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跨境水果产业中国—东盟共创甜蜜事业

2019-12-05蓝锦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冷链跨境广西

蓝锦

一直以来,水果产业都在中国和部分东盟国家的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果多样化、新鲜度、高端性的追求不断提升,中国—东盟水果产业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水果产业的国际合作已成为双方贸易合作的重要领域。

在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首届中国—东盟水果产业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产业专家围绕“创新中国—东盟水果跨境供应链”的主题,共商水果产业合作、共破产业升级难题,推动中国—东盟水果产业的深度合作。

优势互补 水果贸易焕发活力

中国是水果生产大国,也是水果进口大国。2018年中国共进口新鲜水果485.56万吨,同比增长26%;进口价值69.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双双创近十年历史新高,水果产业一派欣欣向荣。

广西国际商会跨境贸易委员会会长王正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生产的水果以温带水果为主,东盟是世界重要的亚热带、热带水果产区之一,双方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品种上,东盟国家是中国苹果、梨、柑桔等温带、亚热带水果主要的出口市场,而中国是东盟国家香蕉、火龙果、龙眼、榴莲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的出口市场。在季节上,东盟热带、亚热带水果对中国市场有反季节优势,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据广西国际商会跨境贸易委员会数据显示,2018年,越南、菲律宾及泰国对中国出口鲜果总量分别为122.92万吨、116.14万吨及76.75万吨,分别占据市场份额25%、24%及16%,与2017年同比增幅达10%、38%及50%,中国—东盟水果贸易合作形势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在中国—东盟水果贸易往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区位优势。广西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省区,是中国—东盟水果进出口的主要通道,全区拥有进境水果指定口岸7个,其中凭祥口岸建成中国首个边贸国检试验区。

据悉,凭祥口岸2018年水果进出口量达243万吨,连续6年位居中国第一位。2019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鲜、干水果及坚果数量达400.5万吨,其中从凭祥口岸进口量达125.2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1.3%。

目前,凭祥正在积极打造中国(凭祥)东盟水果小镇,小镇基础设施及各项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主要发展东南亚水果、坚果等农副产品加工,现已有20多家边贸加工企业进驻并投产,产业聚集效应开始显现。

创新升级产业链条 补足水果贸易短板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一派繁荣之下也仍然有提升的空间。中国商务部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監控平台项目组首席专家、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江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东盟跨境水果贸易存在不少短板,亟待产业链创新升级。

据江波介绍,跨境水果贸易主要存在流通成本过高、冷链物流不完善、物流信息渠道不通畅、农产品缺乏深加工、知名品牌欠缺、资金流动不顺畅等短板。这一系列的短板将直接导致水果零售价格高、产品不新鲜、农产品滞销频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诸多短板,广西国际商会跨境贸易委员会、广西贸促会、商务部中国冷链流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诸多机构携手提出方案,解决跨境水果贸易难题。

在信息互通方面,广西贸促会全力打造“中国—东盟数字贸易港核心枢纽”项目,该项目共规划有“五平台、一中心、一学院、一展群、一会展”。广西国际商会跨境贸易委员会已组织、参与了其中两大平台的建设——中国—东盟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平台和中国—东盟跨境物流管理平台。

两平台将规划实现:将中国与东盟的水果相关业务实现数据化,并推动相关大数据在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互联互通;建立“中国—东盟水果行业大数据库”,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为农户科学种植、为企业精准营销提供服务,提高水果行业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通过水果产能分布、水果上市时间预报、发布水果价格指数等方式,推动实现水果错季上市、反季节销售、智能产销匹配等业务的落地,助力中国—东盟水果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完善物流方面,广西国际商会跨境贸易委员会与商务部中国冷链流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云朵朵跨境物流管理平台携手开展双追溯系统的应用,并通过与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建立广西研发基地,通过冷链物流技术,降低水果货损,增加水果保鲜时间,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度。

而通过建立起东盟水果产地和中国水果销地的去中间化对接,能减少水果的流通环节,从而给消费者提供更实惠的水果价格;同时也将推动东盟水果种植方和中国水果销售方的“水果订单合同”,帮助种植者得到更稳定的订单,销售方得到品质更稳定的货源。

在畅通供应链方面,广西国际商会跨境贸易委员会还将为会员企业对接农批市场、商场超市、电子商城、水果集市、社区团购等多种水果销售渠道。

此外,广西国际商会跨境贸易委员会计划通过加工增值、品牌增值的方式帮助水果企业提高水果附加值、打造品牌、占领市场,获取更高收益。最后,通过推出“跨境移动货权监管”等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方式为企业进行金融赋能,解决水果行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助力中国—东盟水果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在论坛上,各方还达成诸多协议,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成功整合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上下游的产销资源,签订了30亿元人民币的东盟水果进口采购框架协议;二是启动了中国—东盟跨境物流管理平台,通过创新多国协同的跨境大物流模式,提高水果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货损,促进广西口岸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三是通过广西运多多与重庆供销集团、重庆长安民生等单位的合作,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东盟农产品直供中国的新模式。

发展水果产业,共创甜蜜事业。中国—东盟已互为最大的水果贸易伙伴,而无论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还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无疑都将为双方的水果产业带来更广阔的美好前景。

·联系编辑:1305969409@qq.com

猜你喜欢

冷链跨境广西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