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2019-12-05李丽李江平姚磊

商情 2019年46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考核方式教学内容

李丽 李江平 姚磊

【摘要】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是当代人才应当具备的软实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考核方向。《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为中职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中,深耕三教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社会功能,是新时代对中职思政德育课提出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

本文针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礼仪、道德、法律三部分内容,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生活为素材、以学生为主体,为智育护航,创建实效德育思政课堂,促进学生品德的生长。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改革3个方面展开论述。

1教学内容改革

课题主持人具有多年的律师从业经历,积累了海量真实的案例。将其中的青少年犯罪案例用于教学,增加教学内容的可触摸性和警示性,学生手中有案卷,心中敬畏道德和法律,这种做法能避免简单重复说教,减轻单纯学习职业道德和法律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案件中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分析将抽象的道德概念具体化,真正做到职业道德教学与法律教学的无缝融合;案例的不断更新保证了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给课程注入新鲜血液,将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与现实社会相互融合;在课堂教学素材中,将法律政策、社会热点、焦点新闻、真实案例与所学专业、所学知识相互融合,使教学能充分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层次的立体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文化修养。

2教学方式改革

2.1为学生“量体裁衣”,实施个性化定制教学,深度挖掘学生潜力

以电子调查问卷、学生座谈、课堂反馈为主要形式,从性格、气质、爱好、道德修养、意志性格、兴趣、原生态家庭状况、人际交往、心理状态的稳定性等方面着手分析,形成每个学生的个性化书面报告。具有相同或类似特质为教学分组的主要依据,为不同的分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提供不同的评价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模式的兼容性和针对性更强,与学生的个性更加贴合。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优点,用法律、职业道德的专业知识弥补学生个性中的缺点,使学生的道德和法律修养趋于完善。实施个性化定制教学,其实质是为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学习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在了解学生潜能的基础上,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课前预习、课程导入、新课讲授、课后反思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点拨培养,有针对性的提供与之相配的教学风格,将传统的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细化、具体化。

2.2践行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性教学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不应该止于帮助学生掌握职业道德与法律的相关知识,还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性教学,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有目的性地去接触了解社会,使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践行和提高。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下体会法律与社会、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部分学生在律师的带领下参与到真实的案例中去,或是带领学生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到法院旁听庭审,还原仿真案件实况,在课堂上组织模拟法庭,根据学生对案件观点分组代理、辩论,将书面知识场景化,实践化,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3本课程与专业课联合授课,为学生的知识架构的构建搭建“立交桥”

联合教学授课对本课程和专业课教学的关系进行辩证和全面的阐释,打破专业课和基础课的学科壁垒,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优化课堂效果,丰富教学内容的层次和维度。这种授课模式贵在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来自实践,不断完善的理论最终回归指导实践的设计理念。以会计专业为例,在会计专业开展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课前充分与《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等专业课老师进行协调,在专业课老师课堂讲授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相关内容之后,组织真实的教学素材,印证或映射专业课内容,同时指导学生对专业课内容和本课程授课内容进行演绎分析,课终总结归纳,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专业课老师前期所讲授的知识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新发现,新主张,新质疑,并将所学、所思、所想以报告和ppt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联合授课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双赢,其微观效果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系统管理全局观念,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宏观效果是对未来中职教育多元化课程结构设置,教学资源开发、整合、利用,课程教学空间的拓展具有极强的启发和先导作用。

2.4“五步递进”课堂教学

第一步导入定向,多元导入,明确目标;第二步自主学习,明确任务,自学指导;自主学习,找出问题;第三步合作交流,共性探究,疑难生成;第四步展示评价,分配任务,展示演练;第五步反馈提升,达标测试,及时反馈,补救强化,拓展提升。各环节操作结合课堂教学实情实景,有模式,有环节,又不完全被模式和环节所束缚,做到了模式和环节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服务。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互助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内容的梯级递进配合教学方式的变化,助推教学氛围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优化。

2.5智慧课堂+情感课堂,线上+線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智慧教学工具,基于网络资源学习平台,连通“移动端”、“教室端”、“教学端”三大端口,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探索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利用这一教学手段,盘活老师手中的碎片化资源,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把学生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利用学生的自带设备开展头脑风暴、投票问卷、讨论答题、随堂测试和分组任务等丰富的课堂活动,开展轻松、有趣、高效的互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感和成就感。过程性激励、形成性评价,同时为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提供参考。传统课堂的优势在于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便于师生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的情态目标的培养。智慧课堂+情感课堂、线上+线下的混合授课模式兼顾学生的知识、素质、情感的三重提升,任何一方的偏废都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

2.6主题课堂教学

设置职业规划咨询主题课堂、法律咨询主题课堂等主题课堂,在本课程理论教学达到一定阶段,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基础知识之后,势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现实生活中的法律事实及现象产生一系列的疑问。为了更好的解答学生的疑虑,促进所学课本知识的内化与吸收,设置职业规划咨询主题课堂、法律咨询主题课堂等主题课堂,将课本理论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教师的答疑解惑过程中,在与其他学生讨论的辩论对抗中获得真知。

3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分为横向的职业道德考核和法律素养考核,纵向的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双线考核方式。职业道德的考核更加侧重过程性考核,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道德修养;法律方面的考核侧重终结性考核,注重理论考试,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法律知识,才能灵活运用。最终的考核成绩为两部分考核成绩相加,同时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紧密结合,考核包括出勤、课堂参与程度、社会实践参与程度、作业、实践报告、理论考试等。

本文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改革方面都存在创新之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与时俱进,结合专业特点,选取合适的现实案例和实践材料,以达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目的以及如何设计教学内容获取学生个性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个性化定制教学的依据是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中衍生出来的新课题,需要我们继续探究。

作者简介:李江平(1984—),男,助讲,专科,研究方向为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考核方式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