数的制度,都影响了德育的开展。
(二)德育内容比较单调
目前,大多数中职教师的德育教学内容比较单调,围绕教材开展口头教授,忽略了结合新时代背景、时政热点新闻等中职学生感兴趣的德育素材。德育并不只是讲大道理,而是应该见微知著、由小即大、由浅及深,层层加深德育的深度,丰富中职德育
内容。
(三)德育没有和职业素养教育结合
中职学校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德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具有很多契合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很多教师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虽然设置了德育课,但很多学生只把德育课当作放松时间,职业素养却没有对应课程,职业素养教育明显滞后。
(四)德育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很多学校和教师忽视了德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课堂创新性有待提升。如很多教师只采取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课堂活力和创新性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
(五)部分中职学生家教存在问题,家庭教育缺失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上比较叛逆,不善于和家长进行情感交流。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中职学校就是混学历的,对中职学校和教师存在偏见,忽视了对孩子的管教,导致亲子之间关系紧张,家校共育价值难以發挥。
(六)社会道德滑坡和发达的网络传媒对学生道德的不良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道德品质带来了严峻考验,最近几年社会上发生了一些因为个人道德素养低下,酿成的社会悲剧。如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只是因为女乘客坐过站要求司机停车引发争吵,女乘客抢夺方向盘,致使公交车坠江,车上十五人无辜丧命。此外,网络文化盛行,如网络游戏中人物穿着不雅、战斗场面血腥,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网红,一定程度给中职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德育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十九大明确提出了这一理念,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首先是思想端正、道德素养高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以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职业人才是推动各行各业技术科研创新、技术改革的中坚力量,提升职业人才的道德品质,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有利于培养其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匠精神”。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一线技术人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学校和教师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德育中包含了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可以在德育中渗透职业精神培养,如讲解“工匠精神”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优秀的道德规范,这些都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
德才兼备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对人才的要求,“德”放在了首位,由此可见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提升德育有效性,有利于督促学生安下心来,勤奋刻苦地钻研职业技能,追求专业上的精雕细琢,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优化中职学校德育的策略
(一)提升学校、教师对德育的重视,让道德深入人心
德育教师要担起德育的重担,搭建起学校、各专业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提升双方对德育的重视,让道德教育深入人心。学校首先要适当增加德育课课时,把德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让学生 无形中接受德育熏陶。各专业教师要和德育课教师加强联系和合作,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帮助学生尽快向“德才兼备”型人才转变,让德育在中职学生内心深深扎根,在德育洗礼下绽放人生璀璨的光芒。
(二)加强家校共育,建好家长学校
学校和家庭是与我们每一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场所,学校和教师应该深化家校共育。如学校可以组建学生家长交流群,创办网络平台上的“家长学校”,定期上传一些青少年教育文章、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和家长积极进行在线交流,解答家长的一些疑惑。这种形式的家校共育可以看作是对家长的一种培训,可以间接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传授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塑造良好家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三)把德育和职业道德相结合,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一线职业人才,教师要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色,把德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打造德育双赢局面。如教师在德育中可以增加对“工匠精神”的阐述,这也是为了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工匠精神”的精髓我们可以用四个词语来概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对职业人才的高度概括,也是企业对于人才的认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三个主要方面来进行展示,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的优越性,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德育课堂教学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持。德育应该打破传统授课方式,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德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和体验感。如教师可以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录制微课教学视频,把课本上的德育理论转化为学生喜爱的微视频,既可以凸显教学重点,还可以指导学生课前、课下的学习,提升德育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求知,从根本上提升德育效果。
(五)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德育需要“走出去”,汲取新鲜德育素材,展现德育的实用价值,这样才能更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如教师可以结合央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一活动汇聚的都是各行各业的时代楷模,堪当新时代的道德典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时代楷模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如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乡村教师张玉柱,扎根大山奉献青春,身兼多个学科,托起了大山孩子们的上学梦,播散知识的种子;英雄机长刘传建,凭借临危不乱的心态、高超的飞行技术、勇于担当的责任心,完成了“史诗级”迫降,让机上一百多名乘客转危为安。德育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融入社会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向时代楷模学习,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弘扬优良道德品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国学经典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闪现着优秀的道德品质。教师应该回本溯源,将国学经典渗入中职生德育中,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开展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国学经典专项活动等。教师可以在德育中渗透传统理念,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不流于世俗高尚情操;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强调了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在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努力拼搏战胜挫折;《论语》中弘扬的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家国情怀等优秀品质。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现代社会发展依然有着深远影响,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学习的优秀品质,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坚定信念,实现个人梦想。教师要把国学经典教育和德育紧密结合,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德育是中职学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和教师要提升对德育的重视,让德育之花盛开在中职课堂,提升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德育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坚定自己的教育初心,砥砺前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优化德育教学模式,让德育深入身心,帮助中职学生抵御外界的不良诱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曲永栋.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9):296-297.
[2]符博.对当前中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及其对策的探究[J].职业,2017(36):85-86.
[3]徐锐杰.中职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问題及教育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4]苏海春.浅谈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及其教育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9):182-183.
编辑 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