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创新与实践

2019-12-05茹煜蒋雪松李建华朱银龙许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9期
关键词:机械类分流技能型

茹煜 蒋雪松 李建华 朱银龙 许蔷

[摘           要]  以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类专业为例,通过分析机械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比较国外一流工科学校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以行业需求发展为出发点,探讨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必要性。通过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制定专业分流方案,有效实施了专业分流,并提出学生管理、专业建设两个关键性问题,为探索农林机械类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了經验。

[关    键   词]  大类;分流;机械;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68-02

一、“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内涵

所谓“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就是学校将原有相近的专业进行分类设置,统一招生。各大类专业的学生在前3~4个学期统一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了解专业内涵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后2~3个学期确定自己的专业,并实施专业培养。据调查,国外大学机械工程专业(Mechanical Engineer)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大类培养。这样的设置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乃至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高年级或进入研究生阶段再选择具体专业,从而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

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需求

(一)机械类行业技能型人才的结构现状

机械类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的一线岗位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通常将技能型人才分为知识技能型和技术技能型,包含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操作、维修、服务等层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的比例已经达到85%以上,但是设计成果依然同国外先进水平有相当的距离。最突出的表象就是原创成分实在太少、原始创新人才缺乏、行业的技术领军人才匮乏的问题,说明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机械制造生产企业中86.8%技术技能型人员的技术等级为初中级,而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13.2%。中国作为世界瞩目的全球最大制造基地,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却很低,说明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缺乏,产学研结合的力度不够。以上分析可知:社会对机械类人才的要求需要学校培养具有广博的通识知识、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精深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实质上就是综合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机械类专业的发展需求

2012年江苏省开展“十二五”重点专业类建设,鼓励高校相近专业进行专业类整合建设。南京林业大学的机械类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建设范畴,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共三个本科专业。机械类专业不但同信息技术密不可分,而且同生态环境有联系,许多崭新的交叉领域不断出现。分析我校机械类本科现状、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可知,学生除了在机械工程及电子技术两方面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外,还应在计算机、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机电液气综合应用、英语、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并对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如CIMS、CAD/CAM、机电一体化等有全面的了解。而传统的专业设置及招生存在专业发展不平衡、生源质量不高;通识课程不统一造成选课混乱、教学资源浪费等问题,学校于2016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计划,其主要优点体现在:(1)提高生源质量;(2)促进专业建设;(3)促使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加快课程模块化建设,降低办学成本;(4)有利于培养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

机械行业的发展战略是推进我国机械产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现我国机械产业由粗放型、模仿型、数量型向科技创新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因此,知识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出现相对较明显的增长,其中对研发骨干、创新力量的需求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幅趋势,创新型应用人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国内研发生产企业的重要培养和争夺目标。因此,根据我校机械类特色对现有专业的课程进行合理整合,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已成为社会所需。

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实践

(一)课程体系构建

针对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3个专业按机械大类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按照机械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

1.“平台+模块”: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拓展构成4个“平台”,每个平台分别由课内教学、实验教学、集中实践、创新拓展等不同模块组成。

2.大类公共部分:课内教学和实验教学模块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均设置有大类公共部分,打通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4个专业方向的通识教育、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环节,集中实践模块将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教学实习、课程设计设置为大类公共部分。

3.创新拓展模块:该模块中不仅增设至少2学分的课外科技活动,而且大类通识教育课程中增设创业基础课程,每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特色课程教学中增设创新创业课内学时,通过该模块学习达到拓展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引入创新理念;拓展学科基础素质,加强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拓展专业素质,培养技术技能、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一方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宽口径的人才;另一方面充分体现机械类各专业方向特色,培养学生方向和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专业分流方案

专业分流遵循“立足市场需要,考虑个人志愿,组织综合平衡”的原则,制定人才分流实施方案,落实专业分流的各项具体工作。

1.招生政策中明确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原则

大类招生时期,学院要统筹做好大类招生和专业分流的宣传,将“平等自愿、绩点优先”的专业分流方式宣传给学生,既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大类招生可以优选专业,也可让学生知道大学的学习成绩在专业分流时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2.做好分流前准备工作

在专业分流之前,各专业负责学生的引导教育工作,做好专业介绍工作。大类招生实际上是教育产业市场化的一个过程,面对竞争,迎接挑战,各专业只有加强学科实力,加大投入,提高办学水平,才能吸引学生投身本专业。

(1)在分流前一学期开设包括各专业方向的专业导论课程,介绍专业的学习内容、社会需求、专业优势、就业形势等情况,让学生对相关专业有较深的了解,并为专业分流做好准备。

(2)开展专业咨询活动,邀请专业教师对想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学生就详细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就业深造形势等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开设2~3场专业方向的专题讲座,用本专业的教学水平、人才培养举措、科研实力吸引学生。此外,举办学生座谈会,邀请高年级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3)组织学生到各专业教学场地、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地参观,了解各专业的教学现状。

3.制定专业分流方案,开展分流工作

由教学院长、各专业方向负责人、教学管理办公室、年级辅导员组成专业分流领导小组,根据制定“志愿优先、成绩排序;成绩相当、特长鼓励;适度引导、合理调配”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方案,实施专业分流,细则具体如下:(1)各专业制定出具体接收人数,年级辅导员进行公布,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志愿的预填报。(2)实施方案与招生宣传基本一致,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成绩综合排名,包括学生的学分绩点排名(占80%)和学生在本大类中德、智、体、美的加分情况(占20%,即参加各类活动获奖、学科竞赛获奖、优秀学生工作者、发表论文等)。(3)统计专业申请情况,如果出现申请人数超出接收人数的情况,结合学生排名,与学生沟通协商后适当进行調整。(4)重视分流后的学生疏导工作。一些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容易出现思想波动,严重的甚至可能厌学。对这部分学生班主任与辅导员需要重点关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专业课教师要在课堂上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专业信心,促使他们从思想上认同自己所读专业,大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交流及团结协作能力,具备这些能力一定可以得到良好的就业机会。

(三)专业分流值得思考的问题

1.学生管理

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培养人才有其特殊性,新的培养模式势必会对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一方面,分流前后,学生所在的班级发生较大的变化,学生管理人员应该加强与学生和班主任的沟通,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班级,同时协调学工处进行学生宿舍的调整,保障学生有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还要协调教务处,进行学号及学生档案的二次编排和规整,保障教师和学生顺利过渡到正常教学。另一方面,分流后学生将根据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并完成所选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应该鼓励学生确定专业后尽快制定新的学习目标,从班级管理到学生管理根据不同专业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2.专业建设

专业人才培养涉及每个专业方向的负责人、每位任课教师。通过专业分流各专业方向基本认识到本专业对学生的吸引程度,对今后的专业建设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人才培养是否得到学生的青睐,一方面专业平台是否健全,包括教师团队、教学资源、教学平台等,这也是本专业将来发展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是学生毕业时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每个学生都希望在毕业时能具备运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将来就业的基本能力。因此,各专业应该清醒认识到本专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立足学科和专业建设,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以生为本推进专业建设。

四、结语

南京林业大学通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修订培养目标,改进培养计划,探索本校机械类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经验,建立了机械类“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结构,增强了学生适应专业分流后的能力,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明显提升,主要反映在学习兴趣足、学科竞赛奖励丰厚和综合能力增强等。此外,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大类招生的需要,专业建设成绩斐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称号等。本文为农林院校机械类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许庆豫,卢乃桂.教育分流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钟国忠,邱吉福.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70-73.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机械类分流技能型
机械制图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践
说泾渭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长江河口南北槽分流口工程及瑞丰沙地形变化对分流比的影响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浅析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改革
机械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探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技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