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19-12-05刘志龙张庆莉张淋江朱富丽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计算机网络技术混合式教学

刘志龙 张庆莉 张淋江 朱富丽

摘   要:文章依托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平台,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仿真教学和网络同步教学相结合,在混合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混合式教学研究。

關键词:网络学习空间;混合式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慕课、“雨课堂”、尔雅通识课、网络学习空间、微课等教学平台得到广泛应用,出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大数据的精准个性化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一校带多校(1+N)教学模式等,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时空限制,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个性化教学需求,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1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教学理论

1.1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核心是教学媒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主体、教学环境等教学要素的有机融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灌输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和支持者,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1]。

1.2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教学理论

本文通过对混合式教学理论的研究,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教学理论(见图1),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仿真教学和网络协同教学3种模式。在混合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评价考核3个阶段[2],依托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平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混合式教学进行设计,并探索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过程化管理和如何对课程进行多元精细化考核。

2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混合式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混合式教学包含课前教学准备与分析、课中教学管理与实施和课后巩固交流与评价反馈3个教学阶段。

2.1  课前教学准备与分析

课前教学准备与分析阶段是混合式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课前教学准备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合式教学开展的质量。这个阶段需要师生配合,认真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工作。其中,教师的任务是教学课程资源的建设、理论教学环节、实验仿真教学环节和网络协同教学环节的设计、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学情分析和学生预习情况分析,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面对面教学做好准备。学生的任务是课前预习,完成教师发布的预习任务与测验题目,提出问题,为课堂面对面教学奠定基础。

2.2  课中教学实施与管理

课前教学实施与管理是混合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本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室仿真教学。其中,课堂理论教学在固定教室进行,主要包括:课堂考勤、课堂提问、知识重难点讲解、分组讨论、重难点总结、布置实验任务和课后作业等环节,教师可以面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答疑。实验室仿真教学在实验室进行,主要包括实验内容讲解、实验案例演示、实验任务分配、分组进行实验和实验检查验收等环节。实验课前,任课教师登录网络学习空间,进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发布实验内容和实验指导书,教师通过课堂考勤、实验讲解、实验演示、实验指导和实验验收开展实验仿真教学与学生管理,学生可以进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平台,查看教师发布的实验任务,下载实验指导书,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和指导,分组完成实验任务。

2.3  课后巩固交流与考核反馈

课后巩固交流与考核反馈阶段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借助网络教学空间、教学平台进行线上交流互动和考核反馈。教师通过网络课程的“成绩册”功能对学生的考勤成绩、回答问题成绩、在线测验成绩、实验成绩和在线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管理,通过课程统计功能提供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过程化和精细化考核。

3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混合式教学实施

3.1  教师登录网络课程发布教学资源和预习任务

教师运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平台,创建“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包含: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教案、理论课教学计划、实验课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实验)作业、在线练习测验、在线期末考试、实验笔记、学生成绩管理、教学班级管理、课程互动答疑、课程讨论专区等教学资源和教学环节,在网络课程中导入当前开课班级,并发布预习任务。

3.2  学生登录网络课程完成预习和测验任务

学生在课堂理论教学开始之前,登录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平台,进入教师创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在线观看课程信息、教学大纲、教学教案、教学内容等课程资源,进行课下自学预习,并完成课后习题。学生可以通过课程资源下载本课程的各类教学资源,为课下学习提供便利。

3.3  开展面对面的教学活动

面对面教学与管理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仿真教学。课堂理论教学在固定教室进行,在上课之前,首先,对学生进行点名,记录考勤情况。其次,用5 min对学生进行提问,并要求学生课下将学号、姓名、时间、回答的问题及答案等详细情况录入“答疑室”,方便老师考核学生课堂表现。再次,用35 min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最后,用3 min进行总结,布置课程作业和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线完成课程作业和测验。实验仿真教学在实验室进行,要求学生登录“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查看实验作业和实验指导书,教师通过实验讲解和演示后,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下课前10 min,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验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撰写实验报告,并在线提交。

3.4  教师发布、批改实验作业和测验,学生完成实验作业和测验

教师提前发布实验作业和测验,学生进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查看实验作业任务,利用虚拟机和思科模拟器完成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结果、在线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学生进入测验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线完成并提交测验,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提交的实验作业进行批改、反馈。

3.5  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期末,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的测验功能,发布期末考试试题,要求学生在教师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在线完成答题并提交,然后及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批改,将考勤成绩、回答问题成绩、实验作业、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多元精细化考核评价。

4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混合式教学实施效果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优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课程、课堂实验笔记、模拟实验作品、在线测验试题、在线期末考试试题、在线考试题库、学生成绩册等教改成果。本课程所在班级人数为47 ,教师人数为1,共有48人访问过该网络课程,总访问量达到了3 036次,人均访问量达到了63次,考勤率95%以上,学生的及格率达到了100%,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明显提高,教师在年度教学效果评价中获得教学效果优秀。

5    结语

在混合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平台,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形成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仿真教学和网络协同教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了课堂教学管理和网络平台教学管理相结合的“过程式”教学管理方式,建立了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精细化”考核方式,为教育信息化2.0条件下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来阳,韩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7):164-169.

[2]梁中锋,翟炎杰,李小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8(5):103-105.

猜你喜欢

网络学习空间计算机网络技术混合式教学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服务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研究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促进中职学生发展的考核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